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23733U - 一种贝壳粉制备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贝壳粉制备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23733U
CN214223733U CN202120313203.1U CN202120313203U CN214223733U CN 214223733 U CN214223733 U CN 214223733U CN 202120313203 U CN202120313203 U CN 202120313203U CN 214223733 U CN214223733 U CN 214223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tower
shell powder
furnace body
cooling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132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宇彬
刘东善
莫旭豪
刘伟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03132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23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23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237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ffle Furnaces And Rotary Kil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贝壳粉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贝壳粉制备设备,包括粉碎装置、煅烧装置、冷却装置、传送机构和控制装置,粉碎装置包括壳体和粉碎机构,粉碎机构设于壳体的内部,煅烧装置包括炉体,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塔,壳体、炉体和冷却塔沿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传送机构位于壳体的下方,传送机构位于冷却塔的上方,传送机构穿过炉体,粉碎装置、煅烧装置、冷却装置和传动机构分别与控制装置控制连接,可使经过粉碎的贝壳粉直接落在传送机构上,而且由传送机构直接送入煅烧装置中,不必进行煅烧装置的上下料,最后直接倾倒至冷却装置中即可,无需提升,提高效率,且贝壳粉的运输由传送机构进行,无需人工,降低劳动强度和危险。

Description

一种贝壳粉制备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贝壳粉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贝壳粉制备设备。
背景技术
贝壳粉是指贝壳经过高温煅烧粉碎的粉末,其95%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以及甲壳素,还有少量氨基酸和多糖物质,可以做食品、化妆品以及室内装修的高档材料,应用于畜禽饲料及食品钙源添加剂、饰品加工、干燥剂等。
由于贝壳通常是生长在河道或海水中,贝壳上面有较多的水分,因此,将贝壳粉碎会残留较多的水分到贝壳粉中,影响贝壳粉的质量。目前,通常将贝壳烘干再进行粉碎,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减少贝壳粉的水分,但是贝壳本身就含有水分,烘干并不能将贝壳本身的水分蒸发,而且贝壳在粉碎前为整体,烘干需要的热量和时间较多,效率低。所以,会采用将贝壳粉碎再煅烧的处理方式。在贝壳粉的制作中,通常包括粉碎、煅烧和冷却的工序,各个工序采用的设备是独立的,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上下料,劳动强度大,且具有导致工伤的风险,贝壳粉碎装置的进料口通常设置在上方,其出料口通常设置在下方。煅烧装置是整个炉体内部高温,只要将经粉碎的贝壳粉放置其中即可进行煅烧,因此,其进料口和出料口并没有严格要求。由于贝壳粉已为粉状,将其放入冷却装置时要进料方便和防止掉落,因此,冷却装置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也设置在其上方和下方。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1012356U(公开日为2020年07月14日)公开了一种带有烘干装置的贝壳粉碎设备,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烘干装置和粉碎装置;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筒、蒸汽输入管和水汽输出管;烘干筒一端设有入料套筒,烘干筒远离入料套筒的一端设有出料套筒,入料套筒和出料套筒均与机架连接,入料套筒上设有入料口,出料套筒上设有出料口,蒸汽输入管与入料套筒连通,水汽输出管与出料套筒连通,还公开了利用垂直提升机进行烘干装置上料和利用传输装置进行粉碎装置的上料。该专利先烘干,再粉碎,不能完全去除贝壳的水分。而且该专利是通过蒸汽输入管向烘干筒通入高温蒸汽进行烘干,还通过烘干筒的转动和导向螺旋叶片使贝壳从入料口向出料口运动,实现烘干筒的自动出料,但是该专利的蒸汽输入管会限制烘干筒的转动,或是烘干筒的转动会使蒸汽输入管缠绕,影响高温蒸汽的进入,不具有实用性。