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02055U - 便于安装的翅片管及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便于安装的翅片管及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02055U
CN213902055U CN202022532951.7U CN202022532951U CN213902055U CN 213902055 U CN213902055 U CN 213902055U CN 202022532951 U CN202022532951 U CN 202022532951U CN 213902055 U CN213902055 U CN 213902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tube
heat exchange
base
fin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329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鞠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anjit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ang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ang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ang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329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02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02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020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翅片管及散热器,该翅片管包括基管和呈螺旋状设置在所述基管上的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管的两端均设置有辅助安装结构,所述辅助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套设在所述基管上且与所述翅片的末端接触的辅助连接块、固定套设在所述基管上的限位套以及螺纹套设在所述基管的末端的安装螺母。本实用新型的翅片管通过设置辅助安装结构能便于翅片管在安装面上的安装,安装方便、易于操作,且具有很好的安装强度和良好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通过第一导流盒、第二导流盒的设置能大大简化管路、降低设备成本。

Description

便于安装的翅片管及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翅片管及散热器。
背景技术
翅片管是一种通过在换热管的表面增加翅片得到的常见的换热元件,能增大换热管的外表面积(或内表面积),从而可提高换热效率。传统方案中,翅片管上的翅片通常是通过钢带按螺旋线方式缠绕在基管外表面上并固定得到,翅片与基管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需将翅片的两端以及翅片与基管接触的面进行焊接,以保证翅片能固定设置在基管上。但翅片通常较薄,与基管的接触面较小,导致焊接操作不方便,且焊接强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翅片管及散热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安装的翅片管,包括基管和呈螺旋状设置在所述基管上的翅片,所述基管的两端均设置有辅助安装结构,所述辅助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套设在所述基管上且与所述翅片的末端接触的辅助连接块、固定套设在所述基管上的限位套以及螺纹套设在所述基管的末端的安装螺母;
所述基管的末端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螺母配合的螺纹部,所述基管的外周上处于所述限位套的侧部的位置还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辅助连接块、限位套、环形槽和安装螺母沿所述基管的中部向所述基管的末端依次设置。
优选的是,处于所述环形槽和安装螺母之间的基管上还套设有第二密封圈。
优选的是,所述翅片的侧壁上固接有加强连接块,所述加强连接块的底面与所述基管的外壁接触。
优选的是,所述加强连接块沿厚度方向的截面呈V形,且所述加强连接块的宽度由加强连接块与所述基管的外壁接触的一端朝所述加强连接块的另一端逐渐减小。
一种散热器,包括换热箱、以及设置在所述换热箱内的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包括若干如上所述的翅片管。
优选的是,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换热箱的第一侧板上的第一导流盒、设置在所述换热箱的第二侧板上的第二导流盒、与所述第一导流盒的上部连通的热媒进管以及与所述第一导流盒的下部连通的热媒出管。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导流盒通过设置在其中部的隔板分隔形成上导流室和下导流室,所述热媒进管与所述上导流室连通,所述热媒出管与所述下导流室连通;
所述换热单元中,处于上部的部分翅片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导流室和第二导流盒连通,处于下部的其余翅片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导流室和第二导流盒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开设有供所述翅片管的基管配合插入的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导流盒或第二导流盒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换热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风头和出气风头。
