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98126U - 一种管材的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材的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98126U
CN214298126U CN202120181790.3U CN202120181790U CN214298126U CN 214298126 U CN214298126 U CN 214298126U CN 202120181790 U CN202120181790 U CN 202120181790U CN 214298126 U CN214298126 U CN 214298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tube
plate
storage
lif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8179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国章
周德响
冯泽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ongxin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Longxin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Longxin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Longxin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8179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98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98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98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管材的上料装置,包括:储管架,其包括第一储管杆和第一挡杆,第一储管杆的上侧面倾斜设置,第一挡杆和第一储管杆之间形成第一储管角;第一取管机构,其包括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一顶管板,第一升降机构可驱动第一顶管板沿上下方向运动;第二取管机构,其包括第二储管板、第二升降机构和第二顶管板,第二升降机构可驱动第二顶管板沿上下方向运动;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第二储管板上是否有管材。本技术设置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可检测第二储管板上是否有管材,可检测到管材没有被顶起到第二储管板上,或者管材停留在第二储管板上没有正常推进,从而可确定管材是否正常上料,减少对管材正常加工生产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管材的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材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管材的自动上料是实现管材自动化加工的重要步骤之一。现有的管材自动上料装置,其中有一种是通过顶升管材的方式来实现管材的推进上料的。该种上料装置可能会出现管材没有被顶起不能正常上料的情况,导致上料效率降低;或者出现管材停留没有正常推进的情况,影响下一条管材的上料,可能造成管材或设备的损伤;但是目前的上料装置并不能确定管材是否正常上料,影响到管材的正常加工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管材的上料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确定管材是否正常上料,影响管材的正常加工生产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管材的上料装置,包括:
储管架,其与所述机架相对固定,所述储管架包括第一储管杆和第一挡杆,所述第一储管杆的上侧面倾斜设置,以所述第一储管杆的上侧面的较高的一侧为相对的左侧,所述第一挡杆设于所述第一储管杆的右侧,所述第一挡杆和所述第一储管杆之间形成第一储管角;
第一取管机构,其包括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一顶管板,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机架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可驱动所述第一顶管板沿上下方向运动,所述第一顶管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杆的前侧或后侧,所述第一顶管板的左侧凸出于所述第一挡杆的左侧;
第二取管机构,其包括第二储管板、第二升降机构和第二顶管板,所述第二储管板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与所述机架相对固定,所述第二储管板设于所述第一挡杆的右上侧,所述第一挡杆与所述第二储管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顶管板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可驱动所述第二顶管板沿上下方向运动,所述第二顶管板设于所述第二储管板的右侧;
检测装置,其与所述机架相对固定,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储管板上是否有管材,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与所述检测装置信号连接。
在储管架内可存放多条管材,管材堆放在第一储管杆和第一挡杆上;第一升降机构带动第一顶管板向上运动,第一顶管板顶起管材,被顶起的管材流动到第二储管板上,然后第二升降机构带动第二顶管板向上运动,把第二储管板上的管材顶出上料。本技术设置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可检测第二储管板上是否有管材,可检测到管材没有被顶起到第二储管板上,或者管材停留在第二储管板上没有正常推进,从而可确定管材是否正常上料,减少对管材正常加工生产的影响。
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为光电感应开关,所述检测装置的感应端朝向上侧,所述检测装置设于所述第二储管板的上侧面的下侧。光电感应开关的安装结构简单,且光电感应开关的适应范围广,能检测多种大小不同、材料不同的管材,检测稳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顶管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顶管板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运动端上固定连接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顶杆,所有所述第一顶管板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顶杆上,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顶杆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一顶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
