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12813U - 一种熔断式隔离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熔断式隔离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12813U
CN214012813U CN202023167376.1U CN202023167376U CN214012813U CN 214012813 U CN214012813 U CN 214012813U CN 202023167376 U CN202023167376 U CN 202023167376U CN 214012813 U CN214012813 U CN 214012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phase
fuse
contac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673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恒阳
张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673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12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12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12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熔断式隔离开关,涉及电器开关技术领域,包括:操作机构和导电回路,导电回路包括至少一相电路,每相电路包括熔断组件、分别连接于熔断组件两端的第一分合闸组件和第二分合闸组件,操作机构与每相电路的第一分合闸组件和第二分合闸组件驱动连接,用于在操作机构受力动作时,驱动每相电路的第一分合闸组件和第二分合闸组件同时处于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由于第一分合闸组件和第二分合闸组件同时处于同一状态,故,在熔断式隔离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可以分别在熔断组件的两端形成明显的断点,多断点使得熔断式隔离开关在分断时能够具有更加安全可靠的隔离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熔断式隔离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开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熔断式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对于用电安全有了更高的需求。熔断式隔离开关因其分断能力较好,故可以安装于配电线路。同时其也能够接通、承载以及分断正常或非正常电路条件下的电流,对线路及电器设备形成有效的保护。随着对熔断式隔离开关的深入研究,熔断式隔离开关分合闸的技术逐渐成熟了起来。
现有熔断式隔离开关通常在分合闸中,尤其在分闸时,仅能在电路中形成一个断点,导致熔断式隔离开关的分断能力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熔断式隔离开关,以解决现有熔断式隔离开关的分断能力受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熔断式隔离开关,包括:操作机构和导电回路,导电回路包括至少一相电路,每相电路包括熔断组件、分别连接于熔断组件两端的第一分合闸组件和第二分合闸组件,操作机构与每相电路的第一分合闸组件和第二分合闸组件驱动连接,用于在操作机构受力时,驱动每相电路的第一分合闸组件和第二分合闸组件同时处于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
可选的,导电回路还包括与至少一相电路一一对应连接的至少一相接线机构,每相接线机构包括与第一分合闸组件连接的进线机构和与第二分合闸组件连接的出线机构。
可选的,第一分合闸组件包括第一动触头和连接于熔断组件一端的第一静触头,第二分合闸组件包括第二动触头和连接于熔断组件另一端的第二静触头;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分别与操作机构连接;第一分合闸组件还包括与第一动触头连接的进线动触头和与进线机构连接的进线静触头,第二分合闸组件还包括与第二动触头连接的出线动触头和与出线机构连接的出线静触头。
可选的,当导电回路包括三相接线机构时,三相接线机构中的出线机构的接线端于熔断式隔离开关的同侧呈阶梯状设置。
可选的,三相接线机构包括三相出线机构,三相出线机构包括第一相出线导电板、第二相出线导电板和第三相出线导电板,第一相出线导电板和第二相出线导电板分别位于第三相出线导电板两侧,且第一相出线导电板和第二相出线导电板的板面相对。
可选的,第一分合闸组件和第二分合闸组件联动连接。
可选的,操作机构和导电回路中的至少一相电路同排设置。
可选的,熔断组件包括熔断体和分别连接于熔断体两端的第一插刀和第二插刀;第一插刀与第一分合闸组件连接,第二插刀与第二分合闸组件连接。
可选的,熔断式隔离开关还包括母线壳体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接触子壳体和第二接触子壳体;在第一接触子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在第二接触子壳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开口相反的第二凹槽,在母线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分别对应插接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以使第一接触子壳体与第二接触子壳体围合形成接触壳体,第一分合闸组件和第二分合闸组件设置于接触壳体内,接线机构设置于母线壳体内。
