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26987U - Lsr冷胶道 - Google Patents

Lsr冷胶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26987U
CN214026987U CN202022833915.4U CN202022833915U CN214026987U CN 214026987 U CN214026987 U CN 214026987U CN 202022833915 U CN202022833915 U CN 202022833915U CN 214026987 U CN214026987 U CN 214026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s
cold
pipe
cold flow
s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339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清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jia Yix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jia Yi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jia Yix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jia Yi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339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26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26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26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态硅胶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SR冷胶道,其通过打开循环泵,将水排入至第一冷流板和第二冷流板的内部,对冷流管内的物料进行降温,通过第二循环管水排回至冷水箱的内部,通过液压缸伸展,同时,通过两组气缸收缩,使两组针阀向上运动,通过两组冷嘴,将物料排入至热半模加工装置顶端的两组加工槽内,从而降低设备结构的复杂性,提高设备的实用性;包括工作台、热半模加工装置、支架、顶板、液压缸、外壳、主射管、冷流管、两组排料管、第一冷流板、第二冷流板、第一三通、两组第一连接管、第二三通、两组第二连接管、冷水箱、循环泵、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两组气缸、两组针阀和两组冷嘴。

Description

LSR冷胶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态硅胶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SR冷胶道。
背景技术
液态硅胶又名液体硅胶,是相对固体高温硫化硅橡胶来说的,其为液体胶,具有流动性好,硫化快,更安全环保的特点,可完全达到食品级的要求。液态硅胶具有优异的抗撕裂程度、回弹性、抗变黄性、热稳定性和耐热抗老化性等。主要用于婴幼儿用品、医疗用品及电子产品(按键)。现有的液态硅胶加工设备由于结构比较复杂,在射料的过程中,物料需要通过主流道、分流道和浇口,再将物料排出,但是由于温度的变化和物料流动的路程较长,导致每生产一模,都需取出流道中的废料,浪费时间与人工,导致设备的实用性较差,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打开循环泵,将水排入至第一冷流板和第二冷流板的内部,对冷流管内的物料进行降温,通过第二循环管水排回至冷水箱的内部,通过液压缸伸展,同时,通过两组气缸收缩,使两组针阀向上运动,通过两组冷嘴,将物料排入至热半模加工装置顶端的两组加工槽内,从而降低设备结构的复杂性,提高设备的实用性的LSR冷胶道。
本实用新型的LSR冷胶道,包括工作台、热半模加工装置、支架、顶板、液压缸、外壳、主射管、冷流管、两组排料管、第一冷流板、第二冷流板、第一三通、两组第一连接管、第二三通、两组第二连接管、冷水箱、循环泵、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两组气缸、两组针阀和两组冷嘴,热半模加工装置的底端与工作台的顶端相连接,并且热半模加工装置的顶端设置有两组加工槽,顶板的底端通过多组支架与工作台的顶端相连接,液压缸的顶端与顶板的底端相连接,液压缸的底端与外壳的顶端相连接,主射管的底端贯穿外壳的顶端与冷流管的顶端相连接,两组排料管的顶端均与冷流管的底端相连接,两组冷嘴的顶端均贯穿外壳的底端分别与两组排料管的底端相连接,第一冷流板和第二冷流板的侧端均与外壳内的侧壁固定连接,并且第一冷流板和第二冷流板的内部均设置有腔室,第一三通的左端与外壳内的左端相连接,两组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三通的顶端和底端相连接,第一三通和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冷流板和第二冷流板的左端相连接,第二三通的右端与外壳内的右端相连接,两组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分别与第二三通的顶端和底端相连接,两组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冷流板和第二冷流板的右端相连接,冷水箱的底端与顶板的顶端相连接,并且冷水箱的顶端设置有进水管,循环泵的右端与冷水箱的左端相连接,并且循环泵的右端设置有吸水管与冷水箱的内部相通,循环泵的左端设置有排水口,第一循环管的一端与循环泵的排水口相连接