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05951U - 一种防串音信号干扰的pcb板以及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串音信号干扰的pcb板以及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05951U
CN214205951U CN202023246449.6U CN202023246449U CN214205951U CN 214205951 U CN214205951 U CN 214205951U CN 202023246449 U CN202023246449 U CN 202023246449U CN 214205951 U CN214205951 U CN 214205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s
compensation capacitor
input
routing
pc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4644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晓春
黎海杰
潘先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Magnetic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Magnetic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Magnetic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Magnetic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4644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05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05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05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串音信号干扰的PCB板以及连接器,其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多个输入端以及多个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所述输入端通过传输线一一对应连接;每两个输入端构成一组输入线组;每两个输出端构成一组输出线组;所述板体上还设有至少一组补偿电容走线组;每组补偿电容走线组均包括第一走线部以及第二走线部;所述第一走线部和第二走线部之间耦合设置;所述第一走线部以及第二走线部分别与两组输入线组电连接,抗干扰能力强,传输效率快。

Description

一种防串音信号干扰的PCB板以及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串音信号干扰的 PCB板以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Category 6A对插式连接器的工作频率高达500MHz,工作频率相较于市场主流的对插形连接器产品(100MHz以下)更高。高频率则容易衍生一系列干扰问题,如:Cross-Talk、Near-End等串音干扰。由于RJ45 连接器结构本身问题,绞线对RJ45或RJ36连接器极容易产生相互干扰。本产品的技术难点在于解决绞线对RJ45与RJ36之间高频段的串音信号干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防串音信号干扰的连接器,抗干扰能力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防串音信号干扰的PCB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多个输入端以及多个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所述输入端通过传输线一一对应连接;每两个输入端构成一组输入线组;每两个输出端构成一组输出线组;所述板体上还设有至少一组补偿电容走线组;所述补偿电容走线组设于两个输入线组之间和/或两个输出线组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组补偿电容走线组均包括第一走线部以及第二走线部;所述第一走线部和第二走线部之间耦合设置;所述第一走线部以及第二走线部分别与两组输入线组电连接或所述第一走线部以及第二走线部分别与两组输出线组电连接;所述第一走线部与所述第二走线部均为锯齿状;第一走线部与所述第二走线部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PCB板包括有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四个布线层;所述补偿电容走线组的数量为四组;至少有两组补偿电容走线组设于不同的布线层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不同层之间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通过穿层过孔电连接;所述穿层过孔位于整条传输线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入线组的数量为四组;四组输入线组分别为橙输入线对、绿输入线对、蓝输入线对以及棕输入线对;所述补偿电容走线组的数量为四组;四组补偿电容走线组分别为第一补偿电容走线、第二补偿电容走线、第三补偿电容走线以及第四补偿电容走线;所述第一补偿电容走线设于所述橙输入线对以及所述绿输入线对之间;所述第二补偿电容走线设于所述绿输入线以及所述蓝输入线对之间;所述第三补偿电容走线设于所述绿输入线以及所述蓝输入线对之间;所述第四补偿电容走线设于所述绿输入线以及所述棕输入线对之间。
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输入端子、输出部件以及PCB板;所述输入端子以及输出部件之间通过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壳体上包括有用于与外部插头连接的插接腔;所述PCB板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PCB板裸露在插接腔中;所述PCB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输入端子电连接的插接孔;所述输入端子的一端与所述插接孔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入端子包括连接部、用于与所述插接孔连接的插接部以及用于与外部插头接触的弹性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插接部以及弹性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PCB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的距离为0.2mm-0.45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与所述PCB板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部与所述连接部构成倒“L”字形;所述插接部的底部设有卡接凸块;所述PCB板的顶面设有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底部镂空设置,用于装配所述PCB板;所述壳体还包括塑料保护壳以及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嵌套于所述塑料保护壳内设置;所述第一外壳嵌套于所述第二外壳内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补偿电容走线组,在信号传输中,能起到补偿电容的作用,达到调整绞线对之间的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减少信号反射产生的辐射干扰的效果。