可选的,熔断式隔离开关还包括锁紧件和用于容置熔断组件的熔断壳体,在第一接触子壳体上设置有第三凹槽,在第二接触子壳体上设置有第四凹槽,熔断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熔断子壳体和第二熔断子壳体,第一熔断子壳体通过锁紧件与第二熔断子壳体连接,第一熔断子壳体和第二熔断子壳体分别对应插接于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以连接熔断壳体和接触壳体。
可选的,操作机构包括联动组件、驱动件以及连接于联动组件上的弹性件,驱动件与第一分合闸组件和第二分合闸组件驱动连接,驱动件设有导向槽,联动件用于受力时在导向槽内自第一工作位运动至第二工作位以驱动弹性件储能;弹性件用于在释能时驱动联动组件在导向槽内自第二工作位运动至第三工作位以带动驱动件使每相电路的第一分合闸组件和第二分合闸组件同时处于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
可选的,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弹性件套设于第二联动件上,第二联动件设有滑槽,第一联动件靠近第二联动件的一端位于导向槽内且滑动设置于滑槽,用于在第一联动件受力时,第一联动件的一端在滑槽内沿第一方向运动以驱动弹性件储能;在弹性件释能时,驱动第一联动件的一端在滑槽内沿第二方向运动以带动驱动件;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可选的,操作机构还包括手柄,手柄包括本体和设于本体内的驱动槽,本体与第一联动件远离弹性件的一端连接,第一联动件靠近手柄的一端设有凸起,凸起伸入驱动槽内;驱动手柄转动,驱动槽的槽壁作用于凸起,以使第一联动件靠近导向槽的一端在导向槽内运动以带动第一联动件自第一工作位运动至第二工作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熔断式隔离开关,包括:操作机构和导电回路,导电回路包括至少一相电路,每相电路包括熔断组件、分别连接于熔断组件两端的第一分合闸组件和第二分合闸组件,操作机构与每相电路的第一分合闸组件和第二分合闸组件驱动连接,用于在操作机构受力时,驱动每相电路的第一分合闸组件和第二分合闸组件同时处于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由于第一分合闸组件和第二分合闸组件同时处于同一状态,故,在熔断式隔离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可以分别在熔断组件的两端形成明显的断点,进而提高熔断式隔离开关的分断能力,使其不仅能够运载和分断低电流电路,同时,也能够配合熔断组件对高电流电路进行可靠的运载和分断,多断点使得熔断式隔离开关在分断时能够具有更加安全可靠的隔离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熔断式隔离开关处于分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熔断式隔离开关处于合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熔断式隔离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熔断式隔离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熔断式隔离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熔断式隔离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7为图6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熔断式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熔断式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熔断式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标:01-操作机构;02-导电回路;110-第一联动件;111-凸起;120-第二联动件;121-滑槽;130-弹性件;140-驱动件;141-导向槽;142-第一工作位;143-第二工作位;144-第三工作位;150-手柄;151-驱动槽;152-第一运动位;153-第二运动位;154-第三运动位;200-熔断组件;210-熔断体;220-第一插刀;230-第二插刀;300-第一分合闸组件;310-第一静触头;320-第一动触头;330-进线静触头;340-进线动触头;400-第二分合闸组件;410-第二静触头;420-第二动触头;430-出线静触头;440-出线动触头;510-第一相进线导电板;520-第一相出线导电板;521-第一相出线导电板的接线端;530-第二相进线导电板;540-第二相出线导电板;541-第二相出线导电板的接线端;550-第三相进线导电板;560-第三相出线导电板;561-第三相出线导电板的接线端;600-连杆;710-接触壳体;711-第一接触子壳体;712-第二接触子壳体;713-第一凹槽;714-第二凹槽;715-第三凹槽;716-第四凹槽;720-母线壳体;721-第一插接部;722-第二插接部;731-第一熔断子壳体;732-第二熔断子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结合后的实施例依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熔断式隔离开关,包括:操作机构01和导电回路02,导电回路02包括至少一相电路,每相电路包括熔断组件200、分别连接于熔断组件200两端的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操作机构01与每相电路的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驱动连接,用于在操作机构01受力时,驱动每相电路的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同时处于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
