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58048U - 一种瓶坯装箱传送带及传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瓶坯装箱传送带及传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58048U
CN214058048U CN202021969971.4U CN202021969971U CN214058048U CN 214058048 U CN214058048 U CN 214058048U CN 202021969971 U CN202021969971 U CN 202021969971U CN 214058048 U CN214058048 U CN 2140580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conveying
conveyor belt
bottle blank
convey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699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简胜利
林勇波
张上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y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ay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ay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ay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699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580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580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580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瓶坯装箱传送带及传送系统,包括有传送带,具有一传送表面;限位槽,多个所述限位槽依次排列并设在所述传送表面上,使所述传送带前进时带动所述限位槽同步移动,且所述限位槽与水平面之间形成10°~60°的夹角。本实用新型可对传送带传送表面上的瓶坯进行限位,提高瓶坯在传送带上的稳定性,同时限位槽倾斜使得机器人将瓶坯释放在限位槽上时无需旋转过大的角度,提高瓶坯抓取释放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瓶坯装箱传送带及传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坯装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瓶坯装箱传送带及传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业的发展及人力成本的节节攀高,各厂商对瓶坯自动化生产的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一些克重大、坯身长的瓶坯,要求其在输送、运输过程中对其表面质量有较高要求的同时,因产品本身体积大,如何在装箱过程中节省空间也是一大考虑因素。
瓶坯在注塑成型后会通过传送带运输至包装工序中进行打包;但是由于瓶坯的瓶身通常为圆柱体结构,圆柱体结构的瓶坯在传送带上进行运输时,瓶坯容易在传送带上打滑使得瓶坯无法准确限位在传送带上,容易发生瓶坯从传送带上掉落或由于传送带上的瓶坯散乱导致后续机器人无法准确抓取瓶坯进行转移和包装。
此外,现有的传送带普遍处于水平状态,使得瓶坯需要水平放置在传送带的传送表面上,但是机器人将注塑完成后的瓶坯转移并释放在传送带的过程中,机器人通常抓取瓶坯的瓶口处,机器人抓取瓶坯的瓶口后需要旋转90°才可将竖直的瓶坯调整至水平状态,才可将瓶坯水平放置在传送带上,使得机器人每次抓取和释放的过程需要旋转的角度过大,影响瓶坯抓取和瓶坯释放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瓶坯装箱传送带,可对传送带传送表面上的瓶坯进行限位,同时限位槽倾斜使得机器人将瓶坯释放在限位槽上时无需旋转过大的角度,提高瓶坯抓取释放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瓶坯装箱传送系统,可进一步提高瓶坯装箱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瓶坯装箱传送带,包括:
传送带,具有一传送表面;
限位槽,多个所述限位槽依次排列并设在所述传送表面上,使所述传送带前进时带动所述限位槽同步移动,且所述限位槽与水平面之间形成10°~60°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包括固定底座、侧壁和托瓶座,所述固定底座用于容置瓶坯的一面设为与瓶坯外轮廓相吻合的弧形结构,所述固定底座的左右两侧均向上延伸形成侧壁使所述固定底座和所述侧壁半包裹瓶坯;所述托瓶座设在所述固定底座相对较低的一端,使所述托瓶座托住瓶坯的瓶底。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的上边沿线与瓶坯的水平轴线相重合,或所述侧壁的上边沿线高于瓶坯的水平轴线但低于瓶坯的上边沿。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的厚度从连接所述固定底座的一端到远离所述固定底座的一端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的外侧面垂直于所述传送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托瓶座用于接触瓶坯瓶底的位置设有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的长度大于瓶坯整体长度的二分之一,但小于瓶坯的整体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螺孔,所述传送表面上对应设有螺孔,通过螺栓贯穿所述固定底座和所述传送表面上的螺孔实现将所述限位槽固定在所述传送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用于连接所述传送表面的一面设有卡槽,所述传送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卡条,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条相卡接实现将所述固定底座限位在所述传送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瓶坯装箱传送系统,包括:
至少两条如上述的瓶坯装箱传送带,且每两条所述传送带的传送表面上的所述限位槽相对倾斜;
动力设备,与所述传送带相连以驱动所述传送带带动所述限位槽同步移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传送带的传送表面上依次排列有限位槽,限位槽与传送表面同步移动,每个限位槽内对应容纳一个瓶坯,使得瓶坯有序整齐地排列在传送带上进行运输,避免瓶坯移位或从传送带上掉落;
(2)传送带上的限位槽处于倾斜状态,使得机器人将瓶坯释放在限位槽上是无需旋转过大的角度即可将瓶坯对应释放在限位槽内,可提高瓶坯转移和释放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传送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传送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隐藏部分限位槽);
