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38635U -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38635U
CN214038635U CN202022193892.5U CN202022193892U CN214038635U CN 214038635 U CN214038635 U CN 214038635U CN 202022193892 U CN202022193892 U CN 202022193892U CN 214038635 U CN214038635 U CN 214038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rib
groove
ai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9389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岸辉
文超
郑和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9389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38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38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386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其中,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容置腔;风机,设于所述容置腔;盖体,覆盖于所述壳体上,其中,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容置腔及所述出风口形成一风道。风机通过进风口吸入新风,并从出风口排出,从而更换空调器内部空气。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新风装置使空调器在启动时吹出舒适新风,从而提高了空调器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目前的空调器在开启过程时由于空调器内部空间较为封闭,空气不流通,空调器吹出的空调风令用户感到不舒适。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在开启过程中空气无法更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容置腔;
风机,设于所述容置腔;
盖体,覆盖于所述壳体上,其中,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容置腔及所述出风口形成一风道。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新风装置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之间的第一密封圈;和/或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插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新风装置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壳体和盖体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过盈配合;和/或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盖体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壳体和盖体通过所述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过盈配合。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新风装置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盖体上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密封筋和第二密封筋;所述第一密封筋背离所述第二密封筋的一端嵌入所述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筋背离所述第一密封筋的一端嵌入所述第二密封槽。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新风装置中,所述第一密封圈还包括沿所述第一密封筋两侧延伸或沿所述第二密封筋两侧延伸的密封横筋,所述密封横筋的两侧分别于所述壳体及所述盖体抵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新风装置中,所述密封横筋包括第一横筋和第二横筋;所述第一横筋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密封筋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密封筋的一侧,所述第二横筋的一端垂直连接与所述第一密封筋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密封筋的另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封密封筋、第二密封筋、第一横筋和第二横筋的截面呈矩形或圆形;和/或所述第一密封圈的截面呈十字状。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新风装置中,所述壳体包括中空的筒体以及与所述筒体连接的出风挡板;所述盖体包括相连接的弧形板和与所述弧形板连接的密封板;所述弧形板的形状与所述筒体的截面形状一致,所述弧形板的一侧与所述筒体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密封板的一侧与所述出风挡板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密封板与所述出风挡板连接形成所述出风口;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槽开设在所述筒体朝向所述弧形板一侧的边缘和所述出风挡板朝向所述密封板一侧的边缘;所述第二密封槽开设在所述弧形板朝向所述筒体一侧的边缘和所述密封板朝向所述出风挡板一侧的边缘。