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40551U - 物料搬运装置及装载运输车 - Google Patents

物料搬运装置及装载运输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40551U
CN214140551U CN202120107950.XU CN202120107950U CN214140551U CN 214140551 U CN214140551 U CN 214140551U CN 202120107950 U CN202120107950 U CN 202120107950U CN 214140551 U CN214140551 U CN 2141405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assembly
arm
material handling
handling device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0795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涛
韩笑
陈维
赵倩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0795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405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405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405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搬运装置及装载运输车,包括:安装座,动力源,动力源设置于安装座上;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均包括滚动部件,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分别通过对应的滚动部件移动设置于安装座的相对两端;动力源用于驱动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移动。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分别夹持紧固路沿石的相对两侧面,从而达到搬运路沿石的目的,最后移动车辆移动到需要放置路沿石的地点,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松开路沿石即可。本方案能够实现对路沿石的全自动化无人搬运,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力成本的基础上能够大幅提高搬运效率,不会发生路沿石中途意外掉落的安全事故。

Description

物料搬运装置及装载运输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料搬运装置及装载运输车。
背景技术
路沿石是一种应用在路面上,用以区分车行道、人行道、绿地、隔离带和道路等不同路面区域的界线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起到保障行人、车辆交通安全和保证路面边缘整齐的作用。通常地,单块路沿石的尺寸较大,因此重量也较大。在目前针对于路沿石的施工作业中,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依靠至少两名工人相互协同配合,并采用简易的工具进行搬运,不仅操作困难,劳动强度大,人力成本高,且搬运效率慢。此外,较长时间劳作后还会导致搬运人员产生比较严重的疲劳感,使得在搬运路沿石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路沿石意外坠落,发生砸伤人员的危险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物料搬运装置及装载运输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手动搬运劳动强度大,搬运效率低,容易发生砸伤工人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物料搬运装置,所述物料搬运装置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与移动车辆组装连接;
动力源,所述动力源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以及
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均包括滚动部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滚动部件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相对两端;所述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移动。
上述方案的物料搬运装置应用装备于装载运输车中,用以实现对物料(例如路沿石)的自动搬运作业,达到解放人力,提质增效,消除安全隐患的效果。具体而言,工作之前,首先将安装座与移动车辆前端的快装装置连接,实现物料搬运装置整体组装固定到移动车辆上,之后便可开始正式对路沿石进行搬运工作。具体地,移动车辆移动靠近路沿石,在此过程中动力源驱动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相互远离,从而使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之间形成足够大的容纳路沿石的距离;紧接着移动车辆的动力臂下移物料搬运装置,路沿石进入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之间,最后动力源再次驱动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相互靠近,此时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分别夹持紧固路沿石的相对两侧面,从而达到搬运路沿石的目的,最后移动车辆移动到需要放置路沿石的地点,动力源驱动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松开路沿石即可。相较于传统的工人手动搬运路沿石的作业方式而言,本方案能够实现对路沿石的全自动化无人搬运,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力成本的基础上能够大幅提高搬运效率,同时不会发生路沿石中途意外掉落而砸伤工人的安全事故。