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05808U - 一种三通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通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05808U
CN214305808U CN202022766606.XU CN202022766606U CN214305808U CN 214305808 U CN214305808 U CN 214305808U CN 202022766606 U CN202022766606 U CN 202022766606U CN 214305808 U CN214305808 U CN 214305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pipe
sealing ring
adsorption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666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允峰
唐基荣
徐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666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05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05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05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三通接头,包括设置于左部的第一管路、设置于右部的第二管路以及设置于下部的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右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左端在水平方向上一体成型式固定且连通,所述第三管路的右端一体成型式固定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连接对应位置处且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均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左端通过第一吸附管与燃油箱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右端通过第二吸附管与碳罐连通,所述第三管路的下端通过循环管与加油管连通,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限流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通接头结构简单、满足加油蒸发排放和燃油系统OBD检测性能、提高可靠性、降低了工艺要求和零件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三通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燃油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通接头。
背景技术
因国六排放法规要求,汽油车需具备燃油系统蒸发空间泄漏检测功能(OBD),同时控制加油蒸发排放量。基于该要求,燃油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通过三通接头1'、循环管2'来将加油管3'与炭罐4'连接起来,但循环管2'内径过大,会造成加油时过多的燃油蒸汽从加油管3'口流向大气,加油蒸发排放不合格。故现有技术一般是将金属制成的循环管2'焊接在加油管3'上,然后通过挤压等工艺在循环管2'的端部做出一个2-3mm内径的缩孔,如图2所示,但因工艺复杂导致缩孔的内径状态不稳定,加油管在做电镀等表面处理时易对缩孔造成不易发现的堵塞。同时,现有技术中用于燃油管路连接的三通接头1'通常采用阳接头6'和循环管上的阴接头5'的快插接头组合如图3所示,该结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满足加油蒸发排放和燃油系统OBD检测性能、提高可靠性、降低了工艺要求和零件生产成本的三通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通接头,包括设置于左部的第一管路、设置于右部的第二管路以及设置于下部的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右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左端在水平方向上一体成型式固定且连通,所述第三管路的右端一体成型式固定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连接对应位置处且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均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左端与第一吸附管密封可拆卸式固定且通过所述第一吸附管与燃油箱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右端与第二吸附管密封可拆卸式固定且通过所述第二吸附管与碳罐连通,所述第三管路的下端与循环管密封可拆卸式固定且通过所述循环管与加油管连通,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限流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通接头还可以是:
所述限流孔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三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连接处。
所述限流孔的直径设置为2-4mm。
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夹角设置为30-150°。
