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51059U - 箱式建筑模块及箱式模块化建筑 - Google Patents

箱式建筑模块及箱式模块化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51059U
CN211851059U CN202020113327.0U CN202020113327U CN211851059U CN 211851059 U CN211851059 U CN 211851059U CN 202020113327 U CN202020113327 U CN 202020113327U CN 211851059 U CN211851059 U CN 2118510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uilding module
corner
piec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1332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一峰
吴颖
王东
陈丽贤
周永亮
程海建
周永安
吴杰源
朱进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IMC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IMC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IMC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IMC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1332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510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510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510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式建筑模块及箱式模块化建筑。箱式建筑模块包括两侧框、角件、连接件和四个横梁。两侧框平行间隔设置;角件设置于侧框至少同一端部的底角部和顶角部;连接件对应角件设置;连接件连接于角件的一侧;四个横梁平行设置,分别连接于两侧框之间;至少两横梁与角件对应,各横梁分别连接于两连接件之间;横梁的端部与对应的连接件铰接连接,并与对应的角件之间具有间隙。由于横梁与连接件之间采用铰接连接的柔性连接方式,减少了箱式建筑模块的侧向刚度,且横梁与角件之间具有间隙,使得该箱式建筑模块在震动时产生类似平行四边形的变形,进而能够经受较大的地震位移,从而增强箱式模块化建筑整体的抗震性。

Description

箱式建筑模块及箱式模块化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箱式建筑模块及箱式模块化建筑。
背景技术
模块化建筑是由多个箱式建筑单元组装而成的建筑结构体系。现有的箱式建筑单元的结构中,墙体与梁柱之间都是刚性连接,形成刚度较大的整体结构。当箱式建筑单元承受较大地震而变形时,模块化建筑内会出现较大倾覆力,在承重柱处产生极大压力,同时梁柱节点、箱式建筑模块单元间的连接节点易因超限应力而破坏,导致模块化建筑受损甚至倒塌。
为应对上述状况,通常的处理方案为:增大箱式结构的梁柱截面,提高梁柱连接节点的强度,增强模块单元间连接节点的强度。以上方案有以下缺点:大量使用材料,经济性差;占用较多建筑面积,减少室内空间;增加箱体重量,导致运输成本和建筑现场堆箱成本增高,安全风险高,经济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功能较好的箱式建筑模块以及采用该箱式建筑模块的箱式模块化建筑,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式建筑模块,包括:两侧框,平行间隔设置;角件,设置于所述侧框至少同一端部的底角部和顶角部;连接件,对应所述角件设置;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角件的一侧;四个横梁,平行设置,分别连接于两所述侧框之间;至少两所述横梁与所述角件对应,各所述横梁分别连接于两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横梁的端部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铰接连接,并与对应的所述角件之间具有间隙。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箱式建筑模块还包括至少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对应所述角件设置,以在所述箱式建筑模块运输时支撑在两所述侧框之间,并在所述箱式建筑模块作为建筑使用时与所述角件解除连接,或与两所述侧框及底部的横梁之间的连接。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包括两交叉设置的斜撑及设置于所述斜撑端部的梁托,所述梁托水平延伸;所述梁托可拆卸地与所述角件相连接,以在所述箱式建筑模块运输时支撑在两所述侧框之间,并在所述箱式建筑模块作为建筑使用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角件解除连接。