,第一循环管的另一端与第一三通的左端相连接,第二循环管的一端与第二三通的右端相连接,第二循环管的另一端与冷水箱的右端相连接两组气缸的底端均与外壳的顶端相连接,两组针阀的顶端分别与两组气缸的底端相连接,并且两组针阀的底端分别由两组排料管的顶端伸入至两组冷嘴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LSR冷胶道,还包括多组导柱,多组导柱的顶端均与外壳的底端相连接,并且热半模加工装置的顶端设置有多组导向槽,并且热半模加工装置顶端的导向槽分别与多组导柱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LSR冷胶道,还包括第一隔热板和第二隔热板,第一隔热板的顶端与外壳的底端相连接,第二隔热板的底端与热半模加工装置的顶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LSR冷胶道,还包括两组真空泵,两组真空泵的底端均与工作台的顶端相连接,并且两组真空泵的一端均设置有吸气口分别与热半模加工装置内的两组加工槽相通,两组真空泵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排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LSR冷胶道,还包括操控板,操控板的后端与工作台的前端相连接,并且操控板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操控板内部的控制装置分别与热半模加工装置、循环泵、两组气缸和两组真空泵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LSR冷胶道,还包括滤网,滤网的侧端与循环泵的吸水口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主射管将物料排入至冷流管的内部,之后通过冷水箱的进水管将水排入至冷水箱的内部,通过打开循环泵,由第一循环管,将水排入至第一冷流板和第二冷流板的内部,对冷流管内的物料进行降温,之后通过第二循环管将第一冷流板和第二冷流板内的水排回至冷水箱的内部,之后通过液压缸伸展使外壳向下运动,同时,通过两组气缸收缩,使两组针阀向上运动,通过两组冷嘴,将物料排入至热半模加工装置顶端的两组加工槽内,使热半模加工装置对物料进行硫化处理,从而降低设备结构的复杂性,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正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冷水箱的正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阀针的正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热半模加工装置的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工作台;2、热半模加工装置;3、支架;4、顶板;5、液压缸;6、外壳;7、主射管;8、冷流管;9、排料管;10、第一冷流板;11、第二冷流板;12、第一三通;13、第一连接管;14、第二三通;15、第二连接管;16、冷水箱;17、循环泵;18、第一循环管;19、第二循环管;20、气缸;21、阀针;22、冷嘴;23、导柱;24、第一隔热板;25、第二隔热板;26、真空泵;27、操控板;28、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LSR冷胶道,包括工作台1、热半模加工装置2、支架3、顶板4、液压缸5、外壳6、主射管7、冷流管8、两组排料管9、第一冷流板10、第二冷流板11、第一三通12、两组第一连接管13、第二三通14、两组第二连接管15、冷水箱16、循环泵17、第一循环管18、第二循环管19、两组气缸20、两组针阀21和两组冷嘴22,热半模加工装置2的底端与工作台1的顶端相连接,并且热半模加工装置2的顶端设置有两组加工槽,顶板4的底端通过多组支架3与工作台1的顶端相连接,液压缸5的顶端与顶板4的底端相连接,液压缸5的底端与外壳6的顶端相连接,主射管7的底端贯穿外壳6的顶端与冷流管8的顶端相连接,两组排料管9的顶端均与冷流管8的底端相连接,两组冷嘴22的顶端均贯穿外壳6的底端分别与两组排料管9的底端相连接,第一冷流板10和第二冷流板11的侧端均与外壳6内的侧壁固定连接,并且第一冷流板10和第二冷流板11的内部均设置有腔室,第一三通12的左端与外壳6内的左端相连接,两组第一连接管13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三通12的顶端和底端相连接,第一三通12和第一连接管1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冷流板10和第二冷流板11的左端相连接,第二三通14的右端与外壳6内的右端相连接,两组第二连接管15的一端分别与第二三通14的顶端和底端相连接,两组第二连接管1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冷流板10和第二冷流板11的右端相连接,冷水箱16的底端与顶板4的顶端相连接,并且冷水箱16的顶端设置有进水管,循环泵17的右端与冷水箱16的左端相连接,并且循环泵17的右端设置有吸水管与冷水箱16的内部相通,循环泵17的左端设置有排水口,第一循环管18的一端与循环泵17的排水口相连接,第一循环管18的另一端与第一三通12的左端相连接,第二循环管19的一端与第二三通14的右端相连接,第二循环管19的另一端与冷水箱16的右端相连接两组气缸20的底端均与外壳6的顶端相连接,两组针阀21的顶端分别与两组气缸20的底端相连接,并且两组针阀21的底端分别由两组排料管9的顶端伸入至两组冷嘴22的内部;通过主射管7将物料排入至冷流管8的内部,之后通过冷水箱16的进水管将水排入至冷水箱16的内部,通过打开循环泵17,由第一循环管18,将水排入至第一冷流板10和第二冷流板11的内部,对冷流管8内的物料进行降温,之后通过第二循环管19将第一冷流板10和第二冷流板11内的水排回至冷水箱16的内部,之后通过液压缸5伸展使外壳6向下运动,同时,通过两组气缸20收缩,