优选的是,所述散热器还包括热媒进管总管和热媒出管总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翅片管通过设置辅助安装结构能便于翅片管在安装面上的安装,安装方便、易于操作,且具有很好的安装强度和良好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通过第一导流盒、第二导流盒的设置能大大简化管路、降低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安装的翅片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强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连接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安装的翅片管与安装面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流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的热媒的流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管;10—环形槽;11—螺纹部;100—翅片管;
2—翅片;20—加强连接块;
3—辅助安装结构;30—辅助连接块;31—限位套;32—第一密封圈;33 —第二密封圈;34—安装螺母;
4—散热器;40—换热箱;41—换热单元;42—第一导流盒;43—第二导流盒;44—热媒进管;45—热媒出管;46—进气风头;47—出气风头;48—热媒进管总管;49—热媒出管总管;400—第一侧板;401—第二侧板;402 —安装孔;420—隔板;421—上导流室;422—下导流室;
5—安装面;50—安装孔4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实施例1
参照图1-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翅片管100,包括基管1和呈螺旋状设置在基管1上的翅片2,基管1的两端均设置有辅助安装结构3,辅助安装结构3包括固定套设在基管1上且与翅片2的末端接触的辅助连接块 30、固定套设在基管1上的限位套31以及螺纹套设在基管1的末端的安装螺母34;
基管1的末端的外周设置有与安装螺母34配合的螺纹部11,基管1的外周上处于限位套31的侧部的位置还开设有环形槽10,环形槽10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2,辅助连接块30、限位套31、环形槽10和安装螺母34沿基管1的中部向基管1的末端依次设置。进一步的,处于环形槽10和安装螺母 34之间的基管1上还套设有第二密封圈33。
翅片管100用于散热器中,通常需要将两端连接在安装面5上,传统方式中通常采用焊接方式,但由于操作空间有限,且往往需要安装多根翅片管 100,导致安装费时费力。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辅助安装结构3能便于翅片管100在安装面5上的安装,参照图2-5,安装时,第一密封圈32套设在环形槽10内,将基管1的右端插入安装面5上的安装孔402中,然后将第二密封圈33套设在基管1上,再将安装螺母34套在基管1上并旋紧,在限位套 31的限位配合下,安装螺母34压紧安装面5,从而使得基管1固定在安装孔 402中;且第一密封圈32被限位套31和安装面5挤压形成密封,第二密封圈33被安装面5和安装螺母34挤压形成密封,通过双层密封使得翅片管100 与安装面5之间的连接能保持良好的密封。
其中,辅助连接块30所起的作用主要是为翅片2的末端提供一个安装面 5。传统方案中,翅片管100上的翅片2通常是通过钢带按螺旋线方式缠绕在基管1外表面上并固定得到,翅片2与基管1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需将翅片2的两端以及翅片2与基管1接触的面进行焊接,以保证翅片2能固定设置在基管1上。但翅片2通常较薄,与基管1的接触面较小,导致焊接操作不方便,且焊接强度不高。本实施例中,通过辅助连接块30能为翅片2的末端提供一个稳定的安装面5,可通过焊接或螺丝连接的方式将翅片2的末端与辅助连接块30连接,从而能便于操作且连接更稳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翅片2的侧壁上固接有加强连接块20,加强连接块20的底面与基管1的外壁接触。进一步的,加强连接块20沿厚度方向的截面呈V形,且加强连接块20的宽度由加强连接块20与基管1的外壁接触的一端朝加强连接块20的另一端逐渐减小。加强连接块20能增大翅片2 与基管1的接触面积,便于通过焊接将翅片2固定在基管1上,且能提高连接强度;另外由于接触面积增大,还能提高导热效率;进一步的,通过加强连接块20的设置还能提高翅片2的整体强度。
实施例2
参照图6-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器4,包括换热箱40、以及设置在换热箱40内的换热单元41,换热单元41包括若干实施例1中的翅片管100。
其中,散热器4还包括设置在换热箱40的第一侧板400上的第一导流盒 42、设置在换热箱40的第二侧板401上的第二导流盒43、与第一导流盒42 的上部连通的热媒进管44以及与第一导流盒42的下部连通的热媒出管45。
其中,第一导流盒42通过设置在其中部的隔板420分隔形成上导流室 421和下导流室422,热媒进管44与上导流室421连通,热媒出管45与下导流室422连通;
其中,换热单元41中,处于上部的部分翅片管100的两端分别与上导流室421和第二导流盒43连通,处于下部的其余翅片管100的两端分别与下导流室422和第二导流盒43连通。
其中,第一侧板400和第二侧板401上均开设有供翅片管100的基管1 配合插入的若干安装孔50,安装孔50与第一导流盒42或第二导流盒43连通。即第一侧板400和第二侧板401作为安装面5,基管1的两端通过辅助安装结构3与第一侧板400和第二侧板401连接。第一密封圈32和第二密封圈33的双重密封作用,能防止第一导流盒42内的介质从安装孔50中泄漏。
其中,换热箱4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风头46和出气风头47。散热器 4还包括热媒进管总管48和热媒出管总管49。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热媒为高温蒸汽。所有热媒进管44均与热媒进管总管 4872连通,以通过热媒进管总管48向所有热媒进管44供应热媒介质(高温蒸汽);所有热媒出管45均与热媒出管总管49连通,以通过热媒出管总管 49收集所有热媒出管45排出的降温后的热媒介质(低温蒸汽)。
参照图9(为方便示意,图中卸去了部分翅片管100),该换热器的工作原理为:高温蒸汽经热媒进管总管48分配至所有的热媒进管44,然后进入第一导流盒42的上导流室421,高温蒸汽进入与上导流室421连通的若干上部的翅片管100中,经初次热交换后再由翅片管100另一端排出至第二导流盒43,之后进入与第二导流盒43连通的若干下部的翅片管100,进行再次热交换,接着流入第一导流盒42的下导流室422,最后由热媒出管45汇集至热媒出管总管49排出;
待加热的冷空气从进气风头46进入,与换热单元41中的翅片管100内的高温蒸汽进行热交换,冷空气经过多个换热单元41加热后升温,从出气风头47排出。
翅片管100内的高温蒸汽经过两次热交换后再排出,能于冷空气实现充足的热交换,能保证换热效果。第一导流盒42的上导流室421将高温蒸汽分布至多个翅片管100,第一导流盒42的下导流室422收集多个翅片管100排出的降温后的蒸汽;第二导流盒43将一次换热后的蒸汽引入到进行二次换热的多个翅片管100中,从而能大大简化管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Claims (10)