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呈板状,其顶部与位于顶部的所述横梁固定连接,两侧部分别与两所述侧框可拆卸连接,底部与位于底部的所述横梁可拆卸连接。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的顶部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的两侧设有侧部安装孔,并通过紧固件实现所述支撑件与所述侧框的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底部设有底部安装孔,并通过紧固件实现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横梁的可拆卸连接。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角件包括角件本体和凸伸出所述角件本体一侧的连接盒;所述角件本体用于与另一箱式建筑模块的角件连接,所述连接盒相对于所述角件本体的另一侧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角件本体包括顶壁、底壁以及连接在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侧壁,所述顶壁、所述底壁以及所述侧壁围合形成一空心的矩形体结构,所述顶壁和所述侧壁上开设有锁固孔;所述连接盒包括顶板、底板及连接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侧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侧板围合形成一空心的矩形体结构,所述顶板上开设有锁固孔,且该锁固孔与所述顶壁上的锁固孔间隔设置;所述连接盒的其中一所述侧板为所述角件的其中一侧壁。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盒内部中空形成空腔,所述连接盒的外端具有与所述空腔相通的开口,且所述空腔内设有装配板,所述装配板上设有装配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连接盒对应,且所述支撑件上设有组装孔,所述支撑件由所述开口处伸入所述连接盒的空腔内,通过紧固件实现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连接盒的可拆卸连接。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横梁平行,且各所述连接板上均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轴线水平延伸;所述横梁的两端均设有安装孔,所述横梁位于两所述连接板之间并与所述连接盒之间具有间隙,并通过紧固件实现所述横梁与所述连接板的铰接连接。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两所述侧框的顶部之间还设有多组加强件,多组所述加强件沿所述侧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箱式模块化建筑,包括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箱式建筑模块。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箱式建筑模块主要包括两侧框、角件、连接件及四横梁。由于横梁与连接件之间采用铰接连接的柔性连接方式,减少了箱式建筑模块的侧向刚度,且横梁与角件之间具有间隙,使得该箱式建筑模块在震动时产生类似平行四边形的变形,进而能够经受较大的地震位移而不产生过大的局部应力,从而增强箱式模块化建筑整体的抗震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箱式建筑模块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箱式建筑模块除去支撑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的局部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的局部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箱式建筑模块产生形变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图7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箱式建筑模块第二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箱式建筑模块第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0的局部主视图
图12本实用新型中图10的局部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箱式建筑模块;11、侧框;111、顶侧梁;112、底侧梁;113、立柱; 12、角件;121、角件本体;1211、顶壁;1212、侧壁;122、连接盒;1221、顶板;1222、侧板;1223、底板;1224、装配板;13、连接件;131、连接板; 14、横梁;15、支撑件;151、斜撑;152、梁托;153、加强块;16、加强组件;161、加强梁。
