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58943U - 夹层锅体及炊具 - Google Patents
夹层锅体及炊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258943U CN214258943U CN202022299535.7U CN202022299535U CN214258943U CN 214258943 U CN214258943 U CN 214258943U CN 202022299535 U CN202022299535 U CN 202022299535U CN 214258943 U CN214258943 U CN 2142589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t
- side wall
- wall
- outer shell
- outer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夹层锅体及炊具,包括内层锅和外层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环形的顶圈,从横截面看,所述顶圈具有内侧壁、外侧壁和连接所述内侧壁、外侧壁的顶壁,所述内侧壁、外侧壁和顶壁三者界定有向下敞口的空腔;所述内层锅包括锅身和从所述锅身的锅口向外延伸出来的环形锅沿,所述锅沿结合到所述内侧壁的下沿;所述外侧壁位于所述锅沿的外侧,所述锅身布置在所述外层壳中,所述外层壳的顶部结合到所述外侧壁上从而让所述外层壳与所述内层锅的锅身之间形成隔离空间;在所述锅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空腔位置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螺丝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拧入到所述第一螺纹孔中从而将所述锅沿与顶圈紧固起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器具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夹层的锅体及所应用的炊具。
背景技术
常见的烹饪器具(如电饭锅、压力锅)通常使用金属制的内锅进行食物烹饪,在烹饪时所述内锅置于烹饪器具的壳体内,通过设置于所述内锅底部的加热器对所述内锅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对食物的烹饪。而后来人们发明了一种新型的蒸汽烹饪器具,通过管道向所述内锅输送高温蒸汽从而实现对所述内锅内的食物进行烹饪,这种新的烹饪器具无需在所述内锅的底部设置加热装置,所述内锅需要经常取放,也会把所述内锅露在外部,由于在烹饪完成后所述内锅的锅体温度很高,此时取放所述内锅也极为不便,为此,给所述内锅增加隔热保护层成为提高烹饪器具使用安全性的需求。专利公告号为CN208598142U,名称为“一种纯蒸汽加热的烹饪锅”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披露了一种包括内层锅壁和外层锅壁的夹层内锅,但这种内锅的结构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夹层锅体,包括内层锅和外层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环形的顶圈,从横截面看,所述顶圈具有内侧壁、外侧壁和连接所述内侧壁、外侧壁的顶壁,所述内侧壁、外侧壁和顶壁三者界定有向下敞口的空腔;所述内层锅包括锅身和从所述锅身的锅口向外延伸出来的环形锅沿,所述锅沿结合到所述内侧壁的下沿;所述外侧壁位于所述锅沿的外侧,所述锅身布置在所述外层壳中,所述外层壳的顶部结合到所述外侧壁上从而让所述外层壳与所述内层锅的锅身之间形成隔离空间;在所述锅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空腔位置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螺丝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拧入到所述第一螺纹孔中从而将所述锅沿与顶圈紧固起来。
其中,所述内层锅,是指所述夹层锅体设置于内层的用于直接接触和盛放食物的构件,所述内层锅包括锅身和从所述锅身的锅口向外延伸出来的环形锅沿。
其中,所述顶圈,是呈环形的设置在所述内层锅的上方并能够与所述内层锅的环形锅沿相连接的构件,所述顶圈具有由所述内侧壁、外侧壁以及连接所述内外侧壁的顶壁构成,所述顶圈在所述环形锅沿上形成分隔层。
其中,所述空腔,是由所述内侧壁、外侧壁以及连接所述内侧壁与外侧壁的顶壁所共同界定的空间,所述空腔具有向下的敞口,所述空腔能够用于形成空气隔层或者放置用于密封的构件(例如下面提及的密封垫)。
其中,所述锅沿结合到所述内侧壁的下沿,是指所述锅沿的表面与所述内侧壁的下沿为相连接的结构,所述锅沿用于为所述顶圈提供定位支撑,所述锅沿与锅身为圆角连接,要求所述内侧壁对齐所述锅沿内端转角部是非常困难的,故此,为了让所述锅沿与所述内侧壁形成稳定的连接,所述内侧壁的内径稍大于所述锅沿内端的转角部直径,并且所述内侧壁的下沿压在所述锅沿的上表面上。
