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18722U - 新型轴位联接机构 - Google Patents

新型轴位联接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18722U
CN214118722U CN202022484682.1U CN202022484682U CN214118722U CN 214118722 U CN214118722 U CN 214118722U CN 202022484682 U CN202022484682 U CN 202022484682U CN 214118722 U CN214118722 U CN 214118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piece
rotating part
bolt
coupl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8468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恒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ibo Sew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ibo Sew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ibo Sew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ibo Sew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8468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18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18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187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轴位联接机构,涉及轴联接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转轴以及支撑体,支撑体上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件以及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之间配合形成有转动区间,转轴转动设置于转动区间内,第一转动件的外表面与第二转动件的外表面均与转轴的外表面相贴靠,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能够支撑转轴,该轴位联接机构安装与拆卸均十分便捷,效率高。

Description

新型轴位联接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联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新型轴位联接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纺织生产领域,有很多设备上都会设置用于收卷、放卷和输送等的辊或轴,这些辊或轴在使用过程中时常需要拆卸下来,而目前使用设备中转轴基本都是通过固定轴承套来实现转轴的固定安装,如公告号为CN104250888B的中国专利,其中的转轴便通过轴承套实现固定安装,但该种结构的拆卸与安装都较为繁琐,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轴位联接机构,其具有拆装方便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转轴以及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上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件以及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之间配合形成有转动区间,所述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动区间内,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外表面均与所述转轴的外表面相贴靠,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能够支撑所述转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轴转动设置于转动区间内,第一转动件的外表面与第二转动件的外表面均与转轴的外表面相贴靠,转轴转动后,第一转动件以及第二转动件也随之转动,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能够支撑转轴,在安装转轴时,只需将转动放置在转动区间内即可与第一转动件以及第二转动件配合转动,在拆卸转轴时,转轴可直接上抬取出,转轴的拆装方便且高效。
优选的,所述安装块上转动设置有第三转动件以及第四转动件,所述第三转动件与所述第四转动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上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转动件与第四转动件分别位于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的上方,当转轴在转动过程中出现不稳定的跳动,第三转动件与第四转动件能够阻挡转轴。
优选的,所述第三转动件与所述第四转动件的外表面均与所述转轴的外表面相贴靠。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转动件与第四转动件的外表面均与转轴的外表面相贴靠,转轴在转动时,第三转动件与第四转动件也随之转动,使转轴在转动时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第三转动件与所述第四转动件之间存在间隙通道,所述间隙通道能够供所述转轴通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转动件与第四转动件之间的间隙通道能够供转轴通过,方便操作者在安装转轴或拆卸转轴时,可直接将转轴从间隙通道出放入或取出。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块以及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的距离能够供所述转轴通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块以及第二限位块用于阻挡转轴,能够有效防止转轴出现不稳定跳动时从转动区间内脱落。
