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71400U - 衣物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71400U
CN214271400U CN201990000493.5U CN201990000493U CN214271400U CN 214271400 U CN214271400 U CN 214271400U CN 201990000493 U CN201990000493 U CN 201990000493U CN 214271400 U CN214271400 U CN 2142714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
guide
cooling water
rear side
treat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900004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炫佑
张宰赫
洪尚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714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714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5/00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and having further drying means, e.g. using hot ai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4Condens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26Casings; Tubs
    • D06F37/267Tub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thereto components or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preceding subgroup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8Liquid supply or discharge arrangements
    • D06F39/088Liquid supply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02Domestic laundry dryers having dryer drum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06F58/04Detai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处理设备,并且具体地,涉及通过增加桶中的冷却水与湿空气的接触时间和面积来提高冷凝性能的衣物处理设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该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桶,洗涤水被储存在该桶中;喷嘴,该喷嘴被安装在所述桶的侧部的上侧,以使得留在所述桶中的空气中所包含的湿气能够冷凝,并且供应冷却水;以及引导件,该引导件以设置在喷嘴下方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桶的后侧表面上,并且使得从所述喷嘴供应的冷却水能够在多个方向上分散并且向下流动。

Description

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过向桶的内表面供应单独的冷却水并且通过沿着桶的内表面流动的冷却水使空气中的水冷凝来执行干燥功能的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衣物处理设备的示例可以包括洗衣机、具有干燥功能的洗衣机等。在这种情况下,洗衣机是用于通过使用乳化作用、基于波轮或滚筒旋转的水流的摩擦作用以及施加到衣物的冲击作用来去除附着到衣物、床上用品等的各种污染物的产品。最近已出现的自动洗衣机按照洗涤过程、漂洗过程和脱水过程的顺序自动地执行一系列行程,而在行程中途无需用户进行操纵。
另外,具有干燥功能的洗衣机是一种可以执行以上提到的洗涤功能并且在洗涤衣物之后同时干燥衣物的洗衣机。具有干燥功能的洗衣机的示例包括冷凝式洗衣机,冷凝式洗衣机将桶内的空气抽出,通过冷凝水去除空气中的水,加热空气并且然后将加热后的空气放入桶中。
冷凝式洗涤干燥机通过向冷凝管供应冷却水利用与冷凝管内表面上的湿空气进行热交换来冷凝湿空气中所包含的湿气来去除湿气。然而,由于冷凝管在内表面中具有相对小的热交换面积,并且应该长时间向其供应冷却水,因此出现了冷凝水需要大量冷却水的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该问题,已经引入了通过在桶的后方方向上的内表面上形成冷凝冷凝水的冷凝表面来向桶的内表面供应冷却水的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桶的后表面的上部处设置两个喷嘴,并且软管连接到这两个喷嘴中的每一个,由此从每个喷嘴供应冷却水并且冷却水沿着桶表面流动。
以上提到的系统被应用于通过使用大面积的桶的后部来冷凝冷却水,由此能改善干燥所需的时间和干燥性能。
然而,如果设置两个喷嘴,则由于这两个喷嘴应该与软管连接以分别供应冷却水,因此水供应结构复杂,由此出现的问题是产品成本增加并且洗衣机的内部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第一目的是提供能高效地增加冷却水与桶内部的湿空气的接触时间和面积以改善干燥期间的冷凝性能的衣物处理设备。
本公开的第二目的是提供可以通过使执行冷凝功能的洗衣机的内部结构更加简化来更稳定地控制冷凝行程并节省冷凝冷却水所使用的能量的衣物处理设备。
本公开的第三目的是提供被形成为通过防止冷却水与路径分离来使得冷凝行程能够稳定的结构的衣物处理设备。
除了本公开的如以上提到的目的之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根据以下对本公开的描述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附加目的和特征。