由于板体设置了多层布线层,同时将补偿电容走线组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布线层上,能进一步提高放防干扰能力。在连接器中,通过采用PCB板代替传统的连接器中的绝缘板,避免传统的设置方式中的由于塑料板的阻隔,而导致信号传输速率无法提高的问题。通过设置间隙,则可以进一步提高传输速率。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隐藏第二外壳和塑料保护壳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整体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外壳与PCB板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部分放大图;
图5为输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输入端子与PCB板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板体的其一布线层的布线图;
图8为板体的其二布线层的布线图;
图9为板体的其三布线层的布线图;
图10为板体的其四布线层的布线图;
图11为板体的总布线图;
其中:11、输入端子;10、输出部件;31、插接部;32、连接部;33、弹性部;34、卡接凸块;35、间隙;41、第一外壳;42、第二外壳;43、塑料保护壳;44、插接腔;45、插接孔;2、PCB板;6、板体;61、布线层;71、第一补偿电容走线;72、第二补偿电容走线;73、第三补偿电容走线;74、第四补偿电容走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如图7-1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串音信号干扰的PCB板,包括板体6;所述板体6上设有多个输入端以及多个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所述输入端通过传输线一一对应连接;每两个输入端构成一组输入线组;每两个输出端构成一组输出线组;所述板体6上还设有至少一组补偿电容走线组;所述补偿电容走线组设于两个输入线组之间和/或两个输出线组之间。
具体地,PCB板将会是安装在连接器上;每组输入线组以及每组输出线组均用于与外部的一组绞线连接;当PCB板应用于传送电话线信号时,则PCB板上会设有4个输入端、4个输出端,以匹配电话线的两对绞线;则补偿电容走线组会并联在这两对绞线对应的输入端或输出端之间;在一些对插式的连接器中,由于输入端同时也为输出端,因此为了确保防干扰效果,同时在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处均会设置补偿电容走线。当PCB板应用于传送6类网线时,则PCB板上会设有8个输入端、8个输出端以及多组补偿电容走线组,多组补偿电容走线组被设置为匹配6类网线的绞线;每组补偿电容走线组会并联在两对绞线所对应的输入端或输出端之间。上述设置能起到补偿电容的作用,达到调整绞线对之间的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减少信号反射产生的辐射干扰的效果。
如图7-1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串音信号干扰的PCB板,每组补偿电容走线组均包括第一走线部以及第二走线部;所述第一走线部和第二走线部之间耦合设置;所述第一走线部以及第二走线部分别与两组输入线组电连接或所述第一走线部以及第二走线部分别与两组输出线组电连接。
具体地,每组补偿电容走线组内的第一走线部以及第二走线部之间耦合设置,以确保其能起到补偿电容的作用,达到调整绞线对之间的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减少信号反射产生的辐射干扰的效果。所述第一走线部与所述第二走线部均为锯齿状;第一走线部与所述第二走线部相对设置,构成对向盲肠线的形状。
如图7-1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串音信号干扰的PCB板,所述PCB板包括有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四个布线层61;所述补偿电容走线组的数量为四组;至少有两组补偿电容走线组设于不同的布线层61中。
由于设置了多个布线层61,可以将多个补偿电容走线组设于不同的布线层61,用于进一步提高防干扰的性能。
如图7-1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串音信号干扰的PCB板,不同层之间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通过穿层过孔电连接;所述穿层过孔位于整条传输线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位置上。
上述设置更优的是,穿层过孔的位置位于整条传输线的二分之一处,以减小穿层过孔形成的分布电容的干扰。
如图7-1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串音信号干扰的PCB板,所述输入线组的数量为四组;四组输入线组分别为橙输入线对、绿输入线对、蓝输入线对以及棕输入线对;所述补偿电容走线组的数量为四组;四组补偿电容走线组分别为第一补偿电容走线71、第二补偿电容走线72、第三补偿电容走线以及第四补偿电容走线74;所述第一补偿电容走线71设于所述橙输入线对以及所述绿输入线对之间;所述第二补偿电容走线72设于所述绿输入线以及所述蓝输入线对之间;所述第三补偿电容走线73设于所述绿输入线以及所述蓝输入线对之间;所述第四补偿电容走线74设于所述绿输入线以及所述棕输入线对之间。
具体地,设绞线1、2所连接的端口为橙输入线对;设绞线3、6所连接的端口为绿输入线对;设绞线4、5所连接的端口为蓝输入线对;设绞线7、8所连接的端口为棕输入线对;
