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16780U - 烹饪容器 - Google Patents

烹饪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16780U
CN216416780U CN202120436473.1U CN202120436473U CN216416780U CN 216416780 U CN216416780 U CN 216416780U CN 202120436473 U CN202120436473 U CN 202120436473U CN 216416780 U CN216416780 U CN 216416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r
container body
container
lining r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3647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彭成鹏
张龙
于凌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3647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16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16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16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烹饪容器,属于厨房家电领域,包括容器本体和盖体,所述容器本体包括内胆体、外胆体、外衬圈和内衬圈,所述内衬圈固定连接在所述外胆体的胆口内侧,所述外衬圈至少与所述内衬圈和所述外胆体其中一个固定连接,以配合所述内衬圈内外夹持所述内胆体。本实用新型对双层内胆的装配结构进行优化,使其便于装配,并拓宽内胆材料的选择范围。

Description

烹饪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电领域,尤其涉及烹饪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烹饪器具,采用内胆(烹饪容器)外置结构,将内胆放置在烹饪器具外部进行加热,并且为内胆配置专用的锅盖,相比传统电饭煲、电压力锅等锅胆内置的烹饪器具,这样的设计打破了对内胆大小的限制,使得烹饪器具能够适配更多类型的内胆。由于内胆处于敞开环境中,对内胆的保温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减少热量的损失,现有方案是将内胆做成双层结构,利用外层内胆和内层内胆之间的隔热层(真空、空气或者隔热材料形成)隔热以达到保温等效果。本实用新型对上述双层内胆的装配结构进行优化,使其便于装配,并拓宽内胆材料的选择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装配的烹饪容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烹饪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盖体,所述容器本体包括内胆体、外胆体、外衬圈和内衬圈,所述内衬圈固定连接在所述外胆体的胆口内侧,所述外衬圈至少与所述内衬圈和所述外胆体其中一个固定连接,以配合所述内衬圈内外夹持所述内胆体。
在上述的烹饪容器中,所述外胆体和所述内衬圈之间卡接连接。
在上述的烹饪容器中,所述外胆体和所述内衬圈之间旋合连接。
在上述的烹饪容器中,所述外胆体的胆口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衬圈的外周侧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其中之一设有止回凸起,另一个设有止回槽,所述止回凸起卡入所述止回槽内。
在上述的烹饪容器中,所述外衬圈和所述内衬圈之间焊接密封。
在上述的烹饪容器中,所述容器本体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在所述外胆体和所述内衬圈之间提供密封。
在上述的烹饪容器中,所述容器本体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在所述外衬圈和所述内胆体之间提供密封。
在上述的烹饪容器中,所述外衬圈与所述外胆体通过紧固件连接。
在上述的烹饪容器中,所述外衬圈的外侧设有上把手,所述外胆体的胆口外侧对应设有下把手,所述上把手和所述下把手通过紧固件连接。
在上述的烹饪容器中,所述内胆体和所述外胆体均为透明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烹饪容器中,内衬圈固定连接在外胆体的胆口内侧,当外衬圈固定连接到内衬圈和/或外胆体上时,配合内衬圈内外夹持内胆体,不再需要其他工序即可将内胆体固定在外胆体中,节省容器本体的装配工序,容器本体装配更加方便。
内衬圈固定连接外胆体的同时又配合外衬圈夹持内胆体,防止内胆体横向偏移,内胆体和外胆体之间通过内衬圈保持着均匀且稳定地间距,从而保证容器本体的保温效果。
当外衬圈固定连接到内衬圈时,内衬圈在外衬圈和外胆体之间起到过渡连接的作用,外衬圈和外胆体之间可以不连接或者仅做简单的辅助连接,这种装配方式使得外衬圈和外胆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制成,而不受连接结构的限制,比如外衬圈选择隔热效果好的塑胶材料,满足防烫需要,外胆体采用玻璃材质,满足可视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外衬圈和所述内衬圈之间焊接密封。外衬圈和内衬圈可采用同类型材料进行焊接,焊接可靠性好,且连接后即可获得良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容器本体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在所述外胆体和所述内衬圈之间提供密封。使外胆体和内衬圈之间形成更好的防水密封效果,防止水等液体侵入内胆体和外胆体之间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容器本体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在所述外衬圈和所述内胆体之间提供密封。使外衬圈和内胆体之间形成更好的防水密封效果,防止水等液体侵入内胆体和外胆体之间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外衬圈与所述外胆体通过紧固件连接。紧固件连接方式对材料选择局限性小,可以保证不同材料的外衬圈和外胆体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外衬圈的外侧设有上把手,所述外胆体的胆口外侧对应设有下把手,所述上把手和所述下把手通过紧固件连接。