技术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喷嘴,该喷嘴被设置在桶的侧部的上侧,供应冷却水以使留在所述桶中的空气中所包含的湿气冷凝;以及引导件,该引导件以布置在所述喷嘴下方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桶的后侧,使从所述喷嘴供应的冷却水在多个方向上分散流动并且流向下侧。
喷嘴被设置为将冷却水从桶的外部供应到桶的内部。
详细地,喷嘴可以被设置为朝向桶内部的后侧供应冷却水。
喷嘴可以被形成为通过邻接桶的后侧而穿过桶。因此,通过喷嘴供应的冷却水可以沿着桶内部的后侧向下方方向流动。
喷嘴可以被形成为朝向桶的后侧倾斜。因此,通过喷嘴供应的冷却水可以在与桶内部的后侧碰撞的同时向下方方向流动。
引导件可以被设置为增加在垂直下方方向上从喷嘴排放的冷却水的移动分量中的水平移动分量。
引导件可以包括:顶点部,该顶点部布置在喷嘴的正下方方向上;以及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该第一引导件和该第二引导件基于顶点部在左右方向上倾斜延伸,使冷却水在左右下方方向上分散流动。
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可以被形成为具有平坦表面的板体形状,并且引导件的顶点部可以被形成为倒圆。
第一引导件的后侧部和第二引导件的后侧部可以被形成为与前侧相比朝向桶的后侧在下方方向上倾斜得更多,因此下落到顶点部上的水可以向桶的后侧移动。
可以在第一引导件的后侧和第二引导件的后侧形成有切割部,以使得冷却水能够通过形成在切割部和桶的后侧之间的空间部流向下侧,并且切割部可以被形成为使得空间部能够朝向下方方向逐渐扩大。
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可以设置有多个通孔,冷却水穿过所述通孔。通孔可以朝向第一引导件的下部和第二引导件的下部增加。
第一引导件的端部和第二引导件的端部可以被形成为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以使得在穿过引导件之后分散流动的冷却水能够不被汇合在一起。
桶的后侧可以被形成为连续的表面,以使得通过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分散的冷却水能够沿着桶的后侧连续流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桶,洗涤水被储存在该桶中;喷嘴,该喷嘴被设置在所述桶的侧部的上侧,朝向所述桶内部的后侧在下方方向上供应冷却水,以使留在所述桶中的空气中所包含的湿气冷凝;以及引导件,该引导件以布置在所述喷嘴下方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桶内部的后侧,使从所述喷嘴供应的所述冷却水在多个方向上分散流动并且流向下侧。
引导件可以包括:顶点部,该顶点部布置在喷嘴的正下方方向上;以及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该第一引导件和该第二引导件基于顶点部在左右方向上倾斜延伸,使冷却水在左右下方方向上分散流动。
因此,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可以向流向下部的冷却水的垂直移动分量增加水平移动分量。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可以被设置为将单股水流划分成多股水流。
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可以被形成为板体形状。即,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可以被形成为使得它们的供冷却水流动的前后宽度和长度可以大于它们的厚度。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的前后宽度可以基本上是从桶内部的后侧突出的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的长度。
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可以被形成为具有与冷却水相邻的平坦表面的板体形状。
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可以被设置为从桶内部的后侧向前方方向突出。
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可以被形成为具有作为从桶内部的后侧突出的角度的锐角,以使得沿着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下降的冷却水能够朝桶的后侧行进。即,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可以倾斜地突出。换句话说,桶的后侧与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之间的角度可以是钝角。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之间的角度可以从桶的后侧朝向前方方向更多地增加。
引导件的顶点部可以被形成为倒圆。因此,因直接下落到顶点部上而与顶点部碰撞的冷却水可以在顶点部处被顺畅地划分成左方向和右方向。
引导件的顶点部可以被形成为与前方方向相比在后方方向上朝向桶的后侧在下方方向上倾斜得更多,因此下落到顶点部上的水向桶的后侧移动。即,顶点部可以被倾斜成使得前部能够布置在后部上方,由此将冷却水引导到桶的后侧。
这意味着,可以向正在下降的冷却水提供水平移动分量,并且还可以通过引导件向其提供后方移动分量。因此,可以防止冷却水在前方方向上与桶的后侧间隔开之后直接下落而没有沿着桶的后侧流动。
可以在第一引导件的后侧和第二引导件的后侧形成有切割部,以使得冷却水能够通过形成在切割部和桶的后侧之间的空间部流向下侧。即,冷却水可以通过切割部流向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之间的正下方区域。结果,可以有效地增强冷却水与湿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
优选地,切割部被形成为使得空间部能够朝向下方方向逐渐扩大。
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可以设置有多个通孔,冷却水穿过所述通孔。冷却水可以穿过通孔部分地进入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之间的区域。因此,冷却水中的一些可以流向甚至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之间的正下方区域。结果,可以有效地增加冷却水与湿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
