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84431U - 一种一体式新型后副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式新型后副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84431U
CN214084431U CN202022579985.1U CN202022579985U CN214084431U CN 214084431 U CN214084431 U CN 214084431U CN 202022579985 U CN202022579985 U CN 202022579985U CN 214084431 U CN214084431 U CN 214084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rame
sub vehicle
arm
mounting point
beh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7998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阳
李幸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Vie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Vie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Vie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Vie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7998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84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84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84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式新型后副车架,包括后副车架本体和H臂后安装点,通过副车架本体、左梁、右梁、前梁、左管梁、右管梁和后梁,在使用过程中结构上优化改进后副车架上H臂后安装点的装配形式,提高了H臂后安装点Y向刚度,为后副车架减重提供了进一步可能性,对后副车架轻量化有着重大意义,再通过后梁和H臂后安装点,将H臂后安装点与副车架后梁设计成一体结构的方式来达到提升H臂后安装点Y向刚度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式新型后副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式新型后副车架。
背景技术
后副车架是车辆底盘系统后悬架的重要构件,主要包括后副车架主体,以及与车身、悬置等零件连接的连接结构。后副车架除了支撑以上零件外,还可以阻隔振动与噪声,减少其直接进入车厢,所以大多出现在豪华的轿车和越野车上,有些汽车还为引擎装上副车架。
后副车架作为汽车底盘关键结构件,其本身的质量对于整车轻量化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整车安全要求,对其刚度、模态等性能要求又极为苛刻。
现有后副车架重要装配零件H臂为悬架导向机构的重要组成构件,其作用为车辆行进过程中传递各向作用力,保证车轮的运动轨迹,抗车身纵倾。H臂在后副车架上的装配点Y向刚度要求非常关键,但是现有结构针对提升后副车架H臂后安装点Y向刚度比较局限,进而限制类前副车架轻量化的推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结构后副车架以达成此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后副车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式新型后副车架,在结构上优化改进后副车架上H臂后安装点的装配形式,提高了H臂后安装点Y向刚度,为后副车架减重提供了进一步可能性,对后副车架轻量化有着重大意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后副车架本体和H臂后安装点,所述后副车架本体的前端左侧设有左梁,所述后副车架本体的前端右侧设有右梁,所述后副车架本体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前梁,所述后副车架本体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后梁,所述后梁的臂后为H臂后安装点,所述后副车架本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左管梁,所述后副车架本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右管梁。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新型后副车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左梁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前梁的左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新型后副车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右梁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前梁的右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新型后副车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左管梁的内侧与后梁的外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新型后副车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右管梁的内侧与后梁的外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副车架本体、左梁、右梁、前梁、左管梁、右管梁和后梁,在使用过程中结构上优化改进后副车架上H臂后安装点的装配形式,提高了H臂后安装点Y向刚度,为后副车架减重提供了进一步可能性,对后副车架轻量化有着重大意义,再通过后梁和H臂后安装点,将H臂后安装点与副车架后梁设计成一体结构的方式来达到提升H臂后安装点Y向刚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H臂后安装点结构示意图。
图中:副车架本体1、左梁2、右梁3、前梁4、左管梁5、右管梁6、后梁7、H臂后安装点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新型后副车架 ,用于在结构上优化改进后副车架上H臂后安装点的装配形式,提高了H臂后安装点Y向刚度,为后副车架减重提供了进一步可能性,对后副车架轻量化有着重大意义,请参阅图1-2,包括后副车架本体1和H臂后安装点8;
请参阅图1-图2,包括后副车架本体1和H臂后安装点8,后副车架本体1的前端左侧设有左梁2,后副车架本体1的前端右侧设有右梁3,后副车架本体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前梁4,后副车架本体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后梁7,后梁7的臂后为H臂后安装点8,后副车架本体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左管梁5,后副车架本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右管梁6;
请再次参阅图1,左梁2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前梁4的左侧,右梁3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前梁4的右侧,左管梁5的内侧与后梁7的外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右管梁6的内侧与后梁7的外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在具体使用时,本技术领域人员通过副车架本体1、左梁2、右梁3、前梁4、左管梁5、右管梁6和后梁7,在使用过程中结构上优化改进后副车架上H臂后安装点的装配形式,提高了H臂后安装点Y向刚度,为后副车架减重提供了进一步可能性,对后副车架轻量化有着重大意义,再通过后梁7和H臂后安装点8,将H臂后安装点与副车架后梁设计成一体结构的方式来达到提升H臂后安装点Y向刚度的目的。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5)

1.一种一体式新型后副车架 ,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副车架本体(1)和H臂后安装点(8),所述后副车架本体(1)的前端左侧设有左梁(2),所述后副车架本体(1)的前端右侧设有右梁(3),所述后副车架本体(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前梁(4),所述后副车架本体(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后梁(7),所述后梁(7)的臂后为H臂后安装点(8),所述后副车架本体(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左管梁(5),所述后副车架本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右管梁(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新型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梁(2)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前梁(4)的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新型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梁(3)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前梁(4)的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新型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管梁(5)的内侧与后梁(7)的外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新型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管梁(6)的内侧与后梁(7)的外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CN202022579985.1U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一体式新型后副车架 Active CN214084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79985.1U CN214084431U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一体式新型后副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79985.1U CN214084431U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一体式新型后副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84431U true CN214084431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49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79985.1U Active CN214084431U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一体式新型后副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844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37655U (zh) 一种边梁式越野车车架
CN110626427A (zh) 汽车小偏置碰传力机构及包括其的汽车
CN214084431U (zh) 一种一体式新型后副车架
CN112606912B (zh) 一种后纵梁总成及车辆
CN203142826U (zh) 一种汽车备胎吊装横梁
CN211943495U (zh) 一种新型钢制框式前副车架
CN214215932U (zh) 一种高刚度前副车架
CN214215929U (zh) 一种轻型前副车架
CN110758561A (zh) 一种新型前副车架
CN214296115U (zh) 一种具有中梁结构的新型前副车架
CN214215926U (zh) 一种用于提高y向静刚度的后副车架
CN211731565U (zh) 一种新型前副车架
CN210364060U (zh) 一种溜背型轿车白车身总成
CN206704305U (zh) 工程车钢管横梁总成
CN214607708U (zh) 一种轻型后副车架
CN214084438U (zh) 一种分体焊接式后副车架
CN214215931U (zh) 一种拼焊式前副车架
CN213384450U (zh) 一种轻量化轻卡车架总成
CN205970692U (zh) 一种车身上减振器安装结构
CN214296114U (zh) 一种轻量后副车架
CN112238900A (zh) 一种下部车身结构
CN210391309U (zh) 一种下部车身结构
CN217074525U (zh) 一种矿用车承载式车身
CN214267771U (zh) 一种纯电动微型货车车架总成
CN218948928U (zh) 一种冷却水泵安装支架结构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