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吸附管有重叠部分,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吸附管在重叠部分对应位置处夹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周和内周分别与所述第一吸附管和所述第一管路弹性可解除式相抵。
所述第一管路在所述第一密封圈对应位置处环设有容纳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第一凹坑,所述第一密封圈放于所述第一凹坑内。
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吸附管有重叠部分,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吸附管在重叠部分对应位置处夹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周和内周分别与所述第二吸附管和所述第二管路弹性可解除式相抵。
所述第二管路在所述第二密封圈对应位置处环设有容纳所述第二密封圈的第二凹坑,所述第二密封圈放于所述第二凹坑内。
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循环管有重叠部分,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循环管在重叠部分对应位置处夹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的外周和内周分别与所述循环管和所述第三管路弹性可解除式相抵。
所述第三管路在所述第三密封圈对应位置处环设有容纳所述第三密封圈的第三凹坑,所述第三密封圈放于所述第三凹坑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通接头,包括设置于左部的第一管路、设置于右部的第二管路以及设置于下部的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右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左端在水平方向上一体成型式固定且连通,所述第三管路的右端一体成型式固定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连接对应位置处且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均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左端与第一吸附管密封可拆卸式固定且通过所述第一吸附管与燃油箱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右端与第二吸附管密封可拆卸式固定且通过所述第二吸附管与碳罐连通,所述第三管路的下端与循环管密封可拆卸式固定且通过所述循环管与加油管连通,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限流孔。这样,所述第一管路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二管路的中心轴处于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管路的右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右端一体成型式固定,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进而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在两者的中央位置处连通,所述第三管路的右端一体成型式固定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连接对应位置处,并且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均连通,进而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形成了三通结构,而所述第一管路通过所述第一吸附管与所述燃油箱连通,所述第二管路通过所述第二吸附管与所述碳罐连通,所述第三管路通过所述循环管与所述加油管连通,加油时的所述加油管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连通可以将所述燃油箱和所述碳罐均与所述加油管连通,所述第三管路的内周上一体成型式固定有限流孔,使加油时少量燃油蒸汽可以通过所述加油管排放进入外界空气中,满足了国六排放法规中的加油蒸发排放要求,当所述加油管封闭也就是没有加油的时候,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连通可以将所述燃油箱与所述碳罐连通,使燃油蒸汽在正常的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吸附管和所述第二吸附管流动进所述碳罐进行吸附,进而满足燃油系统OBD检测性能,所谓OBD检测方法,也就是在发动机水温等条件达到后,选择某个怠速过程中,关闭炭罐通气阀,打开发动机上的炭罐电磁阀对燃油系统抽负压。当达到设定负压值后关闭炭罐电磁阀,此时燃油系统内部形成一个稳定的负压环境,利用炭罐上的压力传感器来判断燃油系统内部压力变化,从而诊断是否有泄漏。法规要求必须能诊断燃油系统所有空间范围,因此增加所述循环管的设置,但又要避免加油蒸发排放超标,所以需要所述限流孔。直接将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循环管密封可拆卸式固定,节约了使用快插接头时的零件生产成本,将所述限流孔直接设置在所述第三管路的内周上,只需在注塑三通接头时在所述第三管路内一体成型所述限流孔即可,降低了工艺要求,这样所述限流孔的横截面积限制了单位时间内通过所述限流孔的燃油蒸汽分子数量,进而控制在加油时通过所述第三管路排放入外界空气的燃油蒸汽量,并且还免除了后期对所述循环管进行所述限流孔的加工制造,满足加油蒸发排放标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通接头,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满足加油蒸发排放和燃油系统OBD检测性能、提高可靠性、降低了工艺要求和零件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一种三通接头在燃油系统中的搭接示意图。