优选的,所述安装块上转动设置有第三转动件,所述第三转动件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下方,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转定件的外表面、所述第三转动件的外表面相贴靠,所述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定件、所述第三转动件三者呈三角形状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定件、第三转动件三者呈三角形状分布,且第三转动件位于第一转动件以及第二转定件的下方,转轴可放置于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定件、第三转动件三者之间且实现与三者的转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三转动件、所述第四转动件呈倒梯形状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第三转动件、第四转动件呈倒梯形状分布,转轴位于四者之间,能够有效提高转轴转动时的稳定性,也便于转轴取出与放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三转动件、所述第四转动件均采用轴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第三转动件、第四转动件均采用轴承能够既能够支撑转轴旋转且降低了转轴转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了转轴转动时的精度。
优选的,所述安装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第四螺栓,所述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三转动件、所述第四转动件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栓、所述第二螺栓、所述第三螺栓、所述第四螺栓且转动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第三转动件、第四转动件的位置保持稳定,实现了与转轴之间的稳定配合。
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减震块,所述减震块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块的下端面设置减震块,能够减小转轴转动时所产生的震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操作者可直接将转轴从间隙通道处放入转动区间内,实现转轴的安装,安装方便,操作者可直接将转轴抬起从间隙通道处通过向外取出,拆卸方便,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安装块的左视图;
图3为实施例二安装块的左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三安装块的左视图;
图5为实施例四安装块的左视图;
图6为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转轴;2、支撑体;3、安装块;4、第一转动件;5、第二转动件;6、转动区间;7、第三转动件;8、第四转动件;9、间隙通道;10、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第一螺栓;13、第二螺栓;14、第三螺栓;15、第四螺栓;16、减震块;17、电机;18、减速机;19、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新型轴位联接机构,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转轴1以及支撑体2,支撑体2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减震块16,安装块3的下端面与减震块16固定连接,减震块16的上端面设置有安装块3,安装块3的侧面呈L形。
安装块3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件4、第二转动件5、第三转动件7、第四转动件8,安装块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栓12、第二螺栓13、第三螺栓14、第四螺栓15,第一螺栓12、第二螺栓13、第三螺栓14、第四螺栓15均与安装块3螺纹连接,第一转动件4、第二转动件5、第三转动件7、第四转动件8分别套设于第一螺栓12、第二螺栓13、第三螺栓14、第四螺栓15且转动配合。
第一转动件4与第二转动件5之间配合形成有转动区间6,转轴1转动设置于转动区间6内,第一转动件4的外表面与第二转动件5的外表面均与转轴1的外表面相贴靠,第一转动件4与第二转动件5能够支撑转轴1,第三转动件7与第四转动件8分别位于第一转动件4与第二转动件5的上方且第三转动件7与第四转动件8的外表面均与转轴1的外表面相贴靠,第三转动件7与第四转动件8之间存在间隙通道9,间隙通道9能够供转轴1通过。
第一转动件4、第二转动件5、第三转动件7、第四转动件8呈倒梯形状分布。
优选的,第一转动件4、第二转动件5、第三转动件7、第四转动件8均采用轴承,作为其他方案,第一转动件4、第二转动件5、第三转动件7、第四转动件8也可采用圆柱套体。
新型轴位联接机构的工作原理:
转轴1在第一转动件4与第二转动件5之间的转动区间6转动,第一转动件4、第二转动件5、第三转动件7、第四转动件8也随之转动;在安装转轴1时,操作者可直接将转轴1从第三转动件7与第四转动件8之间的间隙通道9通过,放入第一转动件4与第二转动件5之间的转动区间6内;拆卸转轴1时,操作者可直接将转轴1向上抬起并通过第三转动件7与第四转动件8之间的间隙通道9,向外取出。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二不在安装块3上转动设置第三转动件7以及第四转动件8,在安装块3上转动设置第一转动件4以及第二转动件5,直接将转轴1转动设置于转动区间6内即可。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转动件4与第二转动件5的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0以及第二限位块11,第一限位块10与第二限位块11之间的距离能够供转轴1通过,通过第一限位块10与第二限位块11代替第三转动件7与第四转动件8,通过第三转动件7与第四转动件8对转轴1限位,防止转轴1转动时向外跳动即可。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安装块3上转动设置有第三转动件7,第三转动件7位于第一转动件4与第二转动件5的下方,转轴1的外表面与第一转动件4的外表面、第二转定件的外表面、第三转动件7的外表面相贴靠,第一转动件4、第二转定件、第三转动件7三者呈三角形状分布,转轴1转动设置于第一转动件4、第二转定件、第三转动件7三者之间,优选的,三角形状为等边三角形,转轴1的中心轴线与第一转动件4、第二转定件、第三转动件7三者形成的三角形中心对准,使转轴1转动时的稳定性更好,第一转动件4与第二转定件之间的距离能够供转轴1通过。
实施例五:
如图6所示,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支撑体2上设置电机17,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减速机18,减速机18的输出端与转轴1的一端通过联轴器19固定连接,转轴1的另一端与实施例一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0)

