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10367U - 货架 - Google Patents

货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10367U
CN214110367U CN202022646968.5U CN202022646968U CN214110367U CN 214110367 U CN214110367 U CN 214110367U CN 202022646968 U CN202022646968 U CN 202022646968U CN 214110367 U CN214110367 U CN 214110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thing board
pallet
hole
connecting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4696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帅
厚振良
李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yi Tianjin Formwork Leas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yi Tianjin Formwork Leas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yi Tianjin Formwork Leas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yi Tianjin Formwork Leas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4696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10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10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103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ssembled She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货架,货架用于建筑模板的存放,货架包括支撑框架、至少两个置物板和隔板,至少两个置物板分别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支撑框架配合,并且至少两个置物板沿支撑框架的纵向平行间隔设置,相邻两置物板之间形成存放空间,至少两个置物板能够相对支撑框架调节,以调整存放空间的容积,隔板以可调节的方式设置在存放空间内,以将存放空间分隔。该货架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同时,通过调节货架的存放空间,有效满足了建筑模板的存放需求,减少了建筑模板就地打包存放所占用的空间,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场地利用率,另外,实现了对建筑模板的分类管理,便于物资的盘点。

Description

货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货架。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在施工现场内,建筑模板通常就地打包存放,但是,就地打包存放的方式具有占用空间大、盘点不便捷等缺点,通过在建筑工地内设置货架,将建筑模板分类放置到货架上,从而克服就地打包存放的缺点。
但是,现有货架的结构固定,其存放空间无法根据建筑模板进行灵活调整,无法有效满足建筑模板的存放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如何解决货架的存放空间可调,以满足建筑模板的存放需求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货架,所述货架用于建筑模板的存放,所述货架包括:
支撑框架;
至少两个置物板,至少两个所述置物板分别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支撑框架配合,并且至少两个置物板沿所述支撑框架的纵向平行间隔设置,相邻两所述置物板之间形成存放空间,至少两个所述置物板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框架调节,以调整所述存放空间的容积;
隔板,所述隔板以可调节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存放空间内,以将所述存放空间分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货架,当需要使用货架对建筑模板进行存放时,对货架进行组装,先将支撑框架设置在预设的存放位置,再将至少两个置物板放置在支撑框架上,至少两个置物板在支撑框架的纵向上平行间隔设置,通过调节相邻两个置物板之间的距离,以满足建筑模板在纵向上的尺寸存放要求,同时将隔板设置在相邻两个置物板之间,通过调节隔板的位置,使得相邻两个置物板形成的存放空间被分隔,以满足建筑模板在横向上的尺寸存放要求,货架组装完毕后,将建筑模板放置到存放空间内即可;货架为可拆卸结构,当进行转场等操作时,将货架的各组成部件拆卸即可。上述货架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同时,通过调节货架的存放空间,有效满足了建筑模板的存放需求,减少了建筑模板就地打包存放所占用的空间,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场地利用率,另外,实现了对建筑模板的分类管理,便于物资的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货架,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包括:
立架,所述立架包括多个立柱,多个所述立柱均沿所述支撑框架的纵向延伸,并且多个所述立柱呈周向间隔设置;