图2现有技术一种加油管和循环管的搭接示意图。
图3现有技术一种三通接头与循环管的快插接头组合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三通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三通接头内部剖视图。
图号说明
1'…三通接头 2'…循环管 3'…加油管
4'…炭罐 5'…阴接头 6'…阳接头
1…第一管路 2…第二管路 3…第三管路
4…第一密封圈 5…第二密封圈 6…第三密封圈
7…第一限位板 8…第二限位板 9…第三限位板
10…竹节纹 11…第一凹坑 12…第二凹坑
13…第三凹坑 14…限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垂直”、“水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是以位于汽车车身左侧的汽车外后视镜加强板为例进行说明。其中,所述第一管路1在上侧,所述第三管路3在下侧,所述第一管路1在左侧,所述第二管路2在右侧,并以此确定“左”、“右”、“上”、“下”的方向。
下面结合附图的图4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通接头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通接头,请参考图4至图5中相关各图,包括设置于左部的第一管路1、设置于右部的第二管路2以及设置于下部的第三管路3,所述第一管路1的右端和所述第二管路2的左端在水平方向上一体成型式固定且连通,所述第三管路3的右端一体成型式固定于所述第一管路1和所述第二管路2的连接对应位置处且与所述第一管路1和所述第二管路2均连通,所述第一管路1的左端与第一吸附管密封可拆卸式固定且通过所述第一吸附管与燃油箱连通,所述第二管路2的右端与第二吸附管密封可拆卸式固定且通过所述第二吸附管与碳罐连通,所述第三管路3的下端与循环管密封可拆卸式固定且通过所述循环管与加油管连通,所述第三管路3上设置有限流孔14。这样,所述第一管路1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二管路2的中心轴处于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管路1的右端和所述第二管路2的右端一体成型式固定,所述第一管路1与所述第二管路2连通,进而所述第一管路1和所述第二管路2在两者的中央位置处连通,所述第三管路3的右端一体成型式固定于所述第一管路1和所述第二管路2的连接对应位置处,并且所述第三管路3与所述第一管路1和所述第二管路2均连通,进而所述第一管路1、所述第二管路2和所述第三管路3形成了三通结构,而所述第一管路1通过所述第一吸附管与所述燃油箱连通,所述第二管路2通过所述第二吸附管与所述碳罐连通,所述第三管路3通过所述循环管与所述加油管连通,加油时的所述加油管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第一管路1、所述第二管路2和所述第三管路3连通可以将所述燃油箱和所述碳罐均与所述加油管连通,所述第三管路3的内周上一体成型式固定有限流孔14,使加油时少量燃油蒸汽可以通过所述加油管排放进入外界空气中,满足了国六排放法规中的加油蒸发排放要求,当所述加油管封闭也就是没有加油的时候,所述第一管路1和所述第二管路2连通可以将所述燃油箱与所述碳罐连通,使燃油蒸汽在正常的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吸附管和所述第二吸附管流动进所述碳罐进行吸附,进而满足燃油系统OBD检测性能,所谓OBD检测方法,也就是在发动机水温等条件达到后,选择某个怠速过程中,关闭炭罐通气阀,打开发动机上的炭罐电磁阀对燃油系统抽负压。当达到设定负压值后关闭炭罐电磁阀,此时燃油系统内部形成一个稳定的负压环境,利用炭罐上的压力传感器来判断燃油系统内部压力变化,从而诊断是否有泄漏。法规要求必须能诊断燃油系统所有空间范围,因此增加所述循环管的设置,但又要避免加油蒸发排放超标,所以需要所述限流孔14。直接将所述第三管路3与所述循环管密封可拆卸式固定,节约了使用快插接头时的零件生产成本,将所述限流孔14直接设置在所述第三管路3的内周上,只需在注塑三通接头时在所述第三管路3内一体成型所述限流孔14即可,降低了工艺要求,这样所述限流孔14的横截面积限制了单位时间内通过所述限流孔14的燃油蒸汽分子数量,进而控制在加油时通过所述第三管路3排放入外界空气的燃油蒸汽量,并且还免除了后期对所述循环管进行所述限流孔14的加工制造,满足加油蒸发排放标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通接头,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满足加油蒸发排放和燃油系统OBD检测性能、提高可靠性、降低了工艺要求和零件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通接头,请参考图4至图5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限流孔14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三管路3和所述第二管路2的连接处。这样,所述限流孔14设置在所述第三管路3的深处,即靠近所述第三管路3与所述第二管路2和所述第一管路1的连接端,而所述第三管路3与所述循环管的连接端孔径较大,防止做电镀等表面处理时造成堵塞而不易发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通接头,请参考图4至图5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限流孔14的直径设置为2-4mm。