通孔可以朝向第一引导件的下部和第二引导件的下部增加。优选地,第一引导件的端部和第二引导件的端部被形成为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以使得在穿过引导件之后分散流动的冷却水能够不被汇合在一起。
优选地,桶的后侧可以被形成为连续的表面,以使得通过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分散的冷却水能够沿着桶的后侧连续地流动。
桶可以被倾斜成使得后部能够比前部低,桶内部的后侧可以被倾斜成使得上部能够比下部更向后布置,并且喷嘴可以被设置为在垂直下方方向上朝向桶内部的后侧供应冷却水。
优选地,喷嘴被形成为通过穿过桶的外周面的上部而邻接桶内部的后侧。因此,从喷嘴排放的冷却水可以立即沿着桶的后侧下落。喷嘴可以将冷却水在前方方向上从桶内部的后侧排放预定距离那么多。在这种情况下,冷却水的排放方向优选地朝向桶的后侧行进。优选的是,该间隔距离非常短。因此,优选的是,冷却水的排放方向与桶的后侧基本上平行。
优选地,喷嘴在圆筒状的桶的外周面的上部上布置在左侧和右侧的中央处。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衣物处理设备通过使用使冷却水从桶的后表面上的上中央在垂直方向上离开的结构以及使冷却水分成两股流的结构来改善整体冷凝性能并且节省所耗费的干燥时间和干燥能量。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衣物处理设备可以与使用多个喷嘴的情况相比通过仅使用一个冷却水喷嘴使内部结构更加简化来更稳定地控制冷凝行程,并且同时确保成本竞争力。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衣物处理设备可以通过使得冷却水能够沿着桶的表面安置并且使得冷却水能够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沿着桶的表面流动来防止冷却水被从路径分离,从而确保冷凝性能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外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截面图。
图3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却水供应单元和桶的立体图。
图4是例示了桶的外观和喷嘴的位置的立体图。
图5是例示了喷嘴和引导件的位置的视图。
图6a是例示了在前侧观看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引导件的视图。
图6b是例示了在右侧观看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引导件的视图。
图6c是例示了在上侧观看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引导件的视图。
图6d是例示了按照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当水通过引导件分支成两股流时冷却水沿着桶表面流动的视图。
图7是例示了在前侧观看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引导件的视图。
图8a是例示了在右侧观看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引导件的视图。
图8b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引导件的空间部和切割部的立体图。
图9是例示了在右侧观看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引导件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描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帮助理解本公开,并且要理解的是,可以通过对本文中描述的实施方式的各种修改来实施本公开。然而,在对本公开的描述中,如果对关于本公开已知的元件或功能的详细描述被确定为使本公开的主题不必要地模糊不清,则将省略该详细描述和其细部图。另外,附图中的一些元件的尺寸可以被夸大地示出,以帮助理解本公开。
将要理解的是,虽然在本文中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该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通常只是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旨在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应该是限制性的。要理解的是,除非在上下文中被不同地定义,否则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单数表述包括复数表述。在该说明书中,将要理解的是,诸如“包括”和“具有”这样的术语旨在指定存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其组合,而不旨在预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可选的可能性。
与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方向相关的术语(例如,上侧和下侧、左侧和右侧、前方向和后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旨在描述附图中示出的元件的相对布置或移动方向,并且应该被理解为不应该排除其它方向。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1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外部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截面图。图3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却水供应单元和桶的立体图。
将参照图1至图3简要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设备。