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新风装置中,所述筒体的外侧面和所述出风挡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块,所述弧形板与所述密封板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块位置对应的若干个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密封圈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位置对应的若干个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之间可拆卸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新风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均呈弧形;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块连接于所述筒体的外侧面和出风挡板的外侧面,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块连接于所述弧形板的外侧面和所述密封板的外侧面,若干个所述第三连接块连接于所述密封横筋的外侧面;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块、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块和若干个所述第三连接块中均开设有连接螺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新风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均呈半圆形;所述第一连接块的直边连接于所述筒体的外侧面和出风挡板的外侧面,所述第二连接块的直边连接于所述圆弧圈的外侧面和密封板的外侧面,所述第三连接块的直边连接于所述密封横筋的第三侧;所述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中均开设有连接螺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新风装置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之间的第二密封圈,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凸筋,所述盖体上开设有第二凸筋;所述第二密封圈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凸筋形状对应的第一凹筋,以及与所述第二凸筋形状对应的第二凹筋;所述第一凸筋嵌入所述第一凹筋内、所述第二凸筋嵌入所述第二凹筋内。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其中,包括上述的新风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新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容置腔;风机,设于所述容置腔;盖体,覆盖于所述壳体上,其中,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容置腔及所述出风口形成一风道。风机通过进风口吸入新风,并从出风口排出,从而更换空调器内部空气。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新风装置使空调器在启动时吹出舒适新风,从而提高了空调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风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壳体的主视图;
图5为壳体的俯视图;
图6为壳体的左视全剖视图;
图7为壳体的右视全剖视图;
图8为导流圈的主视图;
图9为导流圈的后视图;
图10为导流圈的右视全剖视图;
图11为第一密封圈的主视图;
图12为第一密封圈的俯视图;
图13为第一密封圈的右视图;
图14为第一密封圈的后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风装置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风装置的后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风装置的主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风装置的主视全剖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风装置的俯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风装置的左视全剖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风装置的右视全剖视图。
图中:100、壳体;200、风机;300、盖体;310、进风口;110、出风口;10、容置腔;20、连接螺孔;120、筒体;130、出风挡板;320、弧形板;330、密封板;210、叶轮;220、电机;140、电机安装部;141、电机安装孔;142、电机连接孔;221、连接脚;311、进风口导向角;400、第一密封圈;101、第一密封槽;301、第二密封槽;410、第一密封筋;420、第二密封筋;430、密封横筋;431、密封横筋的第一侧;432、密封横筋的第二侧;433、密封横筋的第三侧;434、第一横筋;435、第二横筋;102、第一连接块;302、第二连接块;401、第三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实施方式和申请专利范围中,除非文中对于冠词有特别限定,否则“一”与“”可泛指单一个或复数个。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请一并参阅图1、图3,图15至图21。其中,新风装置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置腔10;风机200,设于所述容置腔10;盖体300,覆盖于所述壳体100上;其中,所述盖体300上开设有进风口310,所述壳体100上开设有出风口110,所述进风口310、所述容置腔10及所述出风口110形成一风道。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装置应用于空调器内,为空调器更换新鲜空气。所述壳体100具有容置腔10,所述风机200设置在壳体100的容置腔10内,且所述风机200分别对应于所述进风口310和出风口110设置。所述盖体300的形状与所述壳体100的截面形状相匹配,用于与所述壳体100相连接以保护壳体100内的风机200,所述盖体300上开设有进风口310,所述进风口310相对风机200设置,用于导入新鲜空气至容置腔10内。具体的,通过风机200从进风口310吸入新风,并从出风口110排出,从而更换空调器内部空气。使得空调器启动时吹出的空调风为新风,从而提高空调器的舒适性。在实际使用中,所述进风口310可连接空调室外机,所述进风口110可连接空调室内机。
进一步地,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和所述盖体300之间的第一密封圈;和/或所述壳体100与所述盖体300插接。
具体的,为了避免壳体100与所述盖体300之间在装配时存在的装配间隙。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壳体100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图中未示出),所述盖体300上设有第一凸起(图中未示出),所述壳体100和盖体300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过盈配合;和/或所述壳体100上设有第二凸起(图中未示出),所述盖体300上开设有第二凹槽(图中未示出),所述壳体100和盖体300通过所述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过盈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壳体100与所述盖体300相连接的面上;所述第一凸起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相匹配,且第一凸起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凹槽,并位于所述盖体300与所述壳体100相连接的面上。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的过盈配合从而将所述壳体100和所述盖体300插接在一起,使得壳体100与盖体300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以此消除壳体100和盖体300之间的装配间隙,避免由于装配间隙而导致的漏风现象。同理,还可以在所述壳体100与所述盖体300相连接的面上设置第二凸起;以及所述盖体300与所述壳体100相连接的面上开设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二凸起形状与所述第二凹槽形状相匹配,且第二凸起的尺寸略大于所述第二凹槽,进而通过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的过盈配合,实现壳体100与盖体300之间的连接。应理解的是,上述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可视需求选择一组设置,当然也可两组均设置。