这样,所述限流孔14限制了燃油蒸汽通过所述第三管路3流入所述加油管的通过直径为2-4mm的横截面积流入,极大的限制了同时通过所述限流孔14的燃油蒸汽分子数量,进而控制在加油时燃油蒸汽通过所述限流孔14排放进入外界空气的整体流量,满足国六的加油蒸发排放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通接头,请参考图4至图5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限流孔14的直径设置为2.5mm。这样,所述限流孔14限制了燃油蒸汽通过所述第三管路3流入所述加油管的通过直径为2.5mm的横截面积流入,极大的限制了同时通过所述限流孔14的燃油蒸汽分子数量,进而控制在加油时燃油蒸汽通过所述限流孔14排放进入外界空气的整体流量,满足国六的加油蒸发排放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通接头,请参考图4至图5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第三管路3与所述第一管路1的夹角设置为30-150°。这样,所述第三管路3的右端一体成型或固定于所述第一管路1和所述第二管路2的连接处,所述第三管路3由上至下延伸,还可以是所述第三管路3由右上向左下延伸,或者由左上向右下延伸,只要所述第三管路3和所述第一管路1形成的夹角为30-150°即可,这样可以根据实际的安装空间,若所述循环管和所述加油管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吸附管的垂直距离小于与所述第二吸附管的垂直距离,那么所述第三管路3与所述第一管路1的夹角为30°到90°之间,反之所述第三管路3与所述第一管路1的夹角为90°到150°之间,这样根据实际的安装空间来设置所述第三管路3和所述第一管路1的夹角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所述循环管的折弯几率,进而增加所述循环管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通接头,请参考图4至图5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第三管路3与所述第一管路1的夹角设置为45°。这样,所述循环管与所述加油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管路1和所述第二管路2连接处的斜下方时,将所述第三管路3与所述第一管路1的夹角设置为45°,所述第一管路1与所述第一吸附管连接、所述第三管路3与所述循环管连接后,所述循环管所使用的长度也就是所述第一管路1和所述第二管路2的连接点至所述循环管和所述加油管的连接点距离最短最优,节省了安装空间和零件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通接头,请参考图4至图5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第三管路3与所述第一管路1的夹角设置为90°。这样,当所述循环管和所述加油管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吸附管的垂直距离等于与所述第二吸附管的垂直距离时,也就是所述循环管和所述加油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吸附管和所述第二吸附管的中间位置处时,可设置所述第三管路3与所述第一管路1的夹角为90°,这样根据实际的安装空间来设置所述第三管路3和所述第一管路1的夹角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所述循环管的折弯几率,进而增加所述循环管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通接头,请参考图4至图5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第一管路1与所述第一吸附管有重叠部分,所述第一管路1与所述第一吸附管在重叠部分对应位置处夹设有第一密封圈4,所述第一密封圈4的外周和内周分别与所述第一吸附管和所述第一管路1弹性可解除式相抵。这样,所述第一密封圈4的外周和内周分别与所述第一吸附管和所述第一管路1相抵,利用所述第一吸附管和所述第一管路1之间存在的压力,挤压所述第一密封圈4,所述第一密封圈4本身具有的弹性在受到压力的过程中发生形变,进而所述第一密封圈4分别与所述第一吸附管和所述第一管路1之间的密封接触面产生接触压力,当接触压力大于密封介质也就是燃油蒸汽的内压时,也就避免了所述第一管路1和所述第一吸附管的连接处发生燃油蒸汽泄漏。所述第一密封圈4可以是由氟硅胶材料制成,提升燃油阻隔性。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管路1在所述第一密封圈4对应位置处环设有容纳所述第一密封圈4的第一凹坑11,所述第一密封圈4放于所述第一凹坑11内。这样,所述第一密封圈4在所述第一凹坑11内与所述第一管路1可解除式相抵,避免了所述第一密封圈4从所述第一管路1上滑脱,进而保证了所述第一管路1和所述第一吸附管保持有效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通接头,请参考图4至图5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第二管路2与所述第二吸附管有重叠部分,所述第二管路2与所述第二吸附管在重叠部分对应位置处夹设有第二密封圈5,所述第二密封圈5的外周和内周分别与所述第二吸附管和所述第二管路2弹性可解除式相抵。这样,所述第二密封圈5的外周和内周分别与所述第二吸附管和所述第二管路2相抵,利用所述第二吸附管和所述第二管路2之间存在的压力,挤压所述第二密封圈5,所述第二密封圈5本身具有的弹性在受到压力的过程中发生形变,进而所述第二密封圈5分别与所述第二吸附管和所述第二管路2之间的密封接触面产生接触压力,当接触压力大于密封介质也就是燃油蒸汽的内压时,也就避免了所述第二管路2和所述第二吸附管的连接处发生燃油蒸汽泄漏。所述第二密封圈5可以是由氟硅胶材料制成,提升燃油阻隔性。进二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管路2在所述第二密封圈5对应位置处环设有容纳所述第二密封圈5的第二凹坑12,所述第二密封圈5放于所述第二凹坑12内。