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53507U - 一种写字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写字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53507U
CN214253507U CN202120572922.5U CN202120572922U CN214253507U CN 214253507 U CN214253507 U CN 214253507U CN 202120572922 U CN202120572922 U CN 202120572922U CN 214253507 U CN214253507 U CN 214253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riting
cap
pen
instrument according
internal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729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ya 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ya Moyuan Cul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ya Moyuan Cul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ya Moyuan 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729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53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53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535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ns And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写字工具,第一书写部(1)与第二书写部(3)相互配合使用,帽体组件(2)包括笔帽(21)和第二盖体(22),第二盖体(22)与笔帽(21)可拆卸连接,第二盖体(22)上具有第二内螺纹(221),笔帽(21)一端具有第二外螺纹柱(211),以实现第二外螺纹柱(211)插入至第二盖体(22)内,第二外螺纹柱(211)与第二内螺纹(221)螺纹连接;第二书写部(3)包括压模纸(31)和底板纸(32),所述压模纸(31)设置于所述底板纸(32)上方。本实用新型方便清理废液,可以帮助汉字练习者达到快速掌握汉字的结构、大小、居中的要求,为提高练习者对汉字的认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Description

一种写字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学习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写字工具。
背景技术
汉字练字格作为练字者初学汉字的必备工具,其形式从唐朝时期的九宫格,逐渐演变并发展出井字格、米字格、田字格,现在还新发明有回宫格、回田格等,都是建立在“汉字是方块字”这一概念之上的外方向字格。练字格的使用效果更是对汉字更好把握其结构特性、练好书法所必不可少的基础。
笔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文具,是供书写或绘画用的工具,多通过笔尖将带有颜色的固体或液体(墨水)在纸上或其他固体表面绘制文字、符号或图画,也有利用固体笔尖的硬度书写画图用铅笔和炭笔。
现有的写字笔在使用后,其写字笔的笔尖会产生一些液体,当不用时,若安装至笔帽内部,则容易将该液体带入至笔帽内,而现有的写字笔对于笔帽的内部都不方便清理,因此急需改进。
另外,目前市面上的汉字练字格更多是单纯的描红本,缺乏循序渐进培养初学者练习汉字书写习惯的布置,因此急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写字工具,通过在第二盖体上设置第二内螺纹,笔帽一端设置第二外螺纹柱,以实现第二外螺纹柱插入至第二盖体内,第二外螺纹柱与第二内螺纹螺纹连接,可以方便拆卸和组装,当需要清理液体时,通过旋转开笔帽和第二盖体,即可方便清理,方便使用,可以帮助汉字练习者达到快速掌握汉字的结构、大小、居中的要求,为提高练习者对汉字的认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写字工具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写字工具,包括第一书写部、帽体组件和第二书写部,所述帽体组件与所述第一书写部拔插连接,所述第一书写部与所述第二书写部相互配合使用,所述帽体组件包括笔帽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笔帽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盖体上具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笔帽一端具有第二外螺纹柱,以实现所述第二外螺纹柱插入至所述第二盖体内,所述第二外螺纹柱与所述第二内螺纹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书写部包括压模纸和底板纸,所述压模纸设置于所述底板纸上方。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压模纸凸出或凹陷显示示范字体,以形成通过所述第一书写部在练习区书写字时对高度进行限定。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的写字工具,还包括第二吸部,所述第二吸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一端,其中,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二吸部粘结,所述第二吸部用于吸附在光滑面或吸附在磁性物体上或吸附在金属上。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帽体组件包括夹片,所述夹片一端与所述第二盖体一侧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书写部包括笔体,所述笔体一端插入至所述笔帽内,与所述笔帽拔插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书写部包括第一盖体、第一外螺纹柱和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盖体一侧与所述第一外螺纹柱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内螺纹设置于所述笔体另一端,以实现所述第一外螺纹柱插入至所述笔体另一端,所述第一外螺纹柱与所述第一内螺纹螺纹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书写部还包括第一吸部,所述第一吸部用于吸附在光滑面或吸附在磁性物体上或吸附在金属上,所述第一吸部与所述第一盖体一侧粘结。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书写部包括柔性体,所述柔性体设置于所述笔体外表面。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盖体与第一外螺纹柱一体成型。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盖体与第二内螺纹一体成型。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笔体的一端插入至所述笔帽内部时,所述柔性体与所述笔帽的内表面产生阻尼摩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第二盖体上设置第二内螺纹,笔帽一端设置第二外螺纹柱,以实现第二外螺纹柱插入至第二盖体内,第二外螺纹柱与第二内螺纹螺纹连接,可以方便拆卸和组装,当需要清理液体时,通过旋转开笔帽和第二盖体,即可方便清理,方便使用。
