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07613U - 一种泵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泵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07613U
CN214007613U CN202023344762.3U CN202023344762U CN214007613U CN 214007613 U CN214007613 U CN 214007613U CN 202023344762 U CN202023344762 U CN 202023344762U CN 214007613 U CN214007613 U CN 214007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water
pump
installation cavity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4476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利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b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b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b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b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4476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07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07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076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泵筒,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水泵工作效率不高、工作不稳定的问题。本泵筒包括包括筒体,筒体的一端开设进水口,一侧开设出水口,另一端开口且周向边缘处翻折形成用于与导叶连接的挡沿,筒体内具有缓冲腔与用于安装叶轮组的安装腔,缓冲腔位于进水口与安装腔之间且缓冲腔内径大于进水口、小于安装腔,筒体的缓冲腔与安装腔之间形成供叶轮组抵靠的抵靠面,且叶轮组的外壁与缓冲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流道。本泵筒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提高水泵的工作效率与工作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泵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泵筒。
背景技术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
水泵一般包括电机、转轴、叶轮组、导叶以及泵筒等部件,转轴与叶轮安装在泵筒内,泵筒上开设进水口与出水口,且泵筒一端安装电机以及导叶,通过电机带动转轴、叶轮组,使水泵通过进水口向内吸水,通过导叶增压后由出水口排出。
现有技术中,水泵在处于停滞状态时,由于大气压强以及重力的作用,叶轮组内会存在一定量的空气,在水泵启动时,水流被吸入叶轮组内,通过叶轮组的作用产生离心力,并以一定的流速流向导叶内,但滞留在叶轮组内的空气由于自身重量过小,其随叶轮组运动产生的离心力远不足使自身脱离叶轮组,从而长时间滞留在叶轮组内,导致叶轮组内大量空间被占用,水泵的工作效率降低;此外,水泵工作时,水由进水口进入时会以较大的冲击力作用在叶轮组上,导致叶轮组发生工作不平稳的故障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泵筒,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水泵运行平稳且如何保证水泵工作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泵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开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筒体内具有用于安装叶轮组的安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与进水口之间具有缓冲腔,所述安装腔的内径大于缓冲腔的内径,所述缓冲腔的内径大于进水口的内径。
泵筒包括用于装载叶轮组、导叶、转轴以及电机等部件的筒体,筒体上开设进水口与出水口,电机工作驱动转轴转动时,转轴带动叶轮组转动使泵筒内产生负压,泵筒由于内部的负压通过进水口向内抽水,被抽入泵筒内的水通过叶轮组的离心作用后由出水口排出,筒体内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用于装设叶轮组,进水口与安装腔之间设置有缓冲腔,缓冲腔的内径小于安装腔且大于进水口,电机进行工作时,进水口向内抽水,水自进水口首先进入缓冲腔,由于缓冲腔的内径大于进水口,流入缓冲腔的水流速降低,并在缓冲腔内与筒体内留存的空气进行混合,使空气与水混合产生水气混合物,其重量大于空气,在水由缓冲腔流入叶轮组的过程中,水气混合物能够随着水一同在叶轮组中运动并产生离心力,水气混合物能够凭借此离心力随着水一同由