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40975U - 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40975U
CN214240975U CN202022825047.5U CN202022825047U CN214240975U CN 214240975 U CN214240975 U CN 214240975U CN 202022825047 U CN202022825047 U CN 202022825047U CN 214240975 U CN214240975 U CN 214240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damper
assembly
bracket
auxiliary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250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军多
王雪峰
张英富
张星
邹亮
骆兴
徐鹏
冯昆栋
商允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250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409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40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409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所述副车架总成包括:副车架本体,所述副车架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悬置支架的悬置安装部;减振器总成,所述减振器总成设置于所述悬置安装部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总成通过将减振器总成布置在悬置安装部上,从振动源上进行快速吸振降噪,进而提高车辆的NVH性能,保证了用户的驾驶体验。

Description

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振结构的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车辆的飞速发展,各企业对汽车的设计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车辆在不同路况或不同驾驶模式下,底盘产生的振动噪音影响用户正常驾驶体验。
为了达到能够提高振动源处动刚度而减小整车所产生的振动噪音的目的,一般在副车架的相对位置增加减振器,及增加的减振器结构、外形、安装形式、安装方向以及减振块的重量也都各有不同。目前,副车架上可拆卸的减振器结构大多为通过六角法兰面螺栓和六角法兰面螺母将减振器固定在副车架上。
现有的具体安装结构,使减振器的外形尺寸大,占用过多的空间,导致布置位置离振动源的位置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副车架总成,该副车架总成通过将减振器总成布置在悬置安装部上,从振动源上进行快速吸振降噪,进而提高车辆的NVH性能,保证了用户的驾驶体验。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副车架总成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总成,副车架总成包括:副车架本体,所述副车架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悬置支架的悬置安装部;减振器总成,所述减振器设置于所述悬置安装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总成,该副车架总成通过将减振器总成布置在悬置安装部上,从振动源上进行快速吸振降噪,进而提高车辆的NVH性能,保证了用户的驾驶体验,并且这种安装方式还可以减少减振器所占用的空间,可以为副车架总成附近的其他零件提供充足的空间,进一步提高了副车架总成结构的紧凑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减振器总成包括:减振器支架,所述减振器支架设置于所述悬置安装部;减振器,所述减振器设置于所述减振器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减振器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用于固定所述减振器;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端,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的自由端分别向所述悬置安装部延伸并且分别与所述悬置安装部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减振器构造为柱状且在轴向上设置有贯通所述减振器的安装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适于与紧固件与所述安装孔正对的配合的凸焊螺母,所述减振器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凸焊螺母配合以固定于所述底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底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支脚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副车架总成还包括:悬置支架,所述悬置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悬置安装部相连另一端适于与所述车辆的变速器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悬置安装部内形成有用于收容所述悬置支架一端的悬置安装空间,所述减振器总成设置于所述悬置安装部的外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副车架本体包括:副车架上板,所述副车架上板包括上板横梁以及设置于上板横梁两侧的上板纵梁,所述上板横梁上形成有悬置安装部上壳体,悬置安装部上壳体邻近其中一个所述上板纵梁;副车架下板,所述副车架下板包括下板横梁以及设置于下板横梁两侧的下板纵梁,所述下板横梁上形成有悬置安装部下壳体,所述悬置安装部上壳体与所述悬置安装部下壳体限定出所述悬置安装空间,所述减振器总成设置于所述悬置安装部上壳体和/或悬置安装部下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悬置安装部上壳体和/或悬置安装部下壳体上设置有适于容纳紧固件的紧固件安装槽。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副车架总成,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副车架总成,因此该车辆的减振器布置在悬置安装部上,当车辆在不同路况下行驶时,该车辆的副车架总成能够从振动源上进行快速吸振降噪,进而提高车辆的NVH性能,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驾驶体验,并且对于同平台的车型而言,同样可以运用所述减振器,因而节省开发新的减振器支架,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研发效率,以及产品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车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器支架和悬置安装部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车架总成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副车架总成1,副车架本体11,