示例的,如图1所示,熔断式隔离开关可以包括操作机构01和导电回路02,导电回路02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至少一相电路,例如一相电路、三相电路、四相电路等等。其中,每相电路都可以包括有熔断组件200、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则可以分别连接设置于熔断组件200两端,在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均处于导通状态时,可以形成从第一分合闸组件300经熔断组件200至第二分合闸组件400的导通电路。为了实现熔断式隔离开关的导通或断开,可以使得每相电路中的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分别与操作机构01进行驱动连接,即可以通过操作机构01的动作驱动每相电路中的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运动使其同时处于导通状态或者断开状态以使得熔断式隔离开关保持在导通或者断开状态。由于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同时处于同一状态,故,在熔断式隔离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可以分别在熔断组件200的两端形成明显的断点,进而提高熔断式隔离开关的分断能力,使其不仅能够运载和分断低电压电路,同时,也能够配合熔断组件200对高电压电路进行可靠的运载和分断,多断点使得熔断式隔离开关在分断时能够具有更加安全可靠的隔离功能。
为便于理解,以下将示意性的以三相电路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当导电回路02包括三相电路时,其中,三相电路中的每相电路均包括熔断组件200、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即三相电路对应具备三套互不电连的熔断组件200、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每一相电路中的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为便于描述,以下将以分合闸机构表示每相电路中的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都分别与操作机构01进行连接,例如:每一相电路中的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可以是分别单独和操作机构01连接,也可以是两者先连接后再和操作机构01连接(例如图1所示);三相电路中的三个分合闸机构可以是分别单独和操作机构01连接,也可以是三者先连接后再和操作机构01连接(例如图2所示)。结合图1和图2所示,当熔断式隔离开关需要合闸时,操作机构01带动与其相连的三个分合闸机构运动,使得三个分合闸机构同时处于导通状态,此时,每一个分合闸机构中的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均处于导通状态(如图2所示)。当熔断式隔离开关需要分闸时,操作机构01带动与其相连的三个分合闸机构运动,使得三个分合闸机构同时处于断开状态(如图1所示),此时,每一个分合闸机构中的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均处于断开状态。在整个熔断式隔离开关中对应形成十二处断点(每相电路4个断点)。
当导电回路02包括两相以上的电路时,至少可以在相邻两个电路之间设置有电气隔离件,也可以是设置有壳体,如图6所示,在壳体内分别对应设置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容纳腔,每个容纳腔内可以容置有一相电路。此外,还可以将每一个容纳腔进一步划分为两个独立的子腔,其中一个子腔用于容置熔断组件200,另一个子腔用于容置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
可选的,导电回路02还包括与至少一相电路一一对应连接的至少一相接线机构,每相接线机构包括与第一分合闸组件300连接的进线机构和与第二分合闸组件400连接的出线机构。
示例的,结合图1和图2所示,导电回路02还可以包括有接线机构,以便于使得熔断式隔离开关能够对应接入负载电路中。接线机构的数量可以根据相电路的数量合理设置,例如可以是每相电路对应设置一个接线机构,每个接线机构都可以包括有进线机构和出线机构,其中,进线机构和第一分合闸组件300连接,出线机构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连接,如此,使得每相电路能够形成进线机构、第一分合闸组件300、熔断组件200、第二分合闸组件400至出线机构的导电通道。进线机构和出线机构的设置,使得熔断式隔离开关可以方便快捷的接入负载回路中,提高熔断式隔离开关安装使用时的便利性。
进线机构可以包括有进母线(可以是下述实施例中的进线导电板)和接线板,进母线的一端和第一分合闸组件300连接、另一端和接线板连接。出线机构可以包括有运载母线(可以是下述实施例中的出线导电板)和接线端,将运载母线的一端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连接、另一端和接线端连接。在熔断式隔离开关设置有壳体时,为了对电路形成良好的电气隔离,同时使得熔断式隔离开关方便接线,还可以将接线板和接线端均设置在壳体外部,即,将两者和内部的零部件进行隔离,中间通过上述的进母线和运载母线进行连接。
可选的,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包括第一动触头320和连接于熔断组件200一端的第一静触头310,第二分合闸组件400包括第二动触头420和连接于熔断组件200另一端的第二静触头410;第一动触头320和第二动触头420分别与操作机构01连接;当导电回路02还包括接线机构时,第一分合闸组件300还包括与第一动触头320连接的进线动触头340和与进线机构连接的进线静触头330,第二分合闸组件400还包括与第二动触头420连接的出线动触头440和与出线机构连接的出线静触头430。
