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27281U - 二次承压热熔治具 - Google Patents

二次承压热熔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27281U
CN214027281U CN202023189753.1U CN202023189753U CN214027281U CN 214027281 U CN214027281 U CN 214027281U CN 202023189753 U CN202023189753 U CN 202023189753U CN 214027281 U CN214027281 U CN 2140272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sliding
hot
hole
secondary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8975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聪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Zhongao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Zhongao Sci Tec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Zhongao Sci Teco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Zhongao Sci Tec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8975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272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272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272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二次承压热熔治具,包括底座和热熔柱,所述底座的上端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顶板,且顶板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下端中部设置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外部设置有孔道,所述液压杆的下端设置有升降板,且升降板的下端中部设置有卡扣柱,所述卡扣柱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卡扣栓,且卡扣栓的外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扣柱的内部设置有包裹柱。该二次承压热熔治具设置有热熔柱,热熔柱与通孔处于同一竖直中轴线上,使得上端的熔接头下降的过程中,能够通过通孔将热熔柱包裹住,避免其在融化的过程中发生偏移侧漏的现象,增强了装置的热熔性。

Description

二次承压热熔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二次承压热熔治具。
背景技术
治具是一个木工、铁工、钳工、机械、电控以及其他一些手工艺品的大类工具,主要是作为协助控制位置或动作的一种工具,治具可以分为工艺装配类治具、项目测试类治具和线路板测试类治具三类,而热熔就是将固定件与本体通过热熔柱熔化后形成的热熔胶连接在一起,固定件和本体可以称为熔接件,热熔治具就是便于进行热熔的工具。
市场上的热熔治具在使用的过程中,结构较为简单,导致热熔柱熔化后形成的热熔胶向周边溢出,导致形成的覆盖层形状不规则,为此,我们提出二次承压热熔治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二次承压热熔治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二次承压热熔治具,包括底座和热熔柱,所述底座的上端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顶板,且顶板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下端中部设置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外部设置有孔道,所述液压杆的下端设置有升降板,且升降板的下端中部设置有卡扣柱,所述卡扣柱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卡扣栓,且卡扣栓的外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扣柱的内部设置有包裹柱,且包裹柱的中部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侧下端设置有挡块,且挡块的上端设置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内侧设置有熔接头,且熔接头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底座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左右两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设置有夹持台,且夹持台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左右两侧设置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内侧设置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内侧设置有本体,且本体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设置有覆盖层,且覆盖层的内侧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上端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外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热熔柱设置于第一通孔的内侧中部。
优选的,所述热熔柱的竖直中轴线与通孔的竖直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且热熔柱与本体之间为垂直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通过液压缸与顶板构成升降结构,且升降板与液压杆之间为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扣柱通过卡扣栓与升降板构成卡扣结构,且卡扣栓的外部外壁与卡槽的内部内壁之间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夹持台通过滑块与底座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与滑槽之间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夹持板通过复位弹簧与放置槽构成弹性复位结构,且夹持板沿着放置槽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升降块设置有两个,且升降块与滑轨之间紧密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二次承压热熔治具设置有热熔柱,热熔柱的竖直中轴线与通孔的竖直中轴线之间相重合,热熔柱与通孔处于同一竖直中轴线上,使得上端的熔接头下降的过程中,能够通过通孔将热熔柱包裹住,避免其在融化的过程中发生偏移侧漏的现象,增强了装置的热熔性,热熔柱与本体之间为垂直连接,使得热熔柱固定在本体,熔化后流入到覆盖层中,从而将本体与固定件熔接在一起;