并且烘干装置和粉碎装置的进料均采用提升的方式,因此,该专利的运输方式是从一个装置中出来的生料需先提升再移动或先移动再提升,传送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率高、安全的贝壳粉制备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贝壳粉制备设备,包括粉碎装置、煅烧装置、冷却装置、传送机构和控制装置,所述粉碎装置包括壳体和粉碎机构,所述粉碎机构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煅烧装置包括炉体,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塔,所述壳体、所述炉体和所述冷却塔沿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传送机构位于所述壳体的下方,所述传送机构位于所述冷却塔的上方,所述传送机构穿过所述炉体,所述粉碎装置、所述煅烧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和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始端位于所述壳体的下方,所述传送带穿过所述炉体,所述传送带的末端延伸至所述冷却塔的上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挡板,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炉体的两侧,所述传送带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传动带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挡板,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炉体具有煅烧入口和煅烧出口,所述传送带通过所述煅烧入口和所述煅烧出口穿过所述炉体,所述煅烧入口处设有第一封闭门,所述煅烧出口处设有第二封闭门,所述第一封闭门和所述第二封闭门均与所述炉体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设于所述传送带的始端,所述重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粉碎装置还包括隔板,所述壳体具有粉碎入口,所述粉碎机构位于所述粉碎入口的下方,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隔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两相对的内壁连接,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粉碎机构的上方,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粉碎入口的下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具有粉碎出口,所述粉碎出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底端,所述粉碎出口位于所述粉碎机构的下方,所述壳体的底部为收缩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排气阀,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炉体内的温度,所述炉体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排气口,所述排气阀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讯连接,所述排气阀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塔板和第二塔板,所述冷却塔具有冷却入口和冷却出口,所述冷却入口设于所述冷却塔的顶端,所述冷却出口设于所述冷却塔的底端,多个所述第一塔板平行且沿所述冷却塔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塔板平行且沿所述冷却塔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塔板和所述第二塔板分别向下倾斜连接在所述冷却塔相对的两内壁上,所述第一塔板与所述第二塔板交错布置,所述第一塔板的底端位于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塔板的上方以形成可容贝壳粉料通过的间隙,所述第一塔板的延长线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塔板相交。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塔罩和鼓风机,所述冷却塔设于所述塔罩内,所述冷却塔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风口,所述风口与所述鼓风机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粉碎装置、煅烧装置和冷却装置沿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并且传送机构位于粉碎装置下方、穿过煅烧装置和位于冷却装置上方,可使经过粉碎的贝壳粉直接落在传送机构上,而且由传送机构直接送入煅烧装置中,并在煅烧装置中移动直至从煅烧装置中出来,保证煅烧在贝壳粉的传送过程中能持续进行,不必进行煅烧装置的上下料,最后直接倾倒至冷却装置中即可,无需提升,提高效率,且贝壳粉的运输由传送机构进行,无需人工,降低劳动强度和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贝壳粉制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粉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粉碎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煅烧装置和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煅烧装置和传送机构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粉碎装置;110-壳体;111-粉碎入口;112-粉碎出口;120-隔板;130-粉碎轴;140-粉碎电机;150-螺旋铰刀;
200-煅烧装置;210-炉体;211-煅烧入口;212-煅烧出口;213-排气口;220-第一封闭门;230-第二封闭门;240-电加热管;250-炉膛;
300-冷却装置;310-冷却塔;311-冷却入口;312-冷却出口;313-风口;320-第一塔板;330-第二塔板;340-塔罩;350-鼓风机;360-第一排风管;370-第二排风管;
400-控制装置;
500-传送机构;510-传送带;520-第一支架;530-第二支架;540-挡板;
