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59397U - 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腹腔镜持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腹腔镜持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59397U
CN214259397U CN202022662320.7U CN202022662320U CN214259397U CN 214259397 U CN214259397 U CN 214259397U CN 202022662320 U CN202022662320 U CN 202022662320U CN 214259397 U CN214259397 U CN 214259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clamp
needle holder
movable
force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623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uamei Hospital Universit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uamei Hospital Universit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uamei Hospital University of CAS filed Critical Ningbo Huamei Hospital Universit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0226623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59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59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593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腹腔镜持针器,包括钳体;设于所述钳体一端的钳头组件,用于对手术针进行夹持;设于所述钳体另一端的操作手柄,用于供人手操作;可转动设于所述钳体上的钳杆,所述钳杆与所述钳头组件相连;设于所述钳体上的转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钳杆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动件,驱动钳杆相对钳体转动,进而通过钳杆带动钳头组件转动,根据手术需求调整钳头组件的角度,不需要操作人员手腕部转动,便于操作,从而提高手术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腹腔镜持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腹腔镜持针器。
背景技术
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相关学科的融合为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加上医生越来越娴熟的操作,使得许多过去的开放性手术现在已被腔内手术取而代之,大大增加了手术选择机会。后腹腔镜手术传统方法是在病人腰部作三个1厘米的小切口,各插入一个叫做"trocar"的管道状工作通道,以后一切操作均通过这三个管道进行;再用特制的加长手术器械在电视监视下完成与开放手术同样的步骤,达到同样的手术效果。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深受患者的欢迎,尤其是术后瘢痕小、又符合美学要求,青年病人更乐意接受,微创手术是外科发展的总趋势和追求目标。目前,腹腔镜手术的金标准是胆囊切除术,一般地说,大部分普通外科的手术,腹腔镜手术都能完成。如阑尾切除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疝气修补术、结肠切除术、脾切除术、肾上腺切除术,还有卵巢囊肿摘除、宫外孕、子宫切除等,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完善和腹腔镜医生操作水平的提高,几乎所有的外科手术都能采用这种手术。
腹腔镜手术中需要通过持针器拿着手术针进行缝合等操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因为操作空间和缝合点的位置需要转动手术针一定的角度。目前都是直接转动持针器,但是如此一来操作者的手腕部也要跟着旋转,如此一来,不方便手术的进行,极大地影响了操作者的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易操作的可改变角度的腹腔镜持针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腹腔镜持针器,包括
钳体;
设于所述钳体一端的钳头组件,用于对手术针进行夹持;
设于所述钳体另一端的操作手柄,用于供人手操作;
可转动设于所述钳体上的钳杆,所述钳杆与所述钳头组件相连;
设于所述钳体上的转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钳杆转动。
设置转动件,驱动钳杆相对钳体转动,进而通过钳杆带动钳头组件转动,根据手术需求调整钳头组件的角度,不需要操作人员手腕部转动,便于操作,从而提高手术效率。
优选的,所述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钳杆止转配合的活动套,所述活动套与所述转动件止转配合;设置活动套,转动件转动,通过活动套的传递带动钳杆转动。
优选的,所述钳体内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套设于所述活动腔内。
优选的,所述活动腔内壁设有第一螺纹部,所述活动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部配合的第二螺纹部;设置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使得活动套转动的同时沿活动腔轴向滑动。
优选的,所述活动套端部设有与所述活动套抵接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活动腔内壁抵接;设置第一弹性件,使得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在啮合处相互挤压,增加活动套转动时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之间的摩檫力,使得操作人员在转动转动件时需要一定的力度,避免转动件转动幅度过大,并且在转动件停止转动时,可以实现活动套的自锁,使得钳头组件在转动后保持角度不变,便于操作。
优选的,所述钳头组件包括与所述钳杆固定连接的固定钳头和与所述钳杆活动连接的活动钳头;设置固定钳头与活动钳头,活动钳头转动对手术针进行夹持。
优选的,所述钳杆内设有与所述活动钳头相连的拉杆,所述拉杆可滑动设于所述钳杆内;设置拉杆,通过拉杆带动活动钳头转动。
优选的,所述钳体内还设有用于拉动所述拉杆的连杆,所述连杆与拉杆通过转动结构相连,且所述连杆通过连接片与所述操作手柄铰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拉杆端部的卡部和设于所述连杆端部的限位环槽,所述卡部卡入所述限位环槽;设置卡部与限位环槽,使得拉杆的转动不会影响连杆的状态,且连杆拉动拉杆以控制活动钳头转动。