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包括座本体,以及连接在所述座本体的相对两端的第一载杆和第二载杆,所述第一载杆沿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移动方向的相对两侧面均凹设有第一滚槽,所述第二载杆沿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移动方向的相对两侧面均凹设有第二滚槽,所述动力源包括第一伸缩动力臂和第二伸缩动力臂,所述第一伸缩动力臂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动力臂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驱动连接,所述滚动部件设置为滚轮对,所述滚轮对滚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滚槽和所述第二滚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包括座本体,以及连接在所述座本体的相对两端的第一载杆和第二载杆,所述第一载杆沿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移动方向的相对两侧面均凹设有第一滚槽,所述第二载杆沿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移动方向的相对两侧面均凹设有第二滚槽,所述动力源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驱动连接,所述滚动部件设置为滚轮对,所述滚轮对滚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滚槽和所述第二滚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还均包括限位体和形成有安装槽的安装架,所述滚轮对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所述限位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并与所述第一滚槽和所述第二滚槽的槽底壁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还均包括立臂、筋板和夹臂,所述立臂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立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夹臂连接,所述筋板连接于所述立臂与所述夹臂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料搬运装置还包括防滑件和紧固组件,所述防滑件通过所述紧固组件设置于所述夹臂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臂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防滑件设置为橡胶板,所述橡胶板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对的台阶孔,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螺钉座和螺钉,所述螺钉座插接固定于所述台阶孔内,所述螺钉穿设于所述螺钉座内并螺接于所述螺纹孔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还包括快装连接盒,所述快装连接盒包括背板、左侧板、右侧板、挂板和底板,所述挂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和所述底板分别首尾相接的安装于所述背板的同一侧面并配合围成有插接仓,所述动力源设置于所述背板背离所述插接仓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挂板朝向所述背板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所述底板上分别开设有插孔和定位凹槽。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装载运输车,其包括:
移动车辆;以及
如上所述的物料搬运装置,所述物料搬运装置设置于所述移动车辆上。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装载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装载运输车搬运路沿石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物料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座快装连接盒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持组件或者第二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滑件、夹臂和紧固组件组装后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装载运输车;10、移动车辆;20、动力臂;30、物料搬运装置;31、安装座;311、座本体;312、第一载杆;312a、第一滚槽;313、第二载杆;313a、第二滚槽;32、动力源;321、第一伸缩动力臂;322、第二伸缩动力臂;33、第一夹持组件;34、第二夹持组件;35、滚轮对;36、限位体;37、安装架;371、安装槽;38、立臂;39、筋板;39a、夹臂;40、路沿石;50、防滑件;60、紧固组件;61、螺纹孔;62、台阶孔;63、螺钉座;64、螺钉;70、快装连接盒;71、背板;72、左侧板;73、右侧板;74、挂板;75、底板;751、插孔;752、定位凹槽;76、插接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载运输车100,其用于取代传统的人力手动搬运作业方式,能够对物料自动搬运,以使物料转移于不同地点之间。
示例性地,装载运输车100包括:移动车辆10以及物料搬运装置30,所述物料搬运装置30设置于所述移动车辆10上。移动车辆10具备较强的机动能力,使装载运输车100能够灵活移动,并具有优良的通过性,此外移动车辆10的动力功率高,能够满足小重量至大重量的不同物料的装载运输要求。
本实施例中,移动车辆10包括车本体,车本体提供装载运输车100移动能力。根据实际需要,车本体可以是燃油型车、电动型车或者混合动力型车。车本体上安装有动力臂20,动力臂20能够在竖直平面内上下翻动,动力臂20与物料搬运装置30直接连接,从而达到抬升或放下物料搬运装置30,完成物料搬运和放下的目的。
为方便对物料搬运装置30转场,或者维修保养更换,动力臂20的末端安装有快拆装置。快拆装置能够与物料搬运装置30快速装拆,从而达到装拆方便快捷且省力的效果。可选地,快拆装置可以是类似于挂钩的结构。
如图3和图4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展示的一种物料搬运装置30,所述物料搬运装置30包括:安装座31、动力源32、第一夹持组件33以及第二夹持组件34。所述安装座31用于与移动车辆10组装连接。具体地安装座31用以与快拆装置可拆卸组装连接。
所述动力源32设置于所述安装座31上;所述第一夹持组件33和第二夹持组件34均包括滚动部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33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34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滚动部件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31的相对两端;所述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33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34相互靠近或远离移动。
