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43056U - 内燃机的油盘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的油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43056U
CN211343056U CN201922310089.2U CN201922310089U CN211343056U CN 211343056 U CN211343056 U CN 211343056U CN 201922310089 U CN201922310089 U CN 201922310089U CN 211343056 U CN211343056 U CN 2113430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pan
combustion engine
discharge port
internal combus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1008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浅见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1008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430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430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430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油盘,设置在内燃机的下方,用以将油有效率地排出。所述油盘具有底部以及围绕在所述底部周围的侧壁部,所述侧壁部在长边方向的其中一侧形成排出口,所述底部在中央区域形成集油槽,所述油盘自所述集油槽至所述排出口之间形成排油通路,所述底部在所述集油槽与所述排出口之间形成沿着所述长边方向延伸的导流肋,且所述排油通路从所述导流肋的所述集油槽侧沿着所述长边方向朝所述排出口偏斜地延伸。

Description

内燃机的油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的油盘。
背景技术
汽车用内燃机通常会在下方的位置设置油盘,用以将混入铁粉等异物的油排出。然而,当在汽车行走时,油盘的排油口有可能基于结构设计的因素被阻塞。又或者,基于油盘的内部的排油通路的设计不良,而导致油无法从排油通路被顺利地排出。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有效率地将混入铁粉等异物的油排出,而在油盘的底部的排油口周围设置沿着汽车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底突缘。通过底突缘的设置,来防止排油口的阻塞,并且使油盘的内部的油能够经由排油通路而从排油口被排出。
然而,由于汽车用内燃机通常会在油盘的附近设置各式各样的汽车零件,因此,要在油盘形成沿着汽车的前后方向并且朝向排油口的方向的排油通路是相当困难的。而且,根据现有技术,若要在油盘的附近确保各式各样的汽车零件的设置空间,那么便无法在油盘的内部形成能够顺畅地排油的排油通路,而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油盘,设置在内燃机的下方,并且形成能够顺畅地排油的排油通路,从而达到有效率地排油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油盘,设置在内燃机的下方,用以将油排出,所述油盘具有底部以及围绕在所述底部周围的侧壁部,所述侧壁部在长边方向的其中一侧形成排出口,所述底部在中央区域形成集油槽,所述油盘自所述集油槽至所述排出口之间形成排油通路,所述内燃机的油盘,其中:
所述底部在所述集油槽与所述排出口之间,形成沿着所述长边方向延伸的导流肋,且所述排油通路从所述导流肋的所述集油槽侧,沿着所述长边方向朝所述排出口偏斜地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肋的顶面至所述底部的高度朝所述排油通路的方向递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肋的顶面至所述底部的高度朝所述排出口的方向递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排出口与所述导流肋之间,形成连接所述侧壁部与所述底部的连接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肋自所述侧壁部朝所述底部倾斜。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内燃机的油盘中,由于油盘在底部的集油槽与排出口之间形成了导流肋,并且通过导流肋在集油槽与排出口之间构成了排油通路。且,排油通路是从导流肋的集油槽侧沿着油盘的长边方向朝排出口偏斜地延伸的迂回路径。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内燃机的油盘中,排油通路不是沿着长边方向延伸的直线路径,所以能够在确保油盘的附近的各式各样的汽车零件的设置空间的情况之下,形成能够顺畅地排油的排油通路,从而达到有效率地排油的目的。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燃机的油盘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依照图1的内燃机的油盘的上视示意图。
图3是依照图2的内燃机的油盘的沿着A-A线的局部侧视示意图。
图4是依照图2的内燃机的油盘的沿着B-B线的局部侧视示意图。
图5是依照图2的内燃机的油盘的沿着C-C线的局部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油盘
110:底部
112:集油槽
120:侧壁部
130:排出口
140:导流肋
150:连接肋
L:长边方向
S:短边方向
P:排油通路
h: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内燃机的油盘100是设置在内燃机的下方,用以将混入铁粉等异物的油排出。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燃机的油盘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依照图1的内燃机的油盘的上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油盘100是上方形成开口的长型半壳体,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油盘100的具体形状,其可依据需求调整。油盘100具有底部110以及围绕在底部110周围的侧壁部120。油盘100的底部110与侧壁部120构成可以收容油的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油盘100的侧壁部120包括沿着长边方向L相向设置的两壁面,以及沿着短边方向S相向设置的两壁面。侧壁部120在沿着长边方向L的其中一侧的壁面上形成有排出口130,用于连通油盘100的内部与外部。且,排出口130是位置在侧壁部120的长边方向L的大致中间的位置。而且,排出口130是设置在接近油盘100的底部110的位置,即,侧壁部120的壁面下侧。具体的说,排出口130与底部110的距离小于排出口130与侧壁部120的顶面的距离,从而能够使油更容易地被从排出口130排出。
另外,油盘100在底部110的中央区域形成集油槽112。在本实施例中,集油槽112略呈圆形的凹设在油盘100的底部110,用以将油汇集。本实用新型不限制集油槽112的具体型态,只要确保集油槽112是油盘100的底部110的最低位置即可,其可依据需求调整。
并且,油盘100的底部110在集油槽112与排出口130之间形成有沿着长边方向L延伸的导流肋140。如图1与图2所示,导流肋140是自油盘100的底部110向上突起的长形肋条。