2、箱式建筑模块;21、侧框;213、立柱;22、角件;23、连接件;24、横梁;25、支撑件;
3、箱式建筑模块;31、侧框;32、角件;33、连接件;34、横梁;35、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式模块化建筑,包括至少一箱式建筑模块。其中,该箱式模块化建筑依据实际情况,可以只包括一个箱式建筑模块,也可以包括多个箱式建筑模块。多个箱式建筑模块可以在同一平面上铺设。多个箱式建筑模块也可以进行堆叠。
箱式建筑模块第一实施例参阅图1和图2,箱式建筑模块1主要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侧框11、角件12、连接件13,设置于两侧框11之间的多个横梁14、支撑件15及加强件。
侧框11呈方形,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顶侧梁111和底侧梁112,及竖立于顶侧梁111和底侧梁112之间的多个立柱113。其中,立柱113包括分别位于侧框11的两端部的端部立柱113。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在两端部立柱113 之间设置中间立柱113。
角件12连接于侧框11的至少一端部的底角部和顶角部,且位于侧框11 的同一端部。本实施例中,侧框11的其中一端部的顶角部和底角部均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角件12,另一端部的顶角部和底角部均连接相关技术中的角件。其他实施例中,侧框11的另一端部也可以同样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角件 12。
具体地,角件12与侧框11的立柱113固定连接。
参阅图3、图4和图5,角件12包括角件本体121和连接于角件本体121 一侧的连接盒122。本实施例中,角件12一体成型。
角件本体121包括顶壁1211、底壁以及连接在顶壁1211与底壁之间的侧壁1212,顶壁1211、底壁以及侧壁1212围合形成一空心的矩形体结构。且顶壁1211和、侧壁1212上开设有锁固孔。该锁固孔用于该箱式建筑模块 1与另一箱式建筑模块的角件连接,其中,另一箱式建筑模块的角件可以本实用新型中的角件12,也可以为相关技术中的角件。
因顶壁1211和侧壁1212上均开设有锁固孔,因此,该箱式建筑模块1 即与堆叠其下或其上的箱式建筑模块连接,也可以与平铺并相邻的其他箱式建筑模块连接,进而组成箱式模块化建筑。
另外,锁固孔还可以在吊装箱式建筑模块1时与吊具配合使用。不仅可以吊装角件本体121顶部的锁固孔,还可以吊装角件本体121侧部的锁固孔。
连接盒122包括顶板1221、底板1223及连接在顶板1221与底板1223 之间的侧板1222,顶板1221、底板1223以及侧板1222围合形成一空心的矩形体结构。连接盒内部中空形成空腔。
连接盒122的其中一侧板1222即角件本体121的侧壁1212。且连接盒 122的顶板1221与角件本体121的顶壁1211平齐,底板1223与底壁平齐。
顶板1221上开设有锁固孔,且该锁固孔与顶壁1211上的锁固孔间隔设置。具体地,顶板1221上的该锁固孔具有一缺口,该缺口朝向外端,以使该锁固孔与外界相通。
连接盒122的外端的侧板1222上开设有开口,该开口与空腔相通。进一步地,连接盒122的空腔内设有装配板1224,装配板1224的长度方向沿侧框11的长度方向延伸。
装配板1224固定于连接盒122的底板1223上。装配板1224上设有装配孔,装配孔的轴线竖向延伸。本实施例中,装配板1224上设有三个装配孔,沿装配板122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连接件13连接于连接盒122相对于角件本体121 的另一侧。连接件13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连接板131,连接板131垂直于侧框11本体,并在水平方向内延伸。连接板131的一端与连接盒122的侧板 122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31与连接盒122焊接连接。
连接板131上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件13的两连接板131上的连接孔对应设置。具体地,连接孔的轴线水平延伸,并沿侧框11的长度方向延伸。
横梁14连接于两侧框11的立柱113之间,且横梁14垂直于侧框11。横梁14与连接件13可拆卸连接,并与连接盒122之间具有间隙。
其中,横梁14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顶横梁14和底横梁14,顶横梁14 连接于立柱113的顶部,底横梁14连接于立柱113的底部。
顶横梁14的两端均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设置保证顶横梁14与连接板131连接时顶横梁14的端部与连接盒122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依据实际情况而设定。
该顶横梁14与侧框11连接时,顶横梁14位于两连接板131之间,安装孔与连接孔相对,通过紧固件实现顶横梁14与侧框11的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
