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97931U - 一种镜头拆解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镜头拆解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97931U
CN214097931U CN202121798890.7U CN202121798890U CN214097931U CN 214097931 U CN214097931 U CN 214097931U CN 202121798890 U CN202121798890 U CN 202121798890U CN 214097931 U CN214097931 U CN 2140979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utting mechanism
tray
camera lens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9889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强强
曹新春
丁志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Lianchuang Optic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Lianyi Op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Lianyi Op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Lianyi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9889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979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979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979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镜头拆解设备,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上设有工作台,镜头拆解设备还包括放料机构、取料机构及切割机构,放料机构包括镜头托盘,取料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及夹持组件,夹持组件与驱动组件活动连接,驱动组件驱动夹持组件沿驱动组件的中心轴转动的同时进行轴向运动,使得固定于夹持组件上的镜头同步运动,以使切割机构对镜头的外壳进行切割。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放料机构、取料机构及切割机构,使得镜头拆解工艺能够实现机械化,进而避免人工操作导致镜头失效的问题;切割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拆解后的光学元件产生形变的问题,并且切割机构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对镜头中某一特殊镜头进行拆解。

Description

一种镜头拆解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镜头拆解设备。
背景技术
常见的镜头通常包括收容于镜筒内的若干镜片、光圈片、滤光片等光学元件,以及用于控制各种光学元件间距的间隔体等;现如今,为了满足更高的成像质量,为用户提供更佳的成像体验,需要更多的镜片数量来实现,多片数的镜头成为高端市场领域的主流产品。但是在镜头组装的过程中,由于人为误差以及在组装过程中的振动等原因导致镜头失效的问题屡有发生,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故需要将这些不良的镜头重新拆解以取出镜片再次利用。
在现有技术中,拆解镜头的方法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将一棒状物伸入镜筒内压迫镜片、光圈片、滤光片等,使其与镜筒相分离;另一种是用一热切件将镜筒外侧热熔切出缝隙,使其可掰开镜筒,从而取出镜片、光圈片、滤光片等。而在上述两种镜头拆解方法中,镜片与镜筒的分离方式无法保证镜头光学元件的完整性,同时镜片还会受到外部压力,从而产生形变,导致出现失效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镜头拆解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镜片与镜筒的分离方式无法保证镜头光学元件的完整性,同时镜片还会受到外部压力,从而产生形变,导致出现失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镜头拆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上设有工作台,所述镜头拆解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放料机构、取料机构以及切割机构:
其中,所述放料机构包括用于放置镜头的镜头托盘,所述取料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以及设于所述驱动组件上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活动连接、且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镜头,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夹持组件沿所述驱动组件的中心轴转动的同时进行轴向运动,使得固定于所述夹持组件上的所述镜头同步运动,以使所述切割机构对所述镜头的外壳进行切割;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机器人底座以及设于所述机器人底座上的四轴机器人,所述四轴机器人上设有丝杆,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丝杆上的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相对所述丝杆进行轴向运动,所述丝杆驱动所述夹持气缸沿所述丝杆的中心轴转动;
所述放料机构还包括用于放置所述镜头托盘的托盘放置板以及连接所述托盘放置板与所述工作台的支撑脚,所述镜头托盘可拆卸的放置于所述托盘放置板上,所述托盘放置板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限位所述镜头托盘的限位块。
上述的镜头拆解设备,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放料机构、取料机构以及切割机构,使得镜头拆解工艺能够实现机械化,进而避免人工操作导致镜头失效的问题;具体的,取料机构能够有效的夹取放置在放料机构上的镜头,并且能够对镜头进行旋转及轴向运动,使得取料机构与切割机构之间的配合更加完善;进一步的,切割机构能够沿着镜头的镜筒外壁将光学元件与镜筒相分离,进而保证镜头的光学元件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切割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拆解后的光学元件产生形变的问题,并且切割机构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对镜头中某一特殊镜头进行拆解。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落料孔,所述设备主体还包括设于所述落料孔下方的收纳盒,所述落料孔贯穿所述工作台、且连通所述收纳盒。