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11862U - 一种管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11862U
CN216011862U CN202122327962.6U CN202122327962U CN216011862U CN 216011862 U CN216011862 U CN 216011862U CN 202122327962 U CN202122327962 U CN 202122327962U CN 216011862 U CN216011862 U CN 216011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xchange tube
installation lid
shutoff board
tub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2796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晓林
韩宝亿
张凤英
张开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Baoyi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Baoyi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Baoyi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Baoyi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2796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11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11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11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式换热器,其包括壳体、前安装盖和后安装盖,前安装盖和后安装盖的一侧均安装有法兰连接盘,壳体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固定盘,壳体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前安装盖上设有冷流体入口,后安装盖上设有冷流体出口,法兰连接盘与连接固定盘可拆卸连接,前安装盖内设有第一封堵板,后安装盖上设有第二封堵板,壳体内设有多组第一换热管,每一组第一换热管包括呈蛇形设置的第一换热管本体和连接组件,第一换热管本体的一端贯穿第一封堵板并插入前安装盖内,另一端贯穿第二封堵板内并插入后安装盖内。本申请能够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管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管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它在工业上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至今仍在所有换热器中占据主导地位。 管式换热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壳体多呈圆形,内部装有平行管束,管束两端固定于管板上。
公告号为CN21066405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良型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一侧安装有前安装盖,壳体的另一侧安装有后安装盖,前安装盖的上端设置有A流体进管,后安装盖的下端设置有A流体出管,前安装盖和后安装盖的一侧均安装有法兰连接盘,壳体上端的一侧设置有B流体进管,壳体下端的一侧设置有B流体出管,壳体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固定盘,壳体的内部安装有传热管,传热管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螺纹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法兰连接盘的内部开设有通孔,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有折流板。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当冷流体在传热管内流动,热流体在通过折流板在传热管外流动时,由于传热管为直管与热流体的接触面积小,使得换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管式换热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管式换热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前安装盖和后安装盖,所述前安装盖和所述后安装盖的一侧均安装有法兰连接盘,所述壳体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固定盘,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前安装盖上设有冷流体入口,所述后安装盖上设有冷流体出口,所述法兰连接盘与所述连接固定盘可拆卸连接,所述前安装盖内设有第一封堵板,所述后安装盖上设有第二封堵板,所述壳体内设有多组第一换热管,每一组所述第一换热管包括呈蛇形设置的第一换热管本体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换热管本体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封堵板并插入所述前安装盖内,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封堵板内并插入所述后安装盖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使用该换热器时,将冷流体从冷流体入口输入前安装盖内,冷流体移动至第一换热管,再通过另一端流入后安装盖内,最后从冷流体出口流出,当操作者将需要换热的流体从进料口加入后,经过第一换热管的换热,再从出料口流出,多组成蛇形设置的第一换热管本体增加了第一换热管本体与待换热流体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环和第一螺栓,所述第一换热管本体的两端均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换热管本体的两端均螺纹连接一个所述连接环,所述第一换热管本体一端的所述连接环抵紧所述第一封堵板的侧壁,另一端的所述连接环抵紧所述第二封堵板的侧壁,所述第一封堵板通过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连接环连接,所述第二封堵板也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连接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操作者将第一换热管本体的一端贯穿第一封堵板的侧壁,将连接环套接在第一换热管本体外并与之螺纹连接,使得连接环的侧壁抵触第一封堵板,同理,再将第一换热管本体的另一端贯穿第二封堵板的侧壁,将连接环套接在第二换热管本体外并与之螺纹连接,使得连接环的侧壁抵触第二封堵板,再通过第一螺栓使第一换热管本体与第一封堵板和第二封堵板稳定