CN207906665U - 一种具有双平面密封装置的旋转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双平面密封装置的旋转接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906665U CN207906665U CN201820014507.6U CN201820014507U CN207906665U CN 207906665 U CN207906665 U CN 207906665U CN 201820014507 U CN201820014507 U CN 201820014507U CN 207906665 U CN207906665 U CN 2079066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ling ring
- sealing
- ring
- hollow shaft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 Mechanical Sea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双平面密封装置的旋转接头,包括壳体、可转动地嵌设在壳体中的空心轴、设置在空心轴外壁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的轴承组件以及用于对空心轴实现动密封的密封机构,壳体内设有介质通道,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嵌装在介质通道中的第一密封环、嵌装在空心轴上的第二密封环、嵌装在壳体内的第三密封环以及套装在空心轴上的第四密封环,第一密封环与第二密封环之间形成第一密封面,第三密封环与第四密封环之间形成第二密封面,第一密封面与第二密封面之间形成注油腔室,本实用新型的两道平面密封互不干扰,通过双重密封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双平面密封装置的旋转接头。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市场上通干性气体类的旋转接头使用寿命短,一般使用不到一个月就开始出现密封面磨损严重、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会伴随“吱吱”的噪音等现象,导致维修成本一直居高不下,造成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介质为干性气体在密封面间无法形成液膜形成自润滑作用,在高速运转下由于摩擦生热,导致密封面温度上升且无法有效的进行散热措施。为此,市面上对于干摩擦的密封旋转接头,采用的是在侧边安装注油嘴进行定期加注润滑油的方法,但此类方法加注的润滑油脂具有以下缺点:①润滑油脂并不能均匀的分布在密封面位置;②对于非水平安装的旋转接头加注的润滑油不能准确地加在密封面上;③频繁地加注润滑油脂会导致过多的润滑油流到轴承位置,导致与轴承油混合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
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强密封性能、提升使用寿命的具有双平面密封装置的旋转接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双平面密封装置的旋转接头,包括壳体、可转动地嵌设在壳体中的空心轴、设置在空心轴外壁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的轴承组件以及用于对空心轴实现动密封的密封机构,壳体内设有介质通道,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嵌装在介质通道中的第一密封环、嵌装在空心轴上的第二密封环、嵌装在壳体内的第三密封环以及套装在空心轴上的第四密封环,第一密封环与第二密封环之间形成第一密封面,第三密封环与第四密封环之间形成第二密封面,第一密封面与第二密封面之间形成注油腔室,在壳体上对应注油腔室设置有注油嘴,第一密封环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一“O”型圈,第四密封环与空心轴之间设有第二“O”型圈,还包括用于使第一密封环抵靠在第二密封环上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抵顶在介质通道中,另一端抵顶在第一密封环上,还包括用于使得第四密封环抵顶在第三密封环上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抵顶在第四密封环上,另一端抵顶在空心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一密封环之间设有挡片和保护垫,所述第一弹簧抵顶在挡片上,挡片抵顶在保护垫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密封环上设有锥形面,锥形面与所述介质通道之间形成容置腔室,所述第一“O”型圈嵌装在容置腔室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空心轴靠近所述第一密封环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环形安装槽,所述第二密封环嵌装在第一环形安装槽,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二环形安装槽,所述第三密封环嵌装在第二环形安装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空心轴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第四密封环转动的止转销,所述第四密封环上设有供止转销滑动的导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空心轴上形成支撑台,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顶在支撑台上,另一端抵顶在第四密封环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利用第一弹簧的弹力,使得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形成第一道动密封,第一密封环通过第一“O”型圈与壳体形成静密封;通过第二弹簧的弹力,使得第三密封环和第四密封环形成动密封,第四密封环通过第二“O”型圈与空心轴形成静密封,第一密封面与第二密封面之间形成注油腔室,通过注油嘴给第一密封面与第二密封面加注润滑油,使得第一密封面与第二密封面存在油膜,避免了旋转接头在密封面出现干摩擦现象,如此,本实用新型的两道平面密封互不干扰,通过双重密封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0-壳体 11-介质通道
