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81075U - 一种电机及电机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及电机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81075U
CN214281075U CN202120614753.7U CN202120614753U CN214281075U CN 214281075 U CN214281075 U CN 214281075U CN 202120614753 U CN202120614753 U CN 202120614753U CN 214281075 U CN214281075 U CN 214281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plate
fixing
pressing sleeve
roto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147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仝辉
张亚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Shanghai Automotive Industry Corp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147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81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81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810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及电机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其中,电机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包括转轴以及沿轴向依次套设于转轴的第一动平衡板、铁芯、第二动平衡板和固定件;第二动平衡板包括同轴固定的配重板和固定板,配重板设于固定板朝向铁芯的一侧,配重板为环形结构且其材质为铜,固定件能够从固定板远离铁芯的一侧与转轴固定,并通过第二动平衡板限制铁芯沿转轴的轴向移动。能够在有效实现动平衡要求的同时,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及电机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及电机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电机转子铁芯和转轴之间的固定结构一般包括转轴以及依次套设于转轴的第一动平衡板、转子铁芯、第二动平衡板、挡圈和螺母,第一动平衡板、转子铁芯、第二动平衡板与轴间隙配合,第二动平衡板的后端通过螺母与转轴配合锁紧。第一动平衡板和第二动平衡板的材质均为铜以实现配重,满足动平衡要求,成本较高。
因此,对于电机的转子铁芯和转轴之间的固定结构,如何在有效实现动平衡要求的同时,降低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及电机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能够在有效实现动平衡要求的同时,降低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其包括转轴以及沿轴向依次套设于所述转轴的第一动平衡板、铁芯、第二动平衡板和固定件;所述第二动平衡板包括同轴固定的配重板和固定板,所述配重板设于所述固定板朝向所述铁芯的一侧,所述配重板为环形结构且其材质为铜,所述固定件能够从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铁芯的一侧与所述转轴固定,并通过所述第二动平衡板限制所述铁芯沿所述转轴的轴向移动。
两个动平衡板分别位于铁芯的两侧,第二动平衡板包括配重板和固定板两部分,其中,配重板的材质为铜,其密度相对较大,其主要起配重作用,保证满足动平衡要求,固定板能够从远离铁芯的一侧与配重板固定,并通过固定件固定,固定板主要是其连接作用并与固定件配合以起到固定作用,由于固定板的设置,使得配重板的中心孔无需设置较小即可保证安装稳定性,该配重板为环形结构,并且配重板的中心孔可以设置较大,无需考虑与转轴的配合,从而能够简化该配重板的加工工艺,而对固定板的材质则无要求,无需将其设置为成本较高的铜材质,从而能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性。
可选地,所述固定件为套设于所述转轴外的压套,所述转轴沿其周向设有环形的限位槽,所述压套的内壁设有向内凸出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能够与所述限位槽配合以限制所述压套沿所述转轴的轴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压套的侧壁能够通过铆压以形成所述凸起结构。
可选地,所述压套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薄壁结构,且所述薄壁结构能够通过铆压以形成所述凸起结构。
可选地,所述压套朝向所述铁芯的一侧端与所述转轴过盈配合。
可选地,所述压套与所述固定板为分体式结构,且所述压套的端部能够抵接所述固定板;
或者,所述压套与所述固定板为一体式结构。
可选地,所述固定板的材质为钢。
可选地,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配重板通过铆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
具有如上所述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的电机,其技术效果与上述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的技术效果类似,为节约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二动平衡板与固定件为分体式结构时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中第二动平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剖视图;
图6是第二动平衡板与固定件为一体式结构时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的爆炸图;
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7中第二动平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剖视图。
