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99785U - 一种双水同步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水同步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99785U
CN214199785U CN202023226581.0U CN202023226581U CN214199785U CN 214199785 U CN214199785 U CN 214199785U CN 202023226581 U CN202023226581 U CN 202023226581U CN 214199785 U CN214199785 U CN 214199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late
heat exchange
tube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265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峰
庞雨
马秀兰
郝永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Tianjuxi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Tianjuxi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Tianjuxi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Tianjuxi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265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99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99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997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水同步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换热组件和主体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隔板、环形板、凹槽、第一固定板、第一通孔、换热管、导流板、滑槽、滑块、过滤网、第一出水管、第一进水管、第二出水管和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分别法兰连接有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的内侧壁焊接有隔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固定板在环形板上的凹槽中滑动,便于对第一固定板进行拆装,同时换热管在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一通孔中滑动,便于对第一固定板上的换热管进行逐个拆卸清理,提升对换热管的清理效果,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双水同步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水同步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壳体多为圆筒形,内部装有管束,管束两端固定在管板上。进行换热的冷热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程流体;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
现有的双水同步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由于管壳式换热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水垢堆积,影响换热器的使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清理,现有的管壳式换热器不便于将换热管进行逐个拆卸清理,降低对换热管的清理效果,从而影响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二、对流液进行换热时,不便于对流液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导致流液在换热管内换热时,容易造成换热管的堵塞,不利于对流液的换热使用,为此,提出一种双水同步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水同步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双水同步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换热组件和主体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隔板、环形板、凹槽、第一固定板、第一通孔、换热管、导流板、滑槽、滑块、过滤网、第一出水管、第一进水管、第二出水管和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分别法兰连接有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的内侧壁焊接有隔板,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环形板,两个所述环形板相斥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侧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均匀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换热管,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四个导流板,所述换热管的一端贯穿所述导流板的一侧;
所述隔板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三壳体内部底壁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侧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底壁贯通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顶壁贯通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三壳体的外侧底壁贯通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三壳体的外侧顶壁贯通有第二出水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体组件包括L形板、第一螺栓、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第三密封垫、螺纹孔、螺纹通孔、第二螺栓、第四壳体、隔热板和保温棉;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底壁对称焊接有两个L形板,所述L形板的上表面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贯穿所述L形板的上表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隔板的一侧粘接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粘接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一通孔的内侧壁粘接有第三密封垫。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螺纹孔,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螺纹通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纹通孔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四壳体,所述第四壳体的内侧壁粘接有隔热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四壳体的内侧壁粘接有保温棉,所述保温棉与所述隔热板相邻的一侧粘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固定板在环形板上的凹槽中滑动,便于对第一固定板进行拆装,同时换热管在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一通孔中滑动,便于对第一固定板上的换热管进行逐个拆卸清理,提升对换热管的清理效果,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网便于对流液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同时过滤网通过滑块在滑槽中滑动,便于对过滤网进行安装或拆卸清理,避免流液在换热管内换热时对换热管造成堵塞,利于对流液的换热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环形板和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换热组件;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第三壳体;14、隔板;15、环形板;16、凹槽;17、第一固定板;18、第一通孔;19、换热管;191、导流板;192、滑槽;193、滑块;194、过滤网;195、第一出水管;196、第一进水管;197、第二出水管;198、第二进水管;20、主体组件;21、L形板;22、第一螺栓;23、第一密封垫;24、第二密封垫;25、第三密封垫;26、螺纹孔;27、螺纹通孔;28、第二螺栓;29、第四壳体;291、隔热板;292、保温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水同步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换热组件10和主体组件20,换热组件10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第三壳体13、隔板14、环形板15、凹槽16、第一固定板17、第一通孔18、换热管19、导流板191、滑槽192、滑块193、过滤网194、第一出水管195、第一进水管196、第二出水管197和第二进水管198;第一壳体11的两侧分别法兰连接有第二壳体12和第三壳体13,第三壳体13的内侧壁焊接有隔板14,第一壳体11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环形板15,两个环形板15相斥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16,两个凹槽16的内侧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7,第一固定板17的一侧均匀开设有第一通孔18,第一通孔18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换热管19,第一壳体11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四个导流板191,换热管19的一端贯穿导流板191的一侧;