夹持台通过滑块与底座构成滑动结构,夹持台在滑块的作用下,在底座上端内部的滑槽上进行滑动,便于使用者通过滑块对夹持台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对上端热熔柱的位置调节,使得热熔柱与通孔处于同一竖直中轴线上,增强装置的热熔性,滑块与滑槽之间相互贴合,使得滑块在滑槽的内部进行稳定的滑动,从而确保上端夹持台的滑动稳定性;
升降块设置有两个,设置的两个升降块位于熔接头的外部上端,对熔接头起到滑动的作用,使得熔接头通过升降块滑动到卡扣柱内部的滑轨中,升降块与滑轨之间紧密贴合,确保熔接头在滑动的过程中保持稳定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熔接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连接板;3、热熔柱;4、通孔;5、顶板;6、升降板;7、孔道;8、液压缸;9、液压杆;10、支撑柱;11、卡扣柱;12、熔接头;13、固定件;14、凹槽;15、夹持台;16、滑槽;17、滑块;18、本体;19、放置槽;20、夹持板;21、复位弹簧;22、第一通孔;23、第二通孔;24、覆盖层;25、卡槽;26、卡扣栓;27、滑轨;28、包裹柱;29、挡块;30、升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二次承压热熔治具,包括底座1、连接板2、热熔柱3、通孔4、顶板5、升降板6、孔道7、液压缸8、液压杆9、支撑柱10、卡扣柱11、熔接头12、固定件13、凹槽14、夹持台15、滑槽16、滑块17、本体18、放置槽19、夹持板20、复位弹簧21、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23、覆盖层24、卡槽25、卡扣栓26、滑轨27、包裹柱28、挡块29和升降块30,底座1的上端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板2,且连接板2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支撑柱10,支撑柱10的上端设置有顶板5,且顶板5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液压缸8,液压缸8的下端中部设置有液压杆9,且液压杆9的外部设置有孔道7,液压杆9的下端设置有升降板6,且升降板6的下端中部设置有卡扣柱11,卡扣柱1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卡扣栓26,且卡扣栓26的外部设置有卡槽25,卡扣柱11的内部设置有包裹柱28,且包裹柱28的中部设置有滑轨27,滑轨27的内侧下端设置有挡块29,且挡块29的上端设置有升降块30,升降块30的内侧设置有熔接头12,且熔接头12的内部设置有通孔4,底座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滑槽16,且滑槽16的内部左右两侧设置有滑块17,滑块17的上端设置有夹持台15,且夹持台15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放置槽19,放置槽19的内部左右两侧设置有复位弹簧21,且复位弹簧21的内侧设置有夹持板20,夹持板20的内侧设置有本体18,且本体18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凹槽14,凹槽14的内侧设置有覆盖层24,且覆盖层24的内侧设置有固定件13,固定件13的上端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22,且第一通孔22的外部设置有第二通孔23,热熔柱3设置于第一通孔22的内侧中部;
热熔柱3的竖直中轴线与通孔4的竖直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且热熔柱3与本体18之间为垂直连接,热熔柱3与通孔4处于同一竖直中轴线上,使得上端的熔接头12下降的过程中,能够通过通孔4将热熔柱3包裹住,避免其在融化的过程中发生偏移侧漏的现象,增强了装置的热熔性,热熔柱3与本体18之间为垂直连接,使得热熔柱3固定在本体18,熔化后形成热熔胶流入到覆盖层24中,冷却后将本体18与固定件13熔接在一起;
升降板6通过液压缸8与顶板5构成升降结构,且升降板6与液压杆9之间为焊接连接,液压缸8通过带动液压杆9进行上下的升降,故而带动与液压杆9焊接连接的升降板6进行上下的升降,便于使用者对升降板6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对下端的熔接头12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使用者操作;
卡扣柱11通过卡扣栓26与升降板6构成卡扣结构,且卡扣栓26的外部外壁与卡槽25的内部内壁之间紧密贴合,使用者可手动将卡扣柱11通过卡扣栓26卡扣在升降板6的下端,便于使用者将卡扣柱11卡扣在升降板6下端,同时后期也便于使用者对其拆卸,节省时间,卡扣栓26的外部外壁与卡槽25的内部内壁之间紧密贴合,使得卡扣栓26紧密贴合在卡槽25内部,从而确保卡扣柱11的稳定性;
夹持台15通过滑块17与底座1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17与滑槽16之间相互贴合,夹持台15在滑块17的作用下,在底座1上端内部的滑槽16上进行滑动,便于使用者通过滑块17对夹持台15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对上端热熔柱3的位置调节,使得热熔柱3与通孔4处于同一竖直中轴线上,增强装置的热熔性,滑块17与滑槽16之间相互贴合,使得滑块17在滑槽16的内部进行稳定的滑动,从而确保上端夹持台15的滑动稳定性;
夹持板20通过复位弹簧21与放置槽19构成弹性复位结构,且夹持板20沿着放置槽19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当本体18放入到放置槽19中时,本体18对夹持板20产生挤压,使得复位弹簧21处于压缩的状态,从而对本体18进行夹持,当后期将本体18拿出时,夹持板20不受力,则在复位弹簧21的作用下进行弹性复位运动,将夹持板20推回原位,便于使用者对不同大小的本体18进行夹持固定,增强装置的实用性,沿着放置槽19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的夹持板20,对本体18起到固定夹持的作用;
升降块30设置有两个,且升降块30与滑轨27之间紧密贴合,设置的两个升降块30位于熔接头12的外部上端,对熔接头12起到滑动的作用,使得熔接头12通过升降块30滑动到卡扣柱11内部的滑轨27中,升降块30与滑轨27之间紧密贴合,确保熔接头12在滑动的过程中保持稳定的状态。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二次承压热熔治具,使用者首先将所需熔接的本体18放置到夹持台15的上端中部的放置槽19内,在复位弹簧21的作用下通过夹持板20对本体18进行固定,接着将固定件13放置在凹槽14处,放置的过程中使得固定件13上的第一通孔22穿过热熔柱3,然后通过滑块17对夹持台15的位置进行调节,将热熔柱3的竖直中轴线调节至与熔接头12中部通孔4的竖直中轴线之间相重合即可,接着控制液压缸8,液压缸8通过带动液压杆9向下进行运动,故而带动与液压杆9焊接连接的升降板6向下进行运动,使得熔接头12中部的通孔4将热熔柱3包裹住,此时熔接头12位于第一通孔22内,继续控制液压缸8,使得熔接头12外部两侧的升降块30在卡扣柱11内部的滑轨27内向上进行滑动,直至滑轨27将熔接头12包裹住即可,完成二次承压,此时卡扣柱11位于第二通孔23内,包裹的意义在于避免热熔柱3熔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热熔胶向周边溢出,导致形成的覆盖层24形状不规则,设置的卡扣柱11增强了装置的热熔性,热熔柱3开始进行熔化后,熔化后形成的热熔胶流入到覆盖层24中,最后经过冷却后,即可将本体18与固定件13熔接在一起。