600-重力传感器;
700-温度传感器;
800-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贝壳粉制备设备,包括粉碎装置100、煅烧装置200、冷却装置300、传送机构500和控制装置400,粉碎装置100包括壳体110和粉碎机构,粉碎机构设于壳体110的内部,煅烧装置200包括炉体210,冷却装置300包括冷却塔310,壳体110、炉体210和冷却塔310沿传送机构500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传送机构500位于壳体110的下方,传送机构500位于冷却塔310的上方,传送机构500穿过炉体210,粉碎装置100、煅烧装置200、冷却装置300和传动机构分别与控制装置400控制连接。本实施例通过将粉碎装置100、煅烧装置200和冷却装置300沿传送机构500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并且传送机构500位于粉碎装置100下方、穿过煅烧装置200和位于冷却装置300上方,可使经过粉碎的贝壳粉直接落在传送机构500上,而且由传送机构500直接送入煅烧装置200中,并在煅烧装置200中移动直至从煅烧装置200中出来,保证煅烧在贝壳粉的传送过程中能持续进行,不必进行煅烧装置200的上下料,最后直接倾倒至冷却装置300中即可,无需提升,提高效率,且贝壳粉的运输由传送机构500进行,无需人工,降低劳动强度和危险。
进一步地,传送机构500包括传送带510,传送带510的始端位于壳体110的下方,传送带510穿过炉体210,传送带510的末端延伸至冷却塔310的上方。传送带510为带状开放结构,且运行平稳,可方便接收粉碎装置100的落料,减少传送机构500要与粉碎装置100的出料口对准的工序,提高效率,并且传送带510移动至煅烧装置200的炉体210中时,可使贝壳粉料与炉体210的高温充分交换,保证煅烧质量,提高煅烧效率,且传送带510在转角时,能将其上的贝壳粉料直接倾倒到冷却装置300中,可省去倾倒的装置和工序。本实施例的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架520、第二支架530和挡板540,第一支架520和第二支架530设于炉体210的两侧,传送带510连接在第一支架520和第二支架530上,传送带510的两侧均设有挡板540,挡板54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520和第二支架530连接,挡板540可防止贝壳粉料洒落。本实施例的传送带510和挡板540均采用不锈钢制成,耐高温,可在煅烧装置200中使用,且可导热,有利于贝壳粉料的煅烧。
进一步地,炉体210具有煅烧入口211和煅烧出口212,传送带510通过煅烧入口211和煅烧出口212穿过炉体210,煅烧入口211处设有第一封闭门220,煅烧出口212处设有第二封闭门230,第一封闭门220和第二封闭门230均与炉体210转动连接。第一封闭门220和第二封闭门230可使贝壳粉在密闭的环境中煅烧,能减少热量损失,保证煅烧温度,同时可防止高温对接近炉体210的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一封闭门220和第二封闭门230是通过转动与炉体210连接的,贝壳粉落在传送带510上是成一堆放置的,在传送带510移动经过第一封闭门220时,第一封闭门220可将成堆的贝壳粉平铺,有利于加热煅烧,并且可控制第一封闭门220的转动角度,可控制贝壳粉平铺的厚度。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贝壳粉制备设备还包括重力传感器600,重力传感器600设于传送带510的始端,重力传感器600与控制装置400通讯连接,当从粉碎装置100落到传送带510上的贝壳粉达到一定重量时,重力传感器600将信号传输给控制装置400,控制装置400控制传送带510移动,实现自动化。
进一步地,粉碎装置100还包括隔板120,壳体110具有粉碎入口111,粉碎机构位于粉碎入口111的下方,隔板120位于壳体110的内部,隔板120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10两相对的内壁连接,隔板120位于粉碎机构的上方,隔板120位于粉碎入口111的下方,通过隔板120可将粉碎入口111隔开为两个口,可防止贝壳堆积在导致粉碎机构的一端导致粉碎机构卡死。本实施例的粉碎入口111为喇叭口结构,可方便进料。粉碎机构包括至少两组粉碎单元,各粉碎单元上下设置,每组粉碎单元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粉碎轴130和带动粉碎轴130转动的粉碎电机140,粉碎轴130上安装有螺旋铰刀150,同一粉碎单元的两根粉碎轴130上的螺旋铰刀150交错相间,可将贝壳绞碎,并且上下设置多个粉碎单元可使贝壳经过多次粉碎,使贝壳粉更加精细。壳体110具有粉碎出口112,粉碎出口112位于壳体110的底端,粉碎出口112位于粉碎机构的下方,壳体110的底部为收缩结构,可使粉碎出口112较小,防止贝壳粉下落时飘散,减小物料损失,以及减小工作环境中的粉尘。
另外,本实施例的贝壳粉制备设备还包括温度传感器700和排气阀800,温度传感器700用于检测炉体210内的温度,炉体210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排气口213,排气阀800与排气口213连通,温度传感器700与控制装置400通讯连接,排气阀800与控制装置400控制连接,排出煅烧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气体,防止炉体210内的压力过大,预防危险。此外,本实施例的煅烧装置200包括电加热管240,炉体210内设有与煅烧入口211和煅烧出口212相通的炉膛250,电加热管240设于炉体210内且位于炉膛250外,电加热管240通电发热,热量传导给炉膛250,对位于炉膛250内的贝壳粉进行煅烧,本实施例的炉膛250由高导热性的W75铜钨合金冲压制成。电加热管240采用314不锈钢,表面覆盖数层高电阻率的Nikrothal镍铬合金,工作电压及功率为380V/24KW,最高温度可以达到1100℃。炉体210的内壁设有保温层,保温层采用硅酸铝针刺毯/憎水型保温棉,可防止热量散失,同时可防止工作环境高温。