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73796U - 一种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和膨胀水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和膨胀水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73796U
CN214273796U CN202120171188.1U CN202120171188U CN214273796U CN 214273796 U CN214273796 U CN 214273796U CN 202120171188 U CN202120171188 U CN 202120171188U CN 214273796 U CN214273796 U CN 2142737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collecting tank
exhaust
receiving chamber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711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熙
王锐
张悦
吴喜庆
丁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01711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737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737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737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和膨胀水箱,防冷却液喷溅结构设置在膨胀水箱上,包括排气通道和集液槽,排气通道与集液槽连通,排气通道设置在下箱体内部,排气通道的顶部与下箱体的顶部齐平且与上箱体连通;集液槽设置在下箱体的外部且位于下箱体的底壁外侧,集液槽上设有开口,开口与外部空间连通,集液槽设有容纳腔,容纳腔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容纳腔在竖直方向依次设置且从下箱体的底壁朝向远离底壁的方向呈收缩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膨胀水箱的外部设置呈收缩状的集液槽,当膨胀水箱内部压力过高时,空气通过排气通道和集液槽排出的同时,当空气中混有的冷却液在集液槽内被收集,从而防止冷却液直接喷溅出膨胀水箱。

Description

一种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和膨胀水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和膨胀水箱。
背景技术
汽车用膨胀水箱的主要作用是将发动机冷却系统内的气体排出,并给冷却系统进行加冷却液和补冷却液,提高冷却系统的压力,提高水泵前的压力以防止水泵汽蚀的发生。
目前轿车用膨胀水箱的排气结构基本上都集成在膨胀水箱箱体上,膨胀水箱上下箱体焊接在一起并设有排气口。当膨胀水箱内压力较大时会有冷却液喷溅出来,喷落在车上其他零部件上,造成冷却液流失以及对其他零部件的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和膨胀水箱,以解决膨胀水箱内冷却液喷溅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冷却液喷溅结构,所述防冷却液喷溅结构设置在膨胀水箱上,所述膨胀水箱包括下箱体和上箱体;所述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包括排气通道和集液槽,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集液槽连通,所述排气通道设置在所述下箱体内部,所述排气通道的顶部与所述下箱体的顶部齐平且与所述上箱体连通;所述集液槽设置在所述下箱体的外部且位于所述下箱体的底壁外侧,所述集液槽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集液槽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容纳腔在竖直方向依次设置且从所述下箱体的所述底壁朝向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呈收缩状。
可选地,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集液槽分别连接于所述下箱体的所述底壁上以连通。
可选地,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上箱体的排气管连接,且连通于所述排气管顶部的排气孔。
可选地,所述容纳腔包括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相对于所述第一容纳腔远离所述下箱体设置,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之间设有台阶面。
可选地,所述台阶面朝向所述第二容纳腔,且所述台阶面为水平面。
可选地,所述开口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侧面。
可选地,所述排气通道、所述集液槽与所述下箱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可选地,所述排气通道、所述集液槽、所述下箱体和所述上箱体均为矩形截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膨胀水箱,包括下箱体和上箱体,所述下箱体上设置有所述防冷却液喷溅结构。
可选地,所述防冷却液喷溅结构与所述下箱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冷却液喷溅结构,通过在膨胀水箱上设置排气通道和集液槽,当膨胀水箱内部压力过高时,空气通过排气通道和集液槽排出,当空气中混有冷却液时,冷却液在集液槽内被收集,由于集液槽设于下箱体的外侧因此温度低,从而利于冷却液凝结和防止冷却液直接喷溅出膨胀水箱。
本实用新型的膨胀水箱,包括防冷却液喷溅结构,空气中混有的冷却液能够收集在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内然后再排出空气,有效防止冷却液直接喷溅出膨胀水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膨胀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在膨胀水箱上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冷却液喷溅结构中集液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下箱体;200.上箱体;2001.排气孔;
