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87323U - 一种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87323U
CN214087323U CN202022995507.9U CN202022995507U CN214087323U CN 214087323 U CN214087323 U CN 214087323U CN 202022995507 U CN202022995507 U CN 202022995507U CN 214087323 U CN214087323 U CN 214087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hoisting
plate
hole
isol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955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强
张海泉
冯宇翔
付晨
张小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ree Opt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Free Op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Free Opt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Free Op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955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873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87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873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属于缓冲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设备进行吊装时安装在设备上的激光雷达容易受到冲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吊装隔振装置包括:支撑板、减振板和四个隔振器;隔振器安装在支撑板的四个角上;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旋转吊装机构,减振板上固定安装连接法兰和安装支架,且旋转吊钩穿过减振板与吊装底座连接;减振板的下方固定安装连接法兰,连接法兰穿过支撑板与安装支架连接;激光雷达安装在安装支架上,吊装时通过隔振器进行缓冲隔振。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激光雷达的弹性安装,使其不受振动冲击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雷达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雷达,是以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达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向目标发射探测信号(激光束),然后将接收到的从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目标回波)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作适当处理后,就可获得目标的有关信息,如目标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姿态、甚至形状等参数,从而对飞机、导弹等目标进行探测、跟踪和识别。
现有的激光雷达的安装方式为采用安装支架进行安装,但是,激光雷达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设备上,在振动冲击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损坏雷达或者检测失灵的现象。
例如:在船舶码头对货柜进行装配时,需要采用激光雷达进行测距和位置监测,但是吊装过程中容易发生振动冲击,振动冲击容易对雷达产生损坏。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减轻振动冲击的激光雷达安装支座,使设备主体受到振动冲击的情况下,振动冲击不会传递到雷达主体,保护雷达不受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激光雷达安装设备主体上,在遭受振动冲击负载的情况下,激光雷达容易受振动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包括:旋转吊装机构、支撑板、隔振器、减振板和雷达安装机构;旋转吊装机构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雷达安装机构固定安装在减振板上;支撑板与减振板之间通过具有缓冲隔振作用的隔振器连接;隔振器有多个且在支撑板上周向分布;旋转吊装机构穿过减振板与设备固定安装;雷达安装机构穿过支撑板,且激光雷达固定安装在雷达安装机构上。
进一步地,隔振器包括:上固定板、钢丝绳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与减振板固定连接;下固定板与支撑板固定连接;钢丝绳设置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
进一步地,支撑板上设有第一通孔;雷达安装机构穿过第一通孔;减振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旋转吊装机构穿过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旋转吊装机构包括:旋转吊钩和吊装底座;旋转吊钩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与吊装底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旋转吊钩为筒形且具有多个圆周分布的吊钩;吊钩向上穿过第二通孔与吊装底座固定连接,且第二通孔的数量与吊钩数量相同。
进一步地,吊钩上设有定位孔和螺纹孔;吊装底座上设有定位柱,定位柱能够卡入定位孔中;螺纹孔中安装螺栓,吊装底座与吊钩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雷达安装机构包括:连接法兰和安装支架;连接法兰一端与减振板固定连接,连接法兰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与安装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通孔为弧形通孔。
