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24797U - 一种后桥每侧双胎的皮卡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桥每侧双胎的皮卡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24797U
CN214324797U CN202023160787.8U CN202023160787U CN214324797U CN 214324797 U CN214324797 U CN 214324797U CN 202023160787 U CN202023160787 U CN 202023160787U CN 214324797 U CN214324797 U CN 214324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axle
wheel
tire
pick
wheel h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607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纬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31607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24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24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247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桥每侧双胎的皮卡汽车,包括车体、车厢、底梁、后桥驱动轴、轮盘、轮毂、紧固螺栓、紧固螺母、内六角螺栓、轮罩、轮胎、连接螺杆、连接螺母、套圈和橡胶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后桥处每侧设置两个轮胎,有利于提高皮卡汽车的载重能力,避免因后胎承压过大而导致轮胎损坏问题,提高使用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并通过轮毂与后桥之间的活动连接方便轮胎的安装和固定,提高操作便利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套圈和橡胶圈方便进行轮胎之间的防护,通过具有弹性的橡胶圈起到封堵作用,避免在行驶过程中导致小石块卡在轮胎之间而造成轮胎壁磨损问题,提高轮胎使用寿命也提高行驶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后桥每侧双胎的皮卡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卡汽车,具体是一种后桥每侧双胎的皮卡汽车,属于皮卡汽车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皮卡汽车指使用方便的轻型客货两用车,此车型亦轿亦卡,是一种采用轿车车头和驾驶室,同具敞开式货车车厢的车型,皮卡汽车其特点是有轿车般的舒适性,动力强劲,且比轿车的载货和适应不良路面的能力强,随中国城乡私营经济的进步壮大,国内中小城市的物流业加速发展,作为农用车和微型客车和微型卡车的更新替代车型,皮卡的需求日趋增大,乘客载货两相宜的皮卡产品在二三线中小城市及经济条件较富裕农村地区获得的认同度越来越高。
皮卡汽车是指使用方便的轻型客货两用车,其具有舒适程度、节能环保等优点,皮卡汽车后部载货空间大,较为适用于搬运货物使用,在搬运较重货物时,汽车后胎承重压力大,长时间的使用容易导致轮胎受损严重,严重时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在皮卡汽车使用时不易进行轮胎的安装和固定,在行驶时容易因小石块进入轮胎之间而导致轮胎壁磨损严重,降低轮胎的使用寿命。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后桥每侧双胎的皮卡汽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后桥每侧双胎的皮卡汽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后桥每侧双胎的皮卡汽车,包括车体、车厢、连接机构和防护机构;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后桥驱动轴、轮毂和轮罩,所述车体与车厢都与底梁固定连接,所述底梁底部设有后桥驱动轴,且后桥驱动轴端部与轮盘套接,且轮盘、后桥驱动轴与轮毂之间都与紧固螺栓贯穿连接,所述紧固螺栓端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所述轮罩通过内六角螺栓与轮毂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连接螺杆、套圈和橡胶圈,所述连接螺杆分别与后桥驱动轴、轮罩、轮盘以及轮毂贯穿连接,所述连接螺杆端部与连接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套圈与轮罩边缘卡接,且轮圈边缘固接有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轮毂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两个轮毂分别位于后桥驱动轴两侧。
