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09444U - 组对工装 - Google Patents

组对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09444U
CN214109444U CN202023214040.6U CN202023214040U CN214109444U CN 214109444 U CN214109444 U CN 214109444U CN 202023214040 U CN202023214040 U CN 202023214040U CN 214109444 U CN214109444 U CN 2141094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ck
hydraulic support
support connecting
group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1404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锟
陈志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1404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094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094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094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对工装,组对工装包括:固定装置,位于液压支架连杆的第一侧;侧推装置,位于液压支架连杆的第二侧,侧推装置与固定装置对应设置,侧推装置能够相对于固定装置在第一方向上移动;底板定位装置,位于液压支架连杆的底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固定装置和侧推装置分别实现了液压支架连杆两侧的主筋和主筋贴板组对,底板定位装置实现了液压支架连杆的底板与第一侧的主筋和主筋贴板的定位,侧推装置还能将组对完成后的第二侧的主筋和主筋贴板推动到底板与其靠紧。这样利用组对工装实现了液压支架连杆的组对,提高了液压支架连杆的组对效率,满足了液压支架连杆的组对精度要求,从而确保液压支架连杆能够满足安装要求。

Description

组对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支架连杆的组对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对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相关技术中液压支架连杆通常采用人工组对的方式进行组对,这样使得液压支架连杆的组对误差较大,不能满足液压支架连杆的组对精度要求。另外,人工组对的方式的组对效率低,大大降低了液压支架连杆的组对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对工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对工装,组对工装包括:固定装置,位于液压支架连杆的第一侧;侧推装置,位于液压支架连杆的第二侧,侧推装置与固定装置对应设置,侧推装置能够相对于固定装置在第一方向上移动;底板定位装置,位于液压支架连杆的底部;其中,底板定位装置能够对液压支架连杆的底板进行定位,固定装置能够对第一侧的主筋和主筋贴板进行组对,侧推装置能够对第二侧的主筋和主筋贴板进行组对并将其朝第一方向推动以与底板靠紧。
在该技术方案中,固定装置和侧推装置分别实现了液压支架连杆两侧的主筋和主筋贴板组对,底板定位装置实现了液压支架连杆的底板与第一侧的主筋和主筋贴板的定位,由于侧推装置能够相对于固定装置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侧推装置还能将组对完成后的第二侧的主筋和主筋贴板推动到底板,与其靠紧。这样利用组对工装实现了液压支架连杆的组对,即通过机械设备实现了液压支架连杆的组对,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利用人工对液压支架连杆进行组对导致的液压支架连杆的组对误差大且组对效率低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液压支架连杆的组对效率,满足了液压支架连杆的组对精度要求,进而确保液压支架连杆能够满足安装要求。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组对工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定装置包括:卡盘固定臂架;第一固定卡盘,固定在卡盘固定臂架上;第一移动卡盘,设置在卡盘固定臂架上,第一移动卡盘与第一固定卡盘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第一移动卡盘能够相对于第一固定卡盘在第二方向上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移动卡盘能够相对于第一固定卡盘在第二方向上移动,这样使得固定装置能够实现对不同长度的液压支架连杆的第一侧的主筋和主筋贴板的组对,从而使得组对工装适用于不同尺寸和型号的液压支架连杆,进而满足液压支架连杆组对的通用性和柔性化要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滑轨,第一滑轨设置在卡盘固定臂架上,且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第一移动卡盘在第一滑轨上滑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移动卡盘通过在第一滑轨上滑动实现了移动功能,从而确保固定装置能够实现对不同长度的液压支架连杆的第一侧的主筋和主筋贴板的组对,进而使得组对工装适用于不同尺寸和型号的液压支架连杆,以满足液压支架连杆组对的通用性和柔性化要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侧推装置包括:卡盘固定支架;第二固定卡盘,固定在卡盘固定支架上,第二固定卡盘与固定装置的第一固定卡盘对应设置;第二移动卡盘,设置在卡盘固定支架上,第二移动卡盘与第二固定卡盘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第二移动卡盘能够相对于第二固定卡盘在第二方向上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二移动卡盘能够相对于第二固定卡盘在第二方向上移动,使得固定装置能够实现对不同长度的液压支架连杆的第二侧的主筋和主筋贴板的组对,从而使得组对工装适用于不同尺寸和型号的液压支架连杆,进而满足液压支架连杆组对的通用性和柔性化要