图3为图2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限位槽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限位槽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限位槽内容置有瓶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限位槽内容置有瓶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传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传送系统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送带;11、传送表面;12、卡条;2、限位槽;21、固定底座; 211、卡槽;22、侧壁;23、托瓶座;231、缺口;3、动力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瓶坯装箱传送带1,传送带1上设有传输皮带和电机,电机带动传输皮带重复循环转动,以实现带动物体移动的作用。
如图1~图3所示,而传输皮带用于接触并运输货物的一面设为传送表面11,该传送表面11上设有多个依次并排分布的限位槽2,所述限位槽2可与所述传送表面11同步移动;而每个限位槽2内可对应容置一个瓶坯。
为了提高机器人抓取释放瓶坯的效率,将所述限位槽2设为倾斜状态,使得所述限位槽2与水平面之间形成10°~60°的夹角。其中,为了实现所述限位槽2处于倾斜状态,可将所述传送带1整体设为倾斜状态,使得装设在传送表面11上的限位槽2可呈现倾斜状态;此外,也可在水平状态下的传送表面11 设有倾斜的限位槽2;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所述传送带1整体倾斜,并在倾斜的传送带1的传送表面11上设有限位槽2的方式来实现所述限位槽2处于倾斜状态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设为30°,若限位槽2 的倾斜角度过于平缓甚至接近平面,会导致机器人在抓取和释放瓶坯时旋转幅度较大,使得效率相对降低;若限位槽2的倾斜角度过于陡峭甚至接近90°,则会导致瓶坯从限位槽2中掉落,稳定性差。
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所述限位槽2包括固定底座21、侧壁22 和托瓶座23,所述固定底座21用于容置瓶坯的一面设为与瓶坯外轮廓相吻合的弧形结构,所述固定底座21的左右两侧均向上延伸形成侧壁22使所述固定底座21和所述侧壁22半包裹瓶坯;所述托瓶座23则设在所述固定底座21相对较低的一端,用于托住瓶坯的瓶底。
所述固定底座21、所述侧壁22和所述托瓶座23组合形成半包裹瓶坯的结构,使得所述限位槽2上向内凹陷有与瓶坯外轮廓相吻合的凹槽,瓶坯即可容置在凹槽内,即使所述限位槽2倾斜,瓶坯也不会轻易掉落。
其中,如图6所示,所述侧壁22的上边沿线a线与瓶坯的水平轴线b线相重合;或如图7所示,所述侧壁22的上边沿线a线高于瓶坯的水平轴线b线但低于瓶坯的上边沿c线,在不影响机器人正常抓取和释放瓶坯的前提下,所述限位槽2左右两侧的所述侧壁22可至少包裹瓶坯的半个瓶身,可提高瓶坯在所述限位槽2内的稳定性,即使所述传送带1发生小幅度振动也可避免瓶坯从所述限位槽2内掉落。再加上,所述限位槽2的整体长度大于瓶坯整体长度的二分之一,但小于瓶坯的整体长度,使得大部分瓶坯均可容纳在所述限位槽2内,避免瓶坯掉落。
与此同时,所述侧壁22的厚度从连接所述固定底座21的一端到远离所述固定底座21的一端逐渐减小,使得越靠近瓶坯中心轴线的所述侧壁22的厚度越薄,可使得相连限位槽2之间的间距缩小,同时,所述侧壁22的外侧面垂直于所述传送表面11,使得相邻所述限位槽2上的所述侧壁22可保存相互平行的状态,让相邻所述限位槽2之间的间距进一步缩小,使得所述传送带1上的所述限位槽2排列更加紧凑,充分利用所述传送表面11上有限的空间,增加所述传送带1上所述限位槽2的数量,以提高传送效率。
所述托瓶座23用于接触瓶坯瓶底的位置设有缺口231,且所述缺口231的宽度小于瓶坯的最大瓶身宽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缺口231的宽度大约为瓶坯最大瓶身宽度的一半,可托住瓶坯的瓶底处,避免瓶坯从所述缺口231中滑落。所述托瓶座23用于接触瓶坯瓶身的一面向内凹陷,且所述托瓶座23的凹陷宽度从用于连接所述固定底座21的一端到所述缺口231所在一端逐渐减小,且凹陷的轮廓与瓶坯的瓶底轮廓相吻合,使得瓶坯放置在所述限位槽2内时,瓶底可顺着倾斜角度正好卡入所述缺口231处,且瓶底局部显露在所述缺口231 外,可避免瓶底与所述限位槽2之间发生撞击导致瓶坯磨损,同时也可提高瓶坯在所述限位槽2内的稳定性,避免瓶坯在限位槽2内发生倾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2通过螺栓的方式固定在所述传送表面11上,即在所述固定底座21上设有螺孔,所述传送表面11上对应设有螺孔,通过螺栓贯穿所述固定底座21和所述传送表面11上的螺孔实现将所述限位槽2固定在所述传送表面11上;可在任意一个所述限位槽2损坏后可单独对该限位槽2 进行更换,减少维修成本。
且在所述固定底座21用于连接所述传送表面11的一面设有卡槽211,所述传送表面11上设有与所述卡槽211相对应的卡条12,所述卡槽211与所述卡条 12相卡接实现将所述固定底座21限位在所述传送表面11上,以使所述限位槽 2在每次装卸过程中均能准确定位,确保相邻所述限位槽2之间的间距相同,避免在安装多个限位槽2时间隔把握不准导致相邻瓶坯之间的距离不相同,影响后续机器人抓取瓶坯的效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瓶坯装箱传送系统,如图8所示,包括有至少两条如实施例一中的瓶坯装箱传送带1,在每条所述传送带1上均配备有一套独立的动力设备3,所述动力设备3控制所述传送带1按照一定的速度前进时,并控制两条所述传送带1的动力设备3分别以预先设定好的时间规律独立控制其传送带1 暂时停止,并在所述传送带1处于暂时停止状态时机械人即可将瓶坯释放在暂停的传送带1上,以提高瓶坯释放在所述传送带1上的稳定性。
与此同时,如图9所示,每两条所述传送带1的传送表面11上的所述限位槽2相对倾斜,使得每两条所述传送带1上的所述限位槽2呈“V”字型结构。此时,机器人即可将多组瓶坯交替释放在两条所述传送带1上,即前一组瓶坯释放在第一条所述传送带1上,下一组瓶坯释放在第二条所述传送带1上,该过程中机器人的旋转角度相对较小,且瓶坯的释放和运输的节奏相对紧凑,提高瓶坯转移和运输效率。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瓶坯装箱传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带,具有一传送表面;