层架,所述层架分别与各所述立柱以可调节的方式配合,所述层架的数量与所述置物板的数量一致,并且所述层架与所述置物板对应设置,所述置物板以可分离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层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柱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层架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能够与任一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设置且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
螺栓部,所述螺栓部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
螺母部,所述螺母部与经所述第一连接孔或所述第二连接孔穿出的所述螺栓部螺纹连接,以将所述层架与所述立柱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层架包括多根沿所述框架的横向延伸的横梁,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在所述横梁的端部,相邻两所述立柱之间通过所述横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横梁在远离地面的一侧形成有收容槽,所述置物板以可分离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收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梁沿其延伸方向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三连接孔,所述隔板上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能够与任一所述第三连接孔对应设置且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销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为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为第二腰型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孔为第三腰型孔。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货架处于第一姿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货架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货架处于第二姿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货架处于第三姿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为货架;
10为支撑框架;
11为立架,111为立柱,1111为第一连接孔;
12为层架,121为横梁,1211为第三连接孔;
20为置物板;
30为隔板;
40为第一连接件;
50为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货架100,货架100用于建筑模板的存放,货架100包括支撑框架10、至少两个置物板20和隔板30,至少两个置物板20分别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支撑框架10配合,并且至少两个置物板20沿支撑框架10的纵向平行间隔设置,相邻两置物板20之间形成存放空间,至少两个置物板20能够相对支撑框架10调节,以调整存放空间的容积,隔板30以可调节的方式设置在存放空间内,以将存放空间分隔。
具体地,当需要使用货架100对建筑模板进行存放时,对货架100进行组装,先将支撑框架10设置在预设的存放位置,再将至少两个置物板20放置在支撑框架10上,至少两个置物板20在支撑框架10的纵向上平行间隔设置,通过调节相邻两个置物板20之间的距离,以满足建筑模板在纵向上的尺寸存放要求,同时将隔板30设置在相邻两个置物板20之间,通过调节隔板30的位置,使得相邻两个置物板20形成的存放空间被分隔,以满足建筑模板在横向上的尺寸存放要求,货架100组装完毕后,将建筑模板放置到存放空间内即可;货架100为可拆卸结构,当进行转场等操作时,将货架100的各组成部件拆卸即可。上述货架100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同时,通过调节货架100的存放空间,有效满足了建筑模板的存放需求,减少了建筑模板就地打包存放所占用的空间,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场地利用率,另外,实现了对建筑模板的分类管理,便于物资的盘点。
需要指出的是,置物板20的规格一致,当多个置物板20设置在支撑框架10上时,各个置物板20之间彼此平行间隔设置,通过调节相邻两个置物板20之间的距离来满足不同建筑模板的存放需求。
另外,通过隔板30将相邻两个置物板20之间形成的存放空间进行分隔,以使得同一存放空间被分隔为多个存放格,不同的建筑模板放置到不同的存放格中,从而便于对建筑模块的分类存放,进而便于物资的盘点。
进一步理解的是,支撑框架10包括立架11和层架12,立架11包括多个立柱111,多个立柱111均沿支撑框架10的纵向延伸,并且多个立柱111呈周向间隔设置,层架12分别与各立柱111以可调节的方式配合,层架12的数量与置物板20的数量一致,并且层架12与置物板20对应设置,置物板20以可分离的方式设置在层架12上。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中,立柱1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立柱111平行间隔设置,并且多个立柱111合围形成立架11,各个层架12间隔设置在立架11上,并且各层架12能够相对立架11调节,从而使得相邻层架12之间的距离被调整,以满足建筑模板的存放要求。
以立柱111的数量为四个,层架12的数量为三个,置物板20的数量为三个,隔板30的数量为两个,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四根立柱111呈矩形设置形成立架11,每一个层架12分别与四根立柱111配合,三个层架12在立架11的纵向上间隔设置,并且每一个层架12的位置能够在立架11的纵向上调节,置物板20与层架12一一对应设置,三个置物板20形成两个存放空间,每一个存放空间内设有一个隔板30,从而对存放空间进行分隔,隔板30可在立架11的横向上进行位置调节,从而实现对分隔空间的调节。通过层架12带动置物板20进行调节以及隔板30的调节,从而实现了货架100上的存放空间的灵活调整,进而满足了建筑模板的存放需求。