则可以设置为:板体6上的对应第1、2传输线与第3、6传输线之间可以设置第一补偿电容走线71;板体6上的对应第3、6传输线与第7、8 传输线之间可以设置第四补偿电容走线74;由于第3、6传输线与第4、5 传输线之间的干扰最大,因此板体6上的对应第3、6传输线与第4、5传输线之间可以设置第二补偿电容走线72以及第三补偿电容走线73;以第 3、6传输线与第4、5传输线为例,第二补偿电容走线72的第一走线部以及第二走线部分别与第5传输线以及第3传输线连接;第三补偿电容走线73的第一走线部以及第二走线部分别与第4传输线以及第6传输线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设置方式仅仅是提供了一个较佳的实施例,而并不仅仅限于该连接方式,还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要,增设更多补偿电容走线。
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输入端子、输出部件;所述输入端子11以及输出部件10之间通过所述PCB板 2电连接;所述壳体上包括有用于与外部插头连接的插接腔44;所述PCB板2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PCB板2裸露在插接腔44中;所述PCB板 2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输入端子11电连接的插接孔45;所述输入端子11的一端与所述插接孔45连接。
具体地,PCB板2内部设有用于传递信号的传输线路层,输入端子11 可以是用于与外部水晶头连接的弹片式信号端子。输出部件10根据需求设置,输出部件10可以设置为与另一个水晶头连接的弹片式信号端子,也可以设置为后续网线连接的夹持式端子或穿刺式信号端子。当一个外部插头插入至插接腔44中并且与输入端子11实现通信连接时,该来自此外部插头的电信号将会经过输入端子11然后进入PCB板2内部的传输线路层中,经由传输线路层传递到输出部件10,再经由输出部件10传递到后续网线、控制芯片、水晶头等装置中。由于本实施例通过采用PCB板2代替传统的连接器中的绝缘板,避免传统的设置方式中的由于塑料板的阻隔,而导致信号传输速率无法提高的问题。传输速率快,满足CAT6A所要求的速率。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传输速率快的连接器,所述输入端子11包括连接部32、用于与所述插接孔45连接的插接部31以及用于与外部插头接触的弹性部33;所述连接部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插接部31 以及弹性部33连接;所述连接部32与所述PCB板2之间设有间隙35;所述间隙35的距离为0.2mm-0.45mm。
经过试验可得,比起采用传统的如专利号为CN201710374060.3的中国专利中所示的输入端子11的设置方式,也就是说插接部31直接与弹性部33连接的方式,传输速率会被限制。当设置了连接部32,且连接部32 与PCB板2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35时,由于与外部水晶头的接触面积增大,在传输速率的方面,可以大大提高传输速率。当然为了确保连接器能适配大部分的外部水晶头,间隙35的高度应当满足电子协会的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32与所述PCB板2平行设置。所述插接部31与所述连接部32构成倒“L”字形。试验可得,上述设置时的传输速率更优。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传输速率快的连接器,所述插接部31的底部设有卡接凸块34。
卡接凸块34用于提高PCB板2与输入端子11之间的连接牢固度。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传输速率快的连接器,所述PCB 板2的顶面设有绝缘层(图中未示出)。用于进一步确保输入端子11之间的不会因为外部水晶头的装配而导致信号串接或发生短路的情况。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传输速率快的连接器,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外壳41;所述第一外壳41的底部镂空设置,用于装配所述PCB 板2。
上述设置,能减少连接器的整体体积,使得整体结构紧凑,另一方面可以节省材料。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传输速率快的连接器,所述壳体还包括塑料保护壳43以及第二外壳42;所述第二外壳42嵌套于所述塑料保护壳43内设置;所述第一外壳嵌套于所述第二外壳42内设置。
塑料保护壳43一方面提高绝缘度,另一方面其形状可以设置为便于用户拔插水晶头的形状,方便使用。第二外壳42可以采用金属外壳或其他具有屏蔽效果的壳体,用于保证数据传输之间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防串音信号干扰的PCB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多个输入端以及多个输出端;
所述输出端与所述输入端通过传输线一一对应连接;
每两个输入端构成一组输入线组;每两个输出端构成一组输出线组;
所述板体上还设有至少一组补偿电容走线组;
所述补偿电容走线组设于两个输入线组之间和/或两个输出线组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串音信号干扰的PCB板,其特征在于:
每组补偿电容走线组均包括第一走线部以及第二走线部;所述第一走线部和第二走线部之间耦合设置;所述第一走线部以及第二走线部分别与两组输入线组电连接和/或所述第一走线部以及第二走线部分别与两组输出线组电连接;
所述第一走线部与所述第二走线部均为锯齿状;第一走线部与所述第二走线部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串音信号干扰的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包括有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四个布线层;所述补偿电容走线组的数量为四组;至少有两组补偿电容走线组设于不同的布线层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串音信号干扰的PCB板,其特征在于:不同层之间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通过穿层过孔电连接;所述穿层过孔位于整条传输线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位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串音信号干扰的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线组的数量为四组;四组输入线组分别为橙输入线对、绿输入线对、蓝输入线对以及棕输入线对;
所述补偿电容走线组的数量为四组;四组补偿电容走线组分别为第一补偿电容走线、第二补偿电容走线、第三补偿电容走线以及第四补偿电容走线;
所述第一补偿电容走线设于所述橙输入线对以及所述绿输入线对之间;
所述第二补偿电容走线设于所述绿输入线以及所述蓝输入线对之间;
所述第三补偿电容走线设于所述绿输入线以及所述蓝输入线对之间;
所述第四补偿电容走线设于所述绿输入线以及所述棕输入线对之间。
6.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输入端子、输出部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PCB板;