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二次承压热熔治具,包括底座(1)和热熔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板(2),且连接板(2)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支撑柱(10),所述支撑柱(10)的上端设置有顶板(5),且顶板(5)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液压缸(8),所述液压缸(8)的下端中部设置有液压杆(9),且液压杆(9)的外部设置有孔道(7),所述液压杆(9)的下端设置有升降板(6),且升降板(6)的下端中部设置有卡扣柱(11),所述卡扣柱(1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卡扣栓(26),且卡扣栓(26)的外部设置有卡槽(25),所述卡扣柱(11)的内部设置有包裹柱(28),且包裹柱(28)的中部设置有滑轨(27),所述滑轨(27)的内侧下端设置有挡块(29),且挡块(29)的上端设置有升降块(30),所述升降块(30)的内侧设置有熔接头(12),且熔接头(12)的内部设置有通孔(4),所述底座(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滑槽(16),且滑槽(16)的内部左右两侧设置有滑块(17),所述滑块(17)的上端设置有夹持台(15),且夹持台(15)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放置槽(19),所述放置槽(19)的内部左右两侧设置有复位弹簧(21),且复位弹簧(21)的内侧设置有夹持板(20),所述夹持板(20)的内侧设置有本体(18),且本体(18)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的内侧设置有覆盖层(24),且覆盖层(24)的内侧设置有固定件(13),所述固定件(13)的上端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22),且第一通孔(22)的外部设置有第二通孔(23),所述热熔柱(3)设置于第一通孔(22)的内侧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承压热熔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柱(3)的竖直中轴线与通孔(4)的竖直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且热熔柱(3)与本体(18)之间为垂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承压热熔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6)通过液压缸(8)与顶板(5)构成升降结构,且升降板(6)与液压杆(9)之间为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承压热熔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柱(11)通过卡扣栓(26)与升降板(6)构成卡扣结构,且卡扣栓(26)的外部外壁与卡槽(25)的内部内壁之间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承压热熔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台(15)通过滑块(17)与底座(1)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17)与滑槽(16)之间相互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承压热熔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20)通过复位弹簧(21)与放置槽(19)构成弹性复位结构,且夹持板(20)沿着放置槽(19)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承压热熔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块(30)设置有两个,且升降块(30)与滑轨(27)之间紧密贴合。
CN202023189753.1U 2020-12-26 2020-12-26 二次承压热熔治具 Active CN2140272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89753.1U CN214027281U (zh) 2020-12-26 2020-12-26 二次承压热熔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89753.1U CN214027281U (zh) 2020-12-26 2020-12-26 二次承压热熔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27281U true CN214027281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42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89753.1U Active CN214027281U (zh) 2020-12-26 2020-12-26 二次承压热熔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272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4437B (zh) 电池组的龙门式自动点焊系统
CN202498302U (zh) 电池组的龙门式自动点焊系统
CN202498303U (zh) 动力电池组电极片点焊系统
CN102554438A (zh) 动力电池组电极片点焊系统
CN203712119U (zh) 一种薄钢板对接焊接装置
CN210160565U (zh) 一种多头高效点焊机
CN105598675B (zh) 一种贮油筒底座总成工装装置及其工装方法
CN202877673U (zh) 焊接机构
CN106735882A (zh) 全自动阶梯钢板切割焊接方法
CN106141542A (zh) 一种集成灶具的焊接装置
CN214027281U (zh) 二次承压热熔治具
CN202591809U (zh) 电机定子机器人氩弧焊焊接系统
CN103057119A (zh) 一种门窗十字焊接设备
CN113732475A (zh) 一种led数码管装配用点焊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10703057U (zh) 一种支架自动点焊装置
CN214044281U (zh) 一种高层数超厚线路板多排连接器通孔焊接设备
CN205520254U (zh) 接线盒组成自动化焊接工艺用固定工装
CN213043569U (zh) 一种汽车微型步进电机线圈全自动焊接机
CN105081631A (zh) 一种热熔加工方法
CN210755703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焊接机
CN208116969U (zh) 一种蜗壳机器人自动焊接机
CN208408964U (zh) 一种自动焊接装置
CN207464396U (zh) 一种焊接机
CN203046259U (zh) 一种门窗十字焊接设备
CN219553107U (zh) 一种综合性焊接实训平台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11 Hexiang Road, Xiangqian Town, Minhou County,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50112

Patentee after: Fuzhou Zhongao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1 Hexiang Road, Xiangqian Town, Minhou County,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50112

Patentee before: FUJIAN ZHONGAO SCI-TECO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