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多个切割机及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切割机对应设置,所述防护罩的上端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切割机的正上方,所述防护罩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上,并且位于所述落料孔的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工作台的上的切割机固定座,所述切割机垂直固定于所述切割机固定座上,所述切割机的切刀与待切割的所述镜头的光轴保持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机的切刀的厚度小于所述镜头的镜片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上还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靠近所述通孔设置,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夹持气缸上是否夹持有待拆解的所述镜头,且当所述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异物进入到所述切割机构时及时关闭所述切割机的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主体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罩设于所述放料机构、所述取料机构以及所述切割机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主体还包括多个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分设于所述设备主体的四个底角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镜头拆解设备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镜头拆解设备的部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放料机构与工作台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托盘放置板的整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备主体的部分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取料机构与工作台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持组件的整体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备主体与切割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切割机构与工作台的配合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护罩的整体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切割机与工作台的配合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镜头结构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设备主体 100 切割机 410
放料机构 200 防护罩 420
取料机构 300 落料孔 111
切割机构 400 穿线孔 112
镜头结构 500 限位块 221
工作台 110 固定孔 222
收纳盒 120 四轴机器人 321
操作面板 130 丝杆 322
过滤器 140 传动臂 323
转动轮 150 夹持气缸 331
警报器 160 夹爪 332
保护罩 170 切刀 411
镜头托盘 210 通孔 421
托盘放置板 220 切割机固定座 422
支撑脚 230 镜筒 510
机器人底座 310 镜头外壳 520
驱动组件 320 第一透镜 530
夹持组件 33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镜头拆解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00,所述设备主体100上设有工作台110,所述镜头拆解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110上的放料机构200、取料机构300以及切割机构400,其中,放料机构200包括用于放置镜头的镜头托盘210,取料机构300包括驱动组件320以及设于驱动组件320上的夹持组件330,夹持组件330与驱动组件320活动连接、且夹持组件330用于夹持镜头,驱动组件320驱动夹持组件330沿驱动组件320的中心轴转动的同时进行轴向运动,使得固定于夹持组件330上的镜头同步运动,以使切割机构400对镜头的外壳进行切割。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工作台110上设置放料机构200、取料机构300以及切割机构400,使得镜头拆解工艺能够实现机械化,进而避免人工操作导致镜头失效的问题;具体的,取料机构300能够有效的夹取放置在放料机构200上的镜头,并且能够对镜头进行旋转及轴向运动,使得取料机构300与切割机构400之间的配合更加完善;进一步的,切割机构400能够沿着镜头的镜筒510外壁将光学元件与镜筒510相分离,进而保证镜头的光学元件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切割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拆解后的光学元件产生形变的问题,并且切割机构400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对镜头中某一特殊镜头进行拆解。
具体的,设备主体100上设有保护罩170,保护罩170罩设于放料机构200、取料机构300以及切割机构400上,保护罩170能够有效的防止内部机构工作时废料弹出至工作人员,避免造成安全隐患;在设备主体100的一侧设有操作面板130,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该操作面板130实现对内部机构的控制及参数的设定;在设备主体100的底部设有多个转动轮,转动轮分设于设备主体100的四个底角上,可以理解的,转动轮能够使得整个镜头拆解设备能够移动,提升了整体的便携性,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在设备主体100的侧面设有过滤器140,过滤器140靠近转动轮150设置,过滤器140能够有效的过滤外部进入设备内的气体,避免气体中的杂质进入到机构中以使机构出现故障;在设备主体100的顶部设有用于报警的警报器160,当内部机构出现故障或工作状态发生改变时,警报器160能有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操作。
进一步的,放料机构200还包括用于放置上述镜头托盘210的托盘放置板220以及连接托盘放置板220与工作台110的支撑脚230,镜头托盘210可拆卸的放置于托盘放置板220上,托盘放置板220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限位镜头托盘210的限位块221,在托盘放置板220的四个边角处还设有固定孔222,工作台上还设有一穿线孔112,用于将设于工作台下方的零部件的相关线路穿设出。