其中,所述外侧壁位于所述锅沿的外侧,是指所述外侧壁是围绕所述锅沿外侧布置,即从上往下看,所述锅沿的投影完全落在所述顶圈的外侧壁的直径范围内,所述外侧壁的布置方式包括以下几种布置方式,第一种,所述外侧壁设置在所述锅沿的上方外侧;第二种,所述外侧壁设置在所述锅沿外侧,并且所述外侧壁的底端与所述锅沿平齐;第三种,所述外侧壁设置在所述锅沿外侧,并且所述外侧壁从所述锅沿上方向下延伸到所述锅沿的下方。
其中,所述外层壳,是指设置在所述内层锅外部的用于放置所述内锅的构件,所述外层壳的顶部能够结合到所述外侧壁上,所述外层壳与所述外侧壁共同形成包住所述内锅的外层壁体;由于所述外侧壁位于所述锅沿的外侧,这有利于让所述外层壳与所述内层锅的锅身之间形成隔离空间。
其中,所述第一螺纹孔,是指设置在所述顶圈的空腔内的用于把所述锅沿与顶圈紧固在一起的结构,所述第一螺纹孔与设置所述锅沿上的第一通孔相对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布置方式是灵活多样的,第一种布置方式,在所述顶圈的空腔中设置有与所述顶壁一体构成的螺柱;第二种布置方式,在所述空腔中设置螺母,所述螺母是嵌装在所述顶壁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第一方面,通过在所述内层锅上方与外侧设置所述顶圈与外层壳,并且所述顶圈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层壳的顶部相连接,从而在所述内层锅的锅身与环形锅沿外部形成保护面较大的隔离层,有利于减少使用者与所述内层锅外表面直接接触,提高安全性;第二方面,通过在所述环形锅沿的上方布置所述空腔,以及在所述锅身与所述外层壳之间形成隔离空间,相当于在所述内层锅外设置了空气隔离层,由于气体的导热性较差,有效减少所述内层锅的热量向外散发,一方面降低所述外层壳的表面温度提高使用安全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所述夹层锅体的保温效果。
由于所述空腔的腔口朝向所述锅沿,所述锅沿结合到所述内侧壁的下沿,如果液体从所述锅沿与所述内侧壁的结合边进入到所述空腔是很难清理的,为了减少液体进入到所述空腔,所述锅沿与顶圈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的布置形式是灵活多样的,第一种布置方式,所述第一密封垫设置在所述内侧壁与所述锅沿之间,这种布置方式的所述第一密封垫可能会有部分外露;第二种布置方式,所述第一密封垫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密封垫的上部与所述顶壁相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垫的下部与所述锅沿表面相密封连接;无论使用哪种布置方式,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垫,有利于提高所述顶圈与锅沿的密封性。
为了减少液体从所述外层壳的顶部与所述外侧壁的连接处进入到所述隔离空间,所述外层壳的顶部与所述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密封垫有利于提高所述外层壳的顶部与所述外侧壁的连接处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锅沿与顶圈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所述外层壳与所述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连为一体。由于所述第一密封垫与第二密封垫均与所述顶圈的位置相关联且位置也相近,通过把所述第一密封垫与第二密封垫设置为一体有利于简化密封垫的安装固定,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有垫块,所述垫块套在所述第一螺丝上并位于所述锅沿的下面。所述垫块是布置在所述锅沿下面用于连接所述锅沿下表面与所述第一螺丝的构件,通过在所述第一螺丝与所述锅沿之间设置所述垫块,所述垫块与所述锅沿的接触面积较大,有利于分散所述第一螺丝的压紧力,减少所述锅沿的变形,提高所述锅沿与第一密封垫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垫块向下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外侧壁向下延伸的长度,所述外层壳与所述外侧壁之间的结合部位对应于所述垫块的腰部。其中,所述垫块是向下延伸具有一定厚度的的构件,所述垫块同样是由所述锅沿处向下延伸,并且所述垫块向下延伸的最底点位置要比所述外侧壁向下延伸的最低点位置要稍底,这使所述外侧壁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外层壳相结合的位置刚好对应所述垫块的腰部,即所述垫块的腰部能够为所述外层壳的顶部以及所述顶圈的外侧壁底部提供径向支撑,有利于增加所述外层壳与顶圈的连接强度,减少结合部的变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外层壳的顶部与所述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垫的上半段被限定在所述外侧壁和垫块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垫的下半段被限定在所述外层壳和垫块之间。