顶横梁14与侧框11连接时,顶横梁14的两端分别与两连接件13连接,并与连接盒122之间具有间隙。顶横梁14的两端位于各连接件13的两连接板131之间,安装孔与连接孔对应,将螺栓插入安装孔和连接孔内并将螺母拧上即可;需要拆卸时,拧下螺母拿出螺栓即可。
底横梁14的两端也设有安装孔。底横梁14与侧框11的连接可参考顶横梁14,在此不一一赘述。
两侧框11的另一端之间的结构以及连接方式可参考相关技术,在此不一一赘述。
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箱式建筑模块1中,横梁14与侧框11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即将箱式建筑模块1内部的刚性连接转变为柔性连接,减少了箱式建筑模块1侧向刚度,从而降低了同等变形下箱式模块化建筑倾覆力及各节点应力,保护了节点的完整性与结构安全性,从而增强了箱式模块化建筑的抗震能力。
连接盒122和横梁14之间的间隙使得该箱式建筑模块1在震动时产生类似平行四边形的变形,如图6所示,因此该箱式建筑模块1能够经受较大的地震位移而不产生过大的局部应力,从而增强箱式模块化建筑整体的抗震性,满足设计规范中对非主抗侧力承重结构所要求承受的合理变形幅度。
支撑件15设置于侧框11的一端,并对应角件12设置。支撑件15可拆卸地与连接盒122相连接,以在箱式建筑模块1运输时支撑在两侧框11之间,并在箱式建筑模块1作为建筑使用时与支撑件15与所述连接盒122解除连接。即该支撑件15只在该箱式建筑模块1运输时与侧框11连接固定,而在箱式建筑模块1作为建筑使用时,支撑件15不与侧框11连接。
具体地,参阅图7和图8,支撑件15包括两交叉连接的斜撑151及设置于斜撑151端部的梁托152。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其中一斜撑151的中心点处设有一通孔,另一斜撑151穿设于该通孔内,且两斜撑151固定连接。
梁托152设置于斜撑151的端部,因此,各支撑件15包括四个梁托152,本实施例中,四个梁托152关于支撑件15的中心对称设置,因此,支撑件 15与侧框11连接固定时,限制了箱式建筑模块1的变形和晃动,满足运输过程的刚度要求。且梁托152的对称设置,使侧框11与支撑件15之间的受力更均匀。
梁托152水平设置,且四个梁托152向斜撑151的同一端凸伸。具体地,梁托152包括支撑板及由支撑板两侧向上弯折延伸的折边。支撑板上设有组装孔。本实施例中,组装孔的数量为三个,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支撑件15与侧框11连接时,两斜撑151的顶部分别与两侧框11的顶部对应,两斜撑151的底部分别与两侧框11的底部对应,且四个梁托152一一对应四个连接盒122,并由连接盒122的开口插进连接盒122的空腔内,梁托152搭接于装配板1224上,紧固件穿设于装配孔与组装孔内,实现支撑件 15与两侧框11的可拆卸连接。其中,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
在需要解除支撑件15与侧框11之间的连接时,拧下螺母拿出螺栓即可。
进一步地,两斜撑151的连接处还设有加强块153,以增强两斜撑151 之间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加强块153呈方形。
该箱式建筑模块1在运输时,支撑件15与侧框11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以满足该箱式建筑模块1在运输过程中的刚度要求,避免了箱式建筑模块1 变形导致摇晃倒塌。运输至目的地后,解除支撑件15的各梁托152与装配板 1224之间的连接,即箱式建筑模块1在作为建筑使用时,不包括支撑件15。
加强组件16设置于两侧框11的顶部之间,以增加两侧框11之间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加强组件16的数量为三组,并沿侧框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他实施例中,加强组件16的数量还可以为一组、两组或其他数量。
具体地,加强组件16包括交叉设置的两加强梁161,各加强梁16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侧框11。
进一步地,加强组件16还包括设置于两加强梁161之间的加强筋。其中,加强梁161分别为第一加强梁161和第二加强梁161,第一加强梁161位于第二加强梁161的上方,加强筋位于第一加强梁161上方,并沿第二加强梁 161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加强筋设置于第一加强梁161与第二加强梁161的连接处。
上述箱式模块化建筑的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一箱式建筑模块1运输至目的地放置;运输过程中,保持支撑件 15与两侧框11的连接。
S2、将支撑件15与连接盒122之间的紧固件解除,而解除支撑件15与侧框11之间的连接。
具体地,在箱式模块化建筑包括多个箱式建筑模块1时,还包括以下步骤:
S3、在箱式建筑模块1的相邻位置放置箱式建筑模块1。同样,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支撑件15与两侧框11的连接。放置后再将支撑件15与连接盒 122之间的紧固件解除,而解除支撑件15与侧框11之间的连接。
S4、将箱式建筑模块1与箱式建筑模块1之间连接固定。
箱式建筑模块第二实施例
