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09585U - 一种发热装置和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热装置和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09585U
CN217609585U CN202220548769.7U CN202220548769U CN217609585U CN 217609585 U CN217609585 U CN 217609585U CN 202220548769 U CN202220548769 U CN 202220548769U CN 217609585 U CN217609585 U CN 217609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heated
heat
heating assembly
heat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4876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才学
杨扬彬
莫和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4876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09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09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09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热装置和雾化器,所述发热装置用于加热待加热对象,所述发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第一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待加热对象的底部;第二加热组件环绕所述待加热对象以及所述第一加热组件设置,且对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所述待加热对象进行加热;其中,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沿所述待加热对象的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形成热气流对所述待加热对象加热,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与所述待加热对象抵接。通过对待加热对象周向加热和底部热气流两个加热方式进行复合加热,以提高加热效率,提升客户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发热装置和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热装置和雾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雾化器技术的发展,雾化器由于轻便易携带、使用方便且外形时尚深受大众喜爱,雾化器主要通过对近似具有香烟味的溶液进行加热以产生烟雾供使用者吸入。
目前的雾化器的加热方式都是单一的加热方式进行加热,例如通过电阻加热,将发热体与待加热对象直接接触进行加热,但是待加热对象底部容易烤糊;或者使用热气流加热,但是热气流需要将金属发热体加工小孔,加工小孔比较困难,且热气流传至待加热对象比较慢,容易给客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速度快,且不易烤糊待加热对象底部的发热装置和雾化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用于加热待加热对象,所述发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待加热对象的底部;所述第二加热组件环绕所述待加热对象以及所述第一加热组件设置,且对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所述待加热对象进行加热;其中,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沿所述待加热对象的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形成热气流对所述待加热对象加热,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与所述待加热对象抵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包括发热管和发热线路,所述发热线路围绕所述发热管设置,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以及所述待加热对象设置在所述发热管内;所述发热线路发热后将热量传递至所述发热管和所述第一加热组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与所述待加热对象的底部之间设有一间隙,所述第一加热组件采用导热率高的材料制成。
可选的,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与所述待加热对象的底部抵接,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与所述待加热对象抵接的一端采用导热率低的材料制成。
可选的,所述间隙的宽度为0.5mm-2mm。
可选的,所述间隙内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由硅胶制成。
可选的,所述发热管与所述待加热对象以及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抵接,所述第一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发热管的空腔内。
可选的,所述发热线路包括发热电阻,所述发热管与所述待加热对象的形状相同,都为圆柱形。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用于加热待加热对象,所述发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待加热对象的底部;所述第二加热组件环绕所述待加热对象以及所述第一加热组件设置,且对所述第一加热组件进行加热;其中,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包括隔热管和导电线圈,所述导电线圈围绕所述隔热管设置,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以及所述待加热对象设置在所述隔热管内;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沿所述待加热对象的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形成热气流对所述待加热对象加热;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与所述待加热对象的底部抵接对所述待加热对象进行接触加热,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与所述待加热对象抵接的一端采用导热率低的材料制成。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发热装置。
相对于单一的加热方式的方案来说,本申请通过使用多种加热方式对待加热对象进行复合加热,对底部使用热气流间接加热,使得底部受热均匀不易产生烤糊,同时对待加热对象的周向进行接触加热,提高加热速度,抽吸的时候热气流就会随着气流进入待加热对象,实现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等多种方式组合的复合加热,大大提高了加热的速度和加热的均匀性,避免加热速率慢或者加热易烤糊等问题的发生,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的雾化器的示意图。
其中,100、发热装置;110、第一加热组件;111、通孔;120、第二加热组件;121、发热管;122、发热线路;123、间隙;124、隔热管;125、导电线圈;130、限位结构;200、雾化器;210、待加热对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为不排他的包含,可能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另外,“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相对位置关系描述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热装置100,所述发热装置100用于加热待加热对象210,所述发热装置100包括第一加热组件110和第二加热组件120,所述第一加热组件110设置在所述待加热对象210的底部;所述第二加热组件120环绕所述待加热对象210以及所述第一加热组件110设置,且对所述第一加热组件110和所述待加热对象210进行加热;一般的,第二加热组件120包裹待加热对象210的下部分,且完全包裹第一加热组件110,其中,所述第一加热组件110为热气流发热装置100,所述第一加热组件110沿所述待加热对象210的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多个通孔111,即通过相当于从第一加热组件110靠近待加热对象210的一端贯穿至第一加热组件110远离所述待加热对象210的一端,所述第一加热组件110形成热气流对所述待加热对象210加热,所述第二加热组件120与所述待加热对象210抵接,其中,通孔111的数量可以根据第一加热组件110的体积大小设置,一般的,通孔111主要均匀的设置在第一加热组件110上,所述发热管121与所述待加热对象210以及所述第一加热组件110抵接,所述第一加热组件110设置在所述发热管121的空腔内。
本申请通过第二加热组件120对待加热对象210直接加热,以及第二组件将热传递至第一加热组件110,第一加热组件110由于设有通孔111,从而形成热气流,进而对待加热对象210进行热气流加热,两个加热方式进行结合,实现对待加热对象210的复合加热,提高加热效率,提升客户体验感。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热组件120包括发热管121和发热线路122,所述发热线路122围绕所述发热管121设置,所述第一加热组件110以及所述待加热对象210设置在所述发热管121内;所述发热线路122发热后将热量传递至所述发热管121和所述第一加热组件110,通过发热管121对待加热对象210进行周向加热,通过第一加热组件110对所述待加热对象210进行热气流加热。其中,所述发热线路122包括发热电阻,环绕设置在所述发热管121的四周,一般均匀分布在发热管121的外壁上,为了使得发热管121与待加热对象210的接触面积大,且导热均匀,所述发热管121与所述待加热对象210的形状相同,都为圆柱形。
其中,所述待加热对象210包括但不仅限于烟支、雾化条等类似的物件,以及用于容纳或夹持烟支或雾化器的结构;在发热线路122对第一加热组件110进行加热时,为了使得热量更快速的传递到所述第一加热组件110上,形成热气流,整个所述第一加热组件110采用导热率高的材料制成,在加热后,由于第一加热组件110的温度比较高,为了表面第一加热组件110与待加热对象210的底部直接接触,在所述第一加热组件110与所述待加热对象210的底部之间设有一间隙123,所述间隙123的宽度为0.5mm-2mm,若距离太近可能会造成第一加热组件110烤糊待加热对象210的底部,若相差太远,可能会造成加热速度低,故需要将第一加热组件110与待加热对象210之间的间距,即所述间隙123的控制在0.5mm-2mm。当然,间距也不并不是在这个范围内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待加热对象210的具体大小以及发热线路122的发热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发热线路122发热量非常大的时候,可以将间隙123的宽度设置在1mm-5mm也是可以的,目前常用的雾化器200中,所述间隙123的宽度一般选择是1mm;通常在所述间隙123内还可以设置有限位结构130,限定所述第一加热组件110的位置,避免第一加热组件110收到外力摇晃后向所述待加热对象210的底部靠近,所述限位结构130由硅胶制成,不仅可以限位,还具有一定的热传导作用;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材料制成的限位结构130,不过对于限位结构130的材质一般选择为导热低的材料,避免导热高使得限位结构130被加热后与待加热对象210直接接触,烤糊所述待加热对象210(如烟支)的底部。
如图2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以待加热对象为烟支进行举例说明,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第一加热组件110与所述待加热对象210的底部之间不存在间隙123,即所述第一加热组件110与所述待加热对象210的底部抵接相互接触,考虑到直接接触可能会存在烤糊待加热对象210底部的情况发生,故所述第一加热组件110与所述待加热对象210抵接的一端采用导热率低的材料制成,即在制备第一组件的时候在靠近所述待加热对象210的一端导热率低的材料,远离所述待加热对象210的一端使用导热率高的材料,可以一体成型制成;当然,也可以整个第一加热组件110都使用导热率低的材料制备形成;或者在第一加热组件110与待加热对象210之间设置一个导热率低的材料膜层将第一加热组件110和待加热对象210隔开,避免直接接触,第一加热组件110还是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导热率高的材料制成,对应的第一加热组件110与待加热对象210之间的导热率低的材料膜层也设置有通孔111,且材料膜层的通孔111与第一加热组件110的通孔111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相互连通,可以避免热气流被导热率低的材料膜层挡住。
如图3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热装置100,所述发热装置100用于加热雾化器200的待加热对象210,所述发热装置100包括第一加热组件110和第二加热组件120,所述第一加热组件110设置在所述待加热对象210的底部;所述第二加热组件120环绕所述待加热对象210以及所述第一加热组件110设置,且对所述第一加热组件110进行加热;其中,所述第二加热组件120包括隔热管124和导电线圈125,所述导电线圈125围绕所述隔热管124设置,所述第一加热组件110以及所述待加热对象210设置在所述隔热管124内;所述第一加热组件110沿所述待加热对象210的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多个通孔111,所述第一加热组件110形成热气流对所述待加热对象210加热;所述第一加热组件110与所述待加热对象210的底部抵接对所述待加热对象210进行接触加热,所述第一加热组件110与所述待加热对象210抵接的一端采用导热率低的材料制成。
通过导电线圈125产生电磁感应以使得所述第一加热组件110自主发热,通过第一加热组件110与所述待加热对象210直接接触进行接触加热,通过第一加热组件110设置的通孔111形成热气流对所述待加热对象210进行间接加热,使用两种加热方式进行结合以实现复合加热,提高加热效率。
一般的,在制备第一组件的时候在靠近所述待加热对象210的一端导热率低的材料,远离所述待加热对象210的一端使用导热率高的材料,可以一体成型制成;当然,也可以整个第一加热组件110都使用导热率低的材料制备形成;或者在第一加热组件110与待加热对象210之间设置一个导热率低的材料膜层将第一加热组件110和待加热对象210隔开,避免直接接触,第一加热组件110还是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导热率高的材料制成,对应的第一加热组件110与待加热对象210之间的导热率低的材料膜层也设置有通孔111,且材料膜层的通孔111与第一加热组件110的通孔111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相互连通,可以避免热气流被导热率低的材料膜层挡住。
如图4所示,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雾化器200,所述雾化器200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的发热装置100,所述发热装置100实现对所述雾化器200的待加热对象210的复合加热,提高加热效率,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当然,该雾化器200除了上述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以外,还具有其他结构,比如控制电路板、固定支架和屏幕等等,但该部分不是本申请的发明重点,因而不再赘述;只要应用于本申请对应待加热对象210进行复合加热的加热装置,均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加热待加热对象,所述发热装置包括:
第一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待加热对象的底部;以及
第二加热组件,环绕所述待加热对象以及所述第一加热组件设置,且对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所述待加热对象进行加热;
其中,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沿所述待加热对象的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形成热气流对所述待加热对象加热,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与所述待加热对象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包括发热管和发热线路,所述发热线路围绕所述发热管设置,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以及所述待加热对象设置在所述发热管内;
所述发热线路发热后将热量传递至所述发热管和所述第一加热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与所述待加热对象的底部之间设有一间隙,所述第一加热组件采用导热率高的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与所述待加热对象的底部抵接,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与所述待加热对象抵接的一端采用导热率低的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宽度为0.5mm-2mm。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内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由硅胶制成。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与所述待加热对象以及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抵接,所述第一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发热管的空腔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路包括发热电阻,所述发热管与所述待加热对象的形状相同,都为圆柱形。
9.一种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加热待加热对象,所述发热装置包括:
第一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待加热对象的底部;以及
第二加热组件,环绕所述待加热对象以及所述第一加热组件设置,且对所述第一加热组件进行加热;
其中,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包括隔热管和导电线圈,所述导电线圈围绕所述隔热管设置,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以及所述待加热对象设置在所述隔热管内;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沿所述待加热对象的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形成热气流对所述待加热对象加热;
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与所述待加热对象的底部抵接对所述待加热对象进行接触加热,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与所述待加热对象抵接的一端采用导热率低的材料制成。
10.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发热装置。
CN202220548769.7U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发热装置和雾化器 Active CN217609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48769.7U CN217609585U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发热装置和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48769.7U CN217609585U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发热装置和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09585U true CN217609585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45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48769.7U Active CN217609585U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发热装置和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095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54542U (zh) 可调整发热区域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09315838B (zh) 一种加热不燃烧香烟的智能3d均热装置、套件及其加热方法
CN206227716U (zh) 电子烟的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7080292B (zh) 辅助吸烟的电子烟具
JP2019134701A (ja) 加熱装置及び電子タバコ
CN207040894U (zh) 分段加热式电子烟具
EP3598905A1 (en) Baked smoking set and vacuum insulated heating assembly
CN112931952A (zh) 一种雾化芯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08208938A (zh) 一种发热体及制备方法
CN207784280U (zh) 一种发热体
CN110200331A (zh) 一种电子烟加热器
CN216821765U (zh) 加热组件、热交换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WO2023024812A1 (zh) 加热器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019085U (zh) 一种雾化芯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609585U (zh) 一种发热装置和雾化器
CN208354597U (zh) 一种发热装置及其电子烟
CN111838773A (zh) 加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WO2020151618A1 (zh) 烟支加热器及电加热吸烟装置
CN219373827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结构
CN217609583U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CN207411493U (zh) 一种烟弹雾化器及电子烟
EP4023081A1 (en) Heating assembly for use in smoking apparatus
CN210130355U (zh) 一种用于固体电子烟雾化器的发热体
CN221284671U (zh) 发热模块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21284674U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