所述垫块为所述第二密封垫提供径向支撑,有利于提高所述外层壳与所述外侧壁结合处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二密封垫的下半段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外层壳凸出的凸出筋条,所述外层壳的内侧设置有能够接纳所述凸出筋条的接纳凹槽,所述凸出筋条插入到所述接纳凹槽中。其中,所述凸出筋条为沿所述第二密封垫的径向布置并向外延伸的凸起片状结构,所述凸出筋条为软质材料制作而成;而所述接纳凹槽是设置在所述外层壳顶部内侧的能够让所述凸出筋条进入的凹陷结构,所述凸出筋条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外层壳的接纳凹槽的内径,当所述凸出筋条插入到所述接纳凹槽中时,所述凸出筋条的外边缘能够以一定的变形力压紧在所述接纳凹槽的内侧面上,从而使所述第二密封垫与所述外层形成良好的密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外侧壁向下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内侧壁向下延伸的长度。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所述外侧壁能够隔挡所述锅沿,另一方面有利于所述外侧壁与所述外层壳的连接,以及在连接处增加支撑用的垫块或密封垫。
为了实现蒸汽烹饪,所述锅身的底壁上设置有能够让蒸汽进入的蒸汽入口。这样,就能够通过所述蒸汽入口从所述内层锅的底部输入高温蒸汽,从而实现对所述内层锅中的食物进行烹饪。
为了减少所述内层锅内的食物从所述蒸汽入口漏出,所述蒸汽入口由多个呈针孔状的针孔集中在一起组成。通过设置多个所述针孔集中形成所述蒸汽入口,使所述蒸汽入口形成筛网状从而能够阻挡所述内层锅内的粒状或块状食物漏出;同时,这样设置的蒸汽入口还能够增大蒸汽入口的面积,有利于蒸汽快速输入从而保证食物的烹饪效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外层壳的底部设置有避让坑空间,所述避让坑空间由从所述外层壳底部壁体向上延伸出来的竖向壁所界定,所述竖向壁向上延伸结合到所述锅身的底壁,并且所述竖向壁与所述锅身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垫,所述锅身的部分底壁暴露于所述避让坑空间。其中,在所述外层壳的底部设置避让坑空间是为了放置蒸汽输入装置,而进一步的,为了能够让所述蒸汽输入装置能够连接到所述锅身底壁上的蒸汽入口,需要让所述锅身的部分底壁(例如所述蒸汽入口周边的底壁)暴露于所述避让坑空间;同时,通过设置所述第三密封垫,让所述外层壳的竖向壁与所述锅身的底壁形成良好密封,有效减少外部液体的进入。
为了让所述外层壳能够与所述锅身实现连接,在位于所述竖向壁外围的所述外层壳底部壁体上设置有环绕着所述竖向壁的多个第二通孔,在所述锅身底壁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丝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拧入到所述第二螺纹孔中从而将所述外层壳底部壁体与所述锅身底壁紧固起来。这样,通过所述第二螺丝很好地把所述外层壳与所述锅身底壁紧固连接,同时也夹紧了所述第三密封垫以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呈台阶状,所述第二螺丝的头部埋入到所述第二通孔中。其中,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呈台阶状,这使所述第二通孔至少包括两段,其中一段为能够容纳所述第二螺丝的头部的大孔径段,另一段为仅能够容许所述第二螺丝的螺丝柱体通过的小孔径段;这样,在所述第二螺丝安装完成后,所述第二螺丝的头部不会凸出到所述外层壳外从而不影响所述夹层锅体的放置。
为了减少所述锅身的穿孔,所述锅身底壁上焊接有对应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焊接螺母,所述第二螺纹孔设置在所述焊接螺母上。其中,所述焊接螺母是具有螺纹连接孔的连接结构,所述焊接螺母能够通过焊接工艺连接到所述锅身底壁上;这样,无需在所述锅身上钻孔就能够实现与所述第二螺丝连接,有利于简化所述锅身的密封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外层壳与所述内层锅的锅身之间所形成的隔离空间中填充有隔热材料。其中,所述隔热材料是指具有较低导热率的材料,通过在所述隔离空间中填充所述隔热材料大大提高了所述夹层锅体的隔热保温效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外层壳的上部设有至少一对左右对称布置的凹陷手坑。其中,所述凹陷手坑是设置在所述外层壳上的凹陷空间,构成所述凹陷手坑的壁体与所述锅身留有一定的间隙,用户在移动所述夹层锅体时,用户的手指能够伸入所述凹陷手坑中并抬起所述夹层锅体。
