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16053U - 一种电动车把手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车把手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16053U
CN214216053U CN202022519512.2U CN202022519512U CN214216053U CN 214216053 U CN214216053 U CN 214216053U CN 202022519512 U CN202022519512 U CN 202022519512U CN 214216053 U CN214216053 U CN 214216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seat
core
switch
electric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1951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永涛
王保兰
杨迎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Aima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Aima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Aima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Aima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1951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16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16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16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动车把手总成。电动车把手总成包括把芯和把座,把座内壁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环形凸台;把芯相对于把座转动,把芯包括把芯本体和凸设于把芯本体一轴向端面的卡扣,卡扣的自由端的外壁凸设有限位部;卡扣的自由端能够沿把芯本体的径向发生弹性变形,以伸入把座内部,使环形凸台位于限位部和把芯本体之间,且限位部抵接于环形凸台的一轴向端面,把芯本体抵接于把座的另一轴向端面;环形凸台的一轴向端面设有至少两个周向间隔设置的限位凸台,用于限制把芯相对于把座转动的角度。把芯外径减小,把手总成尺寸结构减小,节约成本,提高把手的通用性,更好地提升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车把手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把手总成。
背景技术
电动车已经成为大众出行时的一种主要交通工具。目前市面上电动车把座与把芯通过卡扣连接于把芯中部,使得把手整体尺寸偏大,更适用于电动轻摩车型,不适用尺寸较小的电动自行车车型,这使得把手总成结构的通用性比较低,不能更好地提升生产效率,把手总成结构尺寸偏大会导致把手、刹把、开关的操作行程比较大,消费者骑行操作舒适度低,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身体疲劳,而且目前的电动车把手总成结构复杂,组装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电动车把手总成,以提高组装效率,减小电动车把手总成的尺寸,提高其通用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车把手总成,包括:
把座,所述把座内壁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环形凸台;
把芯,所述把芯相对于所述把座转动,所述把芯包括把芯本体和凸设于所述把芯本体一轴向端面的卡扣,所述卡扣的自由端的外壁凸设有限位部;
所述卡扣的自由端能够沿所述把芯本体的径向发生弹性变形,以伸入所述把座内部,使所述环形凸台位于所述限位部和所述把芯本体之间,且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环形凸台的一轴向端面,所述把芯本体抵接于所述把座的另一轴向端面;
所述环形凸台面朝所述限位部的轴向端面设有至少两个周向间隔设置的限位凸台,用于限制所述把芯相对于所述把座转动的角度。
作为优选,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连接且形成有容纳腔,所述把座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作为优选,所述把座外壁上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凸台,所述下壳体内壁设有与所述凸台相配合的弧形卡槽。
作为优选,所述下壳体内壁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弧形支撑槽,所述把座远离所述把芯的端面凸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弧形支撑槽的上方且由所述弧形支撑槽支撑。
作为优选,所述把座远离所述把芯的端面凸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抵接于所述支撑板。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于所述下壳体内的模式开关,其包括:
开关壳体,所述开关壳体上设有一端开口的安装槽;
开关主体,所述开关主体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有穿线孔,与所述开关主体相连的导线穿过所述穿线孔并连接于所述开关主体,所述导线与所述穿线孔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设有限位通孔,所述模式开关还包括:
开关帽,所述开关帽的一端插入所述安装槽内且与所述安装槽内壁滑动连接,用于使开关主体闭合或断开,所述开关帽侧壁设有与所述限位通孔插接的限位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灯架安装孔。
作为优选,还包括把套,所述把套固定套设于所述把芯外。
作为优选,所述把套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把座靠近所述把芯的端面,另一端设有封堵其开口的后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把手总成,在把座内壁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环形凸台,把芯包括把芯本体和凸设于把芯本体一轴向端面的卡扣,卡扣的自由端的外壁凸设有限位部,卡扣伸入把座内部,使环形凸台位于限位部和把芯本体之间。通过将把芯与把座的固定位置由把芯中部调整到把座内,不仅可以减小把芯的外径,还可以缩短电动车把手总成的长度,使把手、刹把、开关的操作行程减小,节约成本,提高骑行者舒适度,同时提高把手的通用性,更好地提升生产效率。