使两组针阀21向上运动,通过两组冷嘴22,将物料排入至热半模加工装置2顶端的两组加工槽内,使热半模加工装置2对物料进行硫化处理,从而降低设备结构的复杂性,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LSR冷胶道,还包括多组导柱23,多组导柱23的顶端均与外壳6的底端相连接,并且热半模加工装置2的顶端设置有多组导向槽,并且热半模加工装置2顶端的导向槽分别与多组导柱23相对应;外壳6向下运动时,使多组导柱23分别伸入至热半模加工装置2顶端的多组导向槽内,从而提高外壳6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LSR冷胶道,还包括第一隔热板24和第二隔热板25,第一隔热板24的顶端与外壳6的底端相连接,第二隔热板25的底端与热半模加工装置2的顶端相连接;通过设置第一隔热板24和第二隔热板25,减少热半模加工装置2产生的热气进入至外壳6的内部,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LSR冷胶道,还包括两组真空泵26,两组真空泵26的底端均与工作台1的顶端相连接,并且两组真空泵26的一端均设置有吸气口分别与热半模加工装置2内的两组加工槽相通,两组真空泵26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排气口;通过设置两组真空泵26,使设备运行时,将两组加工槽内的空气排出,减少进入至物料内部的气泡,从而提高设备对物料的加工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LSR冷胶道,还包括操控板27,操控板27的后端与工作台1的前端相连接,并且操控板27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操控板27内部的控制装置分别与热半模加工装置2、循环泵17、两组气缸20和两组真空泵26相连接;通过设置操控板27,使热半模加工装置2、循环泵17、两组气缸20和两组真空泵26得到集中控制,从而降低设备的操作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LSR冷胶道,还包括滤网28,滤网28的侧端与循环泵17的吸水口相连接;通过设置滤网28,对循环泵17吸出的水进行过滤,减少入至第一冷流板10和第二冷流板11内水中的杂质,从而降低设备的故障率。
本实用新型的LSR冷胶道,其在工作时,首先通过主射管7将物料排入至冷流管8的内部,之后通过冷水箱16的进水管将水排入至冷水箱16的内部,通过打开循环泵17,由第一循环管18,将水排入至第一冷流板10和第二冷流板11的内部,对冷流管8内的物料进行降温,之后通过第二循环管19将第一冷流板10和第二冷流板11内的水排回至冷水箱16的内部,之后通过液压缸5伸展使外壳6向下运动,同时,通过两组气缸20收缩,使两组针阀21向上运动,通过两组冷嘴22,将物料排入至热半模加工装置2顶端的两组加工槽内,然后通过两组真空泵26使设备运行时,将两组加工槽内的空气排出,减少进入至物料内部的气泡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LSR冷胶道,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LSR冷胶道的循环泵17、两组气缸20和两组真空泵26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LSR冷胶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热半模加工装置(2)、支架(3)、顶板(4)、液压缸(5)、外壳(6)、主射管(7)、冷流管(8)、两组排料管(9)、第一冷流板(10)、第二冷流板(11)、第一三通(12)、两组第一连接管(13)、第二三通(14)、两组第二连接管(15)、冷水箱(16)、循环泵(17)、第一循环管(18)、第二循环管(19)、两组气缸(20)、两组针阀(21)和两组冷嘴(22),热半模加工装置(2)的底端与工作台(1)的顶端相连接,并且热半模加工装置(2)的顶端设置有两组加工槽,顶板(4)的底端通过多组支架(3)与工作台(1)的顶端相连接,液压缸(5)的顶端与顶板(4)的底端相连接,液压缸(5)的底端与外壳(6)的顶端相连接,主射管(7)的底端贯穿外壳(6)的顶端与冷流管(8)的顶端相连接,两组排料管(9)的顶端均与冷流管(8)的底端相连接,两组冷嘴(22)的顶端均贯穿外壳(6)的底端分别与两组排料管(9)的底端相连接,第一冷流板(10)和第二冷流板(11)的侧端均与外壳(6)内的侧壁固定连接,并且第一冷流板(10)和第二冷流板(11)的内部均设置有腔室,第一三通(12)的左端与外壳(6)内的左端相连接,两组第一连接管(13)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三通(12)的顶端和底端相连接,第一三通(12)和第一连接管(1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冷流板(10)和第二冷流板(11)的左端相连接,第二三通(14)的右端与外壳(6)内的右端相连接,两组第二连接管(15)的一端分别与第二三通(14)的顶端和底端相连接,两组第二连接管(1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冷流板(10)和第二冷流板(11)的右端相连接,冷水箱(16)的底端与顶板(4)的顶端相连接,并且冷水箱(16)的顶端设置有进水管,循环泵(17)的右端与冷水箱(16)的左端相连接,并且循环泵(17)的右端设置有吸水管与冷水箱(16)的内部相通,循环泵(17)的左端设置有排水口,第一循环管(18)的一端与循环泵(17)的排水口相连接,第一循环管(18)的另一端与第一三通(12)的左端相连接,第二循环管(19)的一端与第二三通(14)的右端相连接,第二循环管(19)的另一端与冷水箱(16)的右端相连接两组气缸(20)的底端均与外壳(6)的顶端相连接,两组针阀(21)的顶端分别与两组气缸(20)的底端相连接,并且两组针阀(21)的底端分别由两组排料管(9)的顶端伸入至两组冷嘴(22)