在提出所述夹层锅体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炊具,所述炊具包括所述夹层锅体、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用于向所述夹层锅体提供蒸汽从而能够实施烹饪。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夹层锅体以及应用的炊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夹层锅体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M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显示所述顶圈与垫块的连接结构;
图4是图2中K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显示所述外层壳与所述锅身底壁的连接结构;
图5是所述内层锅的轴侧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所述炊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夹层锅体以及应用所述夹层锅体的炊具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6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炊具,所述炊具包括夹层锅体2、蒸汽发生器3、水箱31以及机座1,所述夹层锅体2用于盛放食物,所述夹层锅体2设置于所述机座1上,所述水箱31设置于所述机座1上,所述蒸汽发生器3设置于所述机座1内,所述水箱31用于存放水并通过水管与所述蒸汽发生器3相连接,所述蒸汽发生器3用于产生高温蒸汽并通过管道与所述夹层锅体2的底部相连接,所述蒸汽发生器3向所述夹层锅体2提供高温蒸汽从而能够对食物实施烹饪。
如图1~图6所示,所述蒸汽发生器3所产生的蒸汽通过输送管道从所述夹层锅体2的底部输入到所述夹层锅体2中,为了实现蒸汽从所述夹层锅体2的底部输入又不影响所述夹层锅体2的存储功能,以下特别对所述夹层锅体进行具体的说明。本发明提出的所述夹层锅体2为双重结构,包括内层锅4和外层壳5,所述内层锅4和外层壳5均为上部开口,所述内层锅4布置在所述外层壳5中。其中,所述内层锅4是设置于所述夹层锅体2内层的用于盛放食物的构件,所述内层锅4包括锅身41和从所述锅身41上端的锅口42向外延伸出来的环形锅沿43。所述锅身41还包括底壁44以及连接所述底壁44与锅沿43之间的锅身侧壁45,所述底壁44与锅身侧壁45共同界定了所述内层锅4的内锅空腔40,所述内锅空腔40为用于放置食物的空间。其中,如图5所示,所述锅沿43与所述锅身侧壁45连接处设置有圆角,在所述锅沿43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4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锅身41的底壁44上设置有能够让蒸汽进入的蒸汽入口46,所述蒸汽入口46连通所述内锅空腔40。这样,就能够通过所述蒸汽入口46从所述内层锅4的底部向所述内锅空腔40中输入高温蒸汽,从而实现对所述内锅空腔40中的食物进行烹饪。
在烹饪时,米粒或颗粒状食物的尺寸较小,为了减少所述内层锅4内的食物从所述蒸汽入口46漏出,所述蒸汽入口46由多个呈针孔461状的针孔461集中在一起组成。在本实施例中,单个所述针孔461的直径尺寸不大于2mm;这样,由多个所述针孔461集中形成所述蒸汽入口46,使所述蒸汽入口46形成筛网状从而能够阻挡所述内层锅4内的食物漏出(例如米粒);同时,由多个所述针孔461形成的所述蒸汽入口46使蒸汽进入入口的总面积足够大,有利于蒸汽快速输入从而保证食物的烹饪效率。进一步的,为了减少所述蒸汽入口46被堵住的机率,所述底壁44设置有凸起或凹陷,所述针孔461设置在所述凸起或凹陷的壁体上。
为了提高所述夹层锅体2的安全性,所述夹层锅体2还包括呈环形的顶圈6,从横截面看,所述顶圈6具有内侧壁61、外侧壁62和连接所述内侧壁61、外侧壁62的顶壁63,所述内侧壁61、外侧壁62和顶壁63三者界定有向下敞口的空腔60。其中,所述空腔60是能够用于形成空气隔层或者放置用于密封的构件。所述锅沿43结合到所述内侧壁61的下沿;由于所述锅沿43是为所述顶圈6提供定位支撑的构件,要求所述内侧壁61对齐连接所述锅沿43内端转角部是非常困难的,故此,为了让所述锅沿43与所述内侧壁61形成稳定的连接,所述内侧壁61的内径稍大于所述锅身41上端的锅口42的直径,这很好地保障所述内侧壁61的下沿与所述锅沿43的连接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外侧壁62位于所述锅沿43的外侧,是指所述外侧壁62是围绕所述锅沿43外侧布置,即从上往下看,所述锅沿43的投影完全落在所述顶圈6的外侧壁62的直径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侧壁62从所述顶壁63自上而下地延伸,并且所述外侧壁62延伸长度越过所述锅沿43伸到所述锅沿43的下方,这样,所述外侧壁62在外侧包围住所述锅沿43,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空腔60设置有第一螺丝柱64,所述第一螺丝柱64与所述锅沿43上的第一通孔431相对应,所述第一螺丝柱64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65,第一螺丝66穿过所述第一通孔431拧入到所述第一螺纹孔65中从而将所述锅沿43与顶圈6紧固起来。