所述输入端子以及输出部件之间通过所述PCB板电连接;
所述壳体上包括有用于与外部插头连接的插接腔;
所述PCB板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PCB板裸露在插接腔中;
所述PCB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输入端子电连接的插接孔;所述输入端子的一端与所述插接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子包括连接部、用于与所述插接孔连接的插接部以及用于与外部插头接触的弹性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插接部以及弹性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PCB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的距离为0.2mm-0.4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PCB板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与所述连接部构成倒“L”字形;所述插接部的底部设有卡接凸块;所述PCB板的顶面设有绝缘层。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底部镂空设置,用于装配所述PCB板;所述壳体还包括塑料保护壳以及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嵌套于所述塑料保护壳内设置;所述第一外壳嵌套于所述第二外壳内设置。
CN202023246449.6U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防串音信号干扰的pcb板以及连接器 Active CN214205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46449.6U CN214205951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防串音信号干扰的pcb板以及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46449.6U CN214205951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防串音信号干扰的pcb板以及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05951U true CN214205951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30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46449.6U Active CN214205951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防串音信号干扰的pcb板以及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059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1257104B2 (en) A connector element for high-speed data communications
US9054460B2 (en) Communication plug having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with surface mounted blades
EP2497163B1 (en)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rosstalk compensation
TW466806B (en) Jack including crosstalk compensation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5638086B2 (ja) 強化ポートアイソレーション付きモジュラージャック
US853510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nductance and contact module used in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651380B2 (en) Modular plugs and outlets having enhanced performance contacts
US6623307B2 (en) High frequency modular jack connector
US6663437B2 (en) Stacked modular jack assembly having built-in circuit boards
CN106356688B (zh) 构造用于谐振控制的可插拔连接器和互连系统
TWI508391B (zh) 絕緣移位接觸接線板、電插座、插座模組以及模組化接線面板組件
KR20080105155A (ko) 콘택트 플레이트를 갖는 전기 커넥터
CA2547029A1 (en) Compens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gative capacitive coupling in idc
KR20100106427A (ko) 플러그/잭 접속부에서의 공통 모드 신호 생성 감소를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US8038476B2 (en) Network connector
JP2013510408A (ja) 強化シールド付きモジュラージャック
JP2007519211A (ja) 改良された電気信号伝達システム
EP1255322B1 (en) Crosstalk reduction for IDC terminal block
US6431918B1 (en) Modular jack connector meeting 1000base-T specifications
US726159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30186591A1 (en) Connector element for high-speed data communications
US9819131B2 (en) RJ-45 communication plug with plug blades received in apertures in a front edge of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214205951U (zh) 一种防串音信号干扰的pcb板以及连接器
US9281622B2 (en) Communications jacks having low-coupling contacts
TWI484705B (zh) 電連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