第一升降机构的运动端连接第一顶杆,多个第一顶管板固定在第一顶杆上实现上下运动;由于在顶起管材时第一顶杆受力易变形,尤其是第一顶杆的两端更容易弯曲,第一顶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滑轨与机架滑动连接,可减少第一顶杆的两端的变形。
优选地,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顶管板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第二升降机构的运动端带动第二顶管板上下运动,由于第二顶管板受管材的压力容易发生偏移,使得第二升降机构也受侧向力容易损坏。设置第二顶管板与第二滑轨上下滑动,第二滑轨可起到承受第二顶管板的侧向力的作用,保持第二顶管板上下运动,对第二升降机构起到保护作用。
优选地,所述第一顶管板的上侧面、所述第二储管板的上侧面和所述第二顶管板的上侧面均从左到右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储管板的上侧面的右侧设有第二挡件,所述第二储管板与所述第二挡件形成第二储管角,所述第二顶管板的上侧面的右侧设有第三挡件,所述第二顶管板与所述第三挡件形成第三储管角,所述第二顶管板的左侧凸出于所述第二挡件的左侧;所述机架上还固定连接有下管板,所述下管板设于所述第二顶管板的右侧,所述下管板的上侧面从左到右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下管板的左侧凸出于所述第三挡件的左侧。
第一顶管板向上顶起管材远离第一储管角,管材沿着第一顶管板的上侧面运动到第二储管板上,第二挡件挡住管材,管材停在第二储管角内,检测装置可检测第二储管角内是否有管材;当第二储管角内有管材时,第二升降机构带动第二顶管板向上运动,把第二储管角内的管材顶起,管材沿第二储管角的上侧面滑动,第三挡件挡住管材,管材停在第三储管角内;然后第二升降机构带动第二顶管板向下运动,下管板把管材顶起,管材转移到下管板上,管材从下管板的右侧送出,实现管材的上料。
优选地,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管材传送装置,所述管材传送装置包括与所述机架相对固定的送管槽,所述送管槽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送管槽为开口朝向上侧的V型槽,所述送管槽设于所述下管板的右侧,所述送管槽正对于所述下管板。下管板上的管材落入到送管槽上,管材逐条沿着送管槽传送向前或向后送出。
优选地,所述送管槽包括槽底板,所述槽底板为一体成型的构件。槽底板一体成型,方便槽底板的组装,减少槽底板的安装连接位置,同时也可提高槽底板的整体尺寸精度。
优选地,所述管材传送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机架相对固定的护罩,所述护罩覆盖所述送管槽的右侧。管材从左侧进入送管槽,护罩对送管槽的右侧和上侧起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顶杆和第一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槽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储管架、11-第一储管杆、12-第一挡杆、2-第一取管机构、21-第一升降机构、22-第一顶管板、23-第一顶杆、24-第一滑轨、3-第二取管机构、31-第二储管板、32-第二升降机构、33-第二顶管板、34-第二滑轨、35-第二挡件、37-第三挡件、38-下管板、4-检测装置、5-管材传送装置、51-送管槽、52-槽底板、53-护罩、6-管材。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管材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储管架1、第一取管机构2、第二取管机构3和检测装置4。
储管架1与所述机架相对固定,所述储管架1包括第一储管杆11和第一挡杆12,所述第一储管杆11的上侧面倾斜设置,以所述第一储管杆11的上侧面的较高的一侧为相对的左侧,所述第一挡杆12设于所述第一储管杆11的右侧,所述第一挡杆12和所述第一储管杆11之间形成第一储管角。具体地,储管架1用于储放多条管材6,管材6沿前后方向延伸,管材6放在第一储管杆11上,第一储管杆11向右下倾斜,多条管材6向右堆放在第一储管角内。第一挡杆12可设置为可左右移动,适应不同直径的管材6。
第一取管机构2包括第一升降机构21和第一顶管板22,所述第一升降机构21与所述机架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升降机构21可驱动所述第一顶管板22沿上下方向运动,所述第一顶管板22位于所述第一挡杆12的前侧或后侧,所述第一顶管板22的左侧凸出于所述第一挡杆12的左侧。
第二取管机构3包括第二储管板31、第二升降机构32和第二顶管板33,所述第二储管板31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32均与所述机架相对固定,所述第二储管板31设于所述第一挡杆12的右上侧,所述第一挡杆12与所述第二储管板31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顶管板22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二升降机构32可驱动所述第二顶管板33沿上下方向运动,所述第二顶管板33设于所述第二储管板31的右侧。
具体地,第一升降机构21可采用气缸、电动缸或丝杆运动模组等,用于驱动第一顶管板22上下运动。第一升降机构21带动第一顶管板22向上运动,第一顶管板22顶起管材6,被顶起的管材6流动到第二储管板31上,然后第二升降机构32带动第二顶管板33向上运动,把第二储管板31上的管材6顶出上料。
检测装置4与所述机架相对固定,所述检测装置4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储管板31上是否有管材6,所述第一升降机构21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32均与所述检测装置4信号连接。