参阅图9,本实施例与箱式建筑模块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两侧框21 对应角件22设置的立柱213上均设有立柱连接孔,对应角件22设置的底部的横梁24上设有底部安装孔,支撑件25呈板状。
立柱213包括立柱本体及连接在立柱本体上的立柱连接件。具体地,立柱本体的截面呈方形。立柱连接件上设有立柱连接孔。
立柱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而形成整体结构的立板、平板、延伸板和装配板。
延伸板平行于立板。延伸板与立板分列于平板的两端,且延伸板与立板分别位于平板的两侧。
装配板平行于平板,并与平板分列于延伸板的两端,且装配板与平板位于延伸板的同一侧。装配板上设有立柱连接孔,立柱连接孔的轴线水平延伸。
沿竖向方向,装配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立柱连接孔。
底部的横梁24包括横梁本体及连接在横梁本体上的横梁连接件。具体地,横梁本体的截面呈方形。
横梁连接件向上超出横梁本体的顶部,横梁连接件沿横梁24的长度方向设置。具体地,横梁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而形成整体结构的侧板、过渡板和安装板。本实施例中,横梁连接件一体弯折成型。
侧板竖向延伸,并贴于横梁本体的外侧,侧板与横梁本体固定连接。
过渡板垂直连接于侧板的一端。过渡板位于横梁本体的顶部,并贴于顶梁本体的顶部,过渡板与横梁本体固定连接。过渡板由横梁本体的外侧向内侧延伸,且过渡板的宽度小于横梁本体的宽度。
安装板平行于立板,并连接于过渡板相对于侧板的另一端。安装板竖直向上延伸,而向上超出横梁本体的顶部。
安装板上设有横梁连接孔,且横梁连接孔位于安装板高度方向的中部。沿横梁本体的长度方向,安装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横梁连接孔。且横梁连接孔的轴线延伸方向水平延伸,并垂直于横梁本体的长度方向。
支撑件25设置于侧框11的一端,并对应角件22设置。在箱式建筑模块 2运输时,支撑件25与底部的横梁24及立柱213可拆卸连接。运输至目的地进行组装时,解除支撑件25与底部的横梁24及立柱213的连接,即箱式建筑模块2在作为建筑使用时,支撑件25只与顶部的横梁24固定连接,允许箱式建筑模块2的变形,降低了箱式建筑模块2的侧向刚度,从而降低了同等变形下箱式模块化建筑倾覆力及各节点应力,保护了节点的完整性与结构安全性,从而增强了箱式模块化建筑的抗震能力。
支撑件25包括支撑件主体、连接于支撑件主体底部的挡板及折边。
具体地,支撑件主体、挡板和折边相互连接而形成整体结构。本实施例中,支撑件25一体成型。
支撑件主体呈波纹状,包括多个波峰和多个波谷,且波峰和波谷交替设置。支撑件主体整体呈竖向设置,波峰和波谷沿支撑件主体的长度方向交替延伸。本实施例中,支撑件主体的两端均为波峰。
支撑件主体的两端部均设有端部安装孔。本实施例中,沿竖向方向,支撑件主体的各端部均间隔设置有多个端部安装孔。具体地,支撑件主体两端的端部安装孔与侧框21上的立柱连接孔对应设置。
挡板的外侧向外超出或平齐于波峰的外侧,以遮挡由支撑件主体的波谷相对于波峰形成的底部镂空,进而阻挡雨水进入箱式建筑模块2内。挡板水平设置,并沿支撑件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挡板可为一整体。其他实施中,挡板还可以为多个分别设置于波谷处的板段。
各支撑件25中,折边的数量为两个,分列于支撑件主体的两端。折边与支撑件主体的波谷位于支撑件主体的波峰的同一侧。具体地,折边与支撑件主体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支撑件25与立柱213、支撑件25与底部的横梁均通过紧固件实现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
支撑件25与立柱213连接时,支撑件25的两端分别与两立柱213连接。支撑件25位于立柱连接件的外侧,端部安装孔与立柱连接孔对应,将螺栓插入端部安装孔和立柱连接孔并将螺母拧上即可;需要拆卸时,拧下螺母拿出螺栓即可。
支撑件25与底部的横梁24连接时,支撑件25位于安装板的外侧,且支撑件25的挡板与底梁连接件的过渡板之间具有高度差,底部安装孔与底梁连接孔对应,将螺栓插入底部安装孔与底梁连接孔并将螺母拧上即可;需要拆卸时,拧下螺母拿出螺栓即可。其中,螺母可以为单独的部件,还可以固定于安装板上。
其他实施例中,立柱连接件还可以有其他形式,例如,立柱连接件只包括立板和平板,立柱连接孔设于平板上;横梁连接件包括过渡板和安装板,横梁连接孔设置于安装板上。立柱连接件、横梁连接件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而设置,支撑件25的侧部及底部与之相对应而实现支撑件25与立柱213及底部的横梁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箱式建筑模块2的连接件23等其他特征可参照第一实施例,不再详述。
上述箱式模块化建筑2的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各箱式建筑模块2按照预设位置放置而搭建形成箱式模块化建筑。
具体地,各箱式建筑模块2通过吊装而放置于预设位置。在吊装时,支撑件25的两端部与立柱213连接,支撑件25的底部与底部的横梁24连接固定,而增加箱式建筑模块2的连接强度。
将紧固件解除,而解除箱式建筑模块2中支撑件25的两端部分别与两立柱213之间的连接,支撑件25的底部与底部的横梁24之间的连接。