可以理解的,支撑脚230的设置,一方面提高了托盘放置板220的位置,进而使得夹持气缸331能够更容易夹取镜头托盘210内的镜头,另一方面支撑脚230能够与工作台110可拆卸设置,使得托盘放置板220能够通过支撑脚230实现与工作台110的可拆卸设置;限位块221的设置,使得镜头托盘210在托盘放置板220上的固定更加稳定,防止脱落的现象;固定孔222的设置使得托盘放置板220能够根据不同的镜头托盘210进行更换,以使托盘放置板220能够适配更多型号的镜头托盘210,进一步的提升了设备整体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工作台110上还设有落料孔111,设备主体100还包括设于落料孔111下方的收纳盒120,落料孔111贯穿所述工作台110、且连通收纳盒120。可以理解的,落料孔111的设置,使得切割机构400处理后的废料能够直接通过落料孔111落入收纳盒120内进行收集,进一步避免废料在设备内部分布散乱。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20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10上的机器人底座310以及设于机器人底座310上的四轴机器人321,四轴机器人321上设有丝杆322,夹持组件330包括设于丝杆322上的夹持气缸331,夹持气缸331相对丝杆322进行轴向运动,丝杆322驱动夹持气缸331沿丝杆322的中心轴转动。四轴机器人321包括传动臂323和机器人主体,传动臂323的一端与机器人底座310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机器人主体可转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传动臂323能够与机器人底座310和机器人主体转动,使得四轴机器人321能够实现任意角度的横向运动,进而使得夹持气缸331实现任意角度的横向运动,同时,丝杆322能够推动夹持气缸331相对丝杆322进行伸缩运动,进一步的使得整个取料机构300能够实现横向纵向移动,甚至是任意角度移动。
进一步的,夹持组件330还包括设于夹持气缸331上的夹爪332,夹持气缸331能够推动夹爪332对镜头托盘210上的镜头进行夹取或放下。
具体的,切割机构400包括多个切割机410及防护罩420,防护罩420与切割机410对应设置,防护罩420的上端开设有一通孔421,通孔421位于切割机410的正上方,防护罩420固定在工作台110的上表面上,并且位于落料孔111的正上方。
可以理解的,通孔421的设置,能够使得夹持组件330能够将镜头夹持并移动至切割机410进行切割;防护罩420能够有效的避免切割时的废料随意飞溅;同时防护罩420设于落料孔111的正上方使得切割后的废料能够直接由落料孔111落入收纳盒120中收集,进一步避免废料在设备内部分布散乱。
进一步的,切割机构400还包括固定于工作台110的上的切割机固定座422,切割机410垂直固定于切割机固定座422上,切割机410的切刀411与待切割的镜头的光轴保持垂直,切割机410的切刀411的厚度小于镜头的镜片的厚度。
可以理解的,由于镜头结构500的设置(如图12所示),第一透镜530固定于镜筒510内,并且在第一透镜530上盖设有一镜头外壳520,因此,切割机固定座422的设置,能够使得切割机410的切刀411能够与待切割的镜头的光轴保持垂直,进而使得切割机410能够有效的将镜头外壳520和镜筒510切除,进而使得镜片能够与镜头外壳520和镜筒510分离。
具体的,防护罩420上还设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靠近所述通孔421设置,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夹持气缸331上是否夹持有待拆解的镜头,并且当所述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异物进入到切割机构400时,及时关闭切割机410的电源。
可以理解的,光电传感器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检测夹持气缸331上是否夹持有待拆解的镜头,避免夹持气缸331重复夹取镜头导致镜头出现损坏;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的避免异物进入到切割机构400内造成切割机410的切刀411破损。
以下对镜头拆解设备的拆解工艺进行详细的描述:
1.四轴机器人321通过驱动安装在丝杆322上的夹持气缸331从镜头托盘210内夹取出一颗镜头,并移动到切割机构400的防护罩420内使得切割机410的切刀411与镜头外壳520相接触;
2.驱动切割机410对镜头外壳520进行切割,同时通过四轴机器人321驱动镜头旋转,随着四轴机器人321驱动镜头朝着切刀411的方向进给,镜头外壳520被均匀的切除,切割完成后的废料落入在收纳盒120内;
3.将切除镜头外壳520后的镜头移动至另一切割机构400的防护罩420内,并通过驱动切割机构400对镜筒510进行切割,与第一道工序相同,均匀的切割掉镜筒510后,每一片镜片会自动掉落到另一收纳盒120内;
4.切割完后,四轴机器人321将会重新移动至镜头托盘210处,重新夹取新的一颗镜头开始新的切割流程。
综上,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当中的镜头拆解设备,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放料机构、取料机构以及切割机构,使得镜头拆解工艺能够实现机械化,进而避免人工操作导致镜头失效的问题;具体的,取料机构能够有效的夹取放置在放料机构上的镜头,并且能够对镜头进行旋转及轴向运动,使得取料机构与切割机构之间的配合更加完善;进一步的,切割机构能够沿着镜头的镜筒外壁将光学元件与镜筒相分离,进而保证镜头的光学元件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切割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拆解后的光学元件产生形变的问题,并且切割机构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对镜头中某一特殊镜头进行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镜头拆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上设有工作台,所述镜头拆解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放料机构、取料机构以及切割机构:
其中,所述放料机构包括用于放置镜头的镜头托盘,所述取料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以及设于所述驱动组件上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活动连接、且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镜头,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夹持组件沿所述驱动组件的中心轴转动的同时进行轴向运动,使得固定于所述夹持组件上的所述镜头同步运动,以使所述切割机构对所述镜头的外壳进行切割;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机器人底座以及设于所述机器人底座上的四轴机器人,所述四轴机器人上设有丝杆,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丝杆上的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相对所述丝杆进行轴向运动,所述丝杆驱动所述夹持气缸沿所述丝杆的中心轴转动;