衣物处理设备可以包括:外壳1,该外壳1形成外观;桶20,该桶20被固定地支撑并设置在外壳1内部,使用内表面作为用于冷却冷凝水的冷却表面;滚筒2,该滚筒2被设置在桶20内部并被可旋转地设置;旋转轴8,该旋转轴8通过穿过桶20 与滚筒2连接,使滚筒2旋转;支承壳体7,该支承壳体7支撑旋转轴8;以及驱动电机6,该驱动电机6将旋转力传递到旋转轴8。
驱动电机6可以被设置在桶的后方方向上的外后壁处,并且可以被设置在支承壳体7中。
衣物处理设备可以包括悬架单元9,悬架单元9支撑与支承壳体7联接和连接的结构并同时减轻了振动和/或冲击。悬架单元9可以被配置为直接与桶而非支承壳体7 连接。
另外,外壳1可以包括:基座5,该基座5上支撑和布置有各种组件;以及前面板10,该前面板10设置有入口4,衣物被通过入口4放入。用于控制衣物处理设备操作的控制面板11可以被设置在前面板10上方,并且用于打开或关闭前面板10的开口的门3被设置在前面板10的开口中。
用于从外部水供应源向桶20的内部供应水的水供应单元27被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上部处。包括排水软管和排水泵的排水单元(未示出)被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下部处,以将用于洗涤和漂洗的洗涤水排放到外部。
桶20包括构成前部的前桶和构成后部的后桶。前桶和后桶可以通过诸如螺杆这样的联接进行组装,并且滚筒2被容纳在其中。用于通过使用后桶的后表面产生冷凝水的冷却水供应单元可以被设置在后桶的外周面的一侧。即,可以设置用于使用后桶内部的后表面产生冷凝水的冷却水供应单元。即,后桶内部的后表面因从冷却水供应单元供应的冷却水而用作冷凝表面。
下文中,将参照图3和图4描述使冷却水流入桶20中的结构和过程。
用于选择性地或同时供应从外部水供应源供应的水的阀单元22被设置在衣物处理设备内部的上部处。在这种情况下,阀单元22可以包括与应该被供应水的相应组件对应的多个阀。
即,阀单元22包括:水供应阀23,该水供应阀23用于控制对水供应单元27的洗涤水或漂洗水的供应;以及冷却水阀24,该冷却水阀24用于控制供应到桶20的内表面的冷却水,以产生冷凝水。如果存在使用阀单元22的水的任何附加元件,则阀单元22还可以包括单独的阀。例如,阀单元22还可以包括用于洗涤空气回收孔32的内部的洗涤水阀25。洗涤水阀25可以与洗涤水软管26连接,以将用于洗涤的水供应到空气回收孔32中。
此外,水供应单元27包括:水供应软管28,该水供应软管28被供应来自水供应阀23的洗涤水;以及洗涤剂供应单元29,该洗涤剂供应单元29被设置在水供应软管28上,以将洗涤剂与通过水供应软管2供应的水一起放入桶20中。在这种情况下,已经经过洗涤剂供应单元29的洗涤水通过单独的软管从桶20的前部供应到桶 20的内部。
冷却水供应单元旨在通过使用桶20的内周面作为冷却表面在桶20的内周面上产生冷凝水来干燥衣物,并且包括被供应来自冷却水阀24的冷却水的冷却水软管以及被布置在桶20的后方方向上的圆周面上侧从而将冷却水供应到桶20的后表面的喷嘴 30。
冷却水阀24被形成为电磁阀。如果电磁阀通电,则阀被打开,因此冷却水进入那里。如果电磁阀断电,则阀被关闭,因此没有冷却水进入那里。因此,可以通过电磁阀的开/关来控制冷却水的量。
从外部水供应源流出的水主要供应到阀单元22,并且通过被发散而从阀单元22供应到各个阀。此时,如果将电磁阀的导通(on)信号被施加到冷却水阀24,则冷却水阀24被打开,以使得水能够进入那里。已经经过冷却水阀24的水沿着冷却水软管流动,然后通过喷嘴30被供应到桶20中。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描述冷却水入口的位置和结构。
图4是例示了桶20的外观和喷嘴30的位置的立体图。图5是例示了喷嘴30和引导件40的位置的视图。
将参照图4和图5来描述冷却水入口的位置和结构。
喷嘴30以穿过桶20的方式设置在桶20的侧部的上侧。如果喷嘴30被设置在桶 20的上侧,则由于与喷嘴30被设置在左侧和右侧的情况相比,已经过喷嘴30的冷却水到达桶20的底部的距离更长,因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可以对应地增加,由此能提高冷凝效率。因此,优选的是,喷嘴被大体上布置在圆筒状的桶的外周面的最上部处。即,优选的是,喷嘴被布置在当从前方方向观看时桶的外周面上的左侧和右侧的中央处。
喷嘴30可以被形成在桶20内部的与后侧21相邻的部分处。当通过喷嘴30供应冷却水时,如果冷却水不经过桶20的后表面而直接下落到桶20的底部上,则冷却水在除了优良空气的阻力作用在其上之外在重力作用下直接下落,与桶20内部的空气的接触时间会减少,由此冷凝效率会降低。
如果冷却水沿着桶的后侧21流动,则水与后侧21之间的粘附力起作用,由此当将冷却水在空气中下落相比,水的下落速度显著地降低,因此与空气的接触时间可以对应地增加。
另外,桶的后侧21被优选形成为连续的表面。即,冷却水沿着其流动的桶的后侧21优选地被设置为不超过90°。例如,如果冷却水沿着以90°形成的桶的后侧流动,并且当桶的后侧的角度超过90°时,它偏离桶的后侧并且垂直地下落。即,如果形成不连续的表面,则冷却水从桶的后侧分离,然后垂直地下落。即,如果桶的后侧21 被形成为不连续的表面,则基于该不连续的表面,桶的后侧与冷却水之间的接触可以被释放。
水中存在基于氢键的分子间的强吸引。因此,用于使表面积最小化的力作用在水的表面上,这被称为表面张力。如果通过沿着桶的后侧21流动的水分支曾产生了路径,则这样提供了在水分子间的力的作用下可以一直保持该路径的力。因此,只要桶 20的表面被形成为连续的表面,就在可预测范围内形成该路径,并且冷却水可以在保持一定供应量的同时沿着该路径流动,由此能获得冷凝性能的可靠性。
通过电磁阀的开/关来控制流过喷嘴30的冷却水的量。因此,如果电磁阀通电,则冷却水进入那里,而如果电磁阀断电,则冷却水被禁止进入那里。
图6d是例示了按照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水通过引导件分支成两股流的视图。所示出的水分支大体上指示了水分支的中央处的水流动方向,并且它们的宽度可以被进一步扩大。
下文中,将参照图1至图5和图6d来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凝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冷却水供应单元可以在衣物处理设备的干燥过程期间使用。因此,将省略对衣物处理设备的洗涤行程和漂洗行程的描述,并且将描述与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相关的干燥过程。