悬置支架12,
减振器总成13,减振器支架131,
底板1311,第一支脚1312,第二支脚1313,
凸焊螺母1314,加强筋1315,焊接定位孔1316,
减振器132,
悬置安装部14,悬置安装部上壳体141,悬置安装部下壳体142,
紧固件安装槽143,焊道15,紧固件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车架总成1,副车架总成1包括副车架本体11、悬置支架12和减振器总成13。副车架本体11上设置有悬置安装部14,悬置支架12的一端与悬置安装部14相连另一端用于与车辆的变速器相连,减振器总成13设置于悬置安装部14上。
相关技术中,车辆在不同路况下行驶时,底盘振动产生噪音影响用户正常驾驶体验。为了达到能够提高振动源处的动刚度而减小整车所产生的振动噪音的目的,所设计的减振器的结构、外形、安装形式、安装方向以及减振块的重量也各有不同。目前,副车架上可拆卸的减振器结构大多为通过六角法兰面螺栓和六角法兰面螺母将减振器固定在副车架上,但是这种减振器的布置位置离振动源的位置远,导致减振器的外形尺寸大,并且占用过多的空间。
具体而言,结合图1所示,副车架本体11、悬置支架12和减振器总成13共同构成副车架总成1。在副车架本体11上可以设置有悬置安装部14,悬置安装部14可以用于连接悬置支架12,在安装过程中,悬置安装部14用于为悬置支架12提供安装点,提高悬置支架12与副车架本体11的可靠性。悬置支架12的一端可以与悬置安装部14相连,另一端可以与车辆的变速器相连,悬置支架12用于为变速器提供支撑,保证了副车架总成1结构的稳定性。
减振器总成13可以布置在悬置安装部14上,减振器总成13通过上下振动来吸收悬置安装部14上的振动,从而达到减振的效果。副车架总成1的振动源一般是来自于变速器的振动,而减振器总成13可以悬置安装部14连接,使减振器总成13更加有效地降低来自变速器的振动,在具有同等的减振效果时减振器总成13的质量更轻,体积更小。
除此之外,减振器总成13的尺寸外形要远远小于现有技术中的减振器总成13尺寸外形,因而得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并且还能减少减振器总成13所占用的空间,能够为周边零件提供一定的安全间隙,进一步保障了用户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简言之,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总成1通过将减振器总成13布置在悬置安装部14上,从振动源上进行快速吸振降噪,进而提高车辆的NVH性能,保证了用户的驾驶体验,并且这种安装方式还可以减少减振器总成13所占用的空间,可以为副车架总成1附近的其他零件提供充足的空间,进一步提高了副车架总成1结构的紧凑性。
结合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悬置安装部14的内部可以形成有悬置安装空间,悬置安装空间能够收容悬置支架12一端。悬置安装空间能够进一步减少悬置支架12所占用的空间,从而提高副车架总成1的集成性。减振器总成13可以设置在悬置安装部14的上表面上,从而减少减振器总成13左右两边的占用的空间,进而实现了零件的集成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副车架本体11包括副车架上板和副车架下板。副车架上板可以包括上板横梁以及设置于上板横梁两侧的上板纵梁,上板横梁上可以形成有悬置安装部上壳体141,悬置安装部上壳体141可以邻近其中一个上板纵梁,相应地,在副车架下板可以包括下板横梁以及设置于下板横梁两侧的下板纵梁,下板横梁上可以形成有悬置安装部下壳体142。悬置安装部上壳体141与悬置安装部下壳体142安装组合在一起,进而限定出悬置安装空间,悬置安装空间能够收容悬置支架12一端。减振器总成13可以设置在悬置安装部上壳体141和/或悬置安装部下壳体142。
结合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减振器总成13包括减振器支架131和减振器132。减振器支架131可以设置于在悬置安装部上壳体141的外表面,也可以设置在悬置安装部下壳体142的外表面。减振器132可以设置于减振器支架131上,并与减振器支架131紧密连接。减振器132可以构造为对称结构,能够让工作人员无需进行防错安装,并且还便于工作人员的安装和拆卸,从而提高了减振器总成13的安装效率。
结合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减振器支架131的支脚构造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支脚1312和第二支脚1313。第一支脚1312和第二支脚1313可以分别设置在底板1311的两端,并且朝向悬置安装部14的两侧延伸,第一支脚1312的自由端和第二支脚1313的自由端可以分别与悬置安装部14的两侧固定,固定方式可以是焊接固定,提高了支脚与悬置安装部14连接处的局部刚度,保证了减振器支架131结构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减振器132可以构造为柱状,并且在减振器132的轴向上可以设置有贯通减振器132的安装孔,底板1311上可以设置有凸焊螺母1314,凸焊螺母1314可以与安装孔正对,凸焊螺母1314可以通过焊接的连接方式固定在底板1311的下表面,不仅提高了凸焊螺母1314与底板1311连接的稳定性,还可以节省凸焊螺母1314所占用的空间。凸焊螺母1314可以与紧固件101配合,减振器132可以通过紧固件101与凸焊螺母(1314)配合以固定于底板1311上,这里所指的紧固件101可以螺栓,螺栓穿过减振器132,与底板1311上的凸焊螺母1314内螺纹配合,螺栓的端部将减振器132压紧在支架上,从而起到固定减振器总成13的作用,并且通过螺栓连接还可以便于安装和拆卸,更换方便、维护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第一支脚1312与底板1311之间以及第二支脚1313与底板1311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加强筋1315,加强筋1315可以构造为多个,多个加强筋1315能够提高第一支脚1312和第二支脚1313与底板1311连接结构的强度和刚性,防止副车架总成1的振动导致支脚与底板1311之间断裂,提高减振器支架131结构的稳定性。
结合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底板1311上可以设置有焊接定位孔1316,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焊接定位孔1316对减振器支架131进行焊接定位,焊接定位孔1316可以用于在焊接工序中起到定位的作用,保证减振器支架131焊接到位。在底板1311上还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与凸焊螺母1314正对,能够便于紧固件101穿过安装孔,将减振器132与底板1311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悬置安装部上壳体141和/或悬置安装部下壳体142上可以设置有适于容纳紧固件的紧固件安装槽143,紧固件安装槽143与底板1311正对,紧固件101可以通过紧固件安装槽143将悬置支架12固定在悬置安装部14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为了使焊接更加方便,可以根据以下焊接顺序以及图中焊道15进行焊接。首先,将凸焊螺母1314与底板1311进行焊接,进而构成减振器支架131结构。其次将悬置安装部上壳体141与悬置安装部下壳体142进行焊接,进而构成悬置安装部14结构。最后,将减振器支架131结构与悬置安装部14结构进行焊接,焊接成为一个整体,这样焊接强度更高,并且可以满足减振器支架131的焊接强度要求。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副车架总成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副车架总成1,因此该车辆的减振器布置在悬置安装部上,当车辆在不同路况下行驶时,该车辆的副车架总成能够从振动源上进行快速吸振降噪,进而提高车辆的NVH性能,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驾驶体验,并且对于同平台的车型而言,同样可以运用所述减振器,因而节省开发新的减振器支架,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研发效率,以及产品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副车架本体(11),所述副车架本体(1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悬置支架的悬置安装部(14);