环形凸台的一轴向端面设有至少两个周向间隔设置的限位凸台,用于限制把芯相对于把座转动的角度。通过环形凸台对卡扣进行限位,利用把座对把芯进行限位,防止把芯相对于把座轴向窜动,安装方式简单,组装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把手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把手总成的半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把手总成的爆炸视图;
图4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把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把手总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把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式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把套;2、把座;21、环形凸台;22、限位凸台;23、凸台;24、支撑部;25、限位块;3、把芯;31、把芯本体;32、卡扣;33、限位部;4、后盖;5、手柄;6、上壳体;61灯架安装孔;7、下壳体;71、弧形卡槽;72、弧形支撑槽;73、支撑板;8、模式开关;81、开关壳体;82、开关主体;83、开关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把手总成,如图1至图8所示,该电动车把手总成包括把座2和把芯3。把座2内壁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环形凸台21;把芯3相对于把座2转动,把芯3包括把芯本体31和凸设于把芯本体31一轴向端面的卡扣32,卡扣32的自由端的外壁凸设有限位部33;卡扣32的自由端能够沿把芯本体31的径向发生弹性变形,以伸入把座2内部,使环形凸台21位于限位部33和把芯本体31之间,且限位部33抵接于环形凸台21的一轴向端面,把芯本体31抵接于把座2的另一轴向端面;环形凸台21的面朝限位部33的轴向端面设有至少两个周向间隔设置的限位凸台22,用于限制把芯3相对于把座2转动的角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转把总成,将把芯3与把座2的固定位置由把芯3中部调整到把座2内,不仅可以减小把芯3的外径,还可以缩短电动车把手总成的长度,使把手、刹把、开关的操作行程减小,节约成本,提高骑行者舒适度,同时提高把手的通用性,更好地提升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采用卡扣32发生弹性变形,以伸入把座2内部,并利用环形凸台21对卡扣32进行限位,同时利用把座2对把芯3进行限位,防止把芯3相对于把座2轴向窜动,安装方式简单,组装效率高。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电动车把手总成还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壳体6和下壳体7,上壳体6与下壳体7可拆卸连接,便于将把座2安装到上壳体6与下壳体7形成的容纳腔内。本实施例中,上壳体6和下壳体7通过多个周向布设的紧固件如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把座2外壁上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凸台23,下壳体7内壁设有与凸台23相配合的弧形卡槽71。把座2通过凸台23与弧形卡槽71相配合,限制了把座2沿其轴向方向的窜动。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下壳体7内壁设有支撑板73,支撑板73上设有弧形支撑槽72,把座2远离把芯3的端面凸设有支撑部24,支撑部24位于弧形支撑槽72的上方且由弧形支撑槽72支撑,提高了把座2与下壳体7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把座2远离把芯3的端面凸设有限位块25,限位块25抵接于支撑板73,有效地限制了把座2绕其轴向的转动。
通过将凸台23与弧形卡槽71相配合,通过弧形支撑槽72支撑支撑部24,并使限位块25抵接于支撑板73,实现了将把座2限定在容纳腔内,并限制了把座2的轴向窜动和周向转动,不仅节约了使用装配螺钉等带来的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同时无需预留安装装配螺钉的孔,减小了壳体的尺寸,节约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电动车把手总成还包括设于下壳体7内的模式开关8,模式开关8包括开关壳体81和开关主体82。开关壳体81上设有一端开口的安装槽;开关主体82设于安装槽内,安装槽的底部设有穿线孔,与开关主体82相连的导线穿过穿线孔并连接于开关主体82,导线与穿线孔密封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开关壳体81将其底壁作为焊线板使用,无需单独设置焊线板,仅对导线和穿线孔的接触面之间进行密封即可,提升了防水效果,可以满足恶劣天气的实用需求,同时减小了体量,节省成本。本实施例中,采用密封胶对导线与穿线孔的接触面之间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安装槽的侧壁设有限位通孔,模式开关8还包括开关帽83,开关帽83的一端插入安装槽内且与安装槽内壁滑动连接,用于使开关主体82闭合或断开,开关帽83侧壁设有与限位通孔插接的限位凸起。通过限位凸台与限位通孔配合可以防止开关帽83与开关壳体81分离。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上壳体6上设置有灯架安装孔61,用于安装转向灯。通过预留灯架安装孔61,便于消费者根据需要随时安装转向灯,增加了实用属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将把芯3与把座2的固定位置由把芯3中部调整到把座2内,可使电动车把手总成的整体尺寸减小,同时配合调整手柄5的握距与手握部分曲率,设置手柄5的刹线安装行程为15mm,刹车行程大于等于15mm,有效地提升了刹车效果,节约成本,提高用户的操作手感。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上述电动车把手总成还包括把套1,把套1固定套设于把芯3外。将把芯3与把座2的固定位置由把芯3中部调整到把座2内,把芯3的外径减小,使得套在把芯3外的把套1的外径也相应地减小,本实施例中,把套1的外径可随把芯3减小到32cm,节约了物料成本。本实施例中,把套1外壁设有防滑槽,通过设置防滑槽增强骑行者与把套1之间的摩擦程度,从而避免骑行时出现手滑现象。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把套1的一端抵接于把座2上,其另一端通过后盖4进行封堵,不仅增强了美观效果,而且可以防止其它异物或雨水等进入把芯3内,起到保护把芯3的作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车把手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座(2),所述把座(2)内壁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环形凸台(21);
