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56666U - 中置式加热器件及加热棒、液体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中置式加热器件及加热棒、液体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56666U
CN214256666U CN202120203057.7U CN202120203057U CN214256666U CN 214256666 U CN214256666 U CN 214256666U CN 202120203057 U CN202120203057 U CN 202120203057U CN 214256666 U CN214256666 U CN 214256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eating
heating device
conductive fixing
heat con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0305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峰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afevalu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afevalu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afevalu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afevalu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0305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566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56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566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置式加热器件,包括多个PTC加热元件以及导电固定座,所述PTC加热元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发热面,导电固定座对称设置在PTC加热元件的两个发热面上;导电固定座与发热面之间通过粘结的方式连接固定并导通,所述发热面上设有电极涂层,导电固定座包括导热面以及与发热面贴合的贴合面,在导电固定座上设有电极引线。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加热棒以及液体加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在PTC加热元件的发热面两侧对成设置导电固定座,以充当电极板的作用,从而简化了结构,而导电固定座还用于对PTC加热元件进行固定,在外壳与中置式加热器件之间设置绝缘导热材料,从而将热量经过绝缘导热材料传到至外壳,在同等的加热功率下,加热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中置式加热器件及加热棒、液体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器件,特别涉及一种中置式加热器件及加热棒、液体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加热棒一般采用电热丝作为发热元件,在管体中加入具有导热性的氧化镁粉,以填充管体与电热丝之间的空间,由于电热丝所在管体中的位置难以确定,因此容易出现加热棒上存在温度差,也就是说,管体的不同位置其热量也不相同,导致加热效果不均匀、加热效果差,而在使用中电热丝由于不能出现干烧情况,因此,需要时刻保证水箱中或者液体加热器中的水位能够将加热棒完全或部分浸泡;若出现供水不足的情况时,则会出现加热棒过热发红甚至炸裂的危险,这样不仅容易引起火灾,而且还危机人身安全,现有的PTC加热器一般为条形板状结构,其在电极板外需要包覆绝缘薄膜后再安装固定至加热棒外壳中,这种结构不仅复杂,而且存在热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置式加热器件及加热棒、液体加热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液体的加热效果,降低能耗而且安全性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中置式加热器件,包括多个PTC加热元件以及导电固定座,所述PTC加热元件依次排列,所述PTC加热元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发热面,导电固定座对称设置在PTC加热元件的两个发热面上,以使PTC加热元件被夹在两个导电固定座之间;所述导电固定座与发热面之间通过粘结的方式连接固定并导通,所述发热面上设有电极涂层,所述导电固定座包括导热面以及与发热面贴合的贴合面,在导电固定座上设有电极引线。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固定座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面上设有沿导电固定座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引线通槽,电极引线设于引线通槽中。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加热棒,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中设有所述的中置式加热器件,所述外壳具有内腔,外壳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中置式加热器件与外壳的内腔之间填充有绝缘导热材料,以使外壳、中置式加热器件以及绝缘导热材料之间紧密接触,电极引线通过外壳的开口引出至外壳外,在中置式加热器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绝缘的限位件,以将中置式加热器件与外壳设置在同一轴线上,在外壳的开口一端上还设有绝缘密封胶。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导热材料为氧化镁粉。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加热容器,还包括所述的中置式加热器件,中置式加热器件固定在加热容器中,所述中置式加热器件外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内腔,外壳上设有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中置式加热器件与外壳的内腔之间填充有绝缘导热材料,以使外壳、中置式加热器件以及绝缘导热材料之间紧密接触,电极引线通过外壳的开口引出至外壳外,在中置式加热器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绝缘的限位件,以将中置式加热器件与外壳设置在同一轴线上,在外壳的开口一端上还设有绝缘密封胶。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导热材料为氧化镁粉。