进一步地,立柱111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111,层架12上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能够与任一第一连接孔1111对应设置且通过第一连接件40固定。具体地,多个第一连接孔1111沿立柱1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当需要对置物板20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将层架12调节到所需位置,使得第二连接孔与该位置的第一连接孔1111对应设置,并且利用第一连接件40分别与第一连接孔1111和第二连接孔配合,从而实现层架12的固定。通过设置多个第一连接孔1111,从而为层架12提供多个连接位置,进而使得置物板20具有多个可调节的位置,进一步满足了建筑模板的存放需求。另外,通过解除第一连接件40与第一连接孔1111和第二连接孔的配合,提高货架100拆卸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40包括螺栓部和螺母部,螺栓部分别穿过第一连接孔1111和第二连接孔,螺母部与经第一连接孔1111或第二连接孔穿出的螺栓部螺纹连接,以将层架12与立柱111固定。具体地,当层架12调整至所需位置后,第二连接孔与该位置的第一连接孔1111对应设置,将螺栓部穿入第一连接孔1111和第二连接孔,螺栓部穿出的部分与螺母部螺纹配合,利用螺母部与螺栓部的配合,从而提高了层架12与立柱111的连接强度,使得立架11的整体强度得到了提高,进而为建筑模板提供了足够的支撑强度,保证了建筑模块的存放效果。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40为销钉,通过将销钉插入第一连接孔1111和第二连接孔实现对层架12与立柱111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层架12包括多根沿框架的横向延伸的横梁121,第二连接孔设置在横梁121的端部,相邻两立柱111之间通过横梁121连接。具体地,相邻两个立柱111之间连接一个横梁121,各个横梁121均处于立架11的同一高度,从而形成层架12的结构,横梁12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连接孔,当横梁121与立柱111连接时,将第二连接孔与第一连接孔1111对应设置,再通过第一连接件40进行连接固定即可,当需要将货架100拆卸时,解除第一连接件40与第一连接件40和第二连接件50的配合即可。支撑框架10为可拼装结构,从而便于转场过程中的拆卸运输,提高了转场的便捷性。
需要指出的是,立柱111为角钢件,多个第一连接孔1111具有两排,并且两排第一连接孔1111分别设置在角钢的两个侧壁上,从而便于两侧的横梁121进行连接固定,提高了货架100拼装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各横梁121在远离地面的一侧形成有收容槽,置物板20以可分离的方式设置在收容槽内。具体地,横梁121为角钢件,收容槽通过角钢件合围形成,置物板20的边缘设置在收容槽内,无需固定,置物板20与层架12的配合方式结构简单,便于货架100的拆装,进一步提高了货架100使用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横梁121沿其延伸方向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三连接孔1211,隔板30上设有第四连接孔,第四连接孔能够与任一第三连接孔1211对应设置且通过第二连接件50固定。具体地,多个第三连接孔1211沿横梁1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当需要对隔板30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将隔板30调节到所需位置,使得第四连接孔与该位置的第三连接孔1211对应设置,并且利用第二连接件50分别与第三连接孔1211和第四连接孔配合,从而实现隔板30的固定。通过设置多个第三连接孔1211,从而为隔板30提供多个连接位置,进而使得隔板30具有多个可调节的位置,进一步满足了建筑模板的存放需求。另外,通过解除第二连接件50与第三连接孔1211和第四连接孔的配合,提高货架100拆卸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50为销钉。具体地,具体地,当层架12调整至所需位置后,第二连接孔与该位置的第一连接孔1111对应设置,将螺栓部穿入第一连接孔1111和第二连接孔,螺栓部穿出的部分与螺母部螺纹配合,利用螺母部与螺栓部的配合,从而提高了层架12与立柱111的连接强度,使得立架11的整体强度得到了提高,进而为建筑模板提供了足够的支撑强度,保证了建筑模块的存放效果。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50为螺钉,通过将螺钉与第三连接孔1211和第四连接孔实现对隔板30与横梁121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孔1111为第一腰型孔,第二连接孔为第二腰型孔。具体地,当需要将第一连接孔1111和第二连接孔对应设置时,通过将第一连接孔1111设置为第一腰型孔,第二连接孔设置为第二腰型孔,从而降低了两个连接孔对应的难度,便于组装过程中的操作。
进一步地,第三连接孔1211为第三腰型孔。具体地,当需要将第三连接孔1211和第四连接孔对应设置时,通过将第三连接孔1211设置为第三腰型孔,从而降低了两个连接孔对应的难度,便于组装过程中的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货架,所述货架用于建筑模板的存放,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架包括:
支撑框架;
至少两个置物板,至少两个所述置物板分别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支撑框架配合,并且至少两个置物板沿所述支撑框架的纵向平行间隔设置,相邻两所述置物板之间形成存放空间,至少两个所述置物板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框架调节,以调整所述存放空间的容积;
隔板,所述隔板以可调节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存放空间内,以将所述存放空间分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
立架,所述立架包括多个立柱,多个所述立柱均沿所述支撑框架的纵向延伸,并且多个所述立柱呈周向间隔设置;