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顶圈6的高度尺寸有限,为了增强所述锅沿43与所述顶圈6的连接强度,在所述第一螺丝柱64中嵌装有紧固螺母67,所述第一螺纹孔65设置在所述紧固螺母67中。这样,通过所述第一螺丝66与所述紧固螺母67相配合,能够实现把所述锅沿43与厚度较小的顶圈6紧固起来。
所述外层壳5是指设置在所述夹层锅体2外部用于包裹所述内层锅4的构件,所述外层壳5的顶部51结合到所述外侧壁62上从而让所述外层壳5与所述内层锅4的锅身41之间形成隔离空间50。由于所述隔离空间50内的是导热能力较低的空气,这样所述隔离空间50与所述外层壳5在所述内层锅4的外部形成两个隔热层,大大提高了所述夹层锅体2的隔热保温效果。
由于所述空腔60的敞口向下朝向所述锅沿43,所述锅沿43结合到所述内侧壁61的下沿,如果液体从所述锅沿43与所述内侧壁61的结合边进入到所述空腔60后是很难清理的,为了减少液体进入到所述空腔60,所述锅沿43与顶圈6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垫21设置在所述空腔60内,所述第一密封垫21的上部与所述顶壁63相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垫21的下部与所述锅沿43表面相密封连接,在设置有所述第一螺丝柱64的位置,所述第一密封垫21上设置有避让孔,但为了保证所述第一密封垫21能够密封住由所述锅沿43与所述内侧壁61的结合边进入的液体,所述第一密封垫21的下表面上还设置有密封凸缘211,所述第一密封垫21的侧边分别与所述内侧壁61、外侧壁62相密封连接。
同样的,为了减少液体从所述外层壳5的顶部51与所述外侧壁62的连接处进入到所述隔离空间50,所述外层壳5的顶部51与所述外侧壁62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22。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密封垫22有利于提高所述外层壳5的顶部51与所述外侧壁62的连接处的密封性。进一步的,为了简化密封垫的安装固定,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所述第一密封垫21、第二密封垫22连为一体。
所述夹层锅体2还包括有垫块7,所述垫块7套在所述第一螺丝66上并位于所述锅沿43的下面。其中,所述垫块7是呈环形布置在所述锅沿43下面用于支撑所述锅沿43的刚性构件,所述垫块7与所述锅沿43的接触面积较大,有利于减少所述锅沿43的变形,提高所述锅沿43与第一密封垫21的密封效果;所述垫块7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431位置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一螺丝66能够同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431与所述垫块7上的通孔与所述顶圈6相连接,这样,所述第一螺丝66同时把所述垫块7、锅沿43、第一密封垫21以及顶圈6连接固定在一起,安装简易。
进一步的,所述外侧壁62向下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内侧壁61向下延伸的长度。使得所述外侧壁62与所述外层壳5的结合部位位于所述锅沿43的下面。而所述垫块7是向下延伸具有一定厚度的的构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垫块7向下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外侧壁62向下延伸的长度,所述外层壳5与所述外侧壁62之间的结合部位对应于所述垫块7的腰部;即所述垫块7的腰部能够为所述外层壳5的顶部51以及所述顶圈6的外侧壁62底部提供径向支撑,有利于增加所述外层壳5与顶圈6的连接强度,减少结合部的变形。进一步的,所述外层壳5的顶部51与所述外侧壁62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密封垫22,所述第二密封垫22的上半段被限定在所述外侧壁62和垫块7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垫22的下半段被限定在所述外层壳5和垫块7之间。所述垫块7为所述第二密封垫22提供径向支撑,有利于提高所述外层壳5与所述外侧壁62结合处的密封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所述第二密封垫22的下半段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外层壳5凸出的凸出筋条221,所述外层壳5的内侧设置有能够接纳所述凸出筋条221的接纳凹槽52,所述凸出筋条221插入到所述接纳凹槽52中。