1.排气通道;2.集液槽;21.第一容纳腔;22.第二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在保证膨胀水箱顺利排气的同时不会引起冷却液喷溅而污染车上其他零部件。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防冷却液喷溅结构设置在膨胀水箱上,膨胀水箱包括下箱体100和上箱体200;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包括排气通道1和集液槽2,排气通道1与集液槽2连通,排气通道1设置在下箱体100内部,排气通道1的顶部与下箱体100的顶部齐平且与上箱体200连通;集液槽2设置在下箱体100的外部且位于下箱体100的底壁外侧,集液槽2上设有开口211,开口211与外部空间连通,集液槽2设有容纳腔,容纳腔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容纳腔在竖直方向依次设置且从下箱体100的底壁朝向远离底壁的方向呈收缩状。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如图1所示,膨胀水箱包括下箱体100和上箱体200,下箱体100和上箱体200可拆卸式连接。优选地,下箱体100的高度大于上箱体200的高度以便得到较高的排气通道1,排气通道1竖直设置在下箱体100上,下箱体100上设置连通的排气通道1和集液槽2,当膨胀水箱内部压力过高时,空气通过排气通道1和集液槽2排出,集液槽2设于下箱体100的外侧且位于底壁的外侧,因此温度低于膨胀水箱内部温度,当高压空气中混有冷却液时,冷却液易在集液槽2内凝结以被收集。排除冷却液的空气,到达集液槽2底部后通过开口211排出,由于集液槽2内部容纳腔在竖直方向呈收缩状且具有一定深度,因此可以有效缓冲空气压力,从而防止冷却液直接喷溅出膨胀水箱。由于集液槽2是设置在下箱体100外侧,因此膨胀水箱内的空气夹带冷却液会在惯性作用下直接到达集液槽2的底部,冷却液在集液槽2底部凝结得到收集,得到缓冲和排液后的空气再排出到外部空间,有效防止了冷却液喷溅。
可选地,排气通道1与集液槽2分别连接于下箱体100的底壁上以连通。
如图1和图2所示,集液槽2设置在下箱体100的底壁,底壁上设有与排气通道1和集液槽2相同尺寸的通孔,排气通道1和集液槽2在通孔处连通并分别固定于通孔处,利于空气从排气通道1顺利流向集液槽2,并且利于安装和定位。
可选地,排气通道1与上箱体200的排气管连接,且连通于排气管顶部的排气孔2001。
如图2所示,排气通道1为设于下箱体100内的竖直通道,排气通道1的顶部与上箱体200连通,能有效防止正常状态下膨胀水箱内部的冷却液进入排气通道1内。只有在膨胀水箱内压力较高时,温度升高,空气中会混有部分冷却液,此时高压气体会进入排气通道1并在排气通道1和集液槽2内得到冷却液的收集和空气的排出,防止冷却液喷溅。可以理解,排气通道1连通于下箱体100下方的集液槽2和上箱体200顶部的排气孔2001,当膨胀水箱内的温度和压力升高时,利于开启泄压阀并使得混有冷却液的气体向下通过排气通道1进入集液槽2,由于集液槽2具有收缩状结构,气体可以得到缓冲和压力卸载,而集液槽2设置在下箱体100的外部利于降低温度和冷却液凝结,防止冷却液喷溅。
可选地,容纳腔包括第一容纳腔21和第二容纳腔22,第二容纳腔22相对于第一容纳腔21远离下箱体100设置,第一容纳腔21和第二容纳腔22之间设有台阶面。
如图3所示,第一容纳腔21和第二容纳腔22均采用矩形截面,并且设置第一容纳腔21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容纳腔22的截面面积,第一容纳腔21和第二容纳腔22同轴设置,可以理解,第一容纳腔21和第二容纳腔22在深度方向形成收缩状,当混有冷却液的空气依次进入第一容纳腔21和第二容纳腔22时,冷却液易凝结在第一容纳腔21的内壁并滑入第二容纳腔21得到收集。
可选地,台阶面朝向第二容纳腔22,且台阶面为水平面。
如图1和图2所示,集液槽2从上到下具有一定的深度,可以为高压空气提供一定的缓冲空间,同时,混有冷却液的空气进入集液槽2后,集液槽2设于下箱体100的外侧所以温度低易于冷却液的冷却凝结和收集。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液槽2的开口211是设置在第一容纳腔21的侧面,即相对于集液槽2的底部处于高位,混有冷却液的空气在高压下触及第第二容纳腔22的底壁后向上返回并排出,台阶面可以进一步的拦截冷却液的上升,避免夹带排出。且水平面的台阶面易于加工和实现。
可选地,开口211设于第一容纳腔21的侧面。
如图3,第一容纳腔21的侧面设有开口211,且开口211与外部空间连通,利于空气从开口211排出。其中,开口211设置在第一容纳腔21的侧面,在第二容纳腔22内得到缓冲的空气向上运动后从开口211处排出,需要经过台阶面后再上升因此空气压力和速度进一步降低,因此有效防止冷却液喷溅。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集液槽2可以在深度方向设置多个台阶状的容纳腔,以便达到更好的防喷溅和集液效果。
可选地,排气通道1、集液槽2与下箱体100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施例中,排气通道1、集液槽2与下箱体100为一体注塑成型,保证具有良好的密封,防止冷却液的喷溅。当然,在满足密封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可拆式连接加密封垫的方式,以便于对集液槽2内的液体进行集中处理。或者可以在集液槽2的底部设置排液口,并在设定时间内打开排液口进行冷却液收集和集液槽2排空,提高集液槽2的持续防喷溅效果。
可选地,排气通道1、集液槽2、下箱体100和上箱体200均为矩形截面。
可以理解,集液槽2与排气通道1的截面形状均为矩形,下箱体100和上箱体200均为矩形截面,便于排气通道1在下箱体100的内壁贴靠设置,可以节省膨胀水箱的整体内部空间和占用空间,需要说明的是,集液槽2与泄压阀设置在下箱体100的同一侧面,即底面,当膨胀水箱内压力升高时,打开泄压阀泄压,混合有液相的空气会进入排气通道1再进入集液槽2,由于集液槽2设置在下箱体100的外侧且具有台阶状的容纳腔,空气中混有的冷却液在集液槽2的容纳腔侧壁接触并凝结以收集,排除了冷却液的空气从集液槽2排出到外部空间,有效避免了冷却液喷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膨胀水箱,包括上箱体200和下箱体100,下箱体100上设置有防冷却液喷溅结构。
在膨胀水箱上设置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在保证膨胀水箱顺利排气的同时不会引起冷却液喷溅而污染车上其他零部件,并且可以缓解膨胀水箱的较高压力,提高安全性。
可选地,防冷却液喷溅结构与下箱体100为一体成型结构。