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装置300还包括多个第一塔板320和第二塔板330,冷却塔310具有冷却入口311和冷却出口312,冷却入口311设于冷却塔310的顶端,冷却出口312设于冷却塔310的底端,多个第一塔板320平行且沿冷却塔31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塔板330平行且沿冷却塔31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塔板320和第二塔板330分别向下倾斜连接在冷却塔310相对的两内壁上,第一塔板320与第二塔板330交错布置,第一塔板320的底端位于与其相邻的第二塔板330的上方以形成可容贝壳粉料通过的间隙,第一塔板320的延长线和与其相邻的第二塔板330相交。当贝壳粉从冷却入口311被倒入冷却塔310后,落入最上方的第一塔板320上,贝壳粉会在第一塔板320上平铺,提高冷却效率,接着从第一塔板320滑落到相邻的第二塔板330上,同样发生平铺和滑落,因此,可在多个第一塔板320和第二塔板330上逐步冷却,增加贝壳粉的滑动路程,保证贝壳粉完全冷却。
进一步地,冷却装置300还包括塔罩340和鼓风机350,冷却塔310设于塔罩340内,冷却塔310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风口313,风口313与鼓风机350连通,通过鼓风机350往冷却塔310内进冷风,提高冷却效率,塔罩340可防止在风冷时贝壳粉飘散,同时第一塔板320和第二塔板330层层重叠遮挡的结构也可以防止粉料飘走。本实施例的冷却装置300还包括第一排风管360和第二排风管370,除位于最上方的第一塔板320外的其余第一塔板320上均分别设置一个第一排风管360,第一排风管360沿第一塔板320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排风管360紧贴第一塔板320的顶面设置,第一排风管360的入口与风口313连通,第一排风管360的出口朝向其所在的第一塔板320下方的、相邻的第二塔板330;除位于最上方的第二塔板330外的其余第二塔板330上均分别设置一个第二排风管370,第二排风管370沿第二塔板330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排风管370紧贴第二塔板330的顶面设置,第二排风管370的入口与风口313连通,第二排风管370的出口朝向其所在的第二塔板330下方的、相邻的第一塔板320。使风从第一排风管360和第二排风管370中流出,进行风冷,提高冷却效率,并吹动贝壳粉向下一级的塔板滑动,防止贝壳粉堆积。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贝壳粉制备设备,其通过将粉碎装置100、煅烧装置200和冷却装置300沿传送机构500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并且传送机构500位于粉碎装置100下方、穿过煅烧装置200和位于冷却装置300上方,可使经过粉碎的贝壳粉直接落在传送机构500上,而且由传送机构500直接送入煅烧装置200中,并在煅烧装置200中移动直至从煅烧装置200中出来,保证煅烧在贝壳粉的传送过程中能持续进行,不必进行煅烧装置200的上下料,最后直接倾倒至冷却装置300中即可,无需提升,提高效率,且贝壳粉的运输由传送机构500进行,无需人工,降低劳动强度和危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贝壳粉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碎装置、煅烧装置、冷却装置、传送机构和控制装置,所述粉碎装置包括壳体和粉碎机构,所述粉碎机构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煅烧装置包括炉体,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塔,所述壳体、所述炉体和所述冷却塔沿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传送机构位于所述壳体的下方,所述传送机构位于所述冷却塔的上方,所述传送机构穿过所述炉体,所述粉碎装置、所述煅烧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和所述传送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壳粉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始端位于所述壳体的下方,所述传送带穿过所述炉体,所述传送带的末端延伸至所述冷却塔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贝壳粉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挡板,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炉体的两侧,所述传送带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传送带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挡板,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贝壳粉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具有煅烧入口和煅烧出口,所述传送带通过所述煅烧入口和所述煅烧出口穿过所述炉体,所述煅烧入口处设有第一封闭门,所述煅烧出口处设有第二封闭门,所述第一封闭门和所述第二封闭门均与所述炉体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贝壳粉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设于所述传送带的始端,所述重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壳粉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装置还包括隔板,所述壳体具有粉碎入口,所述粉碎机构位于所述粉碎入口的下方,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隔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两相对的内壁连接,