减振器总成(13),所述减振器总成(13)设置于所述悬置安装部(1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总成(13)包括:
减振器支架(131),所述减振器支架(131)设置于所述悬置安装部(14)上;
减振器(132),所述减振器(132)设置于所述减振器支架(1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支架(131)包括:
底板(1311),所述底板(1311)用于固定所述减振器(132);
第一支脚(1312)和第二支脚(1313),所述第一支脚(1312)和所述第二支脚(1313)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1311)的两端;
所述第一支脚(1312)和所述第二支脚(1313)的自由端分别向所述悬置安装部(14)延伸并且分别与所述悬置安装部(14)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构造为柱状且在轴向上设置有贯通所述减振器的安装孔,所述底板(1311)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正对的凸焊螺母(1314),所述减振器(132)通过紧固件(101)与所述凸焊螺母(1314)配合以固定于所述底板(13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脚(1312)与所述底板(1311)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支脚(1313)与所述底板(131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315)。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置支架(12),所述悬置支架(12)的一端与所述悬置安装部(14)相连另一端用于与车辆的变速器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安装部(14)内形成有用于收容所述悬置支架(12)一端的悬置安装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本体(11)包括:
副车架上板,所述副车架上板包括上板横梁以及设置于上板横梁两侧的上板纵梁,所述上板横梁上形成有悬置安装部上壳体(141),悬置安装部上壳体(141)邻近其中一个所述上板纵梁;
副车架下板,所述副车架下板包括下板横梁以及设置于下板横梁两侧的下板纵梁,所述下板横梁上形成有悬置安装部下壳体(142),所述悬置安装部上壳体(141)与所述悬置安装部下壳体(142)配合以限定出所述悬置安装空间,所述减振器总成(13)设置于所述悬置安装部上壳体(141)和/或悬置安装部下壳体(14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安装部上壳体(141)和/或悬置安装部下壳体(142)上设置有适于容纳紧固件的紧固件安装槽(143)。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副车架总成。
CN202022825047.5U 2020-11-30 2020-11-30 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14240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25047.5U CN214240975U (zh) 2020-11-30 2020-11-30 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25047.5U CN214240975U (zh) 2020-11-30 2020-11-30 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40975U true CN214240975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36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25047.5U Active CN214240975U (zh) 2020-11-30 2020-11-30 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409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2862A (zh) * 2022-07-11 2022-09-1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2862A (zh) * 2022-07-11 2022-09-1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CN115042862B (zh) * 2022-07-11 2023-10-3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067858A1 (en) Upper mounting part structure of front strut assembly
KR100448791B1 (ko) 자동차 플로어의 리어 서스펜션 연결부 구조
CN214240975U (zh) 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KR100844723B1 (ko) 차량용 리어휠하우스패널의 하중분산 및 강성 보강장치
KR101479594B1 (ko) 현가장치의 인슐레이터
KR101786702B1 (ko) 전방 차체 구조
CN212386263U (zh) 用于车辆的减震塔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KR100764485B1 (ko) 자동차용 서포트 빔
CN216636086U (zh) 一种电动车的压缩机安装结构
CN205801245U (zh) 减震器安装支架、后悬安装总成和后悬安装结构
KR20170024383A (ko) 차체 멤버 체결 구조체
CN211995873U (zh) 一种液罐车挡泥板支架
KR20130076488A (ko) 차량용 프론트 사이드멤버
CN220615950U (zh) 副车架横梁和车辆
CN215622470U (zh) 一种结构强度更好的摩托车架
CN219007932U (zh) 副车架与电池包连接组件及新能源汽车
CN219257464U (zh) 转向管柱的安装总成和车辆
CN215622279U (zh) 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
KR100330042B1 (ko) 차량용 쇽업소버의 너클브라켓 구조
CN214057157U (zh) 一种弹簧座、减震器安装座及汽车纵梁连接结构
CN211493645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安装结构
CN218703487U (zh) 副车架及车辆
CN206394414U (zh) 一种后悬置总成
KR102335348B1 (ko) 엔진룸 보강유닛
CN207291560U (zh) 一种减震器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