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38825U - 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滑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38825U
CN214138825U CN202023335386.1U CN202023335386U CN214138825U CN 214138825 U CN214138825 U CN 214138825U CN 202023335386 U CN202023335386 U CN 202023335386U CN 214138825 U CN214138825 U CN 2141388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cooter
base
assembly
ped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353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薇
王统
李巍
孙安琦
张令
乔万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353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388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388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388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板车,包括:踏板组件;第一转向总成,第一转向总成设置于踏板组件的第一端;从动轮总成,从动轮总成设置于第一转向总成且通过第一转向总成相对踏板组件转动;第二转向总成,第二转向总成设置于踏板组件的第二端;动力轮总成,动力轮总成设置于第二转向总成且通过第二转向总成相对踏板组件转动;手扶杆,手扶杆包括:底座、杆体和把手,底座可拆卸地设置于踏板组件,杆体的底部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上,把手设置于杆体的顶部。通过在踏板组件上可拆卸式地设置手扶杆,可以实现有杆和无杆两种驾驶模式,还可以降低滑板车的操作难度,提高驾驶安全性,还便于对滑板车进行收纳。

Description

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板车。
背景技术
滑板车由于可以用于骑行娱乐或轻度代步而得到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滑板车无供用户手部扶持的扶杆,用户只能站立在滑板车的踏板上驾驶,而且只能通过调节自身的重心来保持稳定地站立在踏板上,这就要求驾驶者具有较高的平衡性和控制技巧才能正常使用,对新手来说,上手门槛很高,控制或使用不当可能使使用者摔倒,造成较为严重的身体伤害,危险性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滑板车,该滑板车通过增加手扶杆,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提高了驾驶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包括:踏板组件;第一转向总成,所述第一转向总成设置于所述踏板组件的第一端;从动轮总成,所述从动轮总成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向总成且通过所述第一转向总成相对所述踏板组件转动;第二转向总成,所述第二转向总成设置于所述踏板组件的第二端;动力轮总成,所述动力轮总成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向总成且通过所述第二转向总成相对所述踏板组件转动;手扶杆,所述手扶杆包括:底座、杆体和把手,所述底座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踏板组件,所述杆体的底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杆体的顶部。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通过在踏板组件上设置手扶杆,可以降低滑板车的操作难度,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手扶杆与踏板组件可以进行拆卸式连接,可以实现有杆滑板车和无杆滑板车模式的切换。杆体可以相对底座转动,这样可以便于用户进行收纳。把手的设置可以提高用户驾驶的稳定性,而且便于在把手上安装控制滑板车运行状态的控制器,以便获得更佳的驾驶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踏板组件包括:踏板和车架,所述踏板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车架的端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车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手扶杆还包括:顶座,所述顶座位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且相对所述底座可转动,所述杆体的底部套设固定在所述顶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杆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顶座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穿孔对位设置且通过紧固件穿设配合;所述顶座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防转限位部,所述杆体的底部内周面设置有第二防转限位部,所述第一防转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