示例的,如图3所示,其中的一种实施例是: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包括第一动触头320和第一静触头310,第二分合闸组件400包括第二动触头420和第二静触头410,第一静触头310和第二静触头410分别连接设置于熔断组件200的两端,第一动触头320和第一静触头310对应,第二动触头420和第二静触头410对应,此处的对应指第一动触头320能够在操作机构01的驱动下实现与第一静触头310的导通或断开(第二动触头420同理),第一动触头320和第二动触头420分别与操作机构01连接。如此,通过操作机构01带动第一动触头320和第二动触头420的运动,能够使得第一动触头320和第二动触头420在断开状态下,分别形成断点,进而有效的提高熔断式隔离开关的分断能力。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结合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分合闸组件300还可以包括进线动触头340和进线静触头330,第二分合闸组件400还可以包括出线动触头440和出线静触头430,其中,进线静触头330可以和进线机构连接,出线静触头430和出线机构连接,同时,进线动触头340和进线静触头330对应,出线动触头440则和出线静触头430对应,此处的对应指进线动触头340能够在操作机构01的驱动下实现与进线静触头330的导通或断开(出线动触头440同理),进线动触头340和出线动触头440分别与操作机构01连接,同时,进线动触头340和第一动触头320连接,出线动触头440和第二动触头420连接,形成进线机构、进线静触头330、进线动触头340、第一动触头320、第一静触头310、熔断组件200、第二静触头410、第二动触头420、出线动触头440、出线静触头430至出线机构的导电回路02。如此,通过操作机构01分别带动第一动触头320、第二动触头420、进线动触头340和出线动触头440运动,能够使得第一动触头320、第二动触头420、进线动触头340和出线动触头440在断开状态下,分别形成断点,即一相电路中包含四个断点,进一步的提高熔断式隔离开关的分断能力。
可选的,当导电回路02包括三相接线机构时,三相接线机构中的出线机构的接线端于熔断式隔离开关的同侧呈阶梯状设置。
示例的,结合图1至图3所示,导电回路02可以包括三相接线机构,对应的也同时具有三相电路,三相接线机构中的三个出线机构的接线端可以设置在熔断式隔离开关的同一侧,例如远离操作机构01的一侧,三个接线端可以依次呈阶梯形状设置。如此,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接线时的便利性,还可以进一步的使得多相电路在接线端处能够具有更好的隔离效果,提高熔断式隔离开关的稳定性。
可选的,三相接线机构包括三相出线机构,三相出线机构包括与第一相的第二分合闸组件400连接的第一相出线导电板520、与第二相的第二分合闸组件400连接的第二相出线导电板540和与第三相的第二分合闸组件400连接的第三相出线导电板560,第一相出线导电板520和第二相出线导电板540分别位于第三相出线导电板560两侧,且第一相出线导电板520和第二相出线导电板540的板面相对。三相进线机构包括与第一相的第一分合闸组件300连接的第一相进线导电板510、与第二相的第一分合闸组件300连接的第二相进线导电板530和与第三相的第一分合闸组件300连接的第三相进线导电板550。
示例的,如图3所示,位于中间的第三相出线导电板560采用平铺的布设形式,位于第三相出线导电板560两侧的第一相出线导电板520和第二相出线导电板540则采用侧立的布设形式,即位于第三相出线导电板560两侧的第一相出线导电板520和第二相出线导电板540的板面相对,如此,可以进一步的降低熔断式隔离开关的厚度,从而降低其整体体积。
此外,如图4所示,第一相出线导电板的接线端521和第二相出线导电板的接线端541朝向第三相出线导电板的接线端561弯折,从而使得第一相出线导电板的接线端521、第二相出线导电板的接线端541和第三相出线导电板的接线端561位于同一平面内,如图4所示,从俯视视角可以看出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从而进一步的降低熔断式隔离开关的厚度。
可选的,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联动连接。
示例的,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之间可以进行连接,实现联动。例如设置有连接件(图1中的连杆600),将第一分合闸组件300中的第一动触头32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中的第二动触头420设置于连杆600上,然后将连杆600和操作机构01进行连接(可以是可拆卸的方式),操作机构01通过驱动连杆600实现同时带动第一动触头320和第二动触头420进行运动,进而使得两者能够同时处于导通或断开状态。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将进线动触头340和出线动触头440分别也设置于连接件上,且保持进线动触头340和第一动触头320的导电连接,出线动触头440和第二动触头420的导电连接,如此,可以使得操作机构01带动连接件实现同时带动第一动触头320、第二动触头420、进线动触头340和出线动触头440处于导通或断开状态。连接件可以采用绝缘材料制作,以避免多相电路之间的干扰。此外,相邻相电路中的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都可以同时连接设置于连接件上,使得操作机构01可以仅通过作用连接件实现对多相电路的导通和断开的控制。
例如图1所示,设置有三相电路,每一相均包含第一动触头320和第一静触头310、第二动触头420和第二静触头410、进线动触头340和进线静触头330以及出线动触头440和出线静触头430。可以将每一相中的第一动触头320、第二动触头420、进线动触头340和出线动触头440均设置于连杆600上,按照导通方向,可以将进线动触头340和第一动触头320分别设置于连杆600两侧,将第二动触头420和出线动触头440也设置于连杆600的两侧,且上述两处设置动触头的位置可以是分别位于熔断体210的两侧。由于是操作机构01通过连杆600统一带动各动触头的运动,因此,各动触头的运动位移一致,即联动连接,如此保证在操作操作机构01实现分合闸时,可以可靠的保证每相电路中的导通或断开状态一致。当需要合闸时,在外力作用下操作机构01进行合闸运动,继而带动连杆600沿第三方向(如图1中,沿从右至左的方向)直线运动,从而使得连杆600上设置的每相电路中的各动触头均朝向靠近各自对应的静触头的方向运动,当连杆600运动到位时,各动触头与各自对应的静触头接触到位,实现可靠合闸。当需要分闸时,在外力作用下操作机构01进行分闸运动,继而带动连杆600沿第四方向(如图2所示,沿从左至右的方向)直线运动,从而使得连杆600上设置的每相电路中的各动触头均朝向远离各自对应的静触头的方向运动,当连杆600运动到位时,各动触头与各自对应的静触头分离到位,实现可靠分闸。其中,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相反。