更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1至图14。所述壳体100上开设有第一密封槽101,所述盖体300上开设有第二密封槽301;所述第一密封圈40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密封筋410和第二密封筋420;所述第一密封筋410背离所述第二密封筋420的一端嵌入所述第一密封槽101、所述第二密封筋420背离所述第一密封筋410的一端嵌入所述第二密封槽30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圈400的截面呈十字状。所述第一密封槽101开设在所述筒体120的一侧和所述出风挡板130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密封槽301开设在弧形板320的一侧和所述密封板330的一侧上。所述第一密封槽101的形状与第二密封槽301的形状一致;所述第一密封筋410和第二密封筋420形状一致且相互连接,位于同一直线上。通过将第一密封筋410嵌入第一密封槽101内,第二密封筋420嵌入第二密封槽301内,从而有效的将壳体100和盖体300之间的装配间隙进行密封,从而避免壳体100和盖体300之间的漏风现象。
可选的,为了实现更好的密封,所述第一密封圈400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所述第一密封筋410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密封槽101的尺寸,所述第二密封筋420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密封槽301的尺寸。以此确保第一密封筋410嵌入第一密封槽101时更紧密,第二密封筋420嵌入第二密封槽301时更紧密,从而消除装配间隙,实现更好的密封。
具体的,所述密封圈还包括沿所述第一密封筋410两侧延伸或沿所述第二密封筋420两侧延伸的密封横筋430,所述密封横筋430的两侧分别于所述壳体100及所述盖体300抵接。其中,所述密封横筋的第一侧431与所述第一密封槽101的槽口相抵接,所述密封横筋的第二侧432与所述第二密封槽301的槽口相抵接。其中,所述第一密封槽101的槽口宽度和第二密封槽301的槽口尺寸均小于所述密封横筋430的尺寸。当所述第一密封筋410嵌入所述第一密封槽101内后,第二密封筋420嵌入所述第二密封槽301内后,此时所述密封横筋的第一侧431与第一密封槽101的槽口相抵接,所述密封横筋的第二侧432与第二密封槽301的槽口相抵接。通过密封横筋430来限制第一密封筋410嵌入第一密封槽101的深度,第二密封筋420嵌入第二密封槽301的深度;在限位的同时进一步地通过密封横筋430来进行密封,以确保壳体100和盖体300之间无装配间隙。
更具体的,所述密封横筋430包括第一横筋434和第二横筋435;所述第一横筋434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密封筋410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密封筋420的一侧,所述第二横筋435的一端垂直连接与所述第一密封筋410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密封筋420的另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封密封筋410、第二密封筋420、第一横筋434和第二横筋435的截面呈矩形或圆形。应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封密封筋410、第二密封筋420、第一横筋434和第二横筋435的截面当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具体的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更具体的,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7。所述壳体100包括中空的筒体120以及与所述筒体120的圆周相连接的多块出风挡板130;所述盖体300包括相连接的弧形板320和与所述弧形板320连接的密封板330;所述弧形板320的截面与所述筒体120的截面形状一致,所述弧形板320的一侧与所述筒体120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密封板330的一侧与所述出风挡板130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密封板330与所述出风挡板130连接形成所述出风口110;其中,所述第一密封槽101开设在所述筒体120朝向所述弧形板320一侧的边缘和所述出风挡板130朝向所述密封板330一侧的边缘;所述第二密封槽301开设在所述弧形板320朝向所述筒体120一侧的边缘和所述密封板330朝向所述出风挡板130一侧的边缘。
通过密封板330和多块所述出风挡板130围绕形成所述出风口110。例如,三块出风挡板130相互垂直连接且均与所述筒体120相切,一块密封板330与三块出风挡板130形成出风口110并与筒体120的内腔连通。其中,多块出风挡板130和所述筒体120形成蜗壳状,所述盖体300的形状同样呈蜗壳状以此与所述壳体100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200包括叶轮210和电机220;所述壳体100内开设有电机安装部140,所述电机220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部140内,另一端与所述叶轮210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叶轮210的另一端对应所述进风口310。具体的,所述电机安装部140呈中空圆筒状,位于所述筒体120内并与所述筒体120同心。所述电机安装部140内开设有电机安装孔141,所述电机安装孔141的形状与所述电机220的一端的形状相匹配,用于容纳所述电机220的一端。从而使得电机220在工作时不会晃动,固定电机220在壳体100内的位置。所述叶轮210的一端与所述电机220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叶轮210的另一端对应于所述进风口310设置,从而使得所述叶轮210在电机220的驱动下转动,并从所述进风口310吸入新鲜空气。