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粉碎机构的上方,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粉碎入口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壳粉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粉碎出口,所述粉碎出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底端,所述粉碎出口位于所述粉碎机构的下方,所述壳体的底部为收缩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壳粉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排气阀,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炉体内的温度,所述炉体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排气口,所述排气阀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讯连接,所述排气阀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壳粉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塔板和第二塔板,所述冷却塔具有冷却入口和冷却出口,所述冷却入口设于所述冷却塔的顶端,所述冷却出口设于所述冷却塔的底端,多个所述第一塔板平行且沿所述冷却塔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塔板平行且沿所述冷却塔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塔板和所述第二塔板分别向下倾斜连接在所述冷却塔相对的两内壁上,所述第一塔板与所述第二塔板交错布置,所述第一塔板的底端位于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塔板的上方以形成可容贝壳粉料通过的间隙,所述第一塔板的延长线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塔板相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壳粉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塔罩和鼓风机,所述冷却塔设于所述塔罩内,所述冷却塔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风口,所述风口与所述鼓风机连通。
CN202120313203.1U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贝壳粉制备设备 Active CN214223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13203.1U CN214223733U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贝壳粉制备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13203.1U CN214223733U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贝壳粉制备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23733U true CN214223733U (zh) 2021-09-17

Family

ID=77692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13203.1U Active CN214223733U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贝壳粉制备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237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90616B1 (en) Dryer and method for drying precipitated calcium carbonate
CN100434381C (zh) 半水石膏煅烧系统及其制取工艺
JPH11508026A (ja) ばら材料のコンベヤ兼冷却装置
WO2016201665A1 (zh) 一种回转烘干装置
CN101205124B (zh) 石膏煅烧系统
CN108518984A (zh) 卧式双螺带滚筒式电阻炉系统及其工艺流程
CN214223733U (zh) 一种贝壳粉制备设备
CN203534158U (zh) 节能环保全自动电热回转窑
CN217929790U (zh) 一种炉窑的加料装置
CN208952656U (zh) 一种重烧窑
CN208720804U (zh) 卧式双螺带滚筒式电阻炉系统
CN214439545U (zh) 一种超细贝壳粉的制备设备
CN112958216A (zh) 一种超细贝壳粉的制备设备
CN207865918U (zh) 一种干膜渣回收装置
CN205035287U (zh) 一种平移式钛石膏煅烧设备
CN206959535U (zh) 新型批式循环干燥机
US4255130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an aggregate material with a flowing gas
CN206188665U (zh) 一种石灰石上料煅烧系统
CN116903272B (zh) 一种具有预热分散功能的粉石灰悬浮煅烧系统
CN105130230B (zh) 一种平移式钛石膏煅烧方法
CN110331280A (zh) 一种锂磷铝石焙烧酸化系统及其焙烧酸化方法
CN207779045U (zh) 一种毛皮加工中废水处理用污泥干燥装置
CN110986485A (zh) 一种煤炭粉碎干燥装置
EP2503272A2 (en) Device for drying loose material
CN215295741U (zh) 一种连铸保护渣烘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