本技术设置检测装置4,检测装置4可检测第二储管板31上是否有管材6,可检测到管材6没有被顶起到第二储管板31上,或者管材6停留在第二储管板31上没有正常推进,从而可确定管材6是否正常上料,减少对正常加工生产的影响。例如:当检测到管材6没有被顶起到第二储管板31上,则第二升降机构32不动作,上管动作流程返回到从第一升降机构21的动作开始,提高上料效率;当检测到管材6停留在第二储管板31上没有正常推进,上料装置可停止运作,等待操作人员的处理,以免影响下一条管材6继续上料可能造成管材6或设备的损伤。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4为光电感应开关,所述检测装置4的感应端朝向上侧感应管材6,所述检测装置4设于所述第二储管板31的上侧面的下侧,不影响管材6的运动。光电感应开关的安装结构简单,且光电感应开关的适应范围广,能检测多种大小不同、材料不同的管材6,检测稳定。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管板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顶管板22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升降机构21的运动端上固定连接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顶杆23,所有所述第一顶管板22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顶杆23上,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24,所述第一顶杆23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所述第一滑轨24,所述第一顶杆2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轨24滑动连接。
第一升降机构21的运动端连接第一顶杆23,多个第一顶管板22固定在第一顶杆23上实现上下运动;由于在顶起管材6时第一顶杆23受力易变形,尤其是第一顶杆23的两端更容易弯曲,第一顶杆2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滑轨24与机架滑动连接,可减少第一顶杆23的两端的变形。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34,所述第二顶管板33与所述第二滑轨34滑动连接。第二升降机构32采用气缸,第二升降机构32的运动端即气缸的活塞轴带动第二顶管板33上下运动。由于第二顶管板33受管材6的压力容易发生偏移,使得第二升降机构32也受侧向力容易损坏。设置第二顶管板33与第二滑轨34上下滑动,第二滑轨34可起到承受第二顶管板33的侧向力的作用,保持第二顶管板33上下运动,对第二升降机构32起到保护作用。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管板22的上侧面、所述第二储管板31的上侧面和所述第二顶管板33的上侧面均从左到右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储管板31的上侧面的右侧设有第二挡件35,所述第二储管板31与所述第二挡件35形成第二储管角,所述第二顶管板33的上侧面的右侧设有第三挡件37,所述第二顶管板33与所述第三挡件37形成第三储管角,所述第二顶管板33的左侧凸出于所述第二挡件35的左侧;所述机架上还固定连接有下管板38,所述下管板38设于所述第二顶管板33的右侧,所述下管板38的上侧面从左到右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下管板38的左侧凸出于所述第三挡件37的左侧。第二挡件35可调节左右位置,根据不同直径的管材6进行调节。
第一顶管板22向上顶起管材6远离第一储管角,管材6沿着第一顶管板22的上侧面运动到第二储管板31上,第二挡件35挡住管材6,管材6停在第二储管角内,检测装置4可检测第二储管角内是否有管材6;当第二储管角内有管材6时,第二升降机构32带动第二顶管板33向上运动,把第二储管角内的管材6顶起,管材6沿第二储管角的上侧面滑动,第三挡件37挡住管材6,管材6停在第三储管角内;然后第二升降机构32带动第二顶管板33向下运动,下管板38把管材6顶起,管材6转移到下管板38上,管材6从下管板38的右侧送出,实现管材6的上料。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管材传送装置5包括与所述机架相对固定的送管槽51,所述送管槽51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送管槽51为开口朝向上侧的V型槽,所述送管槽51设于所述下管板38的右侧,所述送管槽51正对于所述下管板38。下管板38上的管材6落入到送管槽51上,管材6逐条沿着送管槽51传送向前或向后送出。送管槽51内设置沿前后方向运动的链条,管材6在链条上随链条运动,实现管材6的传送。
进一步地,所述送管槽51包括槽底板52,所述槽底板52为一体成型的构件。槽底板52一体成型,方便槽底板52的组装,减少槽底板52的安装连接位置,同时也可提高槽底板52的整体尺寸精度。槽底板52作为送管槽51的基础构件与机架连接,槽底板52上还设有侧板,侧板安装在槽底板52的两边侧壁上,在侧板与侧板之间设有滚轮,滚轮对管材6进行支撑,减少管材6的摩擦。
进一步地,所述管材传送装置5还包括与所述机架相对固定的护罩53,所述护罩53覆盖所述送管槽51的右侧。管材6从左侧进入送管槽51,护罩53对送管槽51的右侧和上侧起保护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管材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储管架,其与所述机架相对固定,所述储管架包括第一储管杆和第一挡杆,所述第一储管杆的上侧面倾斜设置,以所述第一储管杆的上侧面的较高的一侧为相对的左侧,所述第一挡杆设于所述第一储管杆的右侧,所述第一挡杆和所述第一储管杆之间形成第一储管角;
第一取管机构,其包括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一顶管板,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机架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可驱动所述第一顶管板沿上下方向运动,所述第一顶管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杆的前侧或后侧,所述第一顶管板的左侧凸出于所述第一挡杆的左侧;
第二取管机构,其包括第二储管板、第二升降机构和第二顶管板,所述第二储管板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与所述机架相对固定,所述第二储管板设于所述第一挡杆的右上侧,所述第一挡杆与所述第二储管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顶管板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可驱动所述第二顶管板沿上下方向运动,所述第二顶管板设于所述第二储管板的右侧;