进一步地,第一通孔为圆形通孔;连接法兰套设在旋转吊装机构内部且向下穿过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隔振器有四个,且四个隔振器分别设置在支撑板的四个角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效果之一:
1.本实用新型的吊装隔振装置通过吊装底座安装在设备上,吊装底座与旋转吊钩连接,旋转吊钩的下方安装支撑板,支撑板与减振板之间通过隔振器连接,且旋转吊钩穿过减振板与吊装底座连接;减振板的下方固定安装连接法兰,连接法兰穿过支撑板与安装支架连接;激光雷达安装在安装支架上,吊装时通过隔振器进行缓冲隔振。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激光雷达的弹性安装,使其不受振动冲击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的吊装隔振装置,采用钢丝绳隔振器对振动冲击进行缓冲隔振,钢丝绳能够进行水平方向弯折、竖直方向弯折以及周向的扭转运动,使本实用新型的吊装隔振装置能够对水平载荷、竖直载荷/纵向载荷或者扭转载荷进行缓冲隔振,避免激光雷达受振动损坏,最大限度保护雷达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旋转吊装机构;
图3为支撑板和连接法兰;
图4为减振板和旋转吊钩的位置关系图;
图5为隔振器。
附图标记:1-旋转吊装机构;2-支撑板;3-隔振器;4-减振板;5-连接法兰;6-安装支架;7-旋转吊钩;8-吊装底座;9-下固定板;10-钢丝绳;11-上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包括:旋转吊装机构1、支撑板2、隔振器3和减振板4;其中,旋转吊装机构1与需要安装激光雷达的设备固定连接;减振板4设置支撑板2的上方,旋转吊装机构1穿过减振板4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减振板4与支撑板2之间通过隔振器3连接,隔振器3为弹性减振激光,激光雷达通过安装支架6和连接法兰5安装在减振板4上。
本实用新型的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在受到振动冲击时,支撑板2与旋转吊装机构1发生竖向瞬时大幅度的振动,而由于隔振器3的缓冲作用,减振板4在惯性作用下可以保持原位,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吊装隔振装置对振动冲击进行缓冲隔振,避免损坏激光雷达。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旋转吊装机构1包括:旋转吊钩7和吊装底座8。
其中,吊装底座8与需要安装激光雷达的设备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并且通过吊装底座8与设备的固定连接将整个吊装隔振装置安装在设备上。
进一步地,旋转吊钩7包括至少三个吊钩,所述吊装底座8的下方圆周均布有至少三个固定杆,吊装底座8的固定杆与旋转吊钩7的吊钩一一对应,且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减振板4上均匀设置有至少3个预留通孔,所述旋转吊钩7上的所述至少3个吊钩穿过所述至少3个预留通孔与所述吊装底座8配合连接。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旋转吊钩7的圆周均布有四个吊钩,所述吊钩与吊装底座8上的固定杆通过轴孔配合连接,固定杆的侧面设有定位柱,吊钩上设有定位孔,如图2所示,通过旋转吊装底座8将定位柱旋入定位孔中,实现旋转吊钩7和吊装底座8的安装到位。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上位于定位柱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吊钩位于定位孔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中安装螺钉;所述吊装底座8与所述旋转吊钩7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以防止吊装底座沿吊钩轴向脱出。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减振板4设置在支撑板2的上方;减振板4上设有能够允许旋转吊钩7穿过的通孔,通孔的数量与旋转吊钩7上的吊钩数量相同。旋转吊钩7底部的吊钩底座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固定方式为焊接或螺栓连接。
也就是说,旋转吊钩7的底部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旋转吊钩7上部的吊钩穿过减振板4上的第二通孔与吊装底座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减振板4上的通孔设计为圆弧形,圆弧形的通孔能够允许旋转吊钩7有一定的旋转空间,在减振器3能够进行横向扭转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的吊装隔振装置不仅能够抵抗纵向的冲击载荷,而且具备一定的抗横向振动冲击的能力。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减振板4的下方安装连接法兰5和安装支架6;其中,连接法兰5的上端与减振板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法兰5的下端与安装支架6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支撑板2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为圆形通孔,圆形通孔能够允许连接法兰5通过。即圆形通孔的尺寸大于所述连接法兰5的最大外径尺寸。
进一步地,旋转吊钩7位于连接法兰5的外侧,或者说,连接法兰5套设于多个吊钩的内部。
连接法兰5的上端与减振板4固定连接,连接法兰5的下端穿过第一通孔(圆形通孔)与安装支架6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激光雷达固定安装在安装支架6上,实现激光雷达与吊装隔振装置之间的安装固定,所述吊装底座8设置在需要安装激光雷达的结构或设备上,实现吊装隔振装置与设备的之间的安装固定,完成激光雷达在设备上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通过吊装隔振装置进行缓冲隔振,当设备运行或被吊装时,设备上产生的纵向载荷传递到吊装隔振装置,吊装隔振装置的吊装底座8、旋转吊钩7和支撑板2与设备固定为一体同步设备运动,激光雷达通过安装支架6和连接法兰5与减振板4固定为一体,且减振板4与支撑板2之间设置隔振器3,通过隔振器3的缓冲隔振作用,使减振板4能够维持原有状态。进一步地,能够保证在设备受到载荷冲击的情况下,激光雷达能够不受冲击载荷的影响,继续保持原有状态,保护激光雷达主体同时保证雷达的工作的稳定性。
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隔振器3,所述隔振器类型为钢丝绳隔振器或其他类型隔振器,数量至少为3个,且在减振板4和支撑板2上均匀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隔振器3安装在减振板4和支撑板2之间,且隔振器3有四个,分别安装在减振板4和支撑板2的四个角上。