具体地,箱式建筑模块2中,支撑件25只有顶部与横梁24固定连接,两端部及底部无连接,进而降低了箱式建筑模块2的侧向刚度,从而降低了同等变形下箱式模块化建筑倾覆力及各节点应力,保护了节点的完整性与结构安全性,从而增强了箱式模块化建筑的抗震能力。
将防水胶带粘接在支撑件25的端部与立柱213之间、支撑件25的底部与横梁24之间。
具体地,支撑件25与立柱213之间通过防水胶带粘接,支撑件25与底部的横梁24之间通过防水胶带粘接,以保持箱式建筑模块2的防水功能。其中,在支撑件25与立柱213之间,防水胶带位于支撑件25的端部安装孔与立柱213的立柱连接孔的上方。在支撑件25与底部的横梁24之间,防水胶带位于支撑件25的底部安装孔与横梁连接孔的上方。
箱式建筑模块第三实施例
参阅图10-图12,本实施例与箱式建筑模块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角件32只包括角件本体,没有连接盒,即角件32为相关技术中的角件。
本实施例中箱式建筑模块3的侧框31、立柱313、连接件33、横梁34、支撑件35等均可参照第二实施例,不再详述。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箱式建筑模块主要包括两侧框、角件、连接件及四横梁。由于横梁与连接件之间采用铰接连接的柔性连接方式,减少了箱式建筑模块的侧向刚度,且横梁与角件之间具有间隙,使得该箱式建筑模块在震动时产生类似平行四边形的变形,进而能够经受较大的地震位移而不产生过大的局部应力,从而增强箱式模块化建筑整体的抗震性。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如: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1)

1.一种箱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侧框,平行间隔设置;
角件,设置于所述侧框至少同一端部的底角部和顶角部;
连接件,对应所述角件设置;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角件的一侧;
四个横梁,平行设置,分别连接于两所述侧框之间;至少两所述横梁与所述角件对应,各所述横梁分别连接于两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横梁的端部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铰接连接,并与对应的所述角件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建筑模块还包括至少一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对应所述角件设置,以在所述箱式建筑模块运输时支撑在两所述侧框之间,并在所述箱式建筑模块作为建筑使用时与所述角件解除连接,或与两所述侧框及底部的横梁之间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包括两交叉设置的斜撑及设置于所述斜撑端部的梁托,所述梁托水平延伸;
所述梁托可拆卸地与所述角件相连接,以在所述箱式建筑模块运输时支撑在两所述侧框之间,并在所述箱式建筑模块作为建筑使用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角件解除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呈板状,其顶部与位于顶部的所述横梁固定连接,两侧部分别与两所述侧框可拆卸连接,底部与位于底部的所述横梁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顶部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的两侧设有侧部安装孔,并通过紧固件实现所述支撑件与所述侧框的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底部设有底部安装孔,并通过紧固件实现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横梁的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角件包括角件本体和凸伸出所述角件本体一侧的连接盒;所述角件本体用于与另一箱式建筑模块的角件连接,所述连接盒相对于所述角件本体的另一侧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箱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角件本体包括顶壁、底壁以及连接在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侧壁,所述顶壁、所述底壁以及所述侧壁围合形成一空心的矩形体结构,所述顶壁和所述侧壁上开设有锁固孔;
所述连接盒包括顶板、底板及连接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侧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侧板围合形成一空心的矩形体结构,所述顶板上开设有锁固孔,且该锁固孔与所述顶壁上的锁固孔间隔设置;
所述连接盒的其中一所述侧板为所述角件的其中一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箱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盒内部中空形成空腔,所述连接盒的外端具有与所述空腔相通的开口,且所述空腔内设有装配板,所述装配板上设有装配孔;