可选的,操作机构01和导电回路02中的至少一相电路同排设置。
示例的,结合图1至图6所示,操作机构01可以和导电回路02同排或并排设置,例如,当导电回路02包括两相电路时,操作机构01和两相电路同排设置,两相电路自己也同排设置;当导电回路02包括三相电路时,操作机构01和每一相电路均同排设置形成条形熔断式隔离开关,例如操作机构01位于最左侧,三相电路均呈同一排位于其右侧,该种形式具有结构布局紧凑合理,集成度较高的特点,便于用户的使用。
可选的,熔断组件200包括熔断体210和分别连接于熔断体210两端的第一插刀220和第二插刀230;第一插刀220与第一分合闸组件300连接,第二插刀230与第二分合闸组件400连接。
示例的,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分合闸机构的稳定设置,同时,便于熔断体210的更换,熔断体210和分合闸机构的连接形式可以通过插刀进行连接,例如,在熔断体2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插刀220和第二插刀230,其中,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一插刀220连接,第二分合闸组件400和第二插刀230连接,熔断体210的两端与第一插刀220和第二插刀230的连接形式可以是可拆卸的形式,例如插拔式,即第一插刀220和第二插刀230各具有插槽,熔断体210的两端分别以插入插槽的形式和其进行稳定的连接。
可选的,熔断式隔离开关还包括母线壳体720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接触子壳体711和第二接触子壳体712;在第一接触子壳体71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713,在第二接触子壳体712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713开口相反的第二凹槽714,在母线壳体720上设置有第一插接部721和第二插接部722,第一插接部721和第二插接部722分别对应插接于第一凹槽713和第二凹槽714以使第一接触子壳体711与第二接触子壳体712围合形成接触壳体710,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设置于接触壳体710内,接线机构设置于母线壳体720内。
示例的,如图5所示,第一接触子壳体711和第二接触子壳体712相对设置且拼接,通过将母线壳体720上的第一插接部721和第二插接部722插接于第一凹槽713和第二凹槽714从而对第一接触子壳体711和第二接触子壳体712分别形成使两者相互靠近的作用力,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加固第一接触子壳体711和第二接触子壳体712围合形成的接触壳体710的整体度。同时,也完成了接触壳体710和母线壳体720的连接,插接的形式使得两者的连接更加便利。
第一凹槽713和第二凹槽714可以形成燕尾槽,从而进一步的提高连接的强度,同时,还可以通过燕尾槽容置部分接线端子,提高结构的紧凑性。
可选的,熔断式隔离开关还包括锁紧件和用于容置熔断组件200的熔断壳体,在第一接触子壳体711上设置有第三凹槽715,在第二接触子壳体712上设置有第四凹槽716,熔断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熔断子壳体731和第二熔断子壳体732,第一熔断子壳体731通过锁紧件与第二熔断子壳体732连接,第一熔断子壳体731和第二熔断子壳体732分别对应插接于第三凹槽715和第四凹槽716以连接熔断壳体和接触壳体710。
示例的,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三凹槽715可以包括延伸方向相交的两类子凹槽,图7中,两类子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相交,对应的,可以使得第一熔断子壳体731和/或第二熔断子壳体732上设置与上述两类凹槽对应的插接部,通过将插接部对应插接于两类凹槽内(形成两个方向的限位,连接更加稳定),完成初步固定,第四凹槽716可以参照第三凹槽715设置。此时,将锁紧件例如螺钉、螺栓等锁紧连接第一熔断子壳体731和第二熔断子壳体732,从而可以实现熔断壳体和接触壳体710的稳定连接,同时,还可以通过熔断壳体进一步的加固接触壳体710。为了提高布局的合理性,还可以将母线壳体720设置于接触壳体710的一侧,将熔断壳体设置于接触壳体710的另一侧。采用上述的壳体连接方式加工成型方便,合格率高。
可选的,操作机构01包括联动组件、驱动件140以及连接于联动组件上的弹性件130,驱动件140与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驱动连接,驱动件140设有导向槽141,联动件用于受力时在导向槽141内自第一工作位142运动至第二工作位143以驱动弹性件130储能;弹性件130用于在释能时驱动联动组件在导向槽141内自第二工作位143运动至第三工作位144以带动驱动件140使每相电路的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同时处于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
示例的,结合图8、图9和图10所示,当操作机构01初始位置为合闸位置时,第一工作位142即指联动件在导向槽141内的部分在初始状态时在导向槽141内所处的工作位(此时弹性件130不受联动件的作用力,且动触头作用于静触头,熔断式隔离开关合闸)。第二工作位143指弹性件130受压储能完成时所处的工作位。第三工作位144指动触头脱离静触头,熔断式隔离开关处于分闸位置时,联动件在导向槽141内的部分在导向槽141内所处的工作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熔断式隔离开关从合闸到分闸时,可以具有三个工作位,对应的,熔断式隔离开关从分闸到合闸时,也可以通过上述的三个工作位实现,对应的在从合闸到分闸过程中的第一工作位142可以作为从分闸到合闸过程中的第三工作位144,在从合闸到分闸过程中的第三工作位144可以作为从分闸到合闸过程中的第一工作位142。也就是说,当处于第一工作位142和第三工作位144时,仅为相对位置。不应当被视为对第一工作位142和第三工作位144的限定。为便于描述与理解,下文将以操作机构01的初始位置为合闸位置为例进行对应举例说明。