具体地,如图1所示,减振板4和支撑板2的四个角上均设有安装孔,隔振器3的两端分别与减振板4和支撑板2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减振器3可以采用弹簧、弹性件、钢丝绳隔振器、或者其他减振结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隔振器3不限定为钢丝绳隔振器,也可以为具有一定抗冲击隔振作用的弹簧隔振器、橡胶隔振器、阻尼隔振器和复合隔振器等。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隔振器3为钢丝绳隔振器,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所述隔振器3包括上固定板11、下固定板9和钢丝绳10。所述隔振器3的下固定板9设置在所述支撑板2上,所述隔振器3的上固定板11上设置有所述减振板4。
具体地,隔振器3的钢丝绳10设置在上固定板11和下固定板9之间,且钢丝绳10的两端分别与上固定板11和下固定板9固定连接,固定方式可以为焊接或粘接,且上固定板11和下固定板9之间设置多条钢丝绳10,优选地,如图5所示,隔振器3上的钢丝绳10数量为4个。
进一步地,上固定板11与减振板4固定连接,固定方式为焊接或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下固定板9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固定方式为焊接或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隔振器3为钢丝绳隔振器,由于钢丝绳10能够发生扭转或弯折,因此,钢丝绳隔振器是一种多自由度的隔振器,不限制任何自由度,能够纵向压缩抵抗纵向的振动冲击载荷,而且可以实现一定的扭转运动抵抗一定的横向冲击振动。
进一步地,为了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吊装隔振装置的隔振效果,在旋转吊钩7与减振板4的圆弧形的通孔之间设置弹性橡胶粘接;且在连接法兰5与支撑板2之间设置弹性橡胶粘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隔振器3和弹性橡胶进行多重缓冲,通过隔振器3缓冲振动冲击避免损坏激光雷达,通过弹性橡胶吸收振动冲击产生的能量,使激光雷达不受振动冲击的影响的同时吊装隔振装置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平稳。
实施时,
本实用新型的吊装隔振装置能够对设备传递的载荷冲击进行缓冲隔振,具体地:
1)当吊装隔振装置受到横向载荷冲击时:支撑板2同步设备主体发生横向位移,隔振器3对横向载荷进行缓冲隔振,隔振器3的钢丝绳10发生横向扭转,减振板4和激光雷达不发生位移或仅发生轻微位移,保持激光雷达的稳定性。
此时,支撑板2相对于减振板4发生相对横向位移,旋转吊钩7的吊钩在减振板4的通孔中发生横向偏移。
2)当吊装隔振装置受到纵向载荷冲击时:支撑板2同步设备主体发生纵向位移,隔振器3的钢丝绳10发生纵向压缩或拉伸,减振板4和激光雷达不发生位移或仅发生轻微位移,保持激光雷达的稳定性。
此时,减振板4和支撑板2发生纵向相对位移,旋转吊钩7在减振板4的通孔中上下滑移。
3)当吊装隔振装置同时受到设备传递的纵向载荷和横向载荷的冲击时:支撑板2同步设备主体发生位移,隔振器3的钢丝绳10同时发生横向扭转和纵向压缩/拉伸,减振板4和激光雷达不发生位移或仅发生轻微位移,保持激光雷达的稳定性。
4)当吊装隔振装置受到扭转冲击时:支撑板2整体同步发生扭转运动,隔振器3的钢丝绳10自身发生扭转对扭转载荷进行缓冲,此时,旋转吊钩7的吊钩能够在减振板4上的圆弧形的通孔中发生相对旋转,对扭转载荷进行释放,保持减振板4和激光雷达不受扭转载荷的冲击。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吊装隔振装置的隔振方法,采用实施例1的吊装隔振装置进行激光雷达的安装,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旋转吊钩7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将连接法兰5的上端与减振板4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使旋转吊钩7的吊钩穿过减振板4与吊装底座8固定连接;使连接法兰5穿过支撑板2与安装支架6固定连接;
步骤S2:将隔振器3安装在减振板4和支撑板2之间;
步骤S3:将吊装底座8固定安装在设备上,将激光雷达固定安装在安装支架6上;
步骤S4:当设备受到载荷冲击时,通过吊装隔振装置进行缓冲隔振,使激光雷达不受冲击。
具体地,所述步骤S1中,旋转吊钩7的下端与支撑板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减振板4与连接法兰5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步骤S1中,旋转吊装底座8使定位柱卡入旋转吊钩7上的定位孔中,实现吊装底座8和旋转吊钩7的定位;进一步地,将吊装底座8与旋转吊钩7之间通过螺栓实现紧固连接,完成旋转吊装机构1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吊装机构1的吊装底座8和旋转吊钩7之间采用定位柱与定位孔卡合定位与螺栓连接相结合的安装方式,能够实现快速定位与快速安装。
安装完成后,吊装底座8与旋转吊钩7和支撑板2固定为一体;安装支架6、连接法兰5和减振板4固定为一体。
具体地,所述步骤S2中,隔振器3的上固定板11与减振板4通过螺栓连接;隔振器3的下固定板9与支撑板2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步骤S2中,隔振器3共有四个,分别安装在减振板4和支撑板2的四个角上。
具体地,所述步骤S3中,吊装底座8与设备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激光雷达与安装支架6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具体地,所述步骤S4中,吊装隔振装置受到来自设备的载荷冲击包括:横向载荷、纵向载荷、同时受横向载荷和纵向载荷和扭转载荷几种情况;
当吊装隔振装置受到横向载荷冲击时:支撑板2相对于减振板4发生横向运动,隔振器3的钢丝绳10自身发生横向弯折;同时旋转吊钩7的吊钩在减振板4的通孔中发生横向位移。
当吊装隔振装置受到纵向载荷冲击时:支撑板2相对于减振板4发生纵向运动,隔振器3的钢丝绳10自身发生纵向压缩或拉伸;同时,旋转吊钩7相对于减振板4发生纵向位移,吊钩在减振板4的通孔中上下滑移。
当吊装隔振装置同时受到横向载荷和纵向载荷冲击时:支撑板2相对于减振板4同时发生横向位移和纵向运动,隔振器3的钢丝绳10自身发生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同时,旋转吊钩7相对于减振板4发生横向位移和纵向位移,吊钩在减振板4的通孔中横向移动同时上下滑移。