优选的,所述连杆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所述钳体相连,所述连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相连的限位凸部;设置第二弹性件与限位凸部,当操作人员松开操作手柄后,所述连杆在第二弹件的作用下恢复初始位置,进而使得活动钳头自动恢复初始位置,便于进行下一次夹持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动件,驱动钳杆相对钳体转动,进而通过钳杆带动钳头组件转动,根据手术需求调整钳头组件的角度,不需要操作人员手腕部转动,便于操作,从而提高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图2沿A-A剖开的剖视立体图。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图。
图5为图4中C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7为图6沿D-D剖开的剖视图
图8为图6沿E-E剖开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F处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11所示,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腹腔镜持针器,包括钳体11、操作手柄12、钳头组件、钳杆41及调节组件;所述钳头组件设于所述钳体11一端,用于对手术针进行夹持;所述操作手柄12铰接于所述钳体11端部,用于控制所述钳组件动作;所述钳杆41可转动设于所述钳体11上,且与所述钳头组件相连,钳杆41转动带动所述钳头组件转动,根据操作空间和缝合点的位置需要转动手术针;所述调节组件设于所述钳体11上,用于驱动所述钳杆41转动。
具体的,所述钳头组件包括固定钳头31及活动钳头32;所述固定钳头31与所述钳杆41一体成型或焊接与所述钳杆41上;所述活动钳头32与所述固定钳头31或钳杆41活动连接;所述固定钳头31与活动钳头32的咬合面设有夹齿,在对手术针夹持过程中避免手术针发生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钳杆41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与所述活动钳头32活动连接的拉杆42,所述拉杆42可滑动设于所述通孔内,拉杆42滑动以带动活动钳头32转动,对手术针进行夹持,所述钳杆41朝向所述操作手柄12一端设有第一滑块411。
进一步的,所述钳体11内设有活动腔111,所述调节组件设于所述活动腔111内;具体的,所调节组件包括活动套51、转动件52及阻尼结构;所述活动套51设于所述活动腔111内,其内壁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滑块411配合的第一滑槽511,活动套51转动以带动拉杆42同步转动,且活动套51对钳杆41端部进行支撑,保证钳杆41转动时的稳定性,另外,活动套51可沿钳杆41轴线方向滑动,滑动过程中第一滑块411始终部分位于第二滑槽521内;所述活动套51外圆面设有多个第二滑块512,活动套51转动时,通过第二滑块512与所述活动腔111内壁接触;所述转动件52套设于所述活动套51,其内壁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滑块512配合的第二滑槽521,转动件52转动以带动活动套51转动,且活动套51在滑动过程中第一滑块411始终位于所述第二滑槽521内;所述阻尼结构用于增大活动套51转动时的阻力,避免活动套51易转动导致转动幅度过大,从而精确调节钳头组件的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件52设为圆盘状旋钮,其表面设有花纹,增大与人手之间的摩檫力,所述转动件52轴线与所述活动套51重合,部分设于所述钳体11外以供操作,并且所述转动件52上设有刻度线,便于操作人员直观地观测到转动件52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结构包括第一螺纹部531、第二螺纹部532及第一弹性件533;所述第一螺纹部531设于所述活动腔111靠近操作手柄12一侧内壁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纹部531设于所述活动腔111靠近钳头组件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二螺纹部532设于所述活动套51上,所述活动套51上设有与第一螺纹部531啮合的第二螺纹部532,在活动套51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一螺纹部531与第二螺纹部532的啮合,使得活动套51沿所述活动腔111轴向滑动;所述第一弹性件533设为弹簧或弹性片,设于所述活动套51端部,一端与所述活动套51端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腔111端部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533处于压缩状态,使得第一螺纹部531与第二螺纹部532在啮合处相互挤压,增加活动套51转动时与第一螺纹部531之间的摩檫力,使得操作人员在转动转动件52时需要一定的力度,避免转动件52转动幅度过大,并且在转动件52停止转动时,可以实现活动套51的自锁,使得钳头组件在转动后保持角度不变。
进一步的,所述钳体11内还设有用于拉动所述拉杆42的连杆43,所述连杆43可滑动穿设于所述钳体11,与拉杆42通过转动结构相连,且所述连杆43通过连接片13与所述操作手柄12铰接;具体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卡部421及限位环槽431;所述拉杆42端部设有凹槽,所述卡部421为凹槽内壁沿径向延伸形成的凸缘,所述限位环槽431开设于所述连杆43端部,所述卡部421卡入所述限位环槽431以限制所述拉杆42与连杆43的轴向相对位置,且所述卡部421与限位环槽431之间可相对转动,当钳杆41转动时,通过活动钳头32带动拉杆42同步转动,设置卡部421与限位环槽431,使得拉杆42的转动不会影响连杆43的状态,且连杆43拉动拉杆42以控制活动钳头32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43通过第二弹性件44与所述钳体11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44设为弹簧,所述连杆43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弹性件44相连的限位凸部432,所述限位凸部432为形成于所述连杆43上的凸环,当操作人员松开操作手柄12后,所述连杆43在第二弹件的作用下恢复初始位置,进而使得活动钳头32自动恢复初始位置,便于进行下一次夹持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手柄12上开设有让位槽121,保证在操作手柄12转动后,不会与第二弹性件44及限位凸部432干涉。
进一步的,所述钳杆41上设有限位挡部412,所述限位挡部412为形成于钳杆41上的凸环,所述限位挡部412与所述钳体11抵接以限制钳杆41朝向操作手柄12一侧运动;所述第一滑块411一端与所述活动腔111内壁抵接以限制钳杆41朝向钳头组件一侧运动。
具体操作时,操作人员通过手柄控制活动钳头32的转动以对手术针进行夹持,当需要调整钳头组件的角度时,通过拨动转动件52,带动钳杆41转动,进而调整钳头组件的角度。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腹腔镜持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钳体(11);
设于所述钳体(11)一端的钳头组件,用于对手术针进行夹持;
设于所述钳体(11)另一端的操作手柄(12),用于供人手操作;
可转动设于所述钳体(11)上的钳杆(41),所述钳杆(41)与所述钳头组件相连;