上把手和下把手的设置方便烹饪容器的取放并兼具防烫作用,并且为外衬圈与外胆体的紧固件连接提供操作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内胆体和所述外胆体均为透明件。烹饪时,用户通过外胆体和内胆体可以从容器本体的侧部观察到食物烹饪状态,尤其是盖体视角下无法观察到的底部食物烹饪状态,提升烹饪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容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容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外胆体和内衬圈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烹饪容器在蒸汽饭煲上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容器本体、110内胆体、111内胆翻边、120外胆体、121卡扣、122密封槽、123下把手、124通孔、125内螺纹、126止回槽、130内衬圈、131卡槽、132环形焊接筋、133凸筋、134外螺纹、135止回凸起、140外衬圈、141环形焊接槽、142内环筋、143上把手、144螺钉柱;
200盖体、210进气通道;
300底座、310蒸汽发生器、320蒸汽输出通道;
400机头;
500第一密封圈;
600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文中出现的诸如“示例性”“一些实施例”等词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
参照图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出的烹饪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00和盖体200,容器本体100包括内胆体110、外胆体120、外衬圈140和内衬圈130,内衬圈130固定连接在外胆体120的胆口内侧,外衬圈140与内衬圈130固定连接,以配合内衬圈130内外夹持内胆体110。
本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容器采用蒸汽烹饪食物,烹饪时将蒸汽通入容器本体内或者食物内部,相比传统底部发热盘加热的方式,加热效率更高,加热均匀性更好。示例性的:参照图6,烹饪容器在蒸汽饭煲上的应用,蒸汽饭煲包括底座300和连接在底座上部的机头400,底座300和机头400之间形成开放空间,烹饪容器可取放地置于开放空间内并承重于底座300上,底座300内置蒸汽发生器310和蒸汽输出通道320,烹饪容器的盖体200上设有进气通道210。当烹饪容器置于开放空间,蒸汽输出通道320与进气通道210对接,蒸汽发生器310产生蒸汽,蒸汽经蒸汽输出通道320、进气通道210通入容器本体100中对食物进行加热。当然,除了上述蒸汽饭煲,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容器也可以应用在常规发热盘加热或者电磁感应加热的烹饪器具上。
由于内衬圈130固定连接在外胆体120的胆口内侧,当外衬圈140固定连接到内衬圈130上时,配合内衬圈130内外夹持内胆体110,不再需要其他工序即可将内胆体110固定在外胆体120中,节省容器本体100的装配工序,容器本体100装配更加方便。
容器本体100组装完成后,内胆体110、外胆体120和内衬圈130三者围成封闭的空气隔层150,空气隔层150削弱内胆体110向外的热量辐射,从而提升烹饪容器保温性能。参照图2可以看出,内衬圈130固定连接并贴靠在外胆体120的胆口内侧,内胆体110的胆口处设有向外延伸的内胆翻边111,内衬圈130配合外衬圈140内外夹持内外内胆翻边111,且内衬圈130贴靠内胆体110的外侧壁,防止内胆体110横向偏移,内胆体110和外胆体120之间通过内衬圈130保持着均匀且稳定地间距,从而保证容器本体100的保温效果。
作为优选的,外胆体120和内衬圈130之间卡接连接,示例性的:外胆体120的胆口内侧设置凸出的卡扣121,内衬圈130上对应设置卡槽131,内衬圈130嵌套在外胆体120的胆口处并通过局部形变使卡扣121扣合在卡槽131中,实现外胆体120和内衬圈130之间的卡接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便于操作且对外胆体120和内衬圈130材料没有限制,当外衬圈140固定连接到内衬圈130时,内衬圈130在外衬圈140和外胆体120之间起到过渡连接的作用,而外衬圈140和外胆体120之间可以不连接或者仅做简单的辅助连接,这种装配方式使得外衬圈140和外胆体120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制成,而不受连接结构的限制,比如外衬圈140选择隔热效果好的塑胶材料,满足防烫需要,外胆体120和内胆体110均采用玻璃等透明材料,烹饪时,用户通过外胆体120和内胆体110可以从容器本体100的侧部观察到食物烹饪状态,尤其是盖体200视角下无法观察到的底部食物烹饪状态,提升烹饪体验。
作为优选的,外衬圈140和内衬圈130之间焊接密封。示例性的:参照图2,内衬圈130的上表面沿其周向方向设置向上凸出的环形焊接筋132,外衬圈140的下表面沿其周向方向设置环形焊接槽141,环形焊接筋132插入环形焊接槽141内并通过焊接工艺使二者紧密融合,既实现了外衬圈140和内衬圈130的固定连接,又能在连接处获得良好的密封效果。
作为优选的,容器本体100还包括第一密封圈500,第一密封圈500在外胆体120和内衬圈130之间提供密封。示例性的:参照图2,外胆体120的胆口内侧设有密封槽122,第一密封圈500嵌装在密封槽122内,内衬圈130上对应密封槽122设置凸筋133,内衬圈130固定到外胆体120时,凸筋133插入密封槽122内压紧第一密封圈500实现密封,使外胆体120和内衬圈130之间形成更好的防水密封效果,防止水等液体侵入内胆体110和外胆体120之间的空间。
作为优选的,容器本体100还包括第二密封圈600,第二密封圈600在外衬圈140和内胆体110之间提供密封。示例性的:参照图2,外衬圈140内侧具有内环筋142,第二密封圈600被夹持固定在内环筋142下端与内胆翻边111上表面之间,使外衬圈140和内胆体110之间形成更好的防水密封效果,防止水等液体侵入内胆体110和外胆体120之间的空间。
参照图3-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外胆体120和内衬圈130之间旋合连接,方便拆装更换。示例性的:外胆体120的胆口内侧设有内螺纹125,内衬圈130的外周侧设有外螺纹134,安装时,通过内衬圈130与外胆体120的相对旋转使内螺纹125和外螺纹134旋合,作为优选的:在外螺纹134的末端设置止回凸起135,在内螺纹125的末端设置止回槽126,当内螺纹125和外螺纹134完全旋合时,止回凸起135卡入止回槽126内,限制内螺纹125和外螺纹134相对反旋,防止内衬圈130反旋而松脱。可以理解:在外螺纹134的末端设置止回槽126止回凸起135,在内螺纹125的末端设置止回凸起135,可以实现相同的止回功能。