当执行干燥过程时,可以操作空气供应单元的通风扇31,并且桶20内部的空气按照通风扇31的操作而通过空气回收孔32被吸入,并且在通风扇31的作用下移动到加热导管(未示出)。因此,移动到加热导管的空气可以被设置在加热导管中的加热器加热,并且可以通过空气排放孔33被供应到桶20中。
供应到桶20中的空气使滚筒2内部的衣物干燥。因此,已经使衣物干燥的空气可以因从衣物蒸发的湿气而变为湿空气,并且通过空气回收孔32流入而进行循环。
当执行以上提到的过程时,空气在循环的同时被反复冷却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蒸发水,并且被通过冷却水供应单元供应的冷却水冷却,以去除湿气。首先,如果在冷却水阀24的控制下供应冷却水,则冷却水沿着冷却水软管移动,然后被喷嘴30 供应到桶20的后表面。
供应到桶20内部的后表面的冷却水沿着桶20的后表面流动,并且通过引导件 40的上角部分支成两股流,并且沿着桶20的后表面流动,以冷却桶20的后表面。因此,湿空气与桶20的表面进行热交换,并且湿空气中所包含的湿气在桶20的后表面上冷凝,以产生冷凝水。冷却水的垂直移动分量被引导件40部分地转换为水平移动分量。因此,冷却水通过其流动以到达桶的最下部的路径的长度变长,并且冷却水流动的时间增加。结果,湿蒸气与冷却水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增加。
由冷却水供应单元供应的冷却水在冷却桶20的后表面之后通过桶的排水单元被排放到衣物处理设备的外部。
此外,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高温的湿空气停留在桶20的内部,并且温度比桶20内部的温度相对较低的空气停留在桶20的外部。因此,即使没有从以上提到的冷却水供应单元供应冷却水,由于桶20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温度差,导致在桶 20的内周表面上也会发生冷凝。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与使用根据相关技术的冷凝管的情况相比,冷凝量也可以增加得更多。即,相关技术中的冷凝管在比桶20的内周面的面积相对小的面积中引起冷凝。然而,如果以与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在桶20的内表面中引起冷凝,则用于冷凝的冷却表面比冷凝管相对增加。
因此,由于形成了比使用冷凝管的相关技术的冷凝表面相对宽的冷凝表面,因此冷凝效率可以提高。此外,由于冷却水可以被供应到桶20的后表面,因此与没有供应冷却水的情况相比,冷却效率可以大大提高,由此可以防止消耗用于冷凝的冷却水。
另外,在用于将冷却水供应到桶20的后表面的方法中,与在上部的两侧设置喷嘴30以将冷却水供应到左侧和右侧这两个地方的方法相比,在上部的中央处设置喷嘴30并且通过引导件40分散水流的方法能更加高效。
如果设置了两个冷却水喷嘴,则由于应该设置两个软管来连接到相应的冷却水喷嘴并且应该设置与软管连接的两个阀,因此应该设置基于这两个阀的元件。为此原因,洗衣机的内部结构会变复杂。另外,可能存在的困难是,需要分别控制是否从每个喷嘴供应冷却水以及来自每个喷嘴的冷却水的量。
另外,由于两个冷却水喷嘴中的每一个都应该被供应冷却水,因此用于冷凝的冷却水会比预期值更多。即,由于即使在冷却水的量增加的情况下冷凝性能也没有得以改善,并且冷却水与空气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对改善冷凝性能起到作用,因此增加冷却水的使用会导致浪费冷却水。
然而,如果形成一个冷却水喷嘴,则可以通过打开/关闭用于一个喷嘴的阀来更容易地控制冷却水的流入。由于一根软管与喷嘴连接,因此洗衣机内部的元件和结构可以得以简化。
另外,由于通过分散水流而增加了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因此即使使用适当水平的冷却水来代替使用大量冷却水,也能对应地提高冷凝性能。
图6a是例示了在前侧观看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引导件的视图。图6b是例示了在右侧观看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引导件的视图。图6c是例示了在上侧观看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引导件的视图。图6d是例示了按照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当水通过引导件分支成两股流时冷却水沿着桶表面流动的视图。
下文中,将参照图5和图6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引导件。引导件 40被设置在桶的后侧21,并且被布置在喷嘴30的下方,以使从喷嘴30供应的冷却水朝向至少两个方向分散。如果没有引导件40,则由于冷却水的水流被形成为一股,因此别无选择,只能通过一股水流执行冷凝过程。然而,如果存在引导件40,由于从喷嘴30供应的冷却水通过引导件40在至少两个方向上分散,因此可以通过与分散的方向对应的多股水流来执行冷凝过程。因此,可以使用相同量的冷却水来进一步提高冷凝效率。可以将水平分量增加到冷却水的移动分量,由此可以增加冷却水的移动时间和面积。
设置在桶的后侧21中的引导件可以通过焊接被附接到桶的后侧。另外,如图6a 和图6b中所示,板体形状的接头部48可以被形成在引导件40的后部处并且通过接头螺杆49附接到桶的后侧21。在桶20中设置引导件40的方法不限于以上提到的描述,并且可以通过另一种方法将引导件附接到桶。
第一引导件的端部41a和第二引导件的端部42a可以被形成为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D,以使得在穿过引导件之后分散流动的冷却水不会汇合。当冷却水沿着第一引导件41和第二引导件42流动并且接着从引导件分离时,冷却水的相应流动方向可以瞬时改变。此时,如果流动方向朝向彼此,则分散的水流可以再次汇合。
如果水流汇合成一股,则冷却水的表面积对应地减小,由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小并且冷凝性能会劣化。因此,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的这两个端部41a和42a被形成为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由此从引导件40分离的冷却水的水流应该在它们彼此分离的状态下流动。
此外,桶的后侧21可以被形成为是倾斜的,使得下侧可以稍微朝向前方方向。即,桶可以以倾斜的形状布置。因此,垂直地设置在桶后侧的引导件40也可以被布置成倾斜形状。即,图6b中示出的引导件可以在顺时针方向从桶的后侧21倾斜3°至10°。结果,由于引导件40被形成为朝向后方方向向下倾斜,因此下落到引导件 40的水可以朝向桶的后侧21的方向流动。