这样,所述第二密封圈5在所述第二凹坑12内与所述第二管路2可解除式相抵,避免了所述第二密封圈5从所述第二管路2上滑脱,进而保证了所述第二管路2和所述第二吸附管保持有效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通接头,请参考图4至图5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第三管路3与所述循环管有重叠部分,所述第三管路3与所述循环管在重叠部分对应位置处夹设有第三密封圈6,所述第三密封圈6的外周和内周分别与所述循环管和所述第三管路3弹性可解除式相抵。这样,所述第三密封圈6的外周和内周分别与所述循环管和所述第三管路3相抵,利用所述循环管和所述第三管路3之间存在的压力,挤压所述第三密封圈6,所述第三密封圈6本身具有的弹性在受到压力的过程中发生形变,进而所述第三密封圈6分别与所述循环管和所述第三管路3之间的密封接触面产生接触压力,当接触压力大于密封介质也就是燃油蒸汽的内压时,也就避免了所述第三管路3和所述循环管的连接处发生燃油蒸汽泄漏。所述第三密封圈6可以是由氟硅胶材料制成,提升燃油阻隔性。进三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三管路3在所述第三密封圈6对应位置处环设有容纳所述第三密封圈6的第三凹坑13,所述第三密封圈放于所述第三凹坑内。这样,所述第三密封圈6在所述第三凹坑13内与所述第三管路3可解除式相抵,避免了所述第三密封圈6从所述第三管路3上滑脱,进而保证了所述第三管路3和所述循环管保持有效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通接头,请参考图4至图5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第一管路1、所述第二管路2和所述第三管路3的外表面均一体成型式固定有竹节纹10。这样,所述竹节纹10的纹路一圈一圈的绕在所述第一管路1、所述第二管路2和所述第二管路2的外周,每圈所述竹节纹10的顶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吸附管、所述第二吸附管和所述循环管的内周相抵,所述第一管路1和所述第一吸附管、所述第二管路2和所述第二吸附管以及所述第三管路3和所述循环管之间均存在一定大小的压力,一圈一圈的纹路减小了两者之间直接接触的面积,进而增加了两两之间的摩擦力,在安装固定时,直接将所述第一管路1插入所述第一吸附管的端部,所述第二管路2插入所述第二吸附管的端部,所述第三管路3插入所述循环管的端部即可,使两者之间易于安装且不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通接头,请参考图4至图5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第一管路1的右部一体成型或固定有第一限位板7,所述第一限位板7的左侧立面与所述第一吸附管的右端端面可解除式相抵,所述第二管路2的左部一体成型或固定有第二限位板8,所述第二限位板8的右侧立面与所述第二吸附管的左端端面可解除式相抵,所述第三管路3的上部一体成型或固定有第三限位板9,所述第三限位板9的下侧立面与所述循环管的上端端面可解除式相抵。这样,所述第一限位板7限制了所述第一吸附管和所述第一管路1之间重叠部分的长度,所述第二限位板8限制了所述第二吸附管和所述第二管路2之间重叠部分的长度,所述第三限位板9限制了所述循环管和所述第三管路3之间重叠部分的长度,使所述第一吸附管和所述第一管路1、所述第二吸附管和所述第二管路2以及所述循环管和所述第三管路3之间不会因为插入过深,所述第一管路1、所述第二管路2和所述第三管路3三者的连接处分别对所述第一吸附管、所述第二吸附管和所述循环管长时间产生干涉后,将所述第一吸附管、所述第二吸附管和所述循环管的端部磨损,进而影响三者的使用寿命,并且在拆卸过程中,可以方便顺利的将所述第一管路1和所述第一吸附管、所述第二管路2和所述第二吸附管以及所述第三管路3和所述循环管进行拆卸。为了减少所述第三限位板9与所述第一限位板7或者所述第三限位板9与所述第二限位板8之间的干涉,还可以是当所述第三管路3与所述第一管路1的夹角小于90°时,所述第一限位板7和所述第三限位板9在两者重叠部分对应位置处一体成型式固定,当所述第三管路3与所述第一管路1的夹角大于90°时,所述第二限位板8和所述第三限位板9在两者重叠部分对应位置处一体成型式固定。
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或等比例放大或缩小等,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三通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左部的第一管路、设置于右部的第二管路以及设置于下部的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右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左端在水平方向上一体成型式固定且连通,所述第三管路的右端一体成型式固定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连接对应位置处且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均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左端与第一吸附管密封可拆卸式固定且通过所述第一吸附管与燃油箱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右端与第二吸附管密封可拆卸式固定且通过所述第二吸附管与碳罐连通,所述第三管路的下端与循环管密封可拆卸式固定且通过所述循环管与加油管连通,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限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孔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三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孔的直径设置为2-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夹角设置为30-15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三通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吸附管有重叠部分,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吸附管在重叠部分对应位置处夹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周和内周分别与所述第一吸附管和所述第一管路弹性可解除式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通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在所述第一密封圈对应位置处环设有容纳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第一凹坑,所述第一密封圈放于所述第一凹坑内。