防转限位部限位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板车还包括:第一锁止器和第二锁止器,所述第一锁止器设置于所述顶座和所述底座之间且背离所述顶座和所述底座之间的枢转轴,所述第一锁止器用于锁止所述顶座,以使所述杆体处于竖立位置,所述第二锁止器设置于所述杆体上,所述第二锁止器与所述第一锁止器锁止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锁止器包括:操控件和拉杆,所述操控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拉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操控件的另一端,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顶座,以使所述底座、所述顶座、所述操控件和所述拉杆形成四连杆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操控件的一侧设置有锁孔;所述第二锁止器包括:第一套设件和第二套设件,所述第一套设件套设在所述杆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套设件包括:套设部和锁舌部,所述套设部套设在所述第一套设件上,所述锁舌部连接于所述套设部的一侧且与所述锁孔锁止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杆体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限位件,所述第一杆体的底部设置于所述踏板组件,所述第二杆体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体的顶部,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体且用于对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限位,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第二杆体的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件包括:卡箍和紧固拉杆,所述卡箍套设在所述第一杆体的外周上,所述紧固拉杆连接于所述卡箍的两端,以调节所述卡箍的两端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杆体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杆体的顶部,所述套筒的内周面设置有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二杆体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关于手扶杆与车架安装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关于底座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关于第二锁止器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在手扶杆折叠后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关于手扶杆伸缩机构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滑板车100;
踏板组件10;踏板11;车架12;安装座13;
第一转向总成20;从动轮总成21;
第二转向总成30;动力轮总成31;连接装置32;
手扶杆40;底座41;杆体42;第一杆体421;第一穿孔4211;第二杆体422;
把手43;顶座44;第二穿孔441;第一防转限位部442;套筒45;枢转轴46;
第一锁止器50;操控件51;锁孔511;拉杆52;
第二锁止器60;第一套设件61;第二套设件62;套设部621;锁舌部622;
限位件63;卡箍631;紧固拉杆6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100,包括:踏板组件10、第一转向总成20、从动轮总成21、第二转向总成30、动力轮总成31和手扶杆40。其中,踏板组件10可以供用户脚部踩踏。第一转向总成20和第二转向总成30协同作用,以用于完成滑板车100的转向操作。第一转向总成20设置于踏板组件10的第一端,踏板组件10的第一端可以为踏板组件10的前端,从动轮总成21设置于第一转向总成20,而且从动轮总成21通过第一转向总成20相对踏板组件10转动,第二转向总成30设置于踏板组件10的第二端,踏板组件10的第二端可以为踏板组件10的后端,动力轮总成31设置于第二转向总成30,而且动力轮总成31通过第二转向总成30相对踏板组件10转动。
详细地,在滑板车100需要转向时,用户可以通过踩踏踏板组件10的方式使得滑板车100进行转向,其中,在此过程中,第一转向总成20可以控制从动轮总成21转向,第二转向总成30可以控制动力轮总成31转向。由此,通过设置第一转向总成20和第二转向总成30,可以使得滑板车100转向方便,可以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而且,通过第一转向总成20和第二转向总成30的组合,可以提高用户在踏板组件10上的稳定性,可以降低用户使用滑板车100的风险性。其中,动力轮总成31可以是平衡车,动力轮总成31通过连接装置32连接于第二转向总成30。
另外,如图1和图6所示,在踏板组件10上还设置有手扶杆40,手扶杆40包括:底座41、杆体42和把手43,底座41可以拆卸地设置于踏板组件10,杆体42的底部可以转动地设置于底座41上,而且转动后的杆体42至少部分地位于踏板组件10的上方,把手43设置于杆体42的顶部。
可以理解的是,底座41和踏板组件10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关系,也就意味着,用户可以将手扶杆40安装在踏板组件10上,也可以将手扶杆40从踏板组件10拆除,这样可以满足不同技术水平用户的不同需求,例如,对于新手来说,可以将手扶杆40安装在踏板组件10上,降低上手门槛,以提高驾驶安全性。对于驾驶水平较高的用户来说,可以将手扶杆40从踏板组件10上拆除,以获得更加刺激的驾驶乐趣。