另外,即使桶的后侧21被垂直地布置,引导件40也可以被形成为将冷却水引导到桶的后侧。基本上,引导件40可以被形成为向左侧或右侧倾斜,以提供具有水平移动分量的冷却水。另外,引导件40可以被形成为从前方方向向后方方向倾斜。换句话说,引导件的两个端部41a和42a之间的距离可以被形成为在引导件的前方方向上比在引导件的后方方向上长。例如,即使冷却水部分地下落到引导件的前方向和后方向的中央部分处,冷却水也因引导件的第一方向和后方方向上的斜坡而向后方方向移动,由此冷却水与桶的后侧接触。因此,引导件可以被设置成为供应到垂直下方方向的冷却水提供水平移动分量并且同时为其提供后方移动分量。
引导件包括布置在喷嘴30的正下方方向上的顶点部43以及板体形状的第一引导件41和第二引导件42,第一引导件41和第二引导件42基于顶点部在左方向和右方向上倾斜延伸并具有使得冷却水能够流动以在左右下方方向上分散的平坦表面。
第一引导件41和第二引导件42可以被形成为彼此分离以基于穿过顶点部43的垂直线而彼此对称,但是不限于此。
根据如上配置的第一实施方式,从喷嘴30下落的冷却水到达顶点部43的布置在喷嘴30的正下方方向上的部分。与顶点部43的这部分碰撞的冷却水从顶点部43起沿着第一引导件41的表面和第二引导件42的表面流动,并且在左方向和右方向上分散。即,冷却水沿着第一引导件41的表面流向左方向的下侧,并且还沿着第二引导件42的表面流向右方向的下侧。
第一引导件41和第二引导件42被形成为紧密地附接到桶的后侧。因此,冷却水可以在到达第一引导件41的端部41a和第二引导件42的端部42a之后沿着桶的后侧 21流向下侧。
特别是,由于第一引导件41和第二引导件42具有锐角而不是作为从桶后侧突出的角度的垂直角度,因此即使从喷嘴供应的冷却水从桶后侧的前方方向部分地分离,第一引导件41和第二引导件42也可以将冷却水引导到桶的后侧。
图7是例示了在前侧观看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引导件的视图。
下文中,将参照图7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引导件50。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引导件50设置有被形成为倒圆的顶点部53。如果顶点部53被形成为是尖锐的,则当与顶点部53碰撞时,从喷嘴30下落的冷却水可能被朝向不期望的方向喷溅,而没有沿着第一引导件51和第二引导件52流动。
如果顶点部53被形成为倒圆,则冷却水的喷溅可以减少,并且与顶点部相邻的冷却水可以被布置在第一引导件51和第二引导件52中并且沿着引导件稳定地流动。除了以上提到的描述之外,第二实施方式可以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配置相同的配置。
图8a是例示了在右侧观看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引导件的视图。图8b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引导件的空间部和切割部的立体图。
下文中,将参照图8a和图8b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引导件60。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引导件60被形成为与前侧相比在后侧在下方方向上朝向桶的后侧21倾斜得更多。这是因为,从喷嘴30供应的冷却水可以部分地沿着顶点部63流向桶表面的前方方向而没有沿着第一引导件(未示出)和第二引导件62 流动,然后在到达顶点部63之后直接下落到桶表面的底部。以这种方式,未沿着桶表面流动的冷却水中的一些会被损失,由此会使冷凝性能劣化。
因此,已经通过在下方方向上形成的引导件的后侧而到达桶表面的前侧的冷却水可以移动到桶的后侧,并且同时沿着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62向下方方向流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顶点部63的形状和角度可以被设置为提供冷却水的后方移动分量。
除了以上提到的描述之外,该实施方式可以具有与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配置相同的配置。因此,即使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以及顶点部63 也可以被设置为提供冷却水的后方移动分量。
此外,切割部64和65可以分别被形成在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62的下部的后侧,由此切割部64和65以及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62可以在左右下方方向上与后侧21紧密接触地从顶点部63延伸。切割部64和65可以与桶的后侧21形成空间部66和67。具体地,切割部64和65可以与桶的后侧21间隔开从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62的下部起算的预定距离,以形成空间部66和67。
切割部64和65可以在与桶的后侧21形成预定角度的同时向下侧延伸,并且通过切割部形成的空间部66和67也可以被形成为使得与桶的后侧21形成的空间朝向下方方向逐渐扩大。
由于空间部66和67在上侧形成有小区域,然后形成有朝向下侧的较大区域,因此没有流动通过切割部上侧的水可以流动通过以较大范围切割的切割部的下侧,由此冷却水在切割部的长度或更长长度在左右方向上分散的同时流动。因此,由于冷却水沿着桶的较宽面积的后侧21流动,因此冷凝性能提高。以上提到的切割部和由切割部形成的空间部的形状可以被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
图9是例示了在右侧观看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引导件的视图。
下文中,将参照图9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引导件70。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引导件70设置有形成在第一引导件(未示出)处的多个通孔(未示出)和第二引导件72处的多个通孔720(721,722,723,724)。此时,通孔的数目可以朝向第一引导件的下部和第二引导件72的下部增加。