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SR冷胶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导柱(23),多组导柱(23)的顶端均与外壳(6)的底端相连接,并且热半模加工装置(2)的顶端设置有多组导向槽,并且热半模加工装置(2)顶端的导向槽分别与多组导柱(23)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SR冷胶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隔热板(24)和第二隔热板(25),第一隔热板(24)的顶端与外壳(6)的底端相连接,第二隔热板(25)的底端与热半模加工装置(2)的顶端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SR冷胶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真空泵(26),两组真空泵(26)的底端均与工作台(1)的顶端相连接,并且两组真空泵(26)的一端均设置有吸气口分别与热半模加工装置(2)内的两组加工槽相通,两组真空泵(26)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排气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SR冷胶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控板(27),操控板(27)的后端与工作台(1)的前端相连接,并且操控板(27)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操控板(27)内部的控制装置分别与热半模加工装置(2)、循环泵(17)、两组气缸(20)和两组真空泵(26)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LSR冷胶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网(28),滤网(28)的侧端与循环泵(17)的吸水口相连接。
CN202022833915.4U 2020-12-01 2020-12-01 Lsr冷胶道 Active CN214026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33915.4U CN214026987U (zh) 2020-12-01 2020-12-01 Lsr冷胶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33915.4U CN214026987U (zh) 2020-12-01 2020-12-01 Lsr冷胶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26987U true CN214026987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64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33915.4U Active CN214026987U (zh) 2020-12-01 2020-12-01 Lsr冷胶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269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5269A (zh) * 2021-08-25 2021-11-30 深圳市德仕玛力冷流道科技有限公司 三板式硅橡胶注射冷流道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5269A (zh) * 2021-08-25 2021-11-30 深圳市德仕玛力冷流道科技有限公司 三板式硅橡胶注射冷流道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11186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快速冷却装置
CN214026987U (zh) Lsr冷胶道
CN210758797U (zh) 一种便于取出注塑件的注塑成型设备
CN214562249U (zh) 一种塑胶模具的加热装置
CN208827022U (zh) 一种通用型散热器水室加工模具
CN213472100U (zh) 一种液态硅橡胶的注射装置
CN203046230U (zh) 一种塑料型材负压成型冷却水箱装置
CN208497601U (zh) 一种汽车灯罩用塑料注塑模具
CN215511962U (zh) 一种bmc设备降温加温装置
CN201863342U (zh) 一种土工格栅多工位注塑装置
CN218342760U (zh) Pfa塑料注射成型机
CN212795782U (zh) 一种用于塑料制品生产冷却装置
CN214820631U (zh) 一种可循环冷却的注塑模具
CN207140310U (zh) 一种塑料墙板冷却定型模具
CN217777741U (zh) 一种塑料挤塑型材用冷却装置
CN212737041U (zh) 一种带有加热装置的吸塑机
CN211031053U (zh) 一种产妇口腔支持设备的热塑成型模具
CN217073251U (zh) 一种高分子材料加工用高效注塑模具
CN215039872U (zh) 一种热流道集水块
CN213972175U (zh) 一种具有急速成型的塑料模具
CN218985557U (zh) 一种医用注塑管的注塑模具
CN213675185U (zh) 一种净水机滤液瓶高效成型模具
CN103057097A (zh) 一种塑料型材负压成型冷却水箱装置
CN211054444U (zh) 一种新型立式热压罐
CN22000848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pcm电池盒上盖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