12-注油嘴 13-注油腔室
14-润滑油 20-空心轴
31-第一密封环 32-第二密封环
33-第三密封环 34-第四密封环
35-第一密封面 36-第二密封面
37-第二“O”型圈 38-止转销
40-第一弹簧 41-挡片
42-保护垫 43-第一“O”型圈
50-第二弹簧 60-轴承组件
61-轴用挡圈 62-孔用挡圈
201-支撑台 311-锥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至图2,一种具有双平面密封装置的旋转接头,包括壳体10、可转动地嵌设在壳体10中的空心轴20、设置在空心轴20外壁与壳体10的内壁之间的轴承组件以及用于对空心轴20实现动密封的密封机构,壳体10内设有介质通道11,流体(例如气体)从空心轴20的内腔进入并从介质通道11中流出。轴承组件包括轴承60、用于限制轴承60轴向移动的轴用挡圈61和孔用挡圈62,轴用挡圈61安装在空心轴20上,孔用挡圈62安装在壳体10内,同时轴用挡圈61和孔用挡圈62也用于限制空心轴20的轴向移动,这些结构在现有的旋转接头中已有介绍,这里不再详述。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嵌装在介质通道11中的第一密封环31、嵌装在空心轴20上的第二密封环32、嵌装在壳体10内的第三密封环33以及套装在空心轴20上的第四密封环33,第一密封环31与第二密封环32之间形成第一密封面35,第三密封环33与第四密封环33之间形成第二密封面36,第一密封面35与第二密封面36之间形成注油腔室13,在壳体10上对应注油腔室13设置有注油嘴12,第一密封环31与壳体10之间设有第一“O”型圈43,第一“O”型圈43使得第一密封环31与壳体10实现静密封,第四密封环33与空心轴20之间设有第二“O”型圈37,具体是在第四密封环34上设有环形凹槽,第二“O”型圈37嵌装在环形凹槽中,通过第二“O”型圈37使得第四密封环33与空心轴20实现静密封,第四密封环33采用石墨环,还包括用于使第一密封环31抵靠在第二密封环32上的第一弹簧40,第一弹簧40的一端抵顶在介质通道11中,另一端抵顶在第一密封环31上,通过第一弹簧40使得第一密封环31与第二密封环32之间形成动密封。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使得第四密封环33抵顶在第三密封环33上的第二弹簧50,第二弹簧50的一端抵顶在第四密封环33上,另一端抵顶在空心轴20上,通过第二弹簧50使得第三密封环33与第四密封环34之间实现动密封。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平面密封,由第一密封面35和第二道密封面36组成一个注油腔室13,在注油腔室13中加注润滑油脂,当旋转接头工作时,润滑油脂会在两道动态密封端面上形成一层油膜,这样就保证了两道动态密封端面不会出现干摩擦现象,大大降低了密封环的磨损量,也避免了因为干摩擦而产生的噪音现象,同时也提高了旋转接头的密封性能,增加了旋转接头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弹簧40与所述第一密封环31之间设有挡片41和保护垫42,所述第一弹簧40抵顶在挡片41上,挡片41抵顶在保护垫42上,通过挡片41和保护垫42对第一“O”型圈进行保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密封环31上设有锥形面311,锥形面311与所述介质通道11之间形成容置腔室,所述第一“O”型圈43嵌装在容置腔室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空心轴20靠近所述第一密封环3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环形安装槽,第一环形安装槽沿空心轴20的周向开设且沿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密封环32嵌装在第一环形安装槽,所述壳体10上开设有第二环形安装槽,所述第三密封环33嵌装在第二环形安装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空心轴20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第四密封环33转动的止转销38,所述第四密封环33上设有供止转销38滑动的导槽,通过止转销38来保证空心轴14与第四密封环33同步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空心轴20上形成支撑台201,支撑台201一体成型在空心轴20的外壁,第二弹簧50套设在空心轴20上,所述第二弹簧50的一端抵顶在支撑台201上,另一端抵顶在第四密封环33上。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6)
1.一种具有双平面密封装置的旋转接头,包括壳体、可转动地嵌设在壳体中的空心轴、设置在空心轴外壁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的轴承组件以及用于对空心轴实现动密封的密封机构,壳体内设有介质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嵌装在介质通道中的第一密封环、嵌装在空心轴上的第二密封环、嵌装在壳体内的第三密封环以及套装在空心轴上的第四密封环,第一密封环与第二密封环之间形成第一密封面,第三密封环与第四密封环之间形成第二密封面,第一密封面与第二密封面之间形成注油腔室,在壳体上对应注油腔室设置有注油嘴,第一密封环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一“O”型圈,第四密封环与空心轴之间设有第二“O”型圈,还包括用于使第一密封环抵靠在第二密封环上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抵顶在介质通道中,另一端抵顶在第一密封环上,还包括用于使得第四密封环抵顶在第三密封环上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抵顶在第四密封环上,另一端抵顶在空心轴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平面密封装置的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一密封环