沿着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72流动的冷却水可以通过通孔排放出,然后可以流向引导件的下侧。此时,没有通过形成在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72上侧的通孔排放的冷却水可以通过布置在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下侧的通孔流向引导件的下侧。
此时,布置在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下侧的通孔的数目可以增加,由此可以通过下侧的通孔排放没有通过上侧的通孔排放的冷却水。另外,没有通过上面的通孔和下面的通孔排放的冷却水可以在穿过第一引导件的冷却水端部和第二引导件的冷却水端部72a之后流向引导件70的下侧。
通孔可以扩大冷却水移动到引导件的内部区域以及引导件的左右方向上的外部区域的区域。优选地,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之间的角度可以被设置为具有足够大的大小,由此两股水流在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之间的内部区域中不会彼此相遇。
通孔可以以狭缝的形式扩大。
除了以上提到的描述之外,该实施方式可以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配置相同的配置。
附图仅仅旨在利于对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理解,并且要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精神不受附图的限制,并且附图包括本公开的技术精神和技术范围中所包括的所有修改形式、等同形式或替换形式。
以上已经详细地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以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和实践本公开。虽然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公开中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例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使用上述实施方式中阐述的元件的组合。因此,本公开不旨在限于本文中描述的实施方式,而是旨在具有与本文中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对应的最广范围。
工业实用性
在本公开的详细描述中描述了工业实用性。

Claims (17)

1.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衣物处理设备包括:
桶,洗涤水被储存在该桶中;
喷嘴,该喷嘴设置在所述桶的侧部的上侧,朝向所述桶内部的后侧在下方方向上供应冷却水,以使留在所述桶中的空气中所包含的湿气冷凝;以及
引导件,该引导件以布置在所述喷嘴下方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桶内部的后侧,使从所述喷嘴供应的所述冷却水在多个方向上分散并且流向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包括:顶点部,该顶点部布置在所述喷嘴的正下方方向上;以及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该第一引导件和该第二引导件基于所述顶点部在左右方向上倾斜延伸,使所述冷却水在左右下方方向上分散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被形成为板体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被形成为具有与所述冷却水相邻的平坦表面的板体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被设置为从所述桶内部的后侧向前方方向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从所述桶内部的后侧突出的角度为锐角,以使得沿着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下降的冷却水能够朝所述桶的后侧行进。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的所述顶点部被形成为倒圆。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的所述顶点部被形成为与前方方向相比在后方方向上朝向所述桶的后侧在下方方向上倾斜得更多,因此下落到所述顶点部上的水向所述桶的后侧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引导件的后侧和所述第二引导件的后侧形成有切割部,以使得所述冷却水能够通过形成在所述切割部与所述桶的后侧之间的空间部流向下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部被形成为使得所述空间部能够朝向所述下方方向逐渐扩大。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冷却水穿过所述多个通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朝向所述第一引导件的下部和所述第二引导件的下部增加。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件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引导件的端部被形成为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以使得在穿过所述引导件之后分散流动的冷却水能够不被汇合在一起。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的后侧被形成为连续的表面,以使得通过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分散的冷却水能够沿着所述桶的后侧连续地流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被倾斜成使得后部能够比前部低,所述桶内部的后侧被倾斜成使得上部能够比下部更向后布置,并且所述喷嘴被设置为在垂直下方方向上朝向所述桶内部的后侧供应冷却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被形成为通过穿过所述桶的外周面的上部而邻接所述桶内部的后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在圆筒状的所述桶的外周面的上部上布置在左侧和右侧的中央处。