2.可以帮助汉字练习者达到快速掌握汉字的结构、大小、居中的要求,为提高练习者对汉字的认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按照本实用新型写字工具的立体图。
图2是按照本实用新型写字工具的另一立体图。
图3是按照本实用新型写字工具的第一盖体立体图。
图4是按照本实用新型写字工具的第二盖体、第二内螺纹、第二吸部和夹片连接示意图。
图5是按照本实用新型写字工具的笔帽和第二外螺纹柱连接示意图。
图6是按照本实用新型写字工具使用效果示意图。
图7是按照本实用新型写字工具的第二书写部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第一书写部;11、笔体;111、柔性体;12、第一盖体;121、第一吸部;13、第一外螺纹柱;14、第一内螺纹;2、帽体组件;21、笔帽;211、第二外螺纹柱;22、第二盖体;221、第二内螺纹;222、第二吸部;23、夹片;3、第二书写部;31、压模纸;32、底板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写字工具,包括第一书写部1、帽体组件2和第二书写部3,所述帽体组件2与所述第一书写部1拔插连接,所述第一书写部1与所述第二书写部3相互配合使用,所述帽体组件2包括笔帽21和第二盖体22,所述第二盖体22与所述笔帽2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盖体22上具有第二内螺纹221,所述笔帽21一端具有第二外螺纹柱211,以实现所述第二外螺纹柱211插入至所述第二盖体22内,所述第二外螺纹柱211与所述第二内螺纹22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书写部3包括压模纸31和底板纸32,所述压模纸31设置于所述底板纸32上方,所述压模纸31凸出或凹陷显示示范字体,以形成通过所述第一书写部1在练习区书写字时对高度进行限定。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的写字工具,还包括第二吸部222,所述第二吸部222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22一端,其中,所述第二盖体22与所述第二吸部222粘结,所述第二吸部222用于吸附在光滑面或吸附在磁性物体上或吸附在金属上,其中,所述第二吸部222可以为吸盘,如果采用吸盘,则可以将吸盘吸附在光滑面上;所述第二吸部222可以为磁铁,若采用磁铁,则可以将磁铁吸附在磁性物体上或者铁上等等;所述第二吸部222还可以为金属,例如可以为铁,若采用铁,则可以将其吸附在具有磁性的物体上,例如磁铁上,可以避免其滑落,好寻找,避免丢失。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帽体组件2包括夹片23,所述夹片23一端与所述第二盖体22一侧连接,可以方便将其挂起来。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第一书写部1包括笔体11,所述笔体11一端插入至所述笔帽21内,与所述笔帽21拔插连接,方便拆卸和组装。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第一书写部1包括第一盖体12、第一外螺纹柱13和第一内螺纹14,所述第一盖体12一侧与所述第一外螺纹柱13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内螺纹14设置于所述笔体11另一端,以实现所述第一外螺纹柱13插入至所述笔体11另一端,所述第一外螺纹柱13与所述第一内螺纹14螺纹连接。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第一书写部1还包括第一吸部121,所述第一吸部121用于吸附在光滑面或吸附在磁性物体上或吸附在金属上,所述第一吸部121与所述第一盖体12一侧粘结,其中,所述第一吸部121可以为吸盘,如果采用吸盘,则可以将吸盘吸附在光滑面上;所述第一吸部121可以为磁铁,若采用磁铁,则可以将磁铁吸附在磁性物体上或者铁上等等;所述第一吸部121还可以为金属,例如可以为铁,若采用铁,则可以将其吸附在具有磁性的物体上,例如磁铁上,可以避免其滑落,好寻找,避免丢失。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第一书写部1包括柔性体111,所述柔性体111设置于所述笔体11外表面,可以将柔性体111粘结在笔体11外表面,其中,柔性体111可以采用硅胶等等。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第一盖体12与第一外螺纹柱13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盖体22与第二内螺纹221一体成型,可以使其结构更加坚固,所述笔体11的一端插入至所述笔帽21内部时,所述柔性体111与所述笔帽21的内表面产生阻尼摩擦,避免所述笔帽21自动脱落。
如图7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需要练字时,将所述压模纸31铺设于所述底板纸32上方,所述压模纸31凸出或凹陷显示示范字体,以形成通过所述第一书写部1在练习区书写字时对高度进行限定,方便练习,所述底板纸32包括示范区321和练习区322,所述示范区321设置在练习区322的左侧,所述示范区321包括示范字3211和与其相匹配的拼音3212,所述拼音3212设置在示范字3211的下方,所述练习区322包括由上至下布置的描摹区3221、临写区3222和创作区3223,所述描摹区3221为一组“田”字格3224,所述“田”字格3224的中心处设置正方形宫格A3229,在所述正方形宫格A3229内设置国标楷体规范汉字32210,所述临写区3222为一组正方形宫格B32211,在所述正方形宫格B32211的中心处设置正方形宫格A3229,所述创作区3223为一组正方形宫格B322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盖体22上设置第二内螺纹221,笔帽21一端设置第二外螺纹柱211,以实现第二外螺纹柱211插入至第二盖体22内,第二外螺纹柱211与第二内螺纹221螺纹连接,可以方便拆卸和组装,当需要清理液体时,通过旋转开笔帽21和第二盖体22,即可方便清理,方便使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写字工具,包括第一书写部(1)、帽体组件(2)和第二书写部(3),所述帽体组件(2)与所述第一书写部(1)拔插连接,所述第一书写部(1)与所述第二书写部(3)相互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组件(2)包括笔帽(21)和第二盖体(22),所述第二盖体(22)与所述笔帽(2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盖体(22)上具有第二内螺纹(221),所述笔帽(21)一端具有第二外螺纹柱(211),以实现所述第二外螺纹柱(211)插入至所述第二盖体(22)内,所述第二外螺纹柱(211)与所述第二内螺纹(22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书写部(3)包括压模纸(31)和底板纸(32