此外,如图6所示,杆体42的底部还可以相对底座41转动,而且通过转动杆体42时,杆体42的全部结构可以位于踏板组件10的上方,或者杆体42的部分结构位于踏板组件10的的上方。也就是说,通过转动杆体42,可以将竖立状态的杆体42转动到折叠状态。用户在下次使用滑板车100时,可以便于用户直接从踏板组件10的上方将手扶杆40立在踏板组件10上,而且杆体42转动到折叠状态后,滑板车100在上下方向的尺寸减小,这样可以便于用户对滑板车100进行收纳。
另外,如图3所示,在杆体42顶部设置把手43,把手43可以供用户手部放置和设置其他零部件。例如,用户将手部扶在把手43上,可以提高驾驶安全性。通过在把手43上设置控制器、机械刹车等零部件,可以使得用户更好地操控滑板车100。其中,控制器可以具有油门、电子刹车等控制单元。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100,通过在踏板组件10上设置手扶杆40,可以降低滑板车100的操作难度,可以提高驾驶的安全性。手扶杆40与踏板组件10进行拆卸式连接,可以实现有杆模式和无杆模式的切换。杆体42可以相对底座41转动,这样可以便于用户进行收纳。把手43的设置可以提高用户驾驶的稳定性,而且便于在把手43上安装控制滑板车100运行状态的控制器,以便获得更佳的驾驶体验。
如图2所示,踏板组件10包括:踏板11和车架12,踏板11设置于车架12上,车架12的端部设置有安装座13,底座41安装在车架12上。车架12是滑板车100承受人体重量的结构,其结构强度较高,将安装座13设置在车架12上,可以使得底座41安装在安装座13上后,与底座41相连接的杆体42可以承受较大的力的作用,从而可以提高手扶杆40与踏板组件10的安装稳定性。
如图3所示,手扶杆40还包括:顶座44,顶座44位于底座41的顶部,而且相对底座41可转动,杆体42的底部套设固定在顶座44上。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杆体42为空心管状结构,若在杆体42的底部直接设置与底座41相配合的转动部,则杆体42底部易于受力发生形变,而通过设置顶座44,由于顶座44的顶部为环形柱状结构,将顶座44与杆体42固定后,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杆体42底部的结构强度,避免杆体42受力发生形变,还可以为实现手扶杆40相对底座41转动提供了与底座41进行安装的安装部位。简单地说,顶座44不仅起到与底座41连接,实现手扶杆40相对底座41转动的作用,还可以增强杆体42的底部结构强度,以使得手扶杆40相对底座41转动时更加可靠。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杆体4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穿孔4211,顶座44设置有第二穿孔441,第一穿孔4211与第二穿孔441对位设置,而且通过紧固件穿设配合。具体来说,杆体42的底部为空心圆柱体,顶座44的顶部为环形圆柱体,而且杆体42的底部可以套设在顶座44的顶部上。详细地,可以先将杆体42与顶座44对齐,而且使得第一穿孔4211和第二穿孔441的轴线在同一个平面上,然后将杆体42从顶座44的上端部插入顶座44,此时,再将紧固穿过第一穿孔4211和第二穿孔441,这样可以防止杆体42相对顶座44产生转动,还可以防止杆体42从顶座44上脱离。其中,紧固件可以为锁紧螺钉。
此外,如图4所示,在顶座44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防转限位部442,杆体42的底部内周面设置有第二防转限位部(图中未示出),第一防转限位部442与第二防转限位部限位配合。其中,第一防转限位部442可以为设置在顶座44外周的类齿轮状结构,第二防转限位部随第一防转限位部442结构对应设置,以使得第一防转限位部442与第二防转限位部配合后,可以进一步限制顶座44与杆体42发生转动。
如图3所示,滑板车100还包括:第一锁止器50和第二锁止器60,第一锁止器50设置于顶座44和底座41之间,而且第一锁止器50背离顶座44和底座41之间的枢转轴46,其中,枢转轴46可以使得杆体42可以相对车架12转动,第一锁止器50用于锁止顶座44,以使杆体42处于竖立位置,第二锁止器60设置于杆体42上,第二锁止器60与第一锁止器50锁止配合。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第一锁止器50,可以将顶座44和底座41固定连接起来,而且使得顶座44和底座41在上下方向上布置,这样可以防止与顶座44连接的杆体42相对踏板组件10发生转动。通过设置第二锁止器60,第二锁止器60的一端与杆体4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锁止器50锁止配合,这样可以进一步地防止与顶座44连接的杆体42相对踏板组件10发生转动。由此,通过双重锁定,可以使得杆体42稳定地处于竖立状态,从而可以保证手扶杆40与踏板组件10连接的稳定性,进而可以提高驾驶安全性。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锁止器50包括:操控件51和拉杆52,操控件51的一端可以转动地设置于底座41,拉杆52的一端可以转动地设置于操控件51的另一端,拉杆52的另一端可以转动地设置于顶座44,以使底座41、顶座44、操控件51和拉杆52形成四连杆机构。其中,底座41相当于四连杆机构的机架,拉杆52相当于四连杆机构的连杆,顶座44相当于四连杆机构的主动件,操控件51相当于四连杆机构的从动件,由此,可以利用四连杆机构中的死点固定原理锁定立杆。如此设置的第一锁止器50结构简单,通过利用机械结构的自身物理特性就可以完成自身的锁定,用户只需使用一定大小的力,而无需借助其他辅助工具就可以解除锁定状态,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具体来说,当拉动手扶杆40使得顶座44转动到水平面和底座41相接触时,操控件51上拉,利用铰链四连杆死点锁定杆体42。操控件51下拉,实现手扶杆40折叠与水平面成锐角,方便收纳。此外,通过调节拉杆52的长度,还可以调节第一锁止器50的锁紧松紧度。