层架,所述层架分别与各所述立柱以可调节的方式配合,所述层架的数量与所述置物板的数量一致,并且所述层架与所述置物板对应设置,所述置物板以可分离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层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层架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能够与任一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设置且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
螺栓部,所述螺栓部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
螺母部,所述螺母部与经所述第一连接孔或所述第二连接孔穿出的所述螺栓部螺纹连接,以将所述层架与所述立柱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架包括多根沿所述框架的横向延伸的横梁,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在所述横梁的端部,相邻两所述立柱之间通过所述横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横梁在远离地面的一侧形成有收容槽,所述置物板以可分离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收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沿其延伸方向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三连接孔,所述隔板上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能够与任一所述第三连接孔对应设置且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销钉。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为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为第二腰型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孔为第三腰型孔。
CN202022646968.5U 2020-11-16 2020-11-16 货架 Active CN214110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46968.5U CN214110367U (zh) 2020-11-16 2020-11-16 货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46968.5U CN214110367U (zh) 2020-11-16 2020-11-16 货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10367U true CN214110367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504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46968.5U Active CN214110367U (zh) 2020-11-16 2020-11-16 货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103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5366A (zh) * 2021-12-30 2022-04-05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货物存放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5366A (zh) * 2021-12-30 2022-04-05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货物存放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57197A1 (en) Modular structure for an 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CN214110367U (zh) 货架
KR100344326B1 (ko) 자동화 창고의 화물보관용 가대
CN110258905A (zh) 一种建筑材料角部拼接节点连接结构的箱式模块
CN110312839A (zh) 面型承载机构模块
CN217848153U (zh) 拼装式电池架
JP2011051672A (ja) ラック棚及びラック棚の組立て方法
CN103598769A (zh) 一种石碑类文物的储藏展示架
CN211531481U (zh) 机柜底座、机柜底座组件及机柜底座装置
DE202010015133U1 (de) Unterbauständer für Regalrahmen
JP3175076U (ja) 架台用連結金具
CN113137087A (zh) 箱式建筑模块,箱式模块化建筑及其建造方法
DE202019104087U1 (de) Modulares Rahmensystem für Stapelverbünde im Industrieanlagenbau
CN211673029U (zh) 一种支架连接结构及层架
CN110936500A (zh) 一种搅拌站用供料装置及钢结构排架组
CN110901964A (zh) 一种载荷板及卫星适配器装置
RU2658483C1 (ru) Установочный комплект для размещения в кузове-фургоне
JP6117330B1 (ja) パネル装置ならびに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CN211851059U (zh) 箱式建筑模块及箱式模块化建筑
CN218255101U (zh) 一种钢结构工装可调节装置
CN207788912U (zh) 模具挡边存放架
CN215206696U (zh) 一种平库柔性货架系统
CN211806090U (zh) 一种叠合板存放单元及叠合板存放架
EP2936041B1 (en) Modular store
CN217524326U (zh) 一种可组装可调式层板型货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