CN201990000493.5U 2018-02-22 2019-02-20 衣物处理设备 Active CN21427140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21234A KR102536868B1 (ko) 2018-02-22 2018-02-22 세탁물 처리장치
KR10-2018-0021234 2018-02-22
PCT/KR2019/002033 WO2019164240A1 (ko) 2018-02-22 2019-02-20 세탁물 처리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71400U true CN214271400U (zh) 2021-09-24

Family

ID=67687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90000493.5U Active CN214271400U (zh) 2018-02-22 2019-02-20 衣物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78443B2 (zh)
KR (1) KR102536868B1 (zh)
CN (1) CN214271400U (zh)
DE (1) DE212019000195U1 (zh)
WO (1) WO20191642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87929A1 (ko) * 2020-03-18 2021-09-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KR20240062358A (ko) * 2022-10-31 2024-05-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세탁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61644B1 (ko) 2004-11-12 2006-12-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세탁기
KR100712849B1 (ko) 2005-02-03 2007-05-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물 처리 기기의 응축 구조
AU2013244150B2 (en) * 2012-04-06 2016-02-11 Lg Electronics Inc. Laundry treating machine
KR101962454B1 (ko) * 2012-08-16 2019-03-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드럼 세탁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492986B1 (ko) 2013-12-23 2015-02-12 동부대우전자 주식회사 드럼세탁기
KR101481596B1 (ko) 2014-03-11 2015-0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 처리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536868B1 (ko) 2023-05-25
WO2019164240A1 (ko) 2019-08-29
DE212019000195U1 (de) 2020-10-09
US11578443B2 (en) 2023-02-14
US20210108360A1 (en) 2021-04-15
KR20190101192A (ko) 2019-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12904B2 (en) Drum-type washer/dryer
EP2839067B1 (en) Laundry treating machine
JP4439417B2 (ja) 乾燥機
KR102521491B1 (ko) 건조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세탁건조기
KR100631574B1 (ko) 응축식 세탁건조기
EP1992730B1 (en) Washing machine with steam generator
KR100638969B1 (ko) 드럼식 세탁 건조기
JP5325001B2 (ja) 洗濯乾燥機および乾燥機
US20140250710A1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US20130291395A1 (en) Laundry treating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5447587B2 (ja) 洗濯乾燥機
CN214271400U (zh) 衣物处理设备
WO2014017004A1 (ja) 衣類乾燥機
JP5990772B2 (ja) 衣類乾燥機
JP5325689B2 (ja) 乾燥機及び洗濯乾燥機
JP4023418B2 (ja)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JP2009142472A (ja) 衣類乾燥機
JP5600779B2 (ja) 洗濯乾燥機
JP5447586B2 (ja) 洗濯乾燥機
JP2009017906A (ja)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JP5674612B2 (ja) 洗濯乾燥機
KR20210056305A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101498033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JP2010075216A (ja) 乾燥機及び洗濯乾燥機
JP6208638B2 (ja) 洗濯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