具体为注塑成型,保证良好的密封,加工成型方便,并且由于防冷却液喷溅结构设置在下箱体100上,提高了生产效率。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冷却液喷溅结构设置在膨胀水箱上,所述膨胀水箱包括下箱体和上箱体;所述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包括排气通道和集液槽,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集液槽连通,所述排气通道设置在所述下箱体内部,所述排气通道的顶部与所述下箱体的顶部齐平且与所述上箱体连通;所述集液槽设置在所述下箱体的外部且位于所述下箱体的底壁外侧,所述集液槽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集液槽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容纳腔在竖直方向依次设置且从所述下箱体的所述底壁朝向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呈收缩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集液槽分别连接于所述下箱体的所述底壁上以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上箱体的排气管连接,且连通于所述排气管顶部的排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包括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相对于所述第一容纳腔远离所述下箱体设置,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之间设有台阶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面朝向所述第二容纳腔,且所述台阶面为水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所述集液槽与所述下箱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所述集液槽、所述下箱体和所述上箱体均为矩形截面。
9.一种膨胀水箱,包括下箱体和上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上设置有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防冷却液喷溅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冷却液喷溅结构与所述下箱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CN202120171188.1U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和膨胀水箱 Active CN2142737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71188.1U CN214273796U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和膨胀水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71188.1U CN214273796U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和膨胀水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73796U true CN214273796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64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71188.1U Active CN214273796U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和膨胀水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737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8402A (zh) * 2021-12-23 2022-01-21 象山博宇汽车模塑制造有限公司 膨胀水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8402A (zh) * 2021-12-23 2022-01-21 象山博宇汽车模塑制造有限公司 膨胀水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73796U (zh) 一种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和膨胀水箱
CN110985192B (zh) 一种集成式膨胀水箱
CN202144760U (zh) 一种汽车膨胀箱
RU2638428C2 (ru) Расширительный бачок
CN212523118U (zh) 一种新型汽水分离装置
CN104234816B (zh) 内燃叉车用除气式膨胀水箱
CN211343056U (zh) 内燃机的油盘
KR101490028B1 (ko) 밀봉된 가스배기홀을 구비한 축전지용 상부커버
CN218186669U (zh) 一种提高容置腔使用率的水气分离结构及水气分离罩
CN217188779U (zh) 一种冷却器出气结构
CN202343904U (zh) 汽车压铸零部件浇注通道系统的真空抽气装置缓冲结构
KR101361213B1 (ko) 차량 엔진 냉각시스템의 기포제거장치
CN217206642U (zh) 一种三腔膨胀水箱总成
CN212898696U (zh) 一种膨胀罐
CN214607026U (zh) 车辆顶盖及车辆
CN219710504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利用装置
CN204186462U (zh) 内燃叉车用除气式膨胀水箱
CN215969684U (zh) 一种瓶盖冷却成型装置
CN217778736U (zh) 一种转向油罐总成
CN215474460U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燃油箱
CN217584721U (zh) 一种加湿器
CN218702594U (zh) 一种外循环风道、外循环系统、空调系统及车辆
CN215609670U (zh) 石油钻井液过滤回收装置
EP1420223B1 (en) A radiator for motor vehicles with piping integrated on a manifold tank
CN203580090U (zh) 一种用于塑料挤出辅机定型台水气分离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