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PTC加热元件的发热面两侧对成设置导电固定座,以充当电极板的作用,从而简化了结构,而导电固定座还用于对PTC加热元件进行固定,导电固定座与PTC加热元件固定后形成柱状,能够使加热更加均匀;将本实用新型的中置式加热器件用于加热棒中,在外壳与中置式加热器件之间设置绝缘导热材料,从而将热量经过绝缘导热材料传到至外壳,在同等的加热功率下,加热效果更好,由于采用PTC加热元件,因其可自动控温,可干烧,无超温风险,所以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中置式加热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中置式加热器件用于加热棒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导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中置式加热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PTC加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置式加热器件,包括多个PTC加热元件1以及导电固定座2,所述PTC加热元件1依次排列成一条直线,PTC加热元件1为片状结构,所述PTC加热元件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发热面11以及设置在发热面11一周的侧边(图8所示),在发热面11上涂有电极涂层,导电固定座2对称设置在PTC加热元件1的两个发热面11上,以将PTC加热元件1夹在两个导电固定座2之间;所述导电固定座2与发热面11之间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固定并导通;如图6所示,所述导电固定座2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弧形,导电固定座2可以为中空或实心结构,优选为实心,导电固定座2包括导热面21以及与发热面11贴合的贴合面22,在导电固定座2上设有电极引线23,电极引线23与导电固定座2电连接,电极引线23可通过焊接或压接的方式与导电固定座2连接固定。
如图2所示,所述导电固定座2为柱状,当两个导电固定座2与PTC加热元件1装配后,形成一体的柱状结构;导电固定座2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导电固定座2与发热面11之间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固定并导通具体为采用在导电固定座2的贴合面22上刷上厚度为0.05mm以下的高温固化胶后将贴合面22与发热面11相互贴合后加热使高温固化胶固化,高温固化胶自身为绝缘胶,由于发热面11上的金属涂层为凹凸不平的涂层表面,因此在与贴合面22相互贴合时,金属涂层的部分凸起会刺穿该高温固化胶并与贴合面22接触,以实现导通,同时防止因采用导电固化胶时溢胶问题而导致PTC发热元件1的侧边导电,引起短路等安全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电固定座2作为电极板,替代传统电极板作为导电电极,而且也起到了固定的效果,从而在加热效果不减的前提下,减少了部件,将导电固定座2设置为柱状,能够保证导热均匀,同时能够便于与外壳相互连接固定。
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电极引线23的装配,导热面21上设有沿导电固定座2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引线通槽24,引线通槽24贯通导电固定座2的两端端面,电极引线23设于引线通槽24中;具体地,引线通槽24设置在导热面21的中心处,引线通槽24为弧形,其弧度与电极引线23的线芯弧度相同,从而使电极引线23的线芯正好放在引线通槽24中,电极引线23是从引线通槽24的其中一端引出。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中置式加热器件,导电固定座2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其中导热面21形成在弧面上,贴合面22形成在半圆形的直边上。
当然,导电固定座2的横截面还可以采用矩形(图7所示),其中位于同一侧长边的两个角为圆弧过渡边,导热面21形成在该侧长边以及圆弧过渡边上,而贴合面22则设置在另一侧长边上。
如图6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导电固定座2的宽度a为15mm,如图2所示,PTC加热元件1的厚度b为2.0-3.0mm,宽度c为15mm。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加热棒,包括外壳4,在外壳4中设有上述的中置式加热器件100,由于前文已对中置式加热器件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外壳4具有内腔,在外壳4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开口,中置式加热器件100的轴线与外壳4的轴线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在中置式加热器件与外壳4的内腔之间填充有绝缘导热材料3,以使外壳4、中置式加热器件以及绝缘导热材料3之间紧密接触,电极引线23通过外壳4的开口引出至外壳4外,在中置式加热器件100的两端分别设有绝缘的限位件5,以对中置式加热器件100被限制在外壳4的中心上,以将中置式加热器件与外壳4设置在同一轴线上,在外壳4的开口上还设置有绝缘密封胶6,以防止水进入外壳4内。
如图2或图7所示,中置式加热器件100横截面形状与外壳4的内腔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以使中置式加热器件100能够容易装配,具体地,中置式加热器件100的横截面相撞与外壳4内腔的横截面形状基本相同,尺寸不同,以保证中置式加热器件100与外壳4内腔之间的直线距离基本相等,保证加热的均匀性。
如图4所示,两个限位件5上设有与中置式加热器件100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的凹槽51,以使限位件5通过凹槽51与中置式加热器件100的两端相互插接固定,在与电极引线23相对的限位件5上设有供电极引线伸出的引线孔52。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绝缘导热材料3为氧化镁粉,氧化镁粉填充密实在外壳4与中置式加热器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外壳4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外壳4为管状,其一端为开口为封闭面。
如图4和5所示,本实用新型开公开了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加热容器200,还包括所述的中置式加热器件100,由于前文已对中置式加热器件100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此不再赘述;所述中置式加热器件100外设有外壳4,所述外壳4具有内腔,外壳4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开口,中置式加热器件100的轴线与外壳4的轴线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在中置式加热器件与外壳4的内腔之间填充有绝缘导热材料3,以使外壳4、中置式加热器件以及绝缘导热材料3之间紧密接触,电极引线23通过外壳4的开口引出至外壳4外,在中置式加热器件100的两端分别设有绝缘的限位件5,以对中置式加热器件100被限制在外壳4的中心上,以将中置式加热器件与外壳4设置在同一轴线上,在外壳4的开口上还设置有绝缘密封胶6,以防止水进入外壳4内。