隔板14的下表面和第三壳体13内部底壁均开设有滑槽192,两个滑槽192的内侧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93,两个滑块193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94,第一壳体11的外侧底壁贯通有第一出水管195,第一壳体11的外侧顶壁贯通有第二进水管198,第三壳体13的外侧底壁贯通有第一进水管196,第三壳体13的外侧顶壁贯通有第二出水管197。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主体组件20包括L形板21、第一螺栓22、第一密封垫23、第二密封垫24、第三密封垫25、螺纹孔26、螺纹通孔27、第二螺栓28、第四壳体29、隔热板291和保温棉292;第一壳体11的外部底壁对称焊接有两个L形板21,L形板21的上表面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一螺栓22,第一螺栓22的一端贯穿L形板21的上表面;通过第一螺栓22的设置,将第一螺栓22在L形板21上转动,插入预留的安装孔中,对L形板21的位置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隔板14的一侧粘接有第一密封垫23,第一固定板17的一侧粘接有第二密封垫24,第一通孔18的内侧壁粘接有第三密封垫25;通过第一密封垫23的设置,提高隔板14与第一固定板17之间的密封性,通过第二密封垫24的设置,提高了第一固定板17与凹槽16之间的密封效果,通过第三密封垫25的设置,提高换热管19与第一通孔18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凹槽16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螺纹孔26,第一固定板17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螺纹通孔27,螺纹孔26与螺纹通孔27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28;通过第二螺栓28的设置,将第二螺栓28插入螺纹孔26与螺纹通孔27中,对第一固定板17的位置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壳体1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四壳体29,第四壳体29的内侧壁粘接有隔热板291;通过隔热板291的设置,降低第一壳体11中流液热量的散发。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四壳体29的内侧壁粘接有保温棉292,保温棉292与隔热板291相邻的一侧粘接;通过保温棉292的设置,对第一壳体11中的流液进行保温。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移动到使用位置,然后将第一螺栓22在L形板21上转动,插入预留的安装孔中,对L形板21的位置进行固定,将第一进水管196和第二进水管198与流液的排放管连接,第一出水管195和第二出水管197与流液的集液设备连接,流液通过第一进水管196和第二进水管198分别注入第三壳体13和第一壳体11中,第三壳体13通过隔板14对流液进行分隔,流液通过隔板14下方换热管19流入第二壳体12中,然后流入隔板14上方的换热管19中,流液通过换热管19的内壁换热,最后流入第三壳体13中通过第二出水管197排出,同时第一壳体11中的流液通过导流板191流动,通过换热管19的外壁进行换热,然后通过第一出水管195排出,实现双水同步循环换热,在需要对第一壳体11中的水垢进行清理时,将第二壳体12和第三壳体13进行拆卸,然后将第二螺栓28取下,将第一固定板17进行拆除,把换热管19从第一通孔18中取出,对换热管19进行清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双水同步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组件(10)和主体组件(20),所述换热组件(10)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第三壳体(13)、隔板(14)、环形板(15)、凹槽(16)、第一固定板(17)、第一通孔(18)、换热管(19)、导流板(191)、滑槽(192)、滑块(193)、过滤网(194)、第一出水管(195)、第一进水管(196)、第二出水管(197)和第二进水管(198);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两侧分别法兰连接有第二壳体(12)和第三壳体(13),所述第三壳体(13)的内侧壁焊接有隔板(14),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环形板(15),两个所述环形板(15)相斥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16),两个所述凹槽(16)的内侧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7),所述第一固定板(17)的一侧均匀开设有第一通孔(18),所述第一通孔(18)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换热管(19),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四个导流板(191),所述换热管(19)的一端贯穿所述导流板(191)的一侧;
所述隔板(14)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三壳体(13)内部底壁均开设有滑槽(192),两个所述滑槽(192)的内侧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93),两个所述滑块(193)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94),所述第一壳体(11)的外侧底壁贯通有第一出水管(195),所述第一壳体(11)的外侧顶壁贯通有第二进水管(198),所述第三壳体(13)的外侧底壁贯通有第一进水管(196),所述第三壳体(13)的外侧顶壁贯通有第二出水管(19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水同步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20)包括L形板(21)、第一螺栓(22)、第一密封垫(23)、第二密封垫(24)、第三密封垫(25)、螺纹孔(26)、螺纹通孔(27)、第二螺栓(28)、第四壳体(29)、隔热板(291)和保温棉(292);所述第一壳体(11)的外部底壁对称焊接有两个L形板(21),所述L形板(21)的上表面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一螺栓(22),所述第一螺栓(22)的一端贯穿所述L形板(21)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水同步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4)的一侧粘接有第一密封垫(23),所述第一固定板(17)的一侧粘接有第二密封垫(24),所述第一通孔(18)的内侧壁粘接有第三密封垫(2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水同步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6)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螺纹孔(26),所述第一固定板(17)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螺纹通孔(27),所述螺纹孔(26)与所述螺纹通孔(27)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2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水同步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四壳体(29),所述第四壳体(29)的内侧壁粘接有隔热板(29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水同步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壳体(29)的内侧壁粘接有保温棉(292),所述保温棉(292)与所述隔热板(291)相邻的一侧粘接。
CN202023226581.0U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双水同步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 Active CN214199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6581.0U CN214199785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双水同步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6581.0U CN214199785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双水同步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99785U true CN214199785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30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26581.0U Active CN214199785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双水同步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997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68219A (zh) * 2023-11-02 2023-12-05 南通罗兰泵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换热器过滤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68219A (zh) * 2023-11-02 2023-12-05 南通罗兰泵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换热器过滤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99785U (zh) 一种双水同步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
CN210036340U (zh) 一种换热器
CN209261917U (zh) 一种离心泵高级酮冷却装置
CN212931138U (zh) 一种组合管壳式换热器
CN212107820U (zh) 一种船用滑油冷却系统
CN213040048U (zh) 一种不锈钢弯头冷却装置
CN208952745U (zh) 一种新型双管式空水冷却器
CN210004818U (zh) 一种高效热能交换器
CN208223250U (zh) 一种新型固定管板换热器
CN219346844U (zh) 一种新型冷凝器
CN112284162A (zh) 一种使换热介质呈螺旋流动的高效热交换器
CN110940116A (zh) 一种螺杆式水冷冷水机组的冷凝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9977181U (zh) 一种热交换用节能铜铝管
CN213902055U (zh) 便于安装的翅片管及散热器
CN210463637U (zh) 一种用于螺杆式冷水机组的冷凝装置
CN216925198U (zh) 一种分区换热器
CN217979912U (zh) 一种壳管式热交换器
CN210862350U (zh) 一种空调用热交换器连接装置
CN218565793U (zh) 一种平板型集热器栅格结构及热水器
CN214039661U (zh) 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螺纹管换热器
CN215733495U (zh) 一种水冷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CN219368465U (zh) 一种高温管壳式换热器
CN209399830U (zh) 防腐蚀高效换热管
CN214701340U (zh) 一种低水压差壳管式蒸发器
CN220541526U (zh) 一种冷却肉桂油的冷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