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换热管本体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换热管本体,所述第一换热管本体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换热管本体所在平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换热管本体与所述第二换热管本体交错设置,所述第二换热管本体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封堵板并插入所述前安装盖内,另一端贯穿第二封堵板内并插入所述后安装盖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通过设置多个第二换热管本体,能够进一步增加待换热流体和冷流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封堵板与所述前安装盖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封堵板与所述后安装盖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可以将第一封堵板与前安装盖拆卸,再将第二封堵板与后安装盖拆卸,对前安装盖内和后安装盖内的冷流体中残留的杂质进行清理,减小了前安装盖和后安装盖被腐蚀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封堵板的周向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封堵板的周向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所述前安装盖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封堵板上的所述第一螺纹孔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通孔,所述后安装盖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封堵板上的所述第二螺纹孔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一通孔通过第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第二通孔通过第三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操作者将第一封堵板插入前安装盖内,使第一封堵板的侧壁与前安装盖的内侧壁贴合,并且使第一螺纹孔与对应的第一通孔对齐连通,操作者再将第二螺栓贯穿第一通孔并插入第一螺纹孔内,并且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同理,操作者将第三螺栓贯穿第二通孔并且插入第二螺纹孔内,使第三螺栓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综上所述,第一封堵板与前安装盖稳定的连接,第二封堵板与后安装盖稳定的连接,操作方便。
可选的,所述第一封堵板与所述前安装盖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第二封堵板与所述后安装盖的内侧壁之间也设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的设置能够提高第一封堵板与前安装盖、第二封堵板与后安装盖之间的密封性,减小了冷流体泄露的可能性。
可选的,相互交错的所述第一换热管本体与所述第二换热管本体为一组换热管组,每两组所述换热管组之间设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封堵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封堵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热交换的流体在壳体内移动时,加固板能够提高壳体的强度,减小壳体产生形变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封堵板设有多个与所述加固板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焊接块,所述第二封堵板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加固板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焊接块,所述第一焊接块和所述第二焊接块上均开设有焊接槽,所述加固板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焊接块上的所述焊接槽内,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焊接块的所述焊接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焊接加固板上时,先将加固板的一端插入焊接槽内,对加固板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操作者对加固板进行焊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通过设置多组第一换热管,每一组第一换热管包括呈蛇形设置的第一换热管本体和连接组件,使用时,将冷流体从冷流体入口输入前安装盖内,冷流体移动至第一换热管,再通过另一端流入后安装盖内,最后从冷流体出口流出,当操作者将需要换热的流体从进料口加入后,经过第一换热管的换热,再从出料口流出,多组成蛇形设置的第一换热管本体增加了第一换热管本体与待换热流体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本申请通过设置多个第二换热管本体,第一换热管本体所在平面与第二换热管所在平面相互垂直,第一换热管本体与第二换热管本体交错设置,操作者通过设置多个第二换热管本体,能够进一步增加待换热流体和冷流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体现实施例中一种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实施例中一种管式换热器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前安装盖;3、后安装盖;4、连接固定盘;5、进料口;6、出料口;7、法兰连接盘;8、冷流体入口;9、冷流体出口;10、第一封堵板;11、第二封堵板;12、第一螺纹孔;13、第二螺纹孔;14、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16、第二螺栓;17、第三螺栓;18、密封圈;19、第一让位孔;20、第二让位孔;21、第一换热管本体;22、连接环;23、第一螺栓;24、外螺纹;25、第二换热管本体;26、加固板;27、第一焊接块;28、第二焊接块;29、焊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管式换热器。参照图1和图2,一种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前安装盖2和后安装盖3,壳体1的两端开口并且安装有连接固定盘4,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5,另一端设有出料口6。前安装盖2开口的一端与后安装盖3开口的一侧均安装有法兰连接盘7,前安装盖2上的法兰连接盘7通过螺栓与壳体1一端的连接固定盘4连接,后安装盖3上的法兰连接盘7也通过螺栓与壳体1另一端的连接固定盘4连接,实现了法兰连接盘7与连接固定盘4可拆卸连接。