当吊装隔振装置受到扭转载荷冲击时:支撑板2相对于减振板4发生相对转动,隔振器3的钢丝绳10发生扭转;同时旋转吊钩7的吊钩在圆弧形的通孔中发生沿圆弧方向的滑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在实际吊装使用过程中承受外加竖向冲击振动时,支撑板2与旋转吊装机构1发生竖向瞬时大幅度的振动,而由于隔振器3的缓冲作用,减振板4、连接法兰5和激光雷达的安装支架6在惯性作用下可以保持原位,本实用新型的吊装隔振装置将隔振器工作方式由拉伸式转化为压缩悬浮式,更好的发挥隔振器的抗冲击隔振性能,满足激光雷达的抗冲击隔振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吊装机构(1)、支撑板(2)、隔振器(3)、减振板(4)和雷达安装机构;所述旋转吊装机构(1)固定安装在支撑板(2)上;所述雷达安装机构固定安装在减振板(4)上;所述支撑板(2)与所述减振板(4)之间通过具有缓冲隔振作用的隔振器(3)连接;所述隔振器(3)有多个且在支撑板(2)上周向分布;所述旋转吊装机构(1)穿过所述减振板(4)与设备固定安装;所述雷达安装机构穿过所述支撑板(2),且所述激光雷达固定安装在所述雷达安装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器(3)包括:上固定板(11)、钢丝绳(10)和下固定板(9);所述上固定板(11)与所述减振板(4)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板(9)与所述支撑板(2)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10)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板(11)和所述下固定板(9)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雷达安装机构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减振板(4)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旋转吊装机构(1)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吊装机构(1)包括:旋转吊钩(7)和吊装底座(8);所述旋转吊钩(7)一端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吊装底座(8)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吊钩(7)为筒形且具有多个圆周分布的吊钩;所述吊钩向上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吊装底座(8)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与所述吊钩数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吊装底座(8)上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能够卡入所述定位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安装机构包括:连接法兰(5)和安装支架(6);所述连接法兰(5)一端与所述减振板(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法兰(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安装支架(6)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为弧形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形通孔;所述连接法兰(5)套设在所述旋转吊装机构(1)内部且向下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器(3)有四个,且四个隔振器(3)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2)的四个角上。
CN202022995507.9U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 Active CN2140873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95507.9U CN214087323U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95507.9U CN214087323U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87323U true CN214087323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27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95507.9U Active CN214087323U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873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43232B (zh) 一种移动机器人的云台减震机构
CN108591358B (zh) 一种建筑机械用高强度减震结构
CN208559560U (zh) 用于车辆的驾驶室的支承结构和具有该支承结构的车辆
CN115387593B (zh) 悬吊物体摇摆止振的主被动复合控制系统
CN214087323U (zh) 一种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
CN206419421U (zh) 一种抗冲击震动的吊架减震器
CN102734380A (zh) 一种减震平台
CN201653671U (zh) 液压驱动冲击响应谱试验台
CN114623361A (zh) 一种激光雷达吊装隔振装置及其隔振方法
CN1360551A (zh) 系泊转塔的径向弹性体弹簧结构
CN217558874U (zh) 一种全站仪减振及锁定装置
CN110259864B (zh) 一种解耦隔振装置
CN103291829A (zh) 组合型高阻尼减振器
CN213244606U (zh) 一种隔振式电气智能控制柜
CN202674132U (zh) 并联型隔振抗震装置
CN220523172U (zh) 可耗散冲击能量的整体栅栏形阻尼缓冲装置的隔振器
CN102720788B (zh) 阻尼限位器
CN217539457U (zh) 一种车载光电设备隔振装置
CN212959632U (zh) 一种用于锻锤的隔振器
RU2438052C1 (ru) Способ гашения вибраций
CN110985595A (zh) 一种掘进机截割震颤抑制装置
JPS6263776A (ja) 構造物のアクテイブ免震耐震システム
CN213064490U (zh) 一种高承载力组合式隔震装置
CN216515806U (zh) 蓄能器固定装置及液压破碎锤
CN217974366U (zh) 一种液压锤击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