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94572U - 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94572U
CN214094572U CN202023251032.9U CN202023251032U CN214094572U CN 214094572 U CN214094572 U CN 214094572U CN 202023251032 U CN202023251032 U CN 202023251032U CN 214094572 U CN214094572 U CN 214094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heat
heat utilization
utilization device
flue gas
biomass boi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5103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元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325103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94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94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945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属于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包括余热利用装置主体,余热利用装置主体的内壁设置有保温层结构,余热利用装置主体的左侧设置有进烟口,进烟口的右侧靠内部设置有过滤网结构,过滤网结构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过滤网结构的右侧设置有电极板结构,电极板结构的右侧设置有换热箱,换热箱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口,换热箱的下端设置有出水口,换热箱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通过支撑条与中心板连接,中心板设置有伺服电机,换热箱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套接有转动叶片。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生物质锅炉排烟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了余热利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领域,具体是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锅炉是以生物质能源为燃料的锅炉,主要分为生物质蒸汽锅炉、生物质热水锅炉、生物质热风炉等。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余热回收利用是提高经济性、节约燃料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生物质锅炉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余热可进行回收利用,现有的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的生物质锅炉排烟余热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余热利用装置中烟气与水换热不均匀,导致余热利用装置热交换效率较低,不利于节能降耗。由于生物质锅炉燃料种类复杂、发热量低的特点,排烟中含有大量杂质,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在烟气进入换热箱时没有完全的过滤吸附,长此以往,可能会造成余热利用装置进烟口的堵塞,且烟气中的大量灰尘无法被吸附,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余热利用装置主体,余热利用装置主体的内壁设置有保温层结构,余热利用装置主体的左侧设置有进烟口,余热利用装置主体的右侧设置有排烟口,进烟口的右侧靠内部设置有过滤网结构,过滤网结构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过滤网结构的右侧设置有电极板结构,电极板结构的右侧设置有换热箱,换热箱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口,换热箱的下端设置有出水口,换热箱的左侧设置有伺服电机,换热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套接有转动叶片。
优选的,进水口贯穿余热利用装置主体的上方,出水口贯穿余热利用装置主体的下方,所述出水口与余热利用装置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套件,所述进水口与余热利用装置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套件。
优选的,电极板结构的下端设置有密封盖板,电极板结构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电极棒。
优选的,密封盖板通过螺栓结构与余热利用装置主体螺纹连接。
优选的,活性炭颗粒的半径为过滤网结构的孔径的两倍及以上。
优选的,转动叶片设置有六个,所述支撑条设置有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网装置、电极板结构,可以消除生物质锅炉排烟的大部分杂质,减少生物质锅炉排烟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设置保温层结构、转动轴和转动叶片,降低余热回收利用过程中的热损失,使得排烟余热对水进行均匀加热,提高余热回收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余热利用装置主体;2、进烟口;3、过滤网结构;4、电极板结构;5、换热箱;6、出水口;7、进水口;8、伺服电机;9、支撑板;10、排烟口;11、第一固定套件;12、第二固定套件;13、转动轴;14、转动叶片;15、固定螺栓;16、保温层结构;17、密封盖板;18、电极棒;19、中心板;20、支撑条;21、活性炭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余热利用装置主体1,余热利用装置主体1的内壁设置有保温层结构16,余热利用装置主体1的左侧设置有进烟口2,余热利用装置主体1的右侧设置有排烟口10,进烟口2的右侧靠内部设置有过滤网结构3,过滤网结构3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21,过滤网结构3的右侧设置有电极板结构4,电极板结构4的右侧设置有换热箱5,换热箱5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口7,换热箱5的下端设置有出水口6,换热箱5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板9,支撑板9通过支撑条19与中心板20连接,中心板20设置有伺服电机8,换热箱5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13,转动轴13上套接有转动叶片14。
进一步,进水口7贯穿余热利用装置主体1的上方,出水口6贯穿余热利用装置主体1的下方,进水口7与余热利用装置主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套件11,出水口6与余热利用装置主体1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套件12。
进一步,电极板结构4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板17,电极板结构4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电极棒18。
进一步,密封盖板17通过固定螺栓15与余热利用装置主体1螺纹连接。
进一步,活性炭颗粒21的半径为过滤网结构3的孔径的两倍及以上。
进一步,转动叶片14设置有八个,支撑条19设置有四个。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生物质锅炉的排烟通过进烟口进入余热利用装置主体,其内部设置的过滤网装置和电极板结构可以对生物制锅炉排烟的杂质过滤,减少生物质锅炉排烟对环境的影响;设置的保温层结构可以降低余热利用过程的热损失,设置的伺服电机、转动轴、转动叶片可以使排烟对水均匀加热,提高余热回收利用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Claims (6)

1.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余热利用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装置主体(1)的内壁设置有保温层结构(16),所述余热利用装置主体(1)的左侧设置有进烟口(2),所述进烟口(2)的右侧靠内部设置有过滤网结构(3),所述过滤网结构(3)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21),所述过滤网结构(3)的右侧设置有电极板结构(4),所述电极板结构(4)的右侧设置有换热箱(5),所述换热箱(5)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口(7),所述换热箱(5)的下端设置有出水口(6),所述换热箱(5)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通过支撑条(19)与中心板(20)连接,所述中心板(20)设置有伺服电机(8),所述换热箱(5)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13),所述转动轴(13)上套接有转动叶片(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7)贯穿余热利用装置主体(1)的上方,所述出水口(6)贯穿余热利用装置主体(1)的下方,所述进水口(7)与余热利用装置主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套件(11),所述出水口(6)与余热利用装置主体(1)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套件(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结构(4)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板(17),所述电极板结构(4)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电极棒(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板(17)通过固定螺栓(15)与余热利用装置主体(1)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颗粒(21)的半径为过滤网结构(3)的孔径的两倍及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叶片(14)设置有八个,所述支撑条(19)设置有四个。
CN202023251032.9U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Active CN214094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51032.9U CN214094572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51032.9U CN214094572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94572U true CN214094572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34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51032.9U Active CN214094572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945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04680U (zh) 烧结矿用竖式冷却及余热回收炉的热风回收装置
CN208282120U (zh) 煤与垃圾协同燃烧发电系统
CN214094572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7279609U (zh) 一种锅炉尾气除烟除尘设备
CN105135669A (zh) 一种双效节能热水民用锅炉
CN210069830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生物质锅炉
CN208332277U (zh) 城市垃圾旋风燃烧系统及其耦合燃煤电站发电系统
CN207920698U (zh) 一种新型发电机余热高效回收利用装置
CN110671951B (zh) 一种环保型火力发电余热利用装置
CN212091608U (zh) 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硫装置
CN208519980U (zh) 一种新型生物质空气能热泵
CN208220870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尾气再利用净化器
CN211886048U (zh) 一种节能环保锅炉尾气处理装置
CN206958982U (zh) 一种生物质环保采暖装置
CN206055647U (zh) 一种含有由plc控制燃烧炉的高效硫磺回收系统
CN108731015B (zh) 一种环保型蒸汽锅炉
CN201885549U (zh) 回转窑窑尾高温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16745570U (zh) 一种高效换热的余热交换装置
CN213932092U (zh) 一种环保高效节能型工业锅炉
CN212058180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用煤炭烘干装置
CN2285695Y (zh) 旋流轴向型粗粉分离器
CN212456935U (zh) 一种可回收热能的热力发电锅炉
CN110779025A (zh) 一种可降低沾污腐蚀的垃圾焚烧余热锅炉
CN205372701U (zh) 锅炉烟气余热循环供热系统
CN205174305U (zh) 一种双效节能热水民用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