更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5所示所示,操控件51的一侧设置有锁孔511,第二锁止器60包括:第一套设件61和第二套设件62,第一套设件61套设在杆体42的底部,第二套设件62包括:套设部621和锁舌部622,套设部621套设在第一套设件61上,锁舌部622连接于套设部621的一侧,而且锁舌部622与锁孔511锁止配合。
具体来说,通过转动第二套设件62,可以改变第一套设件61的内环半径,当将锁舌部622朝向锁孔511方向转动第二套设件62时,第一套设件61的内环半径减小,当将锁舌部622远离锁孔511方向转动第二套设件62时,第一套设件61的内环半径增大。故在杆体42处于竖立状态即锁止状态时,就可以通过转动第二套设件62,使得锁舌部622朝向锁孔511处运动,当锁舌部622位于锁孔511内,而且锁舌部622与锁孔511完全配合后,可以使得第一套设件61更加稳定地套设在杆体42的底部,从而可以进一步地稳定手扶杆40处于竖立的状态。
如图3和图7所示,杆体42包括:第一杆体421、第二杆体422和限位件63,第一杆体421的底部设置于踏板组件10,第二杆体422可以伸缩地设置于第一杆体421的顶部,限位件63设置于第一杆体421,而且用于对第一杆体421和第二杆体422限位,把手43设置于第二杆体422的端部。也就是说,杆体42的总长度,即从第一杆体421的底部到第二杆体422的顶部的距离,可以通过改变第二杆体422相对与第一杆体421的顶部伸缩量来改变。
例如,当需要增加杆体42的总长度时,可以将第二杆体422的顶部向远离第一杆体421的顶部移动,当需要减少杆体42的总长度时,可以将第二杆体422的顶部向靠近第一杆体421的顶部移动。如此设置,可以满足不同身高的用户对骑行舒适性的要求,例如,身高较高的用户可以通过增加第二杆体422的伸缩量,来增加杆体42的总长度,以减少骑行时腰部弯曲的角度,避免腰部过度弯曲产生疼痛。身高较低的用户,可以通过减少第二杆体422的伸缩量,来减少杆体42的总长度,以便用户能更方便、轻松地操控与第二杆体422顶部连接的把手43。另外,如此设置,还可以增加滑板车100的可收纳性。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限位件63包括:卡箍631和紧固拉杆632,卡箍631套设在第一杆体421的外周上,紧固拉杆632连接于卡箍631的两端,以调节卡箍631的两端距离。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二杆体422可以相对第一杆体421伸缩,为了使调节后的杆长总长度不变,需要将第二杆体422相对第一杆体421的位置进行固定,为此,可以采用由卡箍631和紧固拉杆632组成的限位件63来固定第二杆长的位置。
具体来说,可以在第一杆体421的外周上套设一个弧形卡箍631,弧形卡箍631的两端部分别留有供紧固拉杆632穿设的通孔或螺纹孔,通过减少紧固拉杆632位于弧形卡箍631两端部之间的距离,来使得弧形卡箍631两端部互相靠近,从而使得限位件63挤压第一杆体421,第一杆体421挤压第二杆体422,于是,第一杆体421和第二杆体422之间的压力增大,从而使得第一杆体421和第二杆体422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进而通过摩擦力来实现第二杆体422相对第一杆体421的位置在调节后不易发生改变,最终实现杆长的总长度不变化。
更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杆体42还包括:套筒45,套筒45套设在第一杆体421的顶部,套筒45的内周面设置有第一滑动部(图中未示出),第二杆体422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二滑动部(图中未示出),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相配合。具体来说,第一杆体421的顶部,里面套设有套筒45,套筒45上边缘卡在第一杆体421的顶部开口上,然后将第二杆体42伸入套筒45,通过限位件63拉紧,第一杆体421的顶部在开口处发生微变形,以压缩套筒45产生微变形,进而压住套筒45里面的第二杆体422,从而实现杆体42的总长度不发生变化。另外,通过设置套筒45,而且在套筒45上设置第一滑动部,在第二杆体422的外周面设置第二滑动部,可以实现快速调节杆长的总长度,而且可以实现无级调高。第一滑动部可以为滑槽,第二滑动部可以为滑轨,滑轨配合在滑槽内,两者也可以互换设置。
再进一步的,在杆体42底部还可以增加限位装置,防止在调节伸缩的过程中,杆体42从底座41中拉脱出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踏板组件;
第一转向总成,所述第一转向总成设置于所述踏板组件的第一端;
从动轮总成,所述从动轮总成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向总成且通过所述第一转向总成相对所述踏板组件转动;
第二转向总成,所述第二转向总成设置于所述踏板组件的第二端;
动力轮总成,所述动力轮总成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向总成且通过所述第二转向总成相对所述踏板组件转动;
手扶杆,所述手扶杆包括:底座、杆体和把手,所述底座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踏板组件,所述杆体的底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杆体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组件包括:踏板和车架,所述踏板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车架的端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车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扶杆还包括:顶座,所述顶座位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且相对所述底座可转动,所述杆体的底部套设固定在所述顶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顶座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穿孔对位设置且通过紧固件穿设配合;