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侧推装置还包括第二滑轨,第二滑轨设置在卡盘固定支架上,且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第二移动卡盘在第二滑轨上滑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移动卡盘通过在第二滑轨上滑动实现了移动功能,从而确保侧推装置能够实现对不同长度的液压支架连杆的第二侧的主筋和主筋贴板的组对,进而使得组对工装适用于不同尺寸和型号的液压支架连杆,以满足液压支架连杆组对的通用性和柔性化要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底板定位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与第一支撑座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传动丝杠,沿第一方向穿设在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上;滑块,设置在传动丝杠的外周上,且位于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之间,滑块与传动丝杠螺纹配合,滑块与液压支架连杆的底板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本申请利用螺纹丝杠传动的原理,转动传动丝杠使得滑块能够在第一方向上滑动,从而调整底板与第一侧的主筋和主筋贴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实现组对工装对液压支架连杆的底板的定位功能,进而确保液压支架连杆的组对精度能够满足组对精度要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组对工装还包括底座,固定装置,和/或侧推装置,和/或底板定位装置设置在底座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固定装置、侧推装置和底板定位装置与底座形成一个整体,这样使得组对工装的连接强度能够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便于现场的吊装和搬运,从而提高了组对工装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组对工装还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一端与固定装置连接,另一端与组对工装的底座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固定装置通过第一安装板连接在底座上,第一安装板增加了固定装置与底座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固定装置与底座连接的稳定性。另外,通过拆除第一安装板与底座的连接螺钉,就能将固定装置从底座上拆除,这样便于组对工装的现场的拆装,从而提高了组对工装现场的拆装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组对工装还包括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一端与侧推装置连接,另一端与组对工装的底座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固定装置通过第二安装板连接在底座上,第二安装板增加了侧推装置与底座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侧推装置与底座连接的稳定性。另外,通过拆除第二安装板与底座的连接螺钉,就能将侧推装置从底座上拆除,这样便于组对工装的现场的拆装,从而提高了组对工装现场的拆装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组对工装还包括第三滑轨,第三滑轨设置在组对工装的底座上,且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侧推装置在第三滑轨上滑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侧推装置在第三滑轨上滑动,这样侧推装置能够推动组对完成后的第二侧的主筋和主筋贴板与底板靠紧,从而实现了液压支架连杆两侧的主筋贴板和主筋以及底板的组对安装,这样通过机械设备实现了液压支架连杆的组对,从而提高了液压支架连杆的组对效率,满足了液压支架连杆的组对精度要求,进而确保液压支架连杆能够满足安装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对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组对工装另外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固定装置;12、卡盘固定臂架;14、第一固定卡盘;16、第一移动卡盘;18、第一滑轨;20、侧推装置;22、卡盘固定支架;24、第二固定卡盘;26、第二移动卡盘;28、第二滑轨;30、底板定位装置;32、第一支撑座;34、第二支撑座;36、传动丝杠;38、滑块;40、底座;50、第一安装板;60、第二安装板;70、第三滑轨;100、液压支架连杆;101、顶板;102、主筋;103、底板;104、主筋贴板;106、第一侧;108、第二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第一方向指的是图1中的y轴方向,本申请中的第二方向指的是图1中的x轴方向。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组对工装。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对工装,组对工装包括固定装置10、侧推装置20和底板定位装置30。其中,固定装置10位于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第一侧106。侧推装置20位于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第二侧108,侧推装置20与固定装置10对应设置,侧推装置20能够相对于固定装置10在第一方向上移动。底板定位装置30位于液压支架连杆100的底部,底板定位装置30能够对液压支架连杆100的底板103进行定位,固定装置10能够对第一侧106的主筋102和主筋贴板104进行组对,侧推装置20能够对第二侧108的主筋102和主筋贴板104进行组对并将其朝第一方向推动以与底板103靠紧。