1.一种便于安装的翅片管,包括基管和呈螺旋状设置在所述基管上的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管的两端均设置有辅助安装结构,所述辅助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套设在所述基管上且与所述翅片的末端接触的辅助连接块、固定套设在所述基管上的限位套以及螺纹套设在所述基管的末端的安装螺母;
所述基管的末端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螺母配合的螺纹部,所述基管的外周上处于所述限位套的侧部的位置还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辅助连接块、限位套、环形槽和安装螺母沿所述基管的中部向所述基管的末端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翅片管,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环形槽和安装螺母之间的基管上还套设有第二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安装的翅片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侧壁上固接有加强连接块,所述加强连接块的底面与所述基管的外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安装的翅片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连接块沿厚度方向的截面呈V形,且所述加强连接块的宽度由加强连接块与所述基管的外壁接触的一端朝所述加强连接块的另一端逐渐减小。
5.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箱、以及设置在所述换热箱内的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包括若干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翅片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换热箱的第一侧板上的第一导流盒、设置在所述换热箱的第二侧板上的第二导流盒、与所述第一导流盒的上部连通的热媒进管以及与所述第一导流盒的下部连通的热媒出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盒通过设置在其中部的隔板分隔形成上导流室和下导流室,所述热媒进管与所述上导流室连通,所述热媒出管与所述下导流室连通;
所述换热单元中,处于上部的部分翅片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导流室和第二导流盒连通,处于下部的其余翅片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导流室和第二导流盒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开设有供所述翅片管的基管配合插入的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导流盒或第二导流盒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风头和出气风头。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热媒进管总管和热媒出管总管。
CN202022532951.7U 2020-11-05 2020-11-05 便于安装的翅片管及散热器 Active CN213902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32951.7U CN213902055U (zh) 2020-11-05 2020-11-05 便于安装的翅片管及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32951.7U CN213902055U (zh) 2020-11-05 2020-11-05 便于安装的翅片管及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02055U true CN213902055U (zh) 2021-08-06

Family

ID=77117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32951.7U Active CN213902055U (zh) 2020-11-05 2020-11-05 便于安装的翅片管及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020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0587B (zh) 一种管壳式脉动热管换热器
CN201628245U (zh) 蒸汽空气加热器
CN213902055U (zh) 便于安装的翅片管及散热器
CN104733806A (zh) 电动汽车换热器
CN201277822Y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用中间冷却器芯子
CN100422684C (zh) 一种用于热回收的多介质冷凝器水室的装置
CN214698249U (zh) 一种空压机冷却系统
CN214199785U (zh) 一种双水同步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
CN210602350U (zh) 一种复合式冷凝器
CN209783360U (zh) 一种管翅式换热器
CN205448762U (zh) 一种储水式不锈钢换热器
CN212300019U (zh) 一种管翅复合型散热器
CN216011862U (zh) 一种管式换热器
CN217004973U (zh) 热回收式冷水机组
CN219346844U (zh) 一种新型冷凝器
CN213455058U (zh) 一种带旋流折流板的换热器
CN212565943U (zh) 一种低压缸零功率改造后热网加热器
CN214120449U (zh) 一种新型翅片式蒸发器
CN220083755U (zh) 一种螺旋式冷凝器
CN220893046U (zh) 一种高性能长寿命的蒸汽换热器
CN218329422U (zh) 一种用于加氢装置中热高分气的热回收系统
CN219284029U (zh) 一种低碳节能型换热器
CN217483305U (zh) 一种波节换热管换热器
CN110220395B (zh) 铜铝复合式高效冷凝换热器
CN217358171U (zh) 干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05

Address after: Building 3, No. 58 Tongxin Road, Tong'an Town,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11

Patentee after: Suzhou Yanjit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 Factory building, No.58 Tongxin Road, Tongan town,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LANGJI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