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三通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吸附管有重叠部分,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吸附管在重叠部分对应位置处夹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周和内周分别与所述第二吸附管和所述第二管路弹性可解除式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三通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在所述第二密封圈对应位置处环设有容纳所述第二密封圈的第二凹坑,所述第二密封圈放于所述第二凹坑内。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三通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循环管有重叠部分,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循环管在重叠部分对应位置处夹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的外周和内周分别与所述循环管和所述第三管路弹性可解除式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三通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路在所述第三密封圈对应位置处环设有容纳所述第三密封圈的第三凹坑,所述第三密封圈放于所述第三凹坑内。
CN202022766606.XU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三通接头 Active CN214305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66606.XU CN214305808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三通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66606.XU CN214305808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三通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05808U true CN214305808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43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66606.XU Active CN214305808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三通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058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18445B2 (en) Fuel vapor pipe structure of fuel tank
US11619199B2 (en) Cover for fuel tank
CN104924894A (zh) 一种燃油加油管总成
KR20030034223A (ko) 복합 연료 펌프, 부상 레벨 송신기 및 전복 배출 밸브를연료 탱크 내에 설치하는 방법
US9499048B2 (en) Support arm assembly
CN111997770B (zh) 车载泄漏诊断装置及燃油蒸发控制系统
CN214305808U (zh) 一种三通接头
US20120228292A1 (en) Mount for inlet check valve
US20030094458A1 (en) Fuel delivery module cover assembly
CN111907324A (zh) 燃油系统及车辆
CN210234661U (zh) 燃油系统及车辆
CN206206040U (zh) 用于车载加油油气系统的集成式燃油泵
CN110843507A (zh) 车辆及其高压燃油箱
CN110792538A (zh) 汽车燃油装置
US10570800B2 (en) Exhaust system having differential pressure sensor
CN210003426U (zh) 一种集成cvs电磁阀的碳罐
CN105015323A (zh) 一种具有柔性结构的加油管总成
CN209159416U (zh) 用于汽车油箱上的可以精确调节关闭高度的内置式组合阀
CN219096485U (zh) 一种加油管总成及汽车
CN221075703U (zh) 一种带双向开关的接头
CN208184828U (zh) 可匹配传感器式文氏管装置
CN219473019U (zh) 一种可摆动出油管的结构
US10919380B2 (en) Fuel shut-off valve
CN216044109U (zh) 一种进气接管及发动机
CN219220610U (zh) 燃油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