其中,所述凸出筋条221为沿所述第二密封垫22的径向布置并向外延伸的凸起片状结构,所述凸出筋条221为软质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凸出筋条221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外层壳5体的接纳凹槽52的内径,当所述凸出筋条221插入到所述接纳凹槽52中时,所述凸出筋条221的外边缘能够以一定的变形力压紧在所述接纳凹槽52的内侧面上。
进一步的,如图2与图4所示,为了能够让蒸汽能够从所述内层锅4的底部进入所述内锅空腔40内,所述外层壳5的底部设置有避让坑空间53,所述避让坑空间53由从所述外层壳5底部壁体向上延伸出来的竖向壁54所界定,所述竖向壁54向上延伸结合到所述锅身41的底壁44,并且所述竖向壁54与所述锅身41底壁44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垫23,所述锅身41的部分底壁44暴露于所述避让坑空间53。其中,在所述外层壳5的底部设置所述避让坑空间53是为了留出空间以放置蒸汽连接装置;而让所述蒸汽入口46周边的底壁44暴露于所述避让坑空间53中,则是为了能够让由所述蒸汽发生器3输送而来的高温蒸汽从所述蒸汽入口46进入所述内锅空腔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密封垫23呈Y形,上部开叉的片状筋231呈八字贴紧所述锅身41的底壁44,而下部具有环形凹槽232与所述竖向壁54的顶部相配合,这样,通过设置所述第三密封垫23能够有效减少外部液体进入所述隔离空间50。
为了让所述外层壳5与所述内层锅4实现稳定连接,所述外层壳5与所述底壁44是通过第二螺丝24连接固定的。在位于所述竖向壁54外围的所述外层壳5底部壁体上设置有环绕着所述竖向壁54的多个第二通孔55,所述第二通孔55的孔壁呈台阶状,呈台阶状的所述第二通孔55至少包括两段,其中一段为能够容纳螺丝的头部的大孔径段551,另一段为仅能够容许螺丝的螺丝柱体通过的小孔径段552。在所述锅身41底壁44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第二通孔55的第二螺纹孔4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锅身41底壁44上焊接有对应于所述第二通孔55的焊接螺母8,所述第二螺纹孔47设置在所述焊接螺母8上。这样,所述第二螺丝24穿过所述第二通孔55拧入到所述焊接螺母8上的第二螺纹孔47中,从而将所述外层壳5底部壁体与所述锅身41底壁44紧固起来;同时,所述第二螺丝24的头部埋入到所述第二通孔55的大孔径段551中,这使所述第二螺丝24的头部不会凸出到所述外层壳5外。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通孔55中还设置有第四密封垫25,这不但提高所述第二螺丝24连接的密封性,还能够遮挡所述第二螺丝24提高所述夹层锅体2底部的整体美观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外层壳5与所述内层锅4的锅身41之间所形成的隔离空间50中填充有隔热材料9。其中,所述隔热材料9是指具有较低导热率的材料,通过在所述隔离空间50中填充所述隔热材料9大大提高了所述夹层锅体2的隔热保温效果。进一步的,在所述外层壳5的上部设有至少一对左右对称布置的凹陷手坑56。其中,所述凹陷手坑56是设置在所述外层壳5上的凹陷空间,所述凹陷手坑56用于让用户的手指能够伸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陷手坑56四周设置有上手坑侧壁561、下手坑侧壁562、左手坑侧壁563、右手坑侧壁564以及设置于凹陷空间底部的手坑底壁565,用户在移动所述夹层锅体2时,用户的手指能够伸入所述凹陷手坑56中并通过给所述上手坑侧壁561施加向上作用力,从而抬起所述夹层锅体2;但所述手坑底壁565与所述锅身41留有一定的间隙,故给在抬起所述夹层锅体2的同时也对用户提供较好的隔热保护。
Claims (19)
1.夹层锅体,包括内层锅和外层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环形的顶圈,从横截面看,所述顶圈具有内侧壁、外侧壁和连接所述内侧壁、外侧壁的顶壁,所述内侧壁、外侧壁和顶壁三者界定有向下敞口的空腔;所述内层锅包括锅身和从所述锅身的锅口向外延伸出来的环形锅沿,所述锅沿结合到所述内侧壁的下沿;所述外侧壁位于所述锅沿的外侧,所述锅身布置在所述外层壳中,所述外层壳的顶部结合到所述外侧壁上从而让所述外层壳与所述内层锅的锅身之间形成隔离空间;在所述锅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空腔位置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螺丝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