参照图1和图2,前安装盖2上设有冷流体入口8,后安装盖3上设有冷流体出口9。前安装盖2内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封堵板10,后安装盖3内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封堵板11,第一封堵板10和第二封堵板11均呈圆形设置,第一封堵板10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12,第二封堵板11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13,前安装盖2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第一封堵板10上的第一螺纹孔12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通孔14,后安装盖3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第二封堵板11上的第二螺纹孔13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通孔15。第一螺纹孔12与第一通孔14通过第二螺栓16连接,第二螺纹孔13与第二通孔15通过第三螺栓17连接。
参照图1和图2,第一封堵板10与前安装盖2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密封圈18,密封圈18为橡胶圈,密封圈18粘接在第一封堵板10的圆周侧壁上,并且密封圈18上开设有与多个第一螺纹孔12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让位孔19,第二封堵板11与后安装盖3的内侧壁之间也设有密封圈18,密封圈18为橡胶圈,密封圈18粘接在第二封堵板11的圆周侧壁上,并且密封圈18上开设有与多个第二螺纹孔13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让位孔20。密封圈18能够提高第一封堵板10与前安装盖2、第二封堵板11与后安装盖3之间的密封性,减小了冷流体泄露的可能。
参照图1和图2,壳体1内设置有多组第一换热管,每一组第一换热管包括呈蛇形设置的第一换热管本体21和连接组件,第一换热管本体21的一端贯穿第一封堵板10并插入前安装盖2内,另一端贯穿第二封堵板11内并插入后安装盖3内。
参照图1和图2,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环22和第一螺栓23,第一换热管本体21的两端均设有外螺纹24,第一换热管本体21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一个连接环22,第一换热管本体21一端的连接环22抵紧第一封堵板10背离壳体1的侧壁,另一端的连接环22抵紧第二封堵板11背离壳体1的侧壁。第一封堵板10通过第一螺栓23与连接环22连接,第二封堵板11也通过第一螺栓23与连接环22连接,提高了第一换热管本体21与第一封堵板10和第二封堵板11连接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壳体1内设置有多个与第一换热管本体21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换热管本体25,第一换热管本体21所在平面与第二换热管所在平面相互垂直,第一换热管本体21与第二换热管本体25交错设置,第二换热管本体25的一端贯穿第一封堵板10并插入前安装盖2内,另一端贯穿第二封堵板11内并插入后安装盖3内,第二换热管本体25的一端与第一封堵板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封堵板11固定连接。
参照图1和图2,相互交错的第一换热管本体21与第二换热管本体25为一组换热管组,每两组换热管组之间设有加固板26,加固板26的一端与第一封堵板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封堵板11固定连接。第一封堵板10的背离连接环2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加固板26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焊接块27,第二封堵板11的背离连接环2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加固板26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焊接块28,一个第一焊接块27对应一个第二焊接块28,第一焊接块27和第二焊接块28上开设有焊接槽29,加固板26的一端插入第一焊接块27上的焊接槽29,另一端插入第二焊接块28上的焊接槽29,操作者在焊接加固板26时,先将加固板26的一端插入焊接槽29内,对加固板26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操作者对加固进行焊接。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管式换热器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操作者将冷流体从冷流体入口8输入前安装盖2内,冷流体移动至第一换热管本体21和第二换热管本体25内,最终流动至后安装盖3内,最后从冷流体出口9流出,当操作者将需要换热的流体从进料口5加入后,经过第一换热管本体21和第二换热管本体25的换热,再从出料口6流出,多组成蛇形设置的第一换热管本体21增加了第一换热管本体21与待换热流体的接触面积,并且第一换热管本体21和第二换热管本体25的交错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冷流体与待换热流体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当需要对前安装盖2和后安装盖3内的杂质进行清理时,操作者先转动第二螺栓16,使第一封堵板10与前安装盖2拆分,再转动第三螺栓17,使第二封堵板11与后安装盖3拆分,之后转动螺栓,使前安装盖2和壳体1拆分,后安装盖3也和壳体1拆分,操作方便。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前安装盖(2)和后安装盖(3),所述前安装盖(2)和所述后安装盖(3)的一侧均安装有法兰连接盘(7),所述壳体(1)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固定盘(4),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有进料口(5),另一端设有出料口(6),所述前安装盖(2)上设有冷流体入口(8),所述后安装盖(3)上设有冷流体出口(9),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连接盘(7)与所述连接固定盘(4)可拆卸连接,所述前安装盖(2)内设有第一封堵板(10),所述后安装盖(3)上设有第二封堵板(11),所述壳体(1)内设有多组第一换热管,每一组所述第一换热管包括呈蛇形设置的第一换热管本体(21)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换热管本体(21)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封堵板(10)并插入所述前安装盖(2)内,另一端贯穿第二封堵板(11)内并插入所述后安装盖(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环(22)和第一螺栓(23),所述第一换热管本体(21)的两端均设有外螺纹(24),所述第一换热管本体(21)的两端均螺纹连接一个所述连接环(22),所述第一换热管本体(21)一端的所述连接环(22)抵