上述设置中,固定装置10和侧推装置20分别实现了液压支架连杆100两侧的主筋102和主筋贴板104组对,底板定位装置30实现了液压支架连杆100的底板103与第一侧106的主筋102和主筋贴板104的定位,由于侧推装置20能够相对于固定装置10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侧推装置20还能将组对完成后的第二侧108的主筋102和主筋贴板104推动到底板103,与其靠紧。这样利用组对工装实现了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组对,即通过机械设备实现了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组对,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利用人工对液压支架连杆100进行组对导致的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组对误差大且组对效率低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组对效率,满足了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组对精度要求,进而确保液压支架连杆100能够满足安装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液压支架连杆100由两侧的主筋贴板104和主筋102以及底板103和顶板101组成,本申请中的组对误差指的是主筋102和主筋贴板104之间的组对误差,主筋102与盖板,即底板103和顶板101,之间的组对误差。相关技术中的组对误差的范围为0至6mm,该误差值较大无法满足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组对要求,利用本申请中的组对工装能够将组对误差控制在0至2mm以内,以满足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组对要求。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固定装置10包括卡盘固定臂架12、第一固定卡盘14和第一移动卡盘16。其中,第一固定卡盘14,固定在卡盘固定臂架12上。第一移动卡盘16设置在卡盘固定臂架12上,第一移动卡盘16与第一固定卡盘14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移动卡盘16能够相对于第一固定卡盘14在第二方向上移动。
上述设置中,由于第一移动卡盘16能够相对于第一固定卡盘14在第二方向上移动,这样使得固定装置10能够实现对不同长度的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第一侧106的主筋102和主筋贴板104的组对,从而使得组对工装适用于不同尺寸和型号的液压支架连杆100,进而满足液压支架连杆100组对的通用性和柔性化要求。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卡盘14和第一移动卡盘16均为三爪定心卡盘,通过三爪定心卡盘实现了主筋102和主筋贴板104的组对,即利用三爪定心卡盘的定位原理,实现了主筋102上的开孔与主筋贴板104上的开孔的同心组对,减少了主筋102与主筋贴板104组对误差,以使液压支架连杆100满足组对要求。当然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第一固定卡盘14和第一移动卡盘16设置成四爪或者六爪等其他爪数的定心卡盘。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固定装置10还包括第一滑轨18,第一滑轨18设置在卡盘固定臂架12上,且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
上述设置中,第一移动卡盘16通过在第一滑轨18上滑动实现了移动功能,从而确保固定装置10能够实现对不同长度的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第一侧106的主筋102和主筋贴板104的组对,进而使得组对工装适用于不同尺寸和型号的液压支架连杆100,以满足液压支架连杆100组对的通用性和柔性化要求。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侧推装置20包括卡盘固定支架22和第二移动卡盘26。其中,第二固定卡盘24固定在卡盘固定支架22上,第二固定卡盘24与固定装置10的第一固定卡盘14对应设置。第二移动卡盘26设置在卡盘固定支架22上,第二移动卡盘26与第二固定卡盘24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二移动卡盘26能够相对于第二固定卡盘24在第二方向上移动。
上述设置中,由于第二移动卡盘26能够相对于第二固定卡盘24在第二方向上移动,使得固定装置10能够实现对不同长度的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第二侧108的主筋102和主筋贴板104的组对,从而使得组对工装适用于不同尺寸和型号的液压支架连杆100,进而满足液压支架连杆100组对的通用性和柔性化要求。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侧推装置20还包括第二滑轨28,第二滑轨28设置在卡盘固定支架22上,且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
上述设置中,第二移动卡盘26通过在第二滑轨28上滑动实现了移动功能,从而确保侧推装置20能够实现对不同长度的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第二侧108的主筋102和主筋贴板104的组对,进而使得组对工装适用于不同尺寸和型号的液压支架连杆100,以满足液压支架连杆100组对的通用性和柔性化要求。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底板定位装置30包括第一支撑座32、第二支撑座34、传动丝杠36和滑块38。其中,第二支撑座34与第一支撑座32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传动丝杠36沿第一方向穿设在第一支撑座32和第二支撑座34上。滑块38设置在传动丝杠36的外周上,且位于第一支撑座32与第二支撑座34之间,滑块38与传动丝杠36螺纹配合,滑块38与液压支架连杆100的底板103连接。
上述设置中,本申请利用螺纹丝杠传动的原理,转动传动丝杠36使得滑块38能够在第一方向上滑动,从而调整底板103与第一侧106的主筋102和主筋贴板104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实现组对工装对液压支架连杆100的底板的定位功能,进而确保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组对精度能够满足组对精度要求。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组对工装还包括底座40,固定装置10、侧推装置20和底板定位装置30设置在底座40上。