1.新型轴位联接机构,包括转轴(1)以及支撑体(2),其特征是:所述支撑体(2)上设置有安装块(3),所述安装块(3)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件(4)以及第二转动件(5),所述第一转动件(4)与所述第二转动件(5)之间配合形成有转动区间(6),所述转轴(1)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动区间(6)内,所述第一转动件(4)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转动件(5)的外表面均与所述转轴(1)的外表面相贴靠,所述第一转动件(4)与所述第二转动件(5)能够支撑所述转轴(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轴位联接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块(3)上转动设置有第三转动件(7)以及第四转动件(8),所述第三转动件(7)与所述第四转动件(8)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件(4)与所述第二转动件(5)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轴位联接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三转动件(7)与所述第四转动件(8)的外表面均与所述转轴(1)的外表面相贴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轴位联接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三转动件(7)与所述第四转动件(8)之间存在间隙通道(9),所述间隙通道(9)能够供所述转轴(1)通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轴位联接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转动件(4)与所述第二转动件(5)的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0)以及第二限位块(11),所述第一限位块(10)与所述第二限位块(11)之间的距离能够供所述转轴(1)通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轴位联接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块(3)上转动设置有第三转动件(7),所述第三转动件(7)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件(4)与所述第二转动件(5)的下方,所述转轴(1)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转动件(4)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转定件的外表面、所述第三转动件(7)的外表面相贴靠,所述第一转动件(4)、所述第二转定件、所述第三转动件(7)三者呈三角形状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轴位联接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转动件(4)、所述第二转动件(5)、所述第三转动件(7)、所述第四转动件(8)呈倒梯形状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轴位联接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转动件(4)、所述第二转动件(5)、所述第三转动件(7)、所述第四转动件(8)均采用轴承。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轴位联接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块(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栓(12)、第二螺栓(13)、第三螺栓(14)、第四螺栓(15),所述第一转动件(4)、所述第二转动件(5)、所述第三转动件(7)、所述第四转动件(8)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栓(12)、所述第二螺栓(13)、所述第三螺栓(14)、所述第四螺栓(15)且转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轴位联接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块(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减震块(16),所述减震块(16)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体(2)。
CN202022484682.1U 2020-10-31 2020-10-31 新型轴位联接机构 Active CN214118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84682.1U CN214118722U (zh) 2020-10-31 2020-10-31 新型轴位联接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84682.1U CN214118722U (zh) 2020-10-31 2020-10-31 新型轴位联接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18722U true CN214118722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501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84682.1U Active CN214118722U (zh) 2020-10-31 2020-10-31 新型轴位联接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187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29064U (zh) 一种可调支撑装置
CN214118722U (zh) 新型轴位联接机构
CN2425899Y (zh) 多节串联式托辊
CN208616818U (zh) 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轻便式旋转滚床
CN216883023U (zh) 一种轴承托架
CN217262946U (zh) 90°锥辊转向机
CN214812719U (zh) 一种智能摆轮分拣机
CN216382847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纳米节能管托
CN210765633U (zh) 一种并条机棉条牵伸装置
CN207933780U (zh) 整纬或整纬整花机的弯辊回转支撑结构
CN111941938B (zh) 一种辊轮端面不粘胶结构
CN213628495U (zh) 一种多关节机械手轴承结构
CN105584832A (zh) 一种紧凑型回转滑动台
CN217087703U (zh) 一种电机轴承拆卸用治具
CN219652320U (zh) 一种涂布贴合机用上料组件
CN211112392U (zh) 全自动高速并条机
CN208828703U (zh) 便于安装轴承的滚筒
CN220299406U (zh) 玻璃管运送设备的石墨托轮装置和玻璃管运送设备
CN217842112U (zh) 风叶结构、风机及空调
CN219010171U (zh) 一种用于玻璃纤维生产的涂油装置
CN212523269U (zh) 一种超微过滤机滤网支撑装置
CN220016688U (zh) 一种智能扫描仪的旋转底座
CN210631664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户外秋千
CN210643039U (zh) 一种旋转刷头
CN211564684U (zh) 一种管道的支撑机构及切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new type of axial connection mechanis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1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3

Pledgee: Zhejiang Taizhou Jiaojia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Xiachen sub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Huibo Sewing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330000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