拧入到所述第一螺纹孔中从而将所述锅沿与顶圈紧固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沿与顶圈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壳的顶部与所述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沿与顶圈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所述外层壳与所述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连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锅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垫块,所述垫块套在所述第一螺丝上并位于所述锅沿的下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层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向下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外侧壁向下延伸的长度,所述外层壳与所述外侧壁之间的结合部位对应于所述垫块的腰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层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壳的顶部与所述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垫的上半段被限定在所述外侧壁和垫块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垫的下半段被限定在所述外层壳和垫块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层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垫的下半段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外层壳凸出的凸出筋条,所述外层壳的内侧设置有能够接纳所述凸出筋条的接纳凹槽,所述凸出筋条插入到所述接纳凹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到8任一所述的夹层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壁向下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内侧壁向下延伸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8任一所述的夹层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身的底壁上设置有能够让蒸汽进入的蒸汽入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夹层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入口由多个呈针孔状的针孔集中在一起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到8任一所述的夹层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壳的底部设置有避让坑空间,所述避让坑空间由从所述外层壳底部壁体向上延伸出来的竖向壁所界定,所述竖向壁向上延伸结合到所述锅身的底壁,并且所述竖向壁与所述锅身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垫,所述锅身的部分底壁暴露于所述避让坑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夹层锅体,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竖向壁外围的所述外层壳底部壁体上设置有环绕着所述竖向壁的多个第二通孔,在所述锅身底壁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丝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拧入到所述第二螺纹孔中从而将所述外层壳底部壁体与所述锅身底壁紧固起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夹层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呈台阶状,所述第二螺丝的头部埋入到所述第二通孔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夹层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身底壁上焊接有对应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焊接螺母,所述第二螺纹孔设置在所述焊接螺母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到8任一所述的夹层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壳与所述内层锅的锅身之间所形成的隔离空间中填充有隔热材料。