综上,实施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的物料搬运装置30应用装备于装载运输车100中,用以实现对物料(例如路沿石40)的自动搬运作业,达到解放人力,提质增效,消除安全隐患的效果。具体而言,工作之前,首先将安装座31与移动车辆10前端的快装装置连接,实现物料搬运装置30整体组装固定到移动车辆10上,之后便可开始正式对路沿石40进行搬运工作。具体地,移动车辆10移动靠近路沿石40,在此过程中动力源32驱动第一夹持组件33和第二夹持组件34相互远离,从而使第一夹持组件33和第二夹持组件34之间形成足够大的容纳路沿石40的距离;紧接着移动车辆10的动力臂20下移物料搬运装置30,路沿石40进入第一夹持组件33和第二夹持组件34之间,最后动力源32再次驱动第一夹持组件33和第二夹持组件34相互靠近,此时第一夹持组件33和第二夹持组件34分别夹持紧固路沿石40的相对两侧面,从而达到搬运路沿石40的目的,最后移动车辆10移动到需要放置路沿石40的地点,动力源32驱动第一夹持组件33和第二夹持组件34松开路沿石40即可。相较于传统的工人手动搬运路沿石40的作业方式而言,本方案能够实现对路沿石40的全自动化无人搬运,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力成本的基础上能够大幅提高搬运效率,同时不会发生路沿石40中途意外掉落而砸伤工人的安全事故。此外,第一夹持组件33和第二夹持组件34通过滚动部件进行移动,所受的摩擦阻力小,有助于减轻动力源32的功率损耗。
可以理解的,第一夹持组件33与第二夹持组件34可以是沿直线方向伸缩移动靠近或远离的,也可以是沿弧线轨迹旋转靠近或远离的,或者其它机构;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只要能够实现对路沿石40的装夹以便进行搬运后,释放路沿石40而完成安装即可。
请继续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31包括座本体311,以及连接在所述座本体311的相对两端的第一载杆312和第二载杆313。座本体311形成为实心或者空心的管件,例如为不锈钢方管,其获得容易,结构强度高。第一载杆312和第二载杆313的端部均设有插接体,插接体插接在座本体311的相对两端口内,连接稳固可靠,安装方式简单。当然了,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座本体311与第一载杆312、第二载杆313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
请继续参阅图4至图6,所述第一载杆312沿所述第一夹持组件33移动方向的相对两侧面均凹设有第一滚槽312a,所述第二载杆313凹设有第二滚槽313a,所述动力源32包括第一伸缩动力臂321和第二伸缩动力臂322,所述第一伸缩动力臂321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33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动力臂322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34驱动连接,所述滚动部件设置为滚轮对35,所述滚轮对35滚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滚槽312a和所述第二滚槽313a内。当第一夹持组件33与第二夹持组件34相互靠近或远离移动时,滚轮对35在对应的第一滚槽312a和第二滚槽313a内滚动,摩擦阻力小,可有效减轻动力源32的驱动负载,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同时第一夹持组件33和第二夹持组件34移动顺滑可靠。
具体而言,上述的滚轮对35包括呈矩形分别的四个滚轮,第一载杆312和第二载杆313的厚度方向两侧均分别对应形成有第一滚槽312a和第二滚槽313a,位于长度方向上同一排的两个滚轮分别滚动设置在两个第一滚槽312a和两个第二滚槽313a内,由此可形成双侧导移和限位效果,保证第一夹持组件33和第二夹持组件34移动可靠。
本实施例中,动力源32例如是但不限于双向气缸,第一伸缩动力臂321和第二伸缩动力臂322分别为双向气缸的两个活塞杆,两个活塞杆分别连接第一夹持组件33和第二夹持组件34。双向气缸的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驱动第一夹持组件33和第二夹持组件34移动可靠。
或者,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代方案,所述安装座31包括座本体311,以及连接在所述座本体311的相对两端的第一载杆312和第二载杆313,所述第一载杆312沿所述第一夹持组件33移动方向的相对两侧面均凹设有第一滚槽312a,所述第二载杆313沿所述第二夹持组件34移动方向的相对两侧面均凹设有第二滚槽313a,所述动力源32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33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34驱动连接,所述滚动部件设置为滚轮对35,所述滚轮对35滚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滚槽312a和所述第二滚槽313a内。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动力源32也可以采用成对使用的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例如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单向气缸、电推杆、油缸等。以较优的单向气缸为例,两个单向气缸可分别驱动第一夹持组件33和第二夹持组件34移动,更有助于独立控制移动速度和行程,确保对路沿石40装夹和释放精准可靠。
请继续参阅图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组件33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34还均包括限位体36和形成有安装槽371的安装架37,所述滚轮对35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371的槽壁上,所述限位体36设置于所述安装槽371的槽壁上并与所述第一滚槽312a和所述第二滚槽313a的槽底壁抵接。安装架37用于装载固定滚轮对35,保证滚轮对35安装稳固,且在第一滚槽312a和第二滚槽313a内滚动平稳滚动。与此同时,由于限位体36能够与第一滚槽312a的槽底壁和第二滚槽313a的槽底壁抵接,从而可形成侧向限位作用,避免第一夹持组件33和第二夹持组件34移动时发生侧向摆动,影响装夹可靠性。
较佳地,为减轻摩擦阻力,限位体36采用螺杆式万向球。本实施例中,螺杆式万向球具体采用四个,并一一对应的安装在四个滚轮围成矩形的外侧或者内侧。