当需要使得熔断式隔离开关分闸时,则联动件位于导向槽141内的部分在导向槽141正向运动,作用件自第一工作位142朝向第二工作位143运动,此时弹性件130会受压储能;作用件运动至第二工作位143,此时弹性件130储能完成;弹性件130释能,联动件可以自第二工作位143朝向第三工作位144运动,此时联动件在弹性件130的驱动作用下受力加速,进而联动件在导向槽141内的部分可以加速推动驱动件140正向运动,从而使得驱动件140快速运动以使得每相电路中的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同时处于断开状态。
同理,当需要使得熔断式隔离开关合闸时,则驱动联动件使得联动件在导向槽141内的部分反向运动,联动件自第一工作位142(分闸过程中的第三工作位144)朝向第二工作位143运动,此时弹性件130会受压储能;联动件运动至第二工作位143,此时弹性件130储能完成;弹性件130释能,联动件可以自第二工作位143朝向第三工作位144(分闸过程中的第一工作位142)运动,此时联动件在弹性件130的驱动作用下受力加速,进而加速作用推动驱动件140反向运动,从而使得驱动件140快速运动以推动动触头靠近静触头,以实现合闸。如此一来,操作机构01便可以实现先通过弹性件130储能,后通过弹性件130储能释放实现动触头和静触头的分闸或者合闸。
在上述熔断式隔离开关的分合闸运动中,均包含了弹性件130的储能阶段和其释能阶段,弹性件130的储能可以通过外力施加于联动件或后续实施例中与联动件连接的手柄150上来完成,利用弹性件130的释能,可以实现带动驱动件140高速运动,进而体现在通过驱动件140高速运动带动每相电路中的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高速完成分合闸的状态切换,以此提高熔断式隔离开关的分合闸能力,避免因人工作用力速度较缓慢导致熔断式隔离开关分合闸性能不理想的问题。
在联动件带动弹性件130储能的过程中,即联动件位于导向槽141内的部分从第一工作位142运动至第二工作位143的过程中,该阶段一般可以通过外力施加联动件实现,为了避免在此过程中,联动件位于导向槽141内的部分带动驱动件140运动,还可以使得联动件位于导向槽141内的部分从第一工作位142向第二工作位143运动时,仅在导向槽141内部中空的区域运动,如此,可以避免联动件位于导向槽141内的部分因与导向槽141槽壁接触进而带动整个驱动件140发生运动,对后续的熔断式隔离开关的分合闸造成影响。
可选的,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联动件110和第二联动件120,弹性件130套设于第二联动件120上,第二联动件120设有滑槽121,第一联动件110靠近第二联动件120的一端位于导向槽141内且滑动设置于滑槽121,用于在第一联动件110受力时,第一联动件110的一端在滑槽121内沿第一方向运动以驱动弹性件130储能;在弹性件130释能时,驱动第一联动件110的一端在滑槽121内沿第二方向运动以带动驱动件140;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示例的,第二联动件120上设置的滑槽121是用于供第一联动件110上位于第二联动件120滑槽121内的部分(以下称为作用件)在内滑动的,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联动件110为主动件,第二联动件120为从动件,即第二联动件120的运动是通过第一联动件110带动的。这样,当作用件在导向槽141内滑动时,作用件同样可以在第二联动件120的滑槽121内滑动。弹性件130套设于第二联动件120上,用于在作用件的作用下驱动弹性件130压缩储能。如图8和图9所示,作用件在第一工作位142向第二工作位143运动时,作用件在滑槽121内向下运动(第一方向),从而完成对弹性件130的压缩。如图9和图10所示,作用件在由第二工作位143向第三工作位144运动时,在弹性件130的作用下,作用件在滑槽121内向上运动(第二方向)。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槽141可以为梯形槽,操作机构01处于第二工作位143,作用件抵持于梯形槽的其中一个倾斜壁上(对应至图9中,则为梯形槽的右侧壁)。这样,弹性件130在受压储能完成时,则正好是作用件抵持于梯形槽的倾斜壁上,如此一来,当弹性件130进行储能释放时,则在弹性件130的作用下,可以增大作用件推动驱动件140运动的行程,从而使得驱动件140带动每相电路中的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实现更大的运动行程,进而保障有效分闸。当然,当操作机构01处于第二工作位143时,作用件距离梯形槽的倾斜壁还可以具有微小间隙。或者,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上述导向槽141也可以是方形槽。应理解,无论是方形槽或者是梯形槽,都应当避免在弹性件130储能过程中对熔断式隔离开关分闸或者合闸造成干涉。
可选的,操作机构01还包括手柄150,手柄150包括本体和设于本体内的驱动槽151,本体与第一联动件110远离弹性件130的一端连接,第一联动件110靠近手柄150的一端设有凸起111,凸起111伸入驱动槽151内;驱动手柄150转动,驱动槽151的槽壁作用于凸起111,以使第一联动件110靠近导向槽141的一端在导向槽141内运动以带动第一联动件110自第一工作位142运动至第二工作位143。
示例的,请参照图8,手柄150包括本体和设于本体内的驱动槽151,第一联动件110靠近手柄150的一端设有凸起111,凸起111伸入至驱动槽151内;驱动手柄150转动,驱动槽151的槽壁作用于凸起111,以使第一联动件110靠近导向槽141的一端在导向槽141内运动。