附图1-9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转轴,11-限位槽,12-键槽;
2-第一动平衡板;
3-铁芯;
4-第二动平衡板,41-配重板,42-固定板,43-铆接点;
5-固定件,51-压套,52-凸起结构,53-薄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及电机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其中,电机包括上述转子铁芯3与转轴1的固定结构,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6所示,该转子铁芯3与转轴1的固定结构包括转轴1以及依次沿轴向套设于转轴1的第一动平衡板2、铁芯3、第二动平衡板4和固定件5;其中,第二动平衡板4包括同轴固定的配重板41和固定板42,配重板41设于固定板42朝向铁芯3的一侧,配重板41为环形结构且其材质为铜,以实现动平衡要求,固定板42设于朝向固定件5的一侧,固定件5能够从固定板42远离铁芯3的一侧与转轴1固定,并通过第二动平衡板4限制铁芯3沿转轴1的轴向移动。
详细的讲,两个动平衡板分别位于铁芯3的两侧,如图4-5以及图8-9所示,第二动平衡板4包括配重板41和固定板42两部分,其中,配重板41的材质为铜,其密度相对较大,其主要起配重作用,保证满足动平衡要求,固定板42能够从远离铁芯3的一侧与配重板41固定,并通过固定件5固定,固定板42主要是其连接作用并与固定件5配合以起到固定作用,由于固定板42的设置,使得配重板41的中心孔无需设置较小即可保证安装稳定性,如图5和图9所示,该配重板41为环形结构,并且配重板41的中心孔可以设置较大,无需考虑与转轴1的配合,从而能够简化该配重板41的加工工艺,而对固定板42的材质则无要求,无需将其设置为成本较高的铜材质,从而能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固定件5为套设于转轴1外的压套51,转轴1沿其周向设有环形的限位槽11(如图3和图7),压套51的内壁设有向内凸出的凸起结构52,该凸起结构52能够与限位槽11配合以限制压套51沿转轴1的轴向移动。当然,本实施例中,对于该固定件5的具体结构和固定方式并不做限制,如还可以将该固定件5设置为包括螺母和挡圈的结构,挡圈位于螺母和第二动平衡板4之间,转轴1设有与螺母相适配的螺纹段,螺母与螺纹段配合固定以将铁芯3与转轴1的相对位置固定即可,而通过限位槽11和凸起结构52配合以实现限位时,能够简化整体结构,并且还能够减少整体轴向长度,从而能够减小占用空间。
进一步的,压套51的侧壁能够通过铆压以形成上述凸起结构52。或者,本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压套51的内侧壁向内设有凸出部,转轴1的外壁沿其轴向设有键槽12,安装时,压套51套接于转轴1外,凸出部沿键槽12移动至限位槽11时,转动压套51使得凸出部与键槽12脱离并位于限位槽11内,即可实现凸出部与限位槽11作用以限制轴向移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压套51的侧壁开设有固定孔,压套51套接于转轴1外,可通过固定孔穿入限位销,限位销的端部穿过固定孔至限位槽11内,通过限位销与限位槽11配合以实现轴向限位。而将压套51的侧壁通过铆压形成凸起结构52,并通过凸起结构52与限位槽11配合以实现轴向限位时,能够简化制作工艺,并且凸起结构52可以是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以保证限位强度,同时,通过铆压形成的凸起结构52还能够提高该压套51侧壁的结构强度。
更进一步的,压套51远离固定板42的一侧设有薄壁结构53,该薄壁结构53能够通过铆压形成上述凸起结构52,薄壁结构53的设置有利于通过铆压工艺形成凸起结构52,并且薄壁结构53还能够减轻整体结构重量,利于实现轻量化。
在上述实施例中,压套51朝向铁芯3的一侧端与转轴1过盈配合,也就是说,压套51通过凸起结构52与限位槽11的配合实现轴向限位作用,过盈配合还能够辅助实现轴向限位作用,从而能够保证整体限位强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压套51与固定板42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具体的,当压套51与固定板42为分体式结构时,如图2所示,安装状态下,压套51朝向固定板42的一端能够与固定板42的端面抵接,以实现轴向限位。当压套51与固定板42为一体式结构时,如图6-9所示,固定件5集成于第二动平衡板4的固定板42,如图7所示,固定板42的中心孔的内侧壁向远离铁芯3的一侧延伸并形成压套51,安装时,第二动平衡板4套接于转轴1上后,即可对压套51进行铆压操作,使得凸起结构52与限位槽11配合以实现轴向限位即可,安装操作较为方便,可有效提高安装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固定板42的材质为钢,当然,本实施例中,对于该固定板42的材质并不做限制,如还将其设置为铝等,而将其材质设置为钢时,成本低并能够保证结构强度,并且在相同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可将该固定板42的厚度设置为较薄,从而能够减小轴向长度,进而减小整体结构的体积。进一步的,固定板42可以选用机加工件,也可以将固定板42通过冲压工艺成型,以降低加工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固定板42和配重板41通过铆接固定,具体的,如图4-5以及图8-9所示,二者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铆接点43固定,当然,还可以将二者之间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而铆接固定可简化整体结构并简化固定操作。具体的,各铆接点43可沿周向均匀布置,以保证固定板42和配重板41的连接稳定性。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机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1)以及沿轴向依次套设于所述转轴(1)的第一动平衡板(2)、铁芯(3)、第二动平衡板(4)和固定件(5);