紧所述第一封堵板(10)的侧壁,另一端的所述连接环(22)抵紧所述第二封堵板(11)的侧壁,所述第一封堵板(10)通过所述第一螺栓(23)与所述连接环(22)连接,所述第二封堵板(11)也通过第一螺栓(23)与所述连接环(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换热管本体(21)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换热管本体(25),所述第一换热管本体(21)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换热管本体(25)所在平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换热管本体(21)与所述第二换热管本体(25)交错设置,所述第二换热管本体(25)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封堵板(10)并插入所述前安装盖(2)内,另一端贯穿第二封堵板(11)内并插入所述后安装盖(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板(10)与所述前安装盖(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封堵板(11)与所述后安装盖(3)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板(10)的周向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12),所述第二封堵板(11)的周向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13),所述前安装盖(2)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封堵板(10)上的所述第一螺纹孔(12)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通孔(14),所述后安装盖(3)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封堵板(11)上的所述第二螺纹孔(13)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通孔(15),所述第一螺纹孔(12)与所述第一通孔(14)通过第二螺栓(16)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孔(13)与所述第二通孔(15)通过第三螺栓(1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板(10)与所述前安装盖(2)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密封圈(18),所述第二封堵板(11)与所述后安装盖(3)的内侧壁之间也设有密封圈(18)。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互交错的所述第一换热管本体(21)与所述第二换热管本体(25)为一组换热管组,每两组所述换热管组之间设有加固板(26),所述加固板(2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封堵板(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封堵板(1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板(10)设有多个与所述加固板(26)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焊接块(27),所述第二封堵板(11)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加固板(26)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焊接块(28),所述第一焊接块(27)和所述第二焊接块(28)上均开设有焊接槽(29),所述加固板(26)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焊接块(27)上的所述焊接槽(29)内,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焊接块(28)的所述焊接槽(29)内。
CN202122327962.6U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管式换热器 Active CN216011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27962.6U CN216011862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管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27962.6U CN216011862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管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11862U true CN216011862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91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27962.6U Active CN216011862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管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118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90409A (zh) 管壳式换热器及其分液装置
CN112923609B (zh) 一种管壳式干式蒸发器
CN216011862U (zh) 一种管式换热器
CN202048727U (zh) 一种螺旋折流板干式蒸发器
CN209326416U (zh) 一种新型换热器
CN113804020B (zh) 一种折流蛇形铜管换热装置
CN109780898A (zh) 一种基于导流板和防涡旋装置一体化的冷凝器
CN209783360U (zh) 一种管翅式换热器
CN212931138U (zh) 一种组合管壳式换热器
CN211261871U (zh) 一种便携式弹性涡管换热器
CN111551051A (zh) 半圆翅片换热管式烟气冷却换热余热利用系统
CN218764803U (zh) 一种管式换热器用密封连接结构
CN214065797U (zh) 一种u型管换热器
CN219551260U (zh) 一种异型管翅换热器
CN206387293U (zh) 一种特殊结构的圆形波纹板容积式换热器
CN216869266U (zh) 一种高效波节管换热器
CN213902055U (zh) 便于安装的翅片管及散热器
CN214308290U (zh) 一种单封头双流程板翅式散热器
CN217877291U (zh) 一种具有高导热性及易于安装的板翅式换热器
CN212988118U (zh) 一种装配式具有多重冷却效果的热交换器
CN220103872U (zh) 一种防结焦高效换热器
CN214223831U (zh) 一种方便拆卸和组装的多介质换热器
CN211291119U (zh) 一种固定管板式通用冷却器
CN214582738U (zh) 再生气加热器的双管板结构
CN212565943U (zh) 一种低压缸零功率改造后热网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