可选的,所述叶轮210可选用离心叶轮或轴流叶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安装部140上开设有电机连接孔142,所述电机220上设置有连接脚221;所述电机220通过所述连接脚221和所述电机连接孔142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电机安装部140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脚221设置在所述电机220的四周上,且各个连接脚221上均开设有连接螺孔20,所述电机安装部140的表面上开设有电机连接孔142,所述电机连接孔142的位置与所述连接脚221的位置相对应,通过螺钉或者螺栓连接所述连接脚221和电机连接孔142,以使电机220与电机安装部140的稳定连接。从而进一步地防止电机220在运行过程中从电机安装部140内窜出,保证了电机220的平稳运行。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8至图10。所述盖体300朝向所述壳体100的一面上设置有进风口导向角311,所述进风口导向角311具有弧度,通过进风口导向角311可对进风口310的气流起到有效的导向作用,使气流平滑的过渡到壳体100内。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120的外侧面和出风挡板130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块102,所述弧形板320与所述密封板330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02位置对应的若干个第二连接块302,所述第一密封圈40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02和第二连接块302位置对应的若干个第三连接块401;所述第一连接块102、第二连接块302和第三连接块401之间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块102、第二连接块103和第三连接块104均呈弧形;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块102连接于所述筒体120的外侧面和出风挡板130的外侧面,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块103连接于所述弧形板320的外侧面和密封板330的外侧面,若干个所述第三连接块104连接于所述密封横筋430的外侧面(即密封横筋的第三侧433);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块102、第二连接块302和第三连接块401中均开设有连接螺孔20。在将第一密封圈400和盖体300依次与壳体100相连接后,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第一连接块102、第二连接块302和第三连接块401,从而牢固的将壳体100、第一密封圈400和盖体300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和所述盖体300之间的第二密封圈(图中未示出),所述壳体100上开设有第一凸筋(图中未示出),所述盖体300上开设有第二凸筋(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密封圈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凸筋形状对应的第一凹筋,以及与所述第二凸筋形状对应的第二凹筋;所述第一凸筋嵌入所述第一凹筋内、所述第二凸筋嵌入所述第二凹筋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凸筋嵌入第一凹筋内,第二凸筋嵌入第二凹筋内,从而通过第二密封圈有效的将壳体100和盖体300之间的装配间隙进行密封,避免壳体100和盖体300之间的漏风现象。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新风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一方面,当所述新风装置设置在空调器内时,通过电机220驱动叶轮210从进风口310吸入新风,并从出风口110排出,从而更换空调器内部空气。
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的起过盈配合;和/或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的过盈配合,以此对壳体100和盖体300之间的装配间隙进行密封。
又一方面,通过在壳体100和所述盖体300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400,并由第一密封筋410嵌入第一密封槽101内,第二密封筋420嵌入所述第二密封槽301内,以此对壳体100和盖体300之间的装配间隙进行密封。
再一方面,通过在壳体100和盖体300之间设置第二密封圈,并将第一凸筋嵌入所述第一凹筋内、第二凸筋嵌入所述第二凹筋内,以此对壳体100和盖体300之间的装配间隙进行密封。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新风装置的基础上,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新风装置。应理解的是上述空调器当然还包括其他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故在此不做展开介绍。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其中,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容置腔;风机,设于所述容置腔;盖体,覆盖于所述壳体上,其中,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容置腔及所述出风口形成一风道。风机通过进风口吸入新风,并从出风口排出,从而更换空调器内部空气。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新风装置使空调器在启动时吹出舒适新风,从而提高了空调器的舒适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方案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1)

1.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容置腔;
风机,设于所述容置腔;
盖体,覆盖于所述壳体上,其中,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容置腔及所述出风口形成一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之间的第一密封圈;和/或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壳体和盖体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过盈配合;和/或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盖体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壳体和盖体通过所述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盖体上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密封筋和第二密封筋;所述第一密封筋背离所述第二密封筋的一端嵌入所述