把芯(3),所述把芯(3)相对于所述把座(2)转动,所述把芯(3)包括把芯本体(31)和凸设于所述把芯本体(31)一轴向端面的卡扣(32),所述卡扣(32)的自由端的外壁凸设有限位部(33);
所述卡扣(32)的自由端能够沿所述把芯本体(31)的径向发生弹性变形,以伸入所述把座(2)内部,使所述环形凸台(21)位于所述限位部(33)和所述把芯本体(31)之间,且所述限位部(33)抵接于所述环形凸台(21)的一轴向端面,所述把芯本体(31)抵接于所述把座(2)的另一轴向端面;
所述环形凸台(21)面朝所述限位部(33)的轴向端面设有至少两个周向间隔设置的限位凸台(22),用于限制所述把芯(3)相对于所述把座(2)转动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把手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6)和下壳体(7),所述上壳体(6)与所述下壳体(7)可拆卸连接且形成有容纳腔,所述把座(2)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把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把座(2)外壁上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凸台(23),所述下壳体(7)内壁设有与所述凸台(23)相配合的弧形卡槽(7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把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7)内壁设有支撑板(73),支撑板(73)上设有弧形支撑槽(72),所述把座(2)远离所述把芯(3)的端面凸设有支撑部(24),所述支撑部(24)位于所述弧形支撑槽(72)的上方且由所述弧形支撑槽(72)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把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把座(2)远离所述把芯(3)的端面凸设有限位块(25),所述限位块(25)抵接于所述支撑板(7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把手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下壳体(7)内的模式开关(8),其包括:
开关壳体(81),所述开关壳体(81)上设有一端开口的安装槽;
开关主体(82),所述开关主体(82)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有穿线孔,与所述开关主体(82)相连的导线穿过所述穿线孔并连接于所述开关主体(82),所述导线与所述穿线孔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把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设有限位通孔,所述模式开关(8)还包括:
开关帽(83),所述开关帽(83)的一端插入所述安装槽内且与所述安装槽内壁滑动连接,用于使开关主体(82)闭合或断开,所述开关帽(83)侧壁设有与所述限位通孔插接的限位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把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6)上设置有灯架安装孔(6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把手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套(1),所述把套(1)固定套设于所述把芯(3)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车把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把套(1)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把座(2)靠近所述把芯(3)的端面,另一端设有封堵其开口的后盖(4)。
CN202022519512.2U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电动车把手总成 Active CN214216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19512.2U CN214216053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电动车把手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19512.2U CN214216053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电动车把手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16053U true CN214216053U (zh) 2021-09-17

Family

ID=77696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19512.2U Active CN214216053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电动车把手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160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49512U (zh) 一种人机互动体感车
CN214216053U (zh) 一种电动车把手总成
CN103010102B (zh) 车门后视镜
CN212649561U (zh) 一种车载摄像头的防水外壳
CN218733618U (zh) 一种带新型引线密封结构的电机端盖组件及内转子电机
CN220020930U (zh) 一种开关结构及摩托车组合开关
CN218477585U (zh) 一种具有水壶电池的电动自行车车架
CN105460123B (zh) 鞍骑型车辆的电气安装单元
CN220325316U (zh) 一种旋转式车载充电器
CN216714963U (zh) 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刹车线
CN212869421U (zh) 新型矿灯
CN217074633U (zh) 仪表舱及滑板车
CN213178178U (zh) 一种2gbg尾灯总成
CN220349860U (zh) 可塑型电助力车电池锁固结构
CN204846153U (zh) 一种自行车摩擦发电机
CN211830085U (zh) 一种配电柜进出线密封结构
CN216818570U (zh) 一种电池连接线及电池模组
CN210407386U (zh) 一种内置电池座的伞柄
CN211399474U (zh) 一种新型灯头结构
CN218730500U (zh) 一种把手组合开关
CN213035951U (zh) 一种自行车灯
CN216591435U (zh) 一种打水发亮风灯
CN215680832U (zh) 一种电摩电池新型ipx7防水结构
CN216311944U (zh) 一种电动冲浪板的电池盒
CN216015827U (zh) 连接器的端盖安装结构及车用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