所述第二动平衡板(4)包括同轴固定的配重板(41)和固定板(42),所述配重板(41)设于所述固定板(42)朝向所述铁芯(3)的一侧,所述配重板(41)为环形结构且其材质为铜,所述固定件(5)能够从所述固定板(42)远离所述铁芯(3)的一侧与所述转轴(1)固定,并通过所述第二动平衡板(4)限制所述铁芯(3)沿所述转轴(1)的轴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5)为套设于所述转轴(1)外的压套(51),所述转轴(1)沿其周向设有环形的限位槽(11),所述压套(51)的内壁设有向内凸出的凸起结构(52),所述凸起结构(52)能够与所述限位槽(11)配合以限制所述压套(51)沿所述转轴(1)的轴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套(51)的侧壁能够通过铆压以形成所述凸起结构(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套(51)远离所述固定板(42)的一侧设有薄壁结构(53),且所述薄壁结构(53)能够通过铆压以形成所述凸起结构(5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套(51)朝向所述铁芯(3)的一侧端与所述转轴(1)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电机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套(51)与所述固定板(42)为分体式结构,且所述压套(51)的端部能够抵接所述固定板(42);
或者,所述压套(51)与所述固定板(42)为一体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2)的材质为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2)和所述配重板(41)通过铆接固定。
9.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
CN202120614753.7U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电机及电机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 Active CN214281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4753.7U CN214281075U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电机及电机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4753.7U CN214281075U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电机及电机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81075U true CN214281075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98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14753.7U Active CN214281075U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电机及电机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810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47079A (zh) * 2023-05-24 2023-08-25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驱动电机和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47079A (zh) * 2023-05-24 2023-08-25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驱动电机和车辆
CN116647079B (zh) * 2023-05-24 2024-03-26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驱动电机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81075U (zh) 一种电机及电机的转子铁芯与转轴固定结构
CN111716026A (zh) 铁芯冲片焊接辅助装置
CN203114941U (zh) 一种离合器及其中心套
CN210578000U (zh) 电机和车辆
CN215922458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中轴方套组件及方套冷镦成型模具
CN213795975U (zh) 一种电机定子磨外圆芯轴工装
CN210327181U (zh) 一种双转子电机转轴结构
CN212217483U (zh) 铁芯冲片焊接辅助装置
CN112713694B (zh) 一种牵引电机非传动端轴承安装结构
CN210240394U (zh) 一种锥度离合制动装置
CN210744958U (zh) 一种旋转变压器的安装结构
CN108429379A (zh) 电机端盖总成和电机
CN210380425U (zh) 一种整体式带齿圈发电机外转子结构
CN102996781A (zh) 一种组合结构的行星架
CN210160225U (zh) 增强型主轴结构
CN105822805A (zh) 一种垫片式电磁阀阀套安装结构
CN217508394U (zh) 一种轮毂电机轮辋和导磁环的固定结构
CN216774411U (zh) 一种轮毂电机导磁环和轮辋的连接结构
CN112448501A (zh) 一种燕尾槽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极铁心结构
CN209892639U (zh) 一种转鼓中心轴
CN211117607U (zh) 一种釜用双端面机械密封
CN217152858U (zh) 一种张紧轮
CN213322518U (zh) 一种从动轴传动装置
CN219971554U (zh) 一体式电梯曳引机
CN219760737U (zh) 一种转子铁芯安装结构、电机、汽车动力系统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22

Address after: No. 203, Shanghai Songjiang Road, No. 201563, Pudong New Area

Patentee after: SAIC Motor Corp.,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utomotive industr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9, building 1, 563 Songtao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3

Patentee before: SAIC Motor Corp.,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