17.根据权利要求1到8任一所述的夹层锅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层壳的上部设有至少一对左右对称布置的凹陷手坑。
18.炊具,包括有权利要求1到17任一所述的夹层锅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炊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用于向所述夹层锅体提供蒸汽从而能够实施烹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99535.7U CN214258943U (zh) | 2020-10-15 | 2020-10-15 | 夹层锅体及炊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99535.7U CN214258943U (zh) | 2020-10-15 | 2020-10-15 | 夹层锅体及炊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258943U true CN214258943U (zh) | 2021-09-24 |
Family
ID=77772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299535.7U Active CN214258943U (zh) | 2020-10-15 | 2020-10-15 | 夹层锅体及炊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25894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67963A (zh) * | 2020-10-15 | 2021-01-05 | 拓浦精工智能制造(邵阳)有限公司 | 夹层锅体及炊具 |
-
2020
- 2020-10-15 CN CN202022299535.7U patent/CN21425894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67963A (zh) * | 2020-10-15 | 2021-01-05 | 拓浦精工智能制造(邵阳)有限公司 | 夹层锅体及炊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1803504A (zh) | 一種可提高蒸燉壓力的炒鍋及其使用密封圈 | |
CN214258943U (zh) | 夹层锅体及炊具 | |
RU2403852C2 (ru) | Рубашка вакуумного электронагревательного сосуда | |
KR20190030468A (ko) | 과열방지센서가 구비된 가스레인지에 사용 가능한 이중 조리용기 | |
CN112167963A (zh) | 夹层锅体及炊具 | |
CN108324099B (zh) | 电水壶 | |
CN105411367B (zh) | 一种锅 | |
CN213097534U (zh) | 一种电热水杯盖 | |
CN210540734U (zh) | 分体式烹饪器具 | |
CN202919894U (zh) | 一种带有护罩的电热内锅 | |
CN208388410U (zh) | 盖体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 |
CN111329333B (zh) | 便携式加热容器 | |
CN216416780U (zh) | 烹饪容器 | |
CN210018964U (zh) | 液体加热容器 | |
CN217659259U (zh) | 一种电热水杯 | |
JPH0451743Y2 (zh) | ||
CN103040351B (zh) | 一种带有护罩的电热内锅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2167961B (zh) | 内热式烹饪容器及烹饪器具 | |
CN208658883U (zh) | 上内胆和电饭煲 | |
CN218899225U (zh) | 基于多功能料理机蒸笼组件蒸汽密封装置 | |
CN219962580U (zh) | 一种防溢效果好的烹饪器具 | |
CN212995058U (zh) | 一种便携式电热饭盒 | |
CN219720361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09404463U (zh) | 电热杯 | |
CN213248361U (zh) | 盖体和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