限位槽,多个所述限位槽依次排列并设在所述传送表面上,使所述传送带前进时带动所述限位槽同步移动,且所述限位槽与水平面之间形成10°~60°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坯装箱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包括固定底座、侧壁和托瓶座,所述固定底座用于容置瓶坯的一面设为与瓶坯外轮廓相吻合的弧形结构,所述固定底座的左右两侧均向上延伸形成侧壁使所述固定底座和所述侧壁半包裹瓶坯;所述托瓶座设在所述固定底座相对较低的一端,使所述托瓶座托住瓶坯的瓶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坯装箱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上边沿线与瓶坯的水平轴线相重合,或所述侧壁的上边沿线高于瓶坯的水平轴线但低于瓶坯的上边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坯装箱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厚度从连接所述固定底座的一端到远离所述固定底座的一端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瓶坯装箱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外侧面垂直于所述传送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坯装箱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瓶座用于接触瓶坯瓶底的位置设有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坯装箱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长度大于瓶坯整体长度的二分之一,但小于瓶坯的整体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坯装箱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螺孔,所述传送表面上对应设有螺孔,通过螺栓贯穿所述固定底座和所述传送表面上的螺孔实现将所述限位槽固定在所述传送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瓶坯装箱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用于连接所述传送表面的一面设有卡槽,所述传送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卡条,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条相卡接实现将所述固定底座限位在所述传送表面上。
10.一种瓶坯装箱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条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瓶坯装箱传送带,且每两条所述传送带的传送表面上的所述限位槽相对倾斜;
动力设备,与所述传送带相连以驱动所述传送带带动所述限位槽同步移动。
CN202021969971.4U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瓶坯装箱传送带及传送系统 Active CN2140580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9971.4U CN214058048U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瓶坯装箱传送带及传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9971.4U CN214058048U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瓶坯装箱传送带及传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58048U true CN214058048U (zh) 2021-08-27

Family

ID=77385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69971.4U Active CN214058048U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瓶坯装箱传送带及传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580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114878A1 (de) 2021-06-09 2022-12-15 AMBEG-Dr.J.Dichter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Förderriemen und Förderer zum Liegendtransport von Glasbehälter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114878A1 (de) 2021-06-09 2022-12-15 AMBEG-Dr.J.Dichter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Förderriemen und Förderer zum Liegendtransport von Glasbehälter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0272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 pattern of non-rigid objects in a desired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US8167113B2 (en) Method for grouping products of the vial type and other
US1105918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from a universal surface to an ultimate package
CN103935551B (zh) 一种泡罩装盒机
US2016009627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niversal, Flexible Pillow Bag Pattern Creation
CN109502266A (zh) 一种智慧工厂全自动装箱、码垛、搬运生产线
US934617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niversal, flexible pillow bag pattern creation
CN104512567A (zh) 用于卸载在水平传送器上连续移动并且沿着平行的行引导的饮料容器的方法和系统
JP5578611B2 (ja) 物品の箱詰め装置及び方法
CN110799435B (zh) 用于操作件货、货物和/或合装件的方法和装置
CN214058048U (zh) 一种瓶坯装箱传送带及传送系统
CN211033155U (zh) 一种装托玻璃瓶的装箱设备
CN114735277B (zh) 全自动矿用锚固剂装箱码垛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US20160236809A1 (en) Object carrier and packaging system
EA007237B1 (ru) Машина для сортировки упаковок
CN112078867A (zh) 一种轴承滚子自动分离下料装盒装置
CN215904814U (zh) 一种理料装料机构
CN111422406A (zh) 一种体温计的包装机及其包装方法
CN209870916U (zh) 基于码垛机器人的自动装箱码垛一体线
CN113800040A (zh) 一种装盒机及其装盒方法
CN210012267U (zh) 一种包装容器整理系统
US7083374B2 (en) Gripping members gripping and moving packets stacked by a conveyor
US3174637A (en) Apparatus for placing rows of articles on conveyors
CN214084952U (zh) 一种自动化瓶坯装箱系统
CN215323682U (zh) 一种机械零配件包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