之间设有挡片和保护垫,所述第一弹簧抵顶在挡片上,挡片抵顶在保护垫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平面密封装置的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环上设有锥形面,锥形面与所述介质通道之间形成容置腔室,所述第一“O”型圈嵌装在容置腔室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平面密封装置的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轴靠近所述第一密封环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环形安装槽,所述第二密封环嵌装在第一环形安装槽,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二环形安装槽,所述第三密封环嵌装在第二环形安装槽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平面密封装置的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轴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第四密封环转动的止转销,所述第四密封环上设有供止转销滑动的导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平面密封装置的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轴上形成支撑台,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顶在支撑台上,另一端抵顶在第四密封环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14507.6U CN207906665U (zh) | 2018-01-04 | 2018-01-04 | 一种具有双平面密封装置的旋转接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14507.6U CN207906665U (zh) | 2018-01-04 | 2018-01-04 | 一种具有双平面密封装置的旋转接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906665U true CN207906665U (zh) | 2018-09-25 |
Family
ID=63566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014507.6U Active CN207906665U (zh) | 2018-01-04 | 2018-01-04 | 一种具有双平面密封装置的旋转接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90666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21554A (zh) * | 2019-09-02 | 2019-11-08 | 西安安森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巡检机器人传动装置 |
CN111905888A (zh) * | 2020-08-20 | 2020-11-10 | 陈刚 | 一种可稳定搅拌切割的手动研磨器 |
-
2018
- 2018-01-04 CN CN201820014507.6U patent/CN20790666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21554A (zh) * | 2019-09-02 | 2019-11-08 | 西安安森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巡检机器人传动装置 |
CN111905888A (zh) * | 2020-08-20 | 2020-11-10 | 陈刚 | 一种可稳定搅拌切割的手动研磨器 |
CN111905888B (zh) * | 2020-08-20 | 2022-06-03 | 南京瑞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稳定搅拌切割的手动研磨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861730B2 (ja) | しゅう動部品 | |
CN204828313U (zh) | 一种适用于高转速浮动轴的轴封装置 | |
CN204961579U (zh) | 具有挡油结构的中间轴承 | |
CN207906665U (zh) | 一种具有双平面密封装置的旋转接头 | |
CN110030278A (zh) | 一种双层密封圈深沟球轴承 | |
CN209781675U (zh) | 一种单轴承双向组合密封装置 | |
CN107191596A (zh) | 一种非接触式机械密封及防止滑油泄漏的密封组件 | |
CN106112022A (zh) | 一种带有复合轴承的高速电主轴 | |
CN212177683U (zh) | 一种粉末冶金超低噪音长寿命含油轴承 | |
CN106949190B (zh) | 浮动环式阻尼密封装置 | |
CN206017675U (zh) | 一种风电齿轮箱润滑用管轴 | |
CN201615082U (zh) | 通风机的稀油润滑轴端密封装置 | |
CN117249170B (zh) | 具有防漏油润滑密封结构的电机轴承单元 | |
CN204403384U (zh) | 非接触式动密封组件 | |
CN202251984U (zh) | 高速旋转机械的气体密封机构 | |
CN110778823A (zh) | 双向气浮旋转接头 | |
CN206175664U (zh) | 一种传动轴系双级动态密封系统 | |
CN109681616B (zh) | 齿轮箱滑环密封结构 | |
CN210978205U (zh) | 一种带有油槽方便润滑的轴承 | |
CN210423712U (zh) | 对开型封尘式螺旋机械密封装置 | |
CN207715563U (zh) | 一种三轴轴承内部润滑结构 | |
CN102506178B (zh) | 机械密封件 | |
CN206801876U (zh) | 一种罗茨真空泵密封结构 | |
CN210344301U (zh) | 轴承密封机构 | |
CN207018515U (zh) | 一种轴承座用润滑密封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