优选的,所述后桥驱动轴端部与开设有方形通孔的轮盘以及轮毂活动套接,每两个轮盘之间夹持有轮毂,且每两个轮盘和轮毂之间都通过均匀分布的紧固螺栓以及紧固螺母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轮罩分别位于轮毂两侧,所述轮罩通过均匀分布的内六角螺栓与轮毂边缘固定连接,且相邻两个轮罩之间相互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轮毂连接有轮胎,每两个相邻轮胎之间都设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贴合连接有轮胎外壁,且橡胶圈内部开设有截面呈菱形结构的空腔。
优选的,所述轮罩边缘均匀分布有四个凸块,每个轮罩边缘的凸块都与套圈开设的凹槽内部卡接,且套圈呈圆环形结构位于轮罩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后桥处每侧设置两个轮胎,有利于提高皮卡汽车的载重能力,避免因后胎承压过大而导致轮胎损坏问题,提高使用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并通过轮毂与后桥之间的活动连接方便轮胎的安装和固定,提高操作便利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套圈和橡胶圈方便进行轮胎之间的防护,通过具有弹性的橡胶圈起到封堵作用,避免在行驶过程中导致小石块卡在轮胎之间而造成轮胎壁磨损问题,提高轮胎使用寿命也提高行驶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桥轮胎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轮胎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车厢,3、底梁,4、后桥驱动轴,5、轮盘,6、轮毂,7、紧固螺栓,8、紧固螺母,9、内六角螺栓,10、轮罩,11、轮胎,12、连接螺杆,13、连接螺母,14、套圈,15、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后桥每侧双胎的皮卡汽车,包括车体1、车厢2、连接机构和防护机构;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后桥驱动轴4、轮毂6和轮罩10,所述车体1与车厢2都与底梁3固定连接,所述底梁3底部设有后桥驱动轴4,且后桥驱动轴4端部与轮盘5套接,且轮盘5、后桥驱动轴4与轮毂6之间都与紧固螺栓7贯穿连接,所述紧固螺栓7端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8,所述轮罩10通过内六角螺栓9与轮毂6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连接螺杆12、套圈14和橡胶圈15,所述连接螺杆12分别与后桥驱动轴4、轮罩10、轮盘5以及轮毂6贯穿连接,所述连接螺杆12端部与连接螺母13螺纹连接,所述套圈14与轮罩10边缘卡接,且轮圈边缘固接有橡胶圈15。
所述轮毂6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两个轮毂6分别位于后桥驱动轴4两侧;所述后桥驱动轴4端部与开设有方形通孔的轮盘5以及轮毂6活动套接,每两个轮盘5之间夹持有轮毂6,且每两个轮盘5和轮毂6之间都通过均匀分布的紧固螺栓7以及紧固螺母8固定连接;所述轮罩10分别位于轮毂6两侧,所述轮罩10通过均匀分布的内六角螺栓9与轮毂6边缘固定连接,且相邻两个轮罩10之间相互贴合连接;所述轮毂6连接有轮胎11,每两个相邻轮胎11之间都设有橡胶圈15,所述橡胶圈15贴合连接有轮胎11外壁,且橡胶圈15内部开设有截面呈菱形结构的空腔;所述轮罩10边缘均匀分布有四个凸块,每个轮罩10边缘的凸块都与套圈14开设的凹槽内部卡接,且套圈14呈圆环形结构位于轮罩10之间。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第一个轮盘5套接在后桥驱动轴4上,使轮盘5抵住后桥驱动轴4,再将轮毂6至于轮盘5一侧后,将另一个轮盘5套接在后桥驱动轴4上,通过两个轮盘5将轮毂6夹紧,将紧固螺栓7穿过后桥驱动轴4、轮毂6以及轮盘5后拧紧紧固螺母8,通过紧固螺栓7以及紧固螺母8的配合实现轮毂6的固定,再将轮罩10通过内六角螺栓9固定在轮毂6表面,将安装第二个轮胎11之前,将套圈14套接在轮罩10边缘,再进行第二个轮胎11的安装,当轮胎11安装完成后,将连接螺杆12依次穿过后桥驱动轴4、轮盘5、轮毂6和轮罩10进行连接固定,并拧紧连接螺母13,通过连接螺杆12和连接螺母13的配合提高同侧两个轮毂6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发生螺母自行松动问题,方便进行安装,轮罩10的设置提高轮毂6的保护性能;
轮胎11安装完成后,此时两个轮胎11之间都与橡胶圈15贴合连接,通过橡胶圈15的弹性与轮胎11壁贴合,有效避免在行驶过程中小石子卡在轮胎11之间的问题,在轮胎11少气情况下,通过橡胶圈15开设的菱形空腔以及橡胶圈15的弹性使其能够始终贴合轮胎11壁进行防护,并随轮胎11同时转动不影响使用,提高轮胎11的防护性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后桥每侧双胎的皮卡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车厢(2)、连接机构和防护机构;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后桥驱动轴(4)、轮毂(6)和轮罩(10),所述车体(1)与车厢(2)都与底梁(3)固定连接,所述底梁(3)底部设有后桥驱动轴(4),且后桥驱动轴(4)端部与轮盘(5)套接,且轮盘(5)、后桥驱动轴(4)与轮毂(6)之间都与紧固螺栓(7)贯穿连接,所述紧固螺栓(7)端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8),所述轮罩(10)通过内六角螺栓(9)与轮毂(6)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