请继续参阅图6,此外,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夹持组件33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34还均包括立臂38、筋板39和夹臂39a,所述立臂38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37连接,所述立臂38的另一端与所述夹臂39a连接,所述筋板39连接于所述立臂38与所述夹臂39a之间。夹臂39a通过立臂38与安装架37连接为一体,组装方式简单,连接可靠。立臂38借助自身长度,使夹臂39a远离安装架37,从而使第一夹持组件33和第二夹持组件34与安装架37之间形成足够大的间距,从而满足不同尺寸路沿石40的装夹空间要求。
夹臂39a通过紧贴路沿石40的侧壁,与侧壁之间产生足够大的摩擦力,从而能够稳固可靠的装夹搬运路沿石40。而筋板39连接在立臂38和夹臂39a之间,可有效增加夹臂39a的刚度和结构强度。
可选地,立臂38和夹臂39a均采用不锈钢方管。筋板39采用类三角形的金属板材,通过焊接或者具备等同技术效果的其它安装方式连接在立臂38和夹臂39a上。
请继续参阅图3、图6和图7,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搬抬的某些路沿石40由于重量过大,造成立臂38与路沿石40之间因摩擦力不足而发生滑脱,路沿石40出现搬运过程中意外掉落,所述物料搬运装置30还包括防滑件50和紧固组件60,所述防滑件50通过所述紧固组件60设置于所述夹臂39a上。防滑件50可有效增加立臂38与路沿石40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防止路沿石40滑脱问题发生,提升第一夹持组件33和第二夹持组件34对大重量路沿石40搬运的可靠性。
请继续参阅图7,在上述实施例中,较佳地所述防滑件50设置为橡胶板。当然了,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滑件50也可以是其它材料制成的其它结构件。所述夹臂39a开设有螺纹孔61,所述橡胶板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61相对的台阶孔62,所述紧固组件60包括螺钉座63和螺钉64,所述螺钉座63插接固定于所述台阶孔62内,所述螺钉64穿设于所述螺钉座63内并螺接于所述螺纹孔61固定。
采用螺钉座63配合螺钉64将橡胶板锁附固定在夹臂39a上,螺钉座63对橡胶板的约束面积大,且作为中间屏障避免橡胶板直接作用螺钉64,由此可防止螺钉64直接固定橡胶板,橡胶板夹持路沿石40时因形变而导致螺钉64松动甚至脱落,提高橡胶板安装可靠性。
请继续参阅图3,此外,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31还包括快装连接盒70,所述快装连接盒70包括背板71、左侧板72、右侧板73、挂板74和底板75,所述挂板74、所述左侧板72、所述右侧板73和所述底板75分别首尾相接的安装于所述背板71的同一侧面并配合围成有插接仓76。快拆连接和的成型结构和方式简单。并且安装时,插接仓76可直接对准动力臂20末端的快拆装置,快拆装置插入插接仓76后在重力作用下,挂板74挂扣在快拆装置上,就能够快速且牢固的实现物料搬运装置30与移动车辆10组装连接。且该安装方式方便物料搬运装置30快速拆卸,以便后期进行维保或更换,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
动力源32安装在快装连接盒70上,具体设置于背板71背离插接仓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挂板74朝向所述背板71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此时倾斜姿态的挂板74对快拆装置形成侧向约束,防止物料搬运装置30工作时因振动容易跳动脱落。
请继续参阅图3,此外,所述底板75上分别开设有插孔751和定位凹槽752。快拆装置上对应插孔751的位置设有通孔,使用销钉插入对位后的插孔751和通孔,可提高物料搬运装置30与快拆装置连接可靠性。而定位凹槽752则能够与快拆装置上预设的定位凸起匹配插接,对快装连接盒70起到侧向限位作用的同时有助于提高插孔751与通孔的对位精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物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搬运装置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与移动车辆组装连接;
动力源,所述动力源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以及
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均包括滚动部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滚动部件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相对两端;所述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座本体,以及连接在所述座本体的相对两端的第一载杆和第二载杆,所述第一载杆沿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移动方向的相对两侧面均凹设有第一滚槽,所述第二载杆沿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移动方向的相对两侧面均凹设有第二滚槽,所述动力源包括第一伸缩动力臂和第二伸缩动力臂,所述第一伸缩动力臂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动力臂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驱动连接,所述滚动部件设置为滚轮对,所述滚轮对滚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滚槽和所述第二滚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座本体,以及连接在所述座本体的相对两端的第一载杆和第二载杆,所述第一载杆沿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移动方向的相对两侧面均凹设有第一滚槽,所述第二载杆沿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移动方向的相对两侧面均凹设有第二滚槽,所述动力源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驱动连接,所述滚动部件设置为滚轮对,所述滚轮对滚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滚槽和所述第二滚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还均包括限位体和形成有安装槽的安装架,所述滚轮对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所述限位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并与所述第一滚槽和所述第二滚槽的槽底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