设于所述钳体(11)上的转动件(52),用于驱动所述钳杆(41)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腹腔镜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体(11)上还设有与所述钳杆(41)止转配合的活动套(51),所述活动套(51)与所述转动件(52)止转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腹腔镜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体(11)内设有活动腔(111),所述活动套(51)设于所述活动腔(1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腹腔镜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腔(111)内壁设有第一螺纹部(531),所述活动套(5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部(531)配合的第二螺纹部(5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腹腔镜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51)端部设有与所述活动套(51)抵接的第一弹性件(533),所述第一弹性件(533)与所述活动腔(111)内壁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腹腔镜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头组件包括与所述钳杆(41)固定连接的固定钳头(31)和与所述钳杆(41)活动连接的活动钳头(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腹腔镜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钳杆(41)内设有与所述活动钳头(32)相连的拉杆(42),所述拉杆(42)可滑动设于所述钳杆(4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腹腔镜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体(11)内还设有用于拉动所述拉杆(42)的连杆(43),所述连杆(43)与拉杆(42)通过转动结构相连,且所述连杆(43)通过连接片(13)与所述操作手柄(12)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腹腔镜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拉杆(42)端部的卡部(421)和设于所述连杆(43)端部的限位环槽(431),所述卡部(421)卡入所述限位环槽(43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腹腔镜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3)通过第二弹性件(44)与所述钳体(11)相连,所述连杆(43)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弹性件(44)相连的限位凸部(432)。
CN202022662320.7U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腹腔镜持针器 Active CN214259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62320.7U CN214259397U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腹腔镜持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62320.7U CN214259397U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腹腔镜持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59397U true CN214259397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75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62320.7U Active CN214259397U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腹腔镜持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593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9497A (zh) * 2023-09-18 2023-10-24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握持式逆向进针的腔镜持针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9497A (zh) * 2023-09-18 2023-10-24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握持式逆向进针的腔镜持针器
CN116919497B (zh) * 2023-09-18 2024-04-0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握持式逆向进针的腔镜持针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66937B2 (e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assembly and methods
US10966708B2 (en) Stitching end effector
CN210077755U (zh) 一种腹腔内壁吻合器
CN214259397U (zh) 一种可改变角度的腹腔镜持针器
US10729424B2 (en) Loading fixture for use with endoscopic stitching device
CN111973243B (zh) 一种外科切割缝合器械
CN112656469A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伤口缝合用快速限位装置及快速限位方法
CN208822855U (zh) 腔镜关节头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及配套的钉仓
CN204379342U (zh) 钉仓组件及应用该钉仓组件的医用吻合器
CN218279716U (zh) 脊柱内镜下硬脊膜缝合器
CN209136726U (zh) 一种缝合器手柄及缝合器
CN105411640B (zh) 钉仓组件及使用该钉仓组件的医用吻合器
CN204379344U (zh) 钉仓组件及应用该钉仓组件的医用吻合器
TWI551261B (zh) An in vitro kno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laparoscopic surgery
CN110051391A (zh) 一种内窥镜手术器械
CN113180758B (zh) 一种内窥镜微创手术缝合机
CN104490437A (zh) 钉仓组件及应用该钉仓组件的医用吻合器
CN216221535U (zh) 缝线定位机构以及具有其的腹腔镜穿刺器
CN109303595B (zh) 一种带缝合功能的穿刺器
CN210931573U (zh) 一种普外科用手术扩张装置
CN211674393U (zh) 可收放式切割缝合器
CN105232095B (zh) 一种多段可调弯的手术器械
CN204814027U (zh) 旋钮组件以及具有该旋钮组件的圆管型吻合器
CN113288338A (zh) 消化内镜用抓钳
CN104490438B (zh) 钉仓组件及应用该钉仓组件的医用吻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