根据上述结构,油盘100自集油槽112至排出口130之间形成排油通路P(示出于图1与图2)。而且,排油通路P是从导流肋140的与集油槽112相邻的一侧沿着长边方向L朝排出口130偏斜地延伸,并且绕过导流肋140的靠近排出口130的一端,再连接至排出口130。具体的说,排油通路P的上游是位在导流肋140的与集油槽112相邻的一侧,并且连接于集油槽112。排油通路P的中游是在长边方向L上沿着导流肋140朝排出口130的方向偏斜地延伸,并且绕过导流肋140的靠近排出口130的一端。排油通路P的下游则是位在导流肋140的与排出口130相邻的一侧,并且连接至排出口130。
也就是说,排油通路P不是沿着长边方向L延伸的直线路径。排油通路P是从集油槽112出发,接着在长边方向L上沿着导流肋140朝排出口130偏斜地延伸,接着绕过导流肋140的靠近排出口130的一端,再连接至排出口130的迂回路径。本实用新型的内燃机的油盘,通过上述的排油通路P的设计,能够在确保油盘的附近的各式各样的汽车零件的设置空间的情况之下,使混入铁粉等异物的油能够通过导流肋140的引导而顺利地从油盘100的集油槽112经由排油通路P而从排出口130排出。由此达到有效率地排油的目的。
图3是依照图2的内燃机的油盘的沿着A-A线的局部侧视示意图。图4是依照图2的内燃机的油盘的沿着B-B线的局部侧视示意图。图5是依照图2的内燃机的油盘的沿着C-C线的局部侧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导流肋140是自油盘100的底部110向上突起的长形肋条。因此,如图1与图5所示,导流肋140的顶面与油盘100的底部110之间具有高度h。而且,从图1与图5可以看出,导流肋140的高度h可以是朝排油通路P的方向递减,以使导流肋140的侧面形成朝排油通路P的方向向下倾斜的坡。从图1与图3可以看出,导流肋140的高度h也可以是朝排出口130的方向递减,以使导流肋140的顶面形成朝排出口130的方向向下倾斜的斜面。更进一步地说,导流肋140的高度h还可以是同时朝排油通路P以及朝排出口130的方向递减,而使导流肋140的侧面形成朝排油通路P的方向向下倾斜的坡,以及使导流肋140的顶面形成朝排出口130的方向向下倾斜的斜面。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内燃机的油盘,能够使导流肋140形成朝排油通路P及/或排出口130的方向呈逐渐向下倾斜的状态,而能够使排油通路P形成平滑的路径,从而更有效率地将油排出。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制导流肋140的具体型态,其可依据需求调整。
另外,请参考图1、图2、图4、图5,本实用新型的内燃机的油盘,进一步在排出口130与导流肋140之间形成连接侧壁部120与底部110的连接肋150(示出于图1、图4、图5)。而且,连接肋150是自油盘100的侧壁部120朝底部110的方向向下倾斜(示出于图4与图5)。从而将油引导至朝排出口130的方向集中,以有效率地将油排出。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内燃机的油盘中,由于油盘100在底部110的集油槽112与排出口130之间形成了导流肋140,并且通过导流肋140在集油槽112与排出口130之间构成了排油通路P。且,排油通路P是从导流肋140的集油槽112侧沿着油盘100的长边方向L朝排出口130偏斜地延伸的迂回路径。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内燃机的油盘中,排油通路P不是沿着长边方向L延伸的直线路径,所以能够在确保油盘100的附近的各式各样的汽车零件的设置空间的情况之下,形成能够顺畅地排油的排油通路P,从而达到有效率地排油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内燃机的油盘,设置在内燃机的下方,用以将油排出,所述油盘具有底部以及围绕在所述底部周围的侧壁部,所述侧壁部在长边方向的其中一侧形成排出口,所述底部在中央区域形成集油槽,所述油盘自所述集油槽至所述排出口之间形成排油通路,所述内燃机的油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部在所述集油槽与所述排出口之间,形成沿着所述长边方向延伸的导流肋,且
所述排油通路从所述导流肋的所述集油槽侧,沿着所述长边方向朝所述排出口偏斜地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肋的顶面至所述底部的高度朝所述排油通路的方向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的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肋的顶面至所述底部的高度朝所述排出口的方向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的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口与所述导流肋之间,形成连接所述侧壁部与所述底部的连接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的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肋自所述侧壁部朝所述底部倾斜。
CN201922310089.2U 2019-12-20 2019-12-20 内燃机的油盘 Active CN2113430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0089.2U CN211343056U (zh) 2019-12-20 2019-12-20 内燃机的油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0089.2U CN211343056U (zh) 2019-12-20 2019-12-20 内燃机的油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43056U true CN211343056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33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10089.2U Active CN211343056U (zh) 2019-12-20 2019-12-20 内燃机的油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430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35983B2 (en) Oil pan structure and separator for partitioning oil pan
US6982379B2 (en) Automotive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and a method of mounting it
CN108204617B (zh) 一种滤油网及安装有该滤油网的吸油烟机
WO2008072416A1 (ja)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パン構造
CN211343056U (zh) 内燃机的油盘
JP5168975B2 (ja) 蓄電池
CN214273796U (zh) 一种防冷却液喷溅结构和膨胀水箱
CN111067374A (zh) 烹饪设备
CN110207355B (zh) 除湿机水箱的盖体、除湿机水箱和除湿机
CN103375904B (zh) 具双接水盘的空调内机
CN210602370U (zh) 气液分离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6468157U (zh) 一种空气室底板及车辆
CN214607026U (zh) 车辆顶盖及车辆
CN220873779U (zh) 电池装置
JP6760174B2 (ja) カウル構造
CN216477515U (zh) 机油盘构造
CN217730366U (zh) 一种尾翼底板排水结构及车辆
CN220947424U (zh) 水分离器和车辆
CN109252912A (zh) 一种油底壳及发动机
JP7417510B2 (ja) マフラ
JPS6340656Y2 (zh)
CN208040473U (zh) 油底壳、发动机和车辆
CN216610794U (zh) 汽车空调排水结构及汽车空调
JP6478269B2 (ja) シリンダヘッドカバー
CN216665705U (zh) 发动机的油底壳及包括其的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