还均包括立臂、筋板和夹臂,所述立臂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立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夹臂连接,所述筋板连接于所述立臂与所述夹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搬运装置还包括防滑件和紧固组件,所述防滑件通过所述紧固组件设置于所述夹臂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防滑件设置为橡胶板,所述橡胶板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对的台阶孔,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螺钉座和螺钉,所述螺钉座插接固定于所述台阶孔内,所述螺钉穿设于所述螺钉座内并螺接于所述螺纹孔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物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还包括快装连接盒,所述快装连接盒包括背板、左侧板、右侧板、挂板和底板,所述挂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和所述底板分别首尾相接的安装于所述背板的同一侧面并配合围成有插接仓,所述动力源设置于所述背板背离所述插接仓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板朝向所述背板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所述底板上分别开设有插孔和定位凹槽。
10.一种装载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车辆;以及
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物料搬运装置,所述物料搬运装置设置于所述移动车辆上。
CN202120107950.XU 2021-01-15 2021-01-15 物料搬运装置及装载运输车 Active CN2141405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07950.XU CN214140551U (zh) 2021-01-15 2021-01-15 物料搬运装置及装载运输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07950.XU CN214140551U (zh) 2021-01-15 2021-01-15 物料搬运装置及装载运输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40551U true CN214140551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48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07950.XU Active CN214140551U (zh) 2021-01-15 2021-01-15 物料搬运装置及装载运输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4055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28697A (zh) * 2024-03-19 2024-04-26 深圳海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称重装置
CN117928697B (zh) * 2024-03-19 2024-06-04 深圳海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称重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28697A (zh) * 2024-03-19 2024-04-26 深圳海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称重装置
CN117928697B (zh) * 2024-03-19 2024-06-04 深圳海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称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06706B2 (en) Storage container loading/unloading and transporting apparatus
CN214140551U (zh) 物料搬运装置及装载运输车
US10661697B2 (en) Vehicle-mountable cargo carrier for portable rumble strips
JP2020139334A (ja) セントルにおける車輪ユニットの取り付け方法及びセントルの車輪ユニット案内装置
CN219417722U (zh) 一种多功能道路检测装置及检测车
US20050045683A1 (en) Vehicle exterior material clamping apparatus with scissors-like closure motion
US20150042071A1 (en) Apparatus including powered-actuator assembly for moving load-bearing frame assembly relative to hitch assembly of vehicle
CN212766284U (zh) 一种路缘石辅助施工工具
EP0092152A2 (de) Kran- und Transport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zum Transport von Grabsteinen und Grabsteinplatten
CN210712680U (zh) 一种移动式交通挡车隔离栏
KR200384668Y1 (ko) 컨테이너를 이용한 차량 수송용 쇼링구조체
CN212174270U (zh) 用于受限空间的设备运输装置
CN218668603U (zh) 一种兼具立板功能的板状建材运输装置
CN215204963U (zh) 建筑施工薄板运输装置
CN215097258U (zh) 一种集装箱式电动半挂车
CN111807234A (zh) 一种水泥电线杆起吊运输装置
KR101087850B1 (ko) 견인카트 및 그 견인카트를 이용한 고장차량 견인방법 및 그 견인카트를 이용한 중량물 견인방법.
CN214396887U (zh) 用于无人直升机的拖车
CN212195643U (zh) 一种新型轻量化挂车车架
CN213831781U (zh) 一种可调节的多功能小型运输车
CN205256467U (zh) 一种车厢
CN220703140U (zh) 一种展开式配重装置
CN220668198U (zh) 自动摘管装置
CN213297189U (zh) 重型构建物快速装卸结构
CN213171344U (zh) 一种物料多功能转运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