上述设置中,固定装置10、侧推装置20和底板定位装置30与底座40形成一个整体,这样使得组对工装的连接强度能够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便于现场的吊装和搬运,从而提高了组对工装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组对工装还包括第一安装板50,第一安装板50一端与固定装置10连接,另一端与组对工装的底座40连接。
上述设置中,固定装置10通过第一安装板50连接在底座40上,第一安装板50增加了固定装置10与底座40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固定装置10与底座40连接的稳定性。另外,通过拆除第一安装板50与底座40的连接螺钉,就能将固定装置10从底座40上拆除,这样便于组对工装的现场的拆装,从而提高了组对工装现场的拆装效率。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组对工装还包括第二安装板60,第二安装板60一端与侧推装置20连接,另一端与组对工装的底座40连接。
上述设置中,固定装置10通过第二安装板60连接在底座40上,第二安装板60增加了侧推装置20与底座40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侧推装置20与底座40连接的稳定性。另外,通过拆除第二安装板60与底座40的连接螺钉,就能将侧推装置20从底座40上拆除,这样便于组对工装的现场的拆装,从而提高了组对工装现场的拆装效率。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组对工装还包括第三滑轨70,第三滑轨70设置在组对工装的底座40上,且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侧推装置20在第三滑轨70上滑动。
上述设置中,由于侧推装置20在第三滑轨70上滑动,这样侧推装置20能够推动组对完成后的第二侧108的主筋102和主筋贴板104与底板103靠紧,从而实现了液压支架连杆100两侧的主筋贴板104和主筋102以及底板103的组对安装,这样通过机械设备实现了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组对,从而提高了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组对效率,满足了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组对精度要求,进而确保液压支架连杆100能够满足安装要求。
下面阐述一下本申请中组对工装的工作过程:
首先,利用固定臂架上的三爪定心卡盘,将主筋102与主筋贴板104组对,其次,通过螺杆定位机构,即底板定位装置30,对底板103进行定位,螺杆定位机构的位置可根据不同的液压支架连杆100的尺寸调整,保证主筋102与底板103的相对位置准确,然后,通过侧推装置20将第二侧108的主筋102及主筋贴板104组对并推到底板103的位置并靠紧(侧推装置20上也安装了三爪定心卡盘,可进行第一侧106的主筋102与主筋贴板104的组对),最终将顶板101吊放至底板103的上方固定,最终完成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组对。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长度的液压支架连杆100,仅需要调整移动卡盘的位置,再通过螺栓将移动卡盘固定,便满足了组对工装的柔性化和通用性要求。
本申请中的组对工装具有以下优点:
1、组对精度高,能够满足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组对要求。
2、组对效率高,液压支架连杆100平均组对时间从20分钟缩短至12分钟。
3、组对工装符合柔性化和通用性要求,适用于尺寸范围较大的液压支架连杆100组对。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固定装置10和侧推装置20分别实现了液压支架连杆100两侧的主筋102和主筋贴板104组对,底板定位装置30实现了液压支架连杆100的底板103与第一侧106的主筋102和主筋贴板104的定位,由于侧推装置20能够相对于固定装置10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侧推装置20还能将组对完成后的第二侧108的主筋102和主筋贴板104推动到底板103,与其靠紧。这样利用组对工装实现了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组对,即通过机械设备实现了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组对,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利用人工对液压支架连杆100进行组对导致的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组对误差大且组对效率低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组对效率,满足了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组对精度要求,进而确保液压支架连杆100能够满足安装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组对工装,用于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组对,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对工装包括:
固定装置(10),位于所述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第一侧(106);
侧推装置(20),位于所述液压支架连杆(100)的第二侧(108),所述侧推装置(20)与所述固定装置(10)对应设置,所述侧推装置(20)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装置(10)在第一方向上移动;
底板定位装置(30),位于所述液压支架连杆(100)的底部;
其中,所述底板定位装置(30)能够对所述液压支架连杆(100)的底板(103)进行定位,所述固定装置(10)能够对所述第一侧(106)的主筋(102)和主筋贴板(104)进行组对,所述侧推装置(20)能够对所述第二侧(108)的所述主筋(102)和所述主筋贴板(104)进行组对并将其朝所述第一方向推动以与所述底板(103)靠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0)包括:
卡盘固定臂架(12);
第一固定卡盘(14),固定在所述卡盘固定臂架(12)上;