检测装置,其与所述机架相对固定,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储管板上是否有管材,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与所述检测装置信号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为光电感应开关,所述检测装置的感应端朝向上侧,所述检测装置设于所述第二储管板的上侧面的下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管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顶管板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运动端上固定连接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顶杆,所有所述第一顶管板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顶杆上,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顶杆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一顶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顶管板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管板的上侧面、所述第二储管板的上侧面和所述第二顶管板的上侧面均从左到右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储管板的上侧面的右侧设有第二挡件,所述第二储管板与所述第二挡件形成第二储管角,所述第二顶管板的上侧面的右侧设有第三挡件,所述第二顶管板与所述第三挡件形成第三储管角,所述第二顶管板的左侧凸出于所述第二挡件的左侧,所述机架上还固定连接有下管板,所述下管板设于所述第二顶管板的右侧,所述下管板的上侧面从左到右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下管板的左侧凸出于所述第三挡件的左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材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管材传送装置,所述管材传送装置包括与所述机架相对固定的送管槽,所述送管槽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送管槽为开口朝向上侧的V型槽,所述送管槽设于所述下管板的右侧,所述送管槽正对于所述下管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材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管槽包括槽底板,所述槽底板为一体成型的构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材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传送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机架相对固定的护罩,所述护罩覆盖所述送管槽的右侧。
CN202120181790.3U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管材的上料装置 Active CN214298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81790.3U CN214298126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管材的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81790.3U CN214298126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管材的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98126U true CN214298126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29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81790.3U Active CN214298126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管材的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981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3891A (zh) * 2022-01-11 2022-04-12 广东省鑫全利激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感应式智能上料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3891A (zh) * 2022-01-11 2022-04-12 广东省鑫全利激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感应式智能上料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98126U (zh) 一种管材的上料装置
US5716184A (en) Loader for stacking packages in shipping containers
CN210176027U (zh) 货物卸垛设备
CN1118593A (zh) 产生单个纸张堆垛的装置
SE518379C2 (sv) Anordning för att styckvis mata objekt
CN110420890B (zh) 一种全自动分选流水线
CN108002054B (zh) 一种金属插头堆垛机的下料机构
CN114803535B (zh) 一种托盘拆分机
CN216181312U (zh) 一种家具板材自动钻孔机的板材输送装置
CN210479986U (zh) 油箱搬运系统
CN210080121U (zh) 高效芯片视觉检测设备
CN209822790U (zh) 组装机构及锂电池保护板组装机
EP0045553B1 (en) Apparatus for displacing part by part a stack of cages, cases or boxes
CN219340770U (zh) 一种钢坯上料装置
CN217322436U (zh) 元器件入料机构
CN215614138U (zh) 自动制头机
CN219522032U (zh) 一种取暖器内胆端管的截取检测装置
CN220392617U (zh) 一种地板进料自动码料设备
CN211279478U (zh) 一种轴类零件专用的自动化上料设备
CN210654983U (zh) 油箱搬运系统
CN214113802U (zh) 一种用于方管检测的顶升机构
CN216578176U (zh) 一种pp板材切割生产线上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18859624U (zh) 一种料仓防物料站立结构
CN211252839U (zh) 一种agv移载用平台
CN218114939U (zh) 一种叉车叉架及叉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8225 workshop A1, 58 Guidan West Road, Danzao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Longxin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8-2, Xingbai North Road, Xiabai third industrial zone, Luocun village, Shishan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225

Patentee before: FOSHAN LONGXIN LASER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