例如,请参见图8至图10,当操作机构01处于合闸状态时,此时凸起111和驱动槽151的第一槽壁抵接(此时凸起111运动至第一运动位152,处于第一运动位152时凸起111抵接于第一槽壁的底端),请参见图8,此时弹性件130不被联动件压缩;当需要驱动作用件在导向槽141内运动时,以使弹性件130受压储能时,则驱动槽151的第一槽壁驱动凸起111自第一槽壁的一端运动至第一槽壁的另一端(即凸起111运动至第二运动位153,处于第二运动位153时凸起111抵接于第一槽壁的顶端),请参见图9,此时弹性件130受压储能完成;这时,若弹性件130释能,则凸起111在弹性件130的作用力下在驱动槽151内走空行程,自第一槽壁运动至驱动壁的第二槽壁(即凸起111运动至第三运动位154,处于第三运动位154时凸起111抵接于第二槽壁的底端),请参见图10,此时弹性件130释能结束,凸起111位于第二槽壁靠近第一槽壁的一端。每相电路中的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均处于断开状态。凸起111在弹性件130释能时在驱动槽151内走空行程,即走驱动槽151内的中空区域,可以有效避免因手柄150对熔断式隔离开关的分合闸运动造成干涉。
若需要合闸,则驱动手柄150反向转动(即与驱动操作机构01分闸时的转向相反),从而可以驱动凸起111自第二槽壁的底端运动至第二槽壁的顶端(此时凸起111自分闸过程中的第三运动位154回转至第二运动位153),如图9所示,此时弹性件130进行压缩储能;弹性件130释能时,则在弹性件130的作用下使得凸起111在驱动槽151内走空行程(此时凸起111自分闸过程中的第二运动位153回转至第一运动位152),且凸起111自第二槽壁的顶端运动至第一槽壁底端,此时弹性件130释能完成,每相电路中的第一分合闸组件300和第二分合闸组件400均处于导通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该驱动槽151的形状可参见图8所示,应理解,上述驱动槽151的形状、导向槽141的形状、作用件的运动路径以及驱动件140的运动路径的设置应当是相互适配的。驱动槽151可以为梯形槽。当然,该驱动槽151也可以为三角形槽,如图8所示。其中,当驱动槽151为三角形槽时,凸起111位于驱动槽151的第一运动位152和第三运动位154可以是同一位置。另外,前述涉及到的底端和顶端均是以图8或者图9至10所示的方位为例进行的描述,不应当看作是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熔断式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机构和导电回路,所述导电回路包括至少一相电路,每相电路包括熔断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熔断组件两端的第一分合闸组件和第二分合闸组件,所述操作机构与每相电路的所述第一分合闸组件和所述第二分合闸组件驱动连接,用于在所述操作机构受力时,驱动每相电路的所述第一分合闸组件和所述第二分合闸组件同时处于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断式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回路还包括与所述至少一相电路一一对应连接的至少一相接线机构,每相接线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分合闸组件连接的进线机构和与所述第二分合闸组件连接的出线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断式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合闸组件包括第一动触头和连接于所述熔断组件一端的第一静触头,所述第二分合闸组件包括第二动触头和连接于所述熔断组件另一端的第二静触头;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分别与所述操作机构连接;
所述第一分合闸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动触头连接的进线动触头和与所述进线机构连接的进线静触头,所述第二分合闸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动触头连接的出线动触头和与所述出线机构连接的出线静触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断式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电回路包括三相接线机构时,所述三相接线机构中的出线机构的接线端于所述熔断式隔离开关的同侧呈阶梯状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熔断式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接线机构包括三相出线机构,所述三相出线机构包括第一相出线导电板、第二相出线导电板和第三相出线导电板,所述第一相出线导电板和所述第二相出线导电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三相出线导电板两侧,且所述第一相出线导电板和所述第二相出线导电板的板面相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断式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合闸组件和所述第二分合闸组件联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断式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和所述导电回路中的至少一相电路同排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断式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组件包括熔断体和分别连接于所述熔断体两端的第一插刀和第二插刀;所述第一插刀与所述第一分合闸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插刀与所述第二分合闸组件连接。