所述液体加热器中的中置式加热器件100可以设有多个。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中置式加热器件100还可用于气体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置导电固定座以充当电极板的作用,从而简化了结构,而导电固定座还用于对PTC加热元件进行固定,导电固定座的导热面为弧形,能够使加热更加均匀;将中置式加热器件用于加热棒中,在外壳与中置式加热器件之间设置绝缘导热材料,实现了无需再使用绝缘薄膜进行包覆,节省了材料,同时导热效果更好,将热量经过绝缘导热材料传到至外壳,在同等的加热功率下,与传统的PTC加热器或电热丝相比加热效果更好,采用PTC加热元件,可实现自动控温、可干烧、无超温风险,因此安全性高。

Claims (9)

1.一种中置式加热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PTC加热元件(1)以及导电固定座(2),所述PTC加热元件(1)依次排列,所述PTC加热元件(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发热面(11),导电固定座(2)对称设置在PTC加热元件(1)的两个发热面(11)上,以使PTC加热元件(1)被夹在两个导电固定座(2)之间;所述导电固定座(2)与发热面(11)之间通过粘结的方式连接固定并导通,所述发热面(11)上设有电极涂层,所述导电固定座(2)包括导热面(21)以及与发热面(11)贴合的贴合面(22),在导电固定座(2)上设有电极引线(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式加热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固定座(2)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式加热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面(21)上设有沿导电固定座(2)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引线通槽(24),电极引线(23)设于引线通槽(24)中。
4.一种加热棒,包括外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中设有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中置式加热器件,所述外壳(4)具有内腔,外壳(4)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中置式加热器件与外壳(4)的内腔之间填充有绝缘导热材料(3),以使外壳(4)、中置式加热器件以及绝缘导热材料(3)之间紧密接触,电极引线(23)通过外壳(4)的开口引出至外壳(4)外,在中置式加热器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绝缘的限位件(5),以将中置式加热器件与外壳(4)设置在同一轴线上,在外壳(4)的开口一端上还设有绝缘密封胶(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热材料(3)为氧化镁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7.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中置式加热器件,中置式加热器件固定在加热容器中,所述中置式加热器件外设有外壳(4),所述外壳(4)具有内腔,外壳(4)上设有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中置式加热器件与外壳(4)的内腔之间填充有绝缘导热材料(3),以使外壳(4)、中置式加热器件以及绝缘导热材料(3)之间紧密接触,电极引线(23)通过外壳(4)的开口引出至外壳(4)外,在中置式加热器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绝缘的限位件(5),以将中置式加热器件与外壳(4)设置在同一轴线上,在外壳(4)的开口一端上还设有绝缘密封胶(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热材料(3)为氧化镁粉。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CN202120203057.7U 2021-01-25 2021-01-25 中置式加热器件及加热棒、液体加热器 Active CN2142566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3057.7U CN214256666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中置式加热器件及加热棒、液体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3057.7U CN214256666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中置式加热器件及加热棒、液体加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56666U true CN214256666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52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03057.7U Active CN214256666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中置式加热器件及加热棒、液体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566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75419U (zh) 一种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02844381U (zh) 远红外热灸治疗仪
CN214256666U (zh) 中置式加热器件及加热棒、液体加热器
CN112770428A (zh) 中置式加热器件及加热棒、液体加热器
CN207011008U (zh) 一种流体加热器以及应用该流体加热器的便携式流体袋
CN216701680U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GB2562075A (en) Barrel for hair styling appliance
CN205137633U (zh) 陶土发热器及具有该发热器的发热装置
CN202231883U (zh) 一种卷发用陶瓷发热体
CN110278621B (zh) 环绕式加热器件及加热棒、液体加热器
US3581055A (en) Curling bobbin and heater
CN208096011U (zh) 一种发热体及电子烟
CN207071495U (zh) 一种胶枪用加热装置
CN214256663U (zh) 小型ptc加热器及水加热器
CN209371371U (zh) 蓄热组件及蓄热设备
CN215864065U (zh) 加热部件、水暖毯主机及水暖毯
JP2002542001A (ja) ホットメルトグルーアプリケータ及びこのアプリケータに使用するグルースティック
JPS6244392B2 (zh)
CN206251353U (zh) 一种金属陶瓷复合加热芯
CN204394225U (zh) 一种电热膜式车载热水杯内胆
CN218605115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组件
CN219243552U (zh) 一种微型蒸汽发生器
CN217609585U (zh) 一种发热装置和雾化器
CN216852402U (zh) Ptc发热管及ptc加热器
CN107321566A (zh) 一种胶枪用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