连接螺杆(12)、套圈(14)和橡胶圈(15),所述连接螺杆(12)分别与后桥驱动轴(4)、轮罩(10)、轮盘(5)以及轮毂(6)贯穿连接,所述连接螺杆(12)端部与连接螺母(13)螺纹连接,所述套圈(14)与轮罩(10)边缘卡接,且轮圈边缘固接有橡胶圈(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桥每侧双胎的皮卡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6)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两个轮毂(6)分别位于后桥驱动轴(4)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桥每侧双胎的皮卡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驱动轴(4)端部与开设有方形通孔的轮盘(5)以及轮毂(6)活动套接,每两个轮盘(5)之间夹持有轮毂(6),且每两个轮盘(5)和轮毂(6)之间都通过均匀分布的紧固螺栓(7)以及紧固螺母(8)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桥每侧双胎的皮卡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罩(10)分别位于轮毂(6)两侧,所述轮罩(10)通过均匀分布的内六角螺栓(9)与轮毂(6)边缘固定连接,且相邻两个轮罩(10)之间相互贴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桥每侧双胎的皮卡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6)连接有轮胎(11),每两个相邻轮胎(11)之间都设有橡胶圈(15),所述橡胶圈(15)贴合连接有轮胎(11)外壁,且橡胶圈(15)内部开设有截面呈菱形结构的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桥每侧双胎的皮卡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罩(10)边缘均匀分布有四个凸块,每个轮罩(10)边缘的凸块都与套圈(14)开设的凹槽内部卡接,且套圈(14)呈圆环形结构位于轮罩(10)之间。
CN202023160787.8U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后桥每侧双胎的皮卡汽车 Active CN214324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60787.8U CN214324797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后桥每侧双胎的皮卡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60787.8U CN214324797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后桥每侧双胎的皮卡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24797U true CN214324797U (zh) 2021-10-01

Family

ID=77901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60787.8U Active CN214324797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后桥每侧双胎的皮卡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247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45646U (zh) 采用全承载式铝合金车架的电动汽车
CN214324797U (zh) 一种后桥每侧双胎的皮卡汽车
CN201086590Y (zh) 一种轮胎
CN211001282U (zh) 一种后翻骨架挂车
CN109927486A (zh) 一种带减震功能的粘接式实心轮胎
CN205168066U (zh) 一种汽车轮胎
CN203318056U (zh) 防爆胎安全轮毂
CN112060833A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减震车轮组件
CN214823582U (zh) 单级齿轮转向装置
CN213383750U (zh) 一种改进车轮组合圆盘结构的爆胎应急安全装置
CN207972485U (zh) 一种轻型新能源汽车车轮
CN2139529Y (zh) 汽车轮胎防滑器
CN205977926U (zh) 一种锁紧机构左连接臂总成
CN203005394U (zh) 电动自行车滑动器
CN208515291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轮毂组件
CN214355372U (zh) 一种带减震效果的轮胎填充结构
CN202593191U (zh) 车辆轮胎安全保护装置
CN216033509U (zh) 一种新型电动车轮毂总成
CN218257531U (zh) 一种带有冰雪路面防滑盘的汽车轮毂
CN202378621U (zh) 蜂巢状非充气式轮胎总成
CN220535314U (zh) 一种农用运输车轮
CN217944793U (zh) 一种应用于跨坐式单轨的重载荷铝合金车轮
CN209938215U (zh) 一种车辆防滑装置
CN2581256Y (zh) 汽车三角垫
CN202896200U (zh) 一种集千斤顶为一体的省力换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