所述放料机构还包括用于放置所述镜头托盘的托盘放置板以及连接所述托盘放置板与所述工作台的支撑脚,所述镜头托盘可拆卸的放置于所述托盘放置板上,所述托盘放置板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限位所述镜头托盘的限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拆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落料孔,所述设备主体还包括设于所述落料孔下方的收纳盒,所述落料孔贯穿所述工作台、且连通所述收纳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拆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多个切割机及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切割机对应设置,所述防护罩的上端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切割机的正上方,所述防护罩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上,并且位于所述落料孔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拆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工作台的上的切割机固定座,所述切割机垂直固定于所述切割机固定座上,所述切割机的切刀与待切割的所述镜头的光轴保持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拆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的切刀的厚度小于所述镜头的镜片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拆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上还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靠近所述通孔设置,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夹持气缸上是否夹持有待拆解的所述镜头,且当所述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异物进入到所述切割机构时及时关闭所述切割机的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拆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罩设于所述放料机构、所述取料机构以及所述切割机构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拆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还包括多个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分设于所述设备主体的四个底角上。
CN202121798890.7U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镜头拆解设备 Active CN2140979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98890.7U CN214097931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镜头拆解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98890.7U CN214097931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镜头拆解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97931U true CN214097931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40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98890.7U Active CN214097931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镜头拆解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979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7737A (zh) * 2021-12-20 2022-03-29 马英武 一种led灯罩回收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7737A (zh) * 2021-12-20 2022-03-29 马英武 一种led灯罩回收设备
CN114247737B (zh) * 2021-12-20 2023-11-03 江苏烨明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罩回收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75501B (zh) 一种硬质合金刀片磨削成型加工生产线
CN101635335B (zh) 圆柱电池卷芯入壳机
CN214097931U (zh) 一种镜头拆解设备
CN213134649U (zh) 一种脚手架连接盘冲压设备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13004179U (zh) 一种刀片翻转装置
CN114986164A (zh) 智能上下料裁切焊接一体化装置
CN110281011A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设备
CN113547179A (zh) 一种可对零件侧边进行检测的非标零件铣削装置
CN108344388A (zh) 一种轮毂类自动化自动检测系统
CN212704479U (zh) 一种环模用自动倒角机
CN205237927U (zh) 手持式自动锁螺丝机
CN207915108U (zh)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的防护机构
CN208155278U (zh) 一种轮毂类自动化自动检测系统
CN108246643B (zh) 一种基于施工同步的工业机械手加工不合格品统计装置及方法
CN214685451U (zh) 一种加工中心用综合料仓
CN112496805A (zh)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定位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06312786B (zh) 油开关打磨装配一体化机构
CN213318728U (zh) 角磨机的前盖组装治具
CN218251588U (zh) 一种橡胶产品形状质量检测装置
CN211996256U (zh) 微型缠绕机
CN220761110U (zh) 一种工件多角度自动化铣孔设备
CN209911694U (zh) 一种旋转式检查机
CN217894604U (zh) 一种方便更换卷料的高速制袋机上料机构
CN214558949U (zh) 一种自动多工位焊接折弯设备
CN105290857A (zh) 一种立式机床换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9

Address after: 330096 No. 1699, Jingdong Avenue, Nanch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an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699 Jingdong Avenu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XI LIANYI OPTIC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9

Address after: 230088 a2-06, 14 / F, block a, building J1, phase II, innovation industrial park, No. 2800, innovation Avenue, high tech Zone, China (Anhui) pilot Free Trade Zone, Hefei,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fei Lianchuang Opt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96 No. 1699, Jingdong Avenue, Nanch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an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