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连接盒对应,且所述支撑件上设有组装孔,所述支撑件由所述开口处伸入所述连接盒的空腔内,通过紧固件实现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连接盒的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箱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横梁平行,且各所述连接板上均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轴线水平延伸;
所述横梁的两端均设有安装孔,所述横梁位于两所述连接板之间并与所述连接盒之间具有间隙,并通过紧固件实现所述横梁与所述连接板的铰接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侧框的顶部之间还设有多组加强件,多组所述加强件沿所述侧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1.一种箱式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箱式建筑模块。
CN202020113327.0U 2020-01-17 2020-01-17 箱式建筑模块及箱式模块化建筑 Active CN2118510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3327.0U CN211851059U (zh) 2020-01-17 2020-01-17 箱式建筑模块及箱式模块化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3327.0U CN211851059U (zh) 2020-01-17 2020-01-17 箱式建筑模块及箱式模块化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51059U true CN211851059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32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13327.0U Active CN211851059U (zh) 2020-01-17 2020-01-17 箱式建筑模块及箱式模块化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510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179741A1 (en) Multi-purpose mobile modular structure
US9062448B2 (en) Pivotally erectable structural frame system
EP1683923A2 (en) Modular building
KR100972197B1 (ko) 건축 모듈러 유닛
US20120279141A1 (en) Modular building system and method
WO2008153279A1 (en) Horizontal unit equipped with connecting device and modular structure using the same
US20240254753A1 (en) Collapsible Structural Support and Storage Module
WO2012099531A1 (en) Multi-purpose mobile modular structure
CN113137087A (zh) 箱式建筑模块,箱式模块化建筑及其建造方法
CN211851059U (zh) 箱式建筑模块及箱式模块化建筑
CN109469359A (zh)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及组装房屋
JP2928832B2 (ja) 柱の構成方法
CN201071547Y (zh) 折叠型箱式组合房
KR200187693Y1 (ko) 조립식 가설대
JPH04136341A (ja) ユニット住宅の施工方法
CN113247651B (zh) 一种带皮带机栈桥的门式刚架仓储结构的制作方法
CN213741599U (zh) 大跨度厂房钢框架
CN212130040U (zh) 箱式建筑模块及箱式模块化建筑
CN212427513U (zh) 一种用于联肢模块化装配式钢结构的复合连接节点
JP3703916B2 (ja) ユニット式建物の屋根ユニット
EP1614819A1 (en)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JP2978447B2 (ja) ユニット住宅
CN113137088A (zh) 箱式建筑模块,箱式模块化建筑及其建造方法
US3393483A (en) Building structure with frame corner connector elements
CN213597447U (zh) 一种水平支承桁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