第一移动卡盘(16),设置在所述卡盘固定臂架(12)上,所述第一移动卡盘(16)与所述第一固定卡盘(14)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移动卡盘(16)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卡盘(14)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0)还包括第一滑轨(18),所述第一滑轨(18)设置在所述卡盘固定臂架(12)上,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移动卡盘(16)在所述第一滑轨(18)上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推装置(20)包括:
卡盘固定支架(22);
第二固定卡盘(24),固定在所述卡盘固定支架(22)上,所述第二固定卡盘(24)与所述固定装置(10)的第一固定卡盘(14)对应设置;
第二移动卡盘(26),设置在所述卡盘固定支架(22)上,所述第二移动卡盘(26)与所述第二固定卡盘(24)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移动卡盘(26)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卡盘(24)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推装置(20)还包括第二滑轨(28),所述第二滑轨(28)设置在所述卡盘固定支架(22)上,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移动卡盘(26)在所述第二滑轨(28)上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定位装置(30)包括:
第一支撑座(32);
第二支撑座(34),与所述第一支撑座(3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
传动丝杠(36),沿所述第一方向穿设在所述第一支撑座(32)和所述第二支撑座(34)上;
滑块(38),设置在所述传动丝杠(36)的外周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座(32)与所述第二支撑座(34)之间,所述滑块(38)与所述传动丝杠(36)螺纹配合,所述滑块(38)与所述液压支架连杆(100)的所述底板(10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对工装还包括底座(40),所述固定装置(10),和/或所述侧推装置(20),和/或所述底板定位装置(30)设置在所述底座(4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对工装还包括第一安装板(50),所述第一安装板(50)一端与所述固定装置(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组对工装的底座(4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对工装还包括第二安装板(60),所述第二安装板(60)一端与所述侧推装置(2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组对工装的底座(40)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对工装还包括第三滑轨(70),所述第三滑轨(70)设置在所述组对工装的底座(40)上,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侧推装置(20)在所述第三滑轨(70)上滑动。
CN202023214040.6U 2020-12-28 2020-12-28 组对工装 Active CN2141094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14040.6U CN214109444U (zh) 2020-12-28 2020-12-28 组对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14040.6U CN214109444U (zh) 2020-12-28 2020-12-28 组对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09444U true CN214109444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485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14040.6U Active CN214109444U (zh) 2020-12-28 2020-12-28 组对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094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29952U (zh) 一种车门自动安装拧紧工装
CN210413626U (zh) 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夹具
CN214109444U (zh) 组对工装
CN211680735U (zh) 一种可切换的组合夹紧装置
CN112658642A (zh) 组对工装
CN211465420U (zh) 一种多功能自动锁紧螺丝机
CN108916615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无线网络路由器智能加工系统
CN217513232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组装工装
CN220575315U (zh) 一种机械臂加工多功能定位装置
CN220362288U (zh) 一种龙门铣用工装夹具
CN219542937U (zh) 一种航空装配型架配件加工工装
CN213135328U (zh) 用于母夹挟持臂生产的螺丝成型机
CN110539325A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用新型机械手爪
CN219968005U (zh) 一种夹持机构
CN216858813U (zh) 一种阀门生产用螺丝装配机
CN220612062U (zh) 一种主轴用对夹同步送料机械手
CN219725061U (zh) 一种侧梁专用焊接工装夹具
CN213033451U (zh) 钢管新型卡套预装机构
CN211759507U (zh) 一种夹具
CN218592215U (zh) 一种旋转式焊接夹具
CN218874392U (zh) 一种大力钳钻孔攻牙装置
CN219054165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工装夹具
CN214818095U (zh) 一种电路骨架拆装工具
CN220197506U (zh) 一种烹饪设备腔体的定位工装
CN219967574U (zh) 一种四氟导电管加工用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