所述顶座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防转限位部,所述杆体的底部内周面设置有第二防转限位部,所述第一防转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防转限位部限位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车还包括:第一锁止器和第二锁止器,所述第一锁止器设置于所述顶座和所述底座之间且背离所述顶座和所述底座之间的枢转轴,所述第一锁止器用于锁止所述顶座,以使所述杆体处于竖立位置,所述第二锁止器设置于所述杆体上,所述第二锁止器与所述第一锁止器锁止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器包括:操控件和拉杆,所述操控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拉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操控件的另一端,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顶座,以使所述底座、所述顶座、所述操控件和所述拉杆形成四连杆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件的一侧设置有锁孔;
所述第二锁止器包括:第一套设件和第二套设件,所述第一套设件套设在所述杆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套设件包括:套设部和锁舌部,所述套设部套设在所述第一套设件上,所述锁舌部连接于所述套设部的一侧且与所述锁孔锁止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限位件,所述第一杆体的底部设置于所述踏板组件,所述第二杆体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体的顶部,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体且用于对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限位,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第二杆体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卡箍和紧固拉杆,所述卡箍套设在所述第一杆体的外周上,所述紧固拉杆连接于所述卡箍的两端,以调节所述卡箍的两端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杆体的顶部,所述套筒的内周面设置有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二杆体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相配合。
CN202023335386.1U 2020-12-31 2020-12-31 滑板车 Active CN2141388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5386.1U CN214138825U (zh) 2020-12-31 2020-12-31 滑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5386.1U CN214138825U (zh) 2020-12-31 2020-12-31 滑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38825U true CN214138825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45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35386.1U Active CN214138825U (zh) 2020-12-31 2020-12-31 滑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388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83252B2 (en)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bicycle saddle angle in seated position while driving
KR101206502B1 (ko) 배터리 및 페달 구동용 접이식 자전거
US20220204113A1 (en) Electric scooter
AU2022201474B2 (en) Scooter
CN214138825U (zh) 滑板车
CN111449861A (zh) 一种可折叠轮椅
KR200400672Y1 (ko) 휴대용 자전거
NO339474B1 (no) overkroppsstøtteanordning
CN117022415A (zh) 一种可载人折叠电动拖车的联动收折结构
CN109110027B (zh) 具有伸缩式车架的电动自行车
CN210822589U (zh) 电动车车架及电动车
JP7321467B2 (ja) 変形式電動車両
CN205970983U (zh) 一种地板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3534962U (zh) 一种电动平衡车
CN209933243U (zh) 一种前后轮轴距可变的辅助站立轮椅
CN112674954A (zh) 可折叠轮椅
CN215154970U (zh) 一种具有转动限位结构的卡丁车
CN112386439A (zh) 一种律动机
CN201573752U (zh) 自行车
CN214564793U (zh) 一种便于储运的卡丁车
CN214356227U (zh) 卡丁车的转向结构及其便于储运的卡丁车
CN211223724U (zh) 一种电动车及其车架
CN216660142U (zh) 一种可灵活调节的滑板车
CN209347456U (zh) 一种电动轮椅
CN215995482U (zh) 一种折叠式跑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