参照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外衬圈140与外胆体120通过紧固件连接,紧固件连接方式对材料选择局限性小,可以保证不同材料的外衬圈140和外胆体12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作为优选的:外衬圈140的外侧设有上把手143,外胆体120的胆口外侧对应设有下把手123,上把手143和下把手123通过紧固件连接,紧固件优选为螺钉,上把手143设有螺钉柱144,下把手123对应设置通孔124,螺钉由下而上贯穿通孔124锁紧到螺钉柱144内。上把手143和下把手123的设置方便烹饪容器的取放并兼具防烫作用,并且为外衬圈140与外胆体120的螺钉连接提供操作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外衬圈与外胆体固定连接,由于内衬圈固定连接在外胆体的胆口内侧,外衬圈亦可配合内衬圈内外夹持内胆体。外衬圈与外胆体的固定连接采用紧固件或者卡扣形式,例如前述实施例中外胆体的下把手和外衬圈的上把手通过螺钉连接,使得外衬圈和外胆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制成,而不受连接结构的限制,如外衬圈采用隔热性好的塑胶材料,外胆体则为透明玻璃,可视效果好且便于清洁。外衬圈和外胆体之间的密封可以通过二者夹持密封圈来实现,参照前述实施例中外胆体和内衬圈之间或者外衬圈和内胆体之间的密封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烹饪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包括内胆体、外胆体、外衬圈和内衬圈,所述内衬圈固定连接在所述外胆体的胆口内侧,所述外衬圈至少与所述内衬圈和所述外胆体其中一个固定连接,以配合所述内衬圈内外夹持所述内胆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胆体和所述内衬圈之间卡接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胆体和所述内衬圈之间旋合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胆体的胆口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衬圈的外周侧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其中之一设有止回凸起,另一个设有止回槽,所述止回凸起卡入所述止回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衬圈和所述内衬圈之间焊接密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在所述外胆体和所述内衬圈之间提供密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在所述外衬圈和所述内胆体之间提供密封。
8.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衬圈与所述外胆体通过紧固件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衬圈的外侧设有上把手,所述外胆体的胆口外侧对应设有下把手,所述上把手和所述下把手通过紧固件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体和所述外胆体均为透明件。
CN202120436473.1U 2021-03-01 2021-03-01 烹饪容器 Active CN216416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36473.1U CN216416780U (zh) 2021-03-01 2021-03-01 烹饪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36473.1U CN216416780U (zh) 2021-03-01 2021-03-01 烹饪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16780U true CN216416780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14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36473.1U Active CN216416780U (zh) 2021-03-01 2021-03-01 烹饪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167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16780U (zh) 烹饪容器
CN211483985U (zh) 烹饪器具
CN108968647A (zh) 一种锅具
CN213309013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110946460B (zh) 防烫烹饪容器及蒸汽加热式电饭煲
CN210540760U (zh) 一种滚筒式炒菜机
CN211795733U (zh) 防渗水多层隔热保温杯盖及保温杯
CN208551362U (zh) 蒸笼盖、蒸笼组件、烹饪厨具盖体组件和烹饪厨具
CN214258943U (zh) 夹层锅体及炊具
CN205269069U (zh) 一种简易型工业用蒸煮锅具
CN209678178U (zh) 一种多功能炒锅
CN210540832U (zh) 一种具有水箱盖板的烹饪器具
CN208709533U (zh) 烹饪厨具盖体、烹饪厨具盖体组件和烹饪厨具
CN205338606U (zh) 一种电压力锅
CN112167961B (zh) 内热式烹饪容器及烹饪器具
CN107752739B (zh) 一种盖板组件上的密封圈、盖板组件、上盖组件和电器
CN209377348U (zh) 蒸笼及烹饪器具
CN216147788U (zh) 一种隔热效果好的烹饪器具
CN2495226Y (zh) 带溢流孔的新颖炊锅具
CN211130633U (zh) 烹饪器具
CN215383377U (zh) 一种多锅胆烹饪器具
CN211883401U (zh) 一种具有视窗的双层防烫水壶
CN213248346U (zh) 烹饪器具
CN217659259U (zh) 一种电热水杯
CN218355676U (zh) 一种防烫隔热电炒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