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筋背离所述第一密封筋的一端嵌入所述第二密封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还包括沿所述第一密封筋两侧延伸或沿所述第二密封筋两侧延伸的密封横筋,所述密封横筋的两侧分别于所述壳体及所述盖体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横筋包括第一横筋和第二横筋;所述第一横筋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密封筋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密封筋的一侧,所述第二横筋的一端垂直连接与所述第一密封筋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密封筋的另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密封筋、第二密封筋、第一横筋和第二横筋的截面呈矩形或圆形;和/或所述第一密封圈的截面呈十字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中空的筒体以及与所述筒体连接的出风挡板;所述盖体包括相连接的弧形板和与所述弧形板连接的密封板;所述弧形板的形状与所述筒体的截面形状一致,所述弧形板的一侧与所述筒体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密封板的一侧与所述出风挡板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密封板与所述出风挡板连接形成所述出风口;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槽开设在所述筒体朝向所述弧形板一侧的边缘和所述出风挡板朝向所述密封板一侧的边缘;所述第二密封槽开设在所述弧形板朝向所述筒体一侧的边缘和所述密封板朝向所述出风挡板一侧的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外侧面和所述出风挡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块,所述弧形板与所述密封板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块位置对应的若干个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密封圈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位置对应的若干个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之间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均呈弧形;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块连接于所述筒体的外侧面和出风挡板的外侧面,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块连接于所述弧形板的外侧面和所述密封板的外侧面,若干个所述第三连接块连接于所述密封横筋的外侧面;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块、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块和若干个所述第三连接块中均开设有连接螺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之间的第二密封圈,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凸筋,所述盖体上开设有第二凸筋;所述第二密封圈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凸筋形状对应的第一凹筋,以及与所述第二凸筋形状对应的第二凹筋;所述第一凸筋嵌入所述第一凹筋内、所述第二凸筋嵌入所述第二凹筋内。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
CN202022193892.5U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Active CN214038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93892.5U CN214038635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93892.5U CN214038635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38635U true CN214038635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50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93892.5U Active CN214038635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386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20084268A1 (en) Structure of ventilation motor assembly in microwave oven
CN214038635U (zh)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JP7097912B2 (ja) 空調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CN210164670U (zh) 离心式换气扇
CN214198903U (zh) 风机装置和空调器
CN213630714U (zh) 一种新风结构及空调器
CN218644528U (zh) 一种用于离心式鼓风机的壳体
CN217986901U (zh) 吹风壳体组件及吹风设备
CN216407168U (zh) 压缩机及温控设备
CN220813101U (zh) 一种干衣机
CN211261057U (zh) 窗式空调器
CN220248400U (zh) 一种手持风扇
CN216089312U (zh) 电吹风密封组件及电吹风
CN210949054U (zh) 一种挡板一体的箱体及空气压缩机
CN219693378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9103237U (zh) 一种新型新风机
CN211650512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8390944U (zh) 一种除尘舱装置及集尘架
CN211476091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4536513U (zh) 通风设备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3566348B (zh) 一种用于新风机的全热交换器及新风机
CN218953587U (zh) 一种风机
CN220967205U (zh) 反吹装置及吸尘器
CN219394558U (zh)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
CN112833544B (zh) 一种热泵热水器及其送风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