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断式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母线壳体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接触子壳体和第二接触子壳体;在所述第一接触子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二接触子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开口相反的第二凹槽,在所述母线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分别对应插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以使所述第一接触子壳体与所述第二接触子壳体围合形成接触壳体,所述第一分合闸组件和所述第二分合闸组件设置于所述接触壳体内,所述接线机构设置于所述母线壳体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熔断式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件和用于容置所述熔断组件的熔断壳体,在所述第一接触子壳体上设置有第三凹槽,在所述第二接触子壳体上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熔断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熔断子壳体和第二熔断子壳体,所述第一熔断子壳体通过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第二熔断子壳体连接,所述第一熔断子壳体和所述第二熔断子壳体分别对应插接于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以连接所述熔断壳体和所述接触壳体。
CN202023167376.1U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熔断式隔离开关 Active CN214012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67376.1U CN214012813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熔断式隔离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67376.1U CN214012813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熔断式隔离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12813U true CN214012813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90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67376.1U Active CN214012813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熔断式隔离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128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529353T3 (es) Interruptor eléctrico y equipo eléctrico relacionado
CN104733264A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US10665413B2 (en) Fusible switch disconnect device for DC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CN103187201B (zh) 具有互锁装置的真空断路器
EP3594986B1 (en) Switching mechanism of circuit breaker
CN214012813U (zh) 一种熔断式隔离开关
CN112563068A (zh) 一种熔断式隔离开关
CN212365886U (zh) 一种接线端子和断路器
CN102891045A (zh) 电气开关装置及其辅助脱扣机构
CN212136379U (zh) 一种双机构双手柄一体式漏电断路器
CN213936096U (zh) 一种断路器
CN203398059U (zh) 小型断路器
UA122156C2 (uk) Автоматичний вимикач
CN219553558U (zh) 一种断路器双断点机构及断路器
US6469601B1 (en) Under-voltage tripping device with early-operation auxiliary switch for circuit breaker
KR100591569B1 (ko) 회로 차단기
CN204424190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CN216120153U (zh) 一种手柄可旋转的断路器结构
CN216902575U (zh) 一种操作机构及旋转式隔离开关
CN219958856U (zh) 一种隔离开关
CN209880509U (zh) 一种具有快速推入连接及防带电热插拨机构的断路器
CN215417983U (zh) 一种模块化的隔离开关熔断器组
CN219677187U (zh) 一种断路器双断点结构及断路器
CN216054536U (zh) 断路器
CN216902747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9

Address after: No. 2000, Shenjiang South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315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Ltd.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chnologies Ltd

Address before: No. 2000, Shenjiang South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315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