),所述压模纸(31)设置于所述底板纸(32)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写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模纸(31)凸出或凹陷显示示范字体,以形成通过所述第一书写部(1)在练习区书写字时对高度进行限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写字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吸部(222),所述第二吸部(222)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22)一端,其中,所述第二盖体(22)与所述第二吸部(222)粘结,所述第二吸部(222)用于吸附在光滑面或吸附在磁性物体上或吸附在金属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写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组件(2)包括夹片(23),所述夹片(23)一端与所述第二盖体(22)一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写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书写部(1)包括笔体(11),所述笔体(11)一端插入至所述笔帽(21)内,与所述笔帽(21)拔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写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书写部(1)包括第一盖体(12)、第一外螺纹柱(13)和第一内螺纹(14),所述第一盖体(12)一侧与所述第一外螺纹柱(13)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内螺纹(14)设置于所述笔体(11)另一端,以实现所述第一外螺纹柱(13)插入至所述笔体(11)另一端,所述第一外螺纹柱(13)与所述第一内螺纹(14)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写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书写部(1)还包括第一吸部(121),所述第一吸部(121)用于吸附在光滑面或吸附在磁性物体上或吸附在金属上,所述第一吸部(121)与所述第一盖体(12)一侧粘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写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书写部(1)包括柔性体(111),所述柔性体(111)设置于所述笔体(11)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写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12)与第一外螺纹柱(13)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盖体(22)与第二内螺纹(221)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写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笔体(11)的一端插入至所述笔帽(21)内部时,所述柔性体(111)与所述笔帽(21)的内表面产生阻尼摩擦。
CN202120572922.5U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写字工具 Active CN214253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72922.5U CN214253507U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写字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72922.5U CN214253507U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写字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53507U true CN214253507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27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72922.5U Active CN214253507U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写字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535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53507U (zh) 一种写字工具
CN209015492U (zh) 英语卡片展示架及英语卡片
CN201296112Y (zh) 教学用白板笔
CN201065008Y (zh) 暗线黑板
CN200981417Y (zh) 握笔器
CN215271272U (zh) 一种远程教学课桌
CN203616913U (zh) 一种新型英语教学用具
CN203118244U (zh) 一种字母教学板
CN206510629U (zh) 一种多功能笔
CN210733652U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多功能汉字书写板
CN207481528U (zh) 一种多功能教学板
CN210574920U (zh) 简易卡片、海报夹持架
CN213734326U (zh) 一种古代文学用教学展示讲解装置
CN212484668U (zh) 一种基于对外汉语便携式的教学板
CN215814653U (zh) 一种伸缩触控教鞭
CN2192473Y (zh) 一种笔架及其专用书写笔
CN201677657U (zh) 一种节约空间的笔筒
CN216527938U (zh) 多功能纸卡夹架
CN201913954U (zh) 卡片式小黑板
CN212796357U (zh) 一种学生学习用的文具收纳装置
CN203485628U (zh) 一种新型磁性组装笔
CN203046612U (zh) 一种政治教学展示板
CN203118276U (zh) 一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后提示用的标签支架
CN214449882U (zh) 一种归置笔的收纳装置
CN2501692Y (zh) 自动粉笔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9

Address after: 102200 918, floor 9, building 3, yard 8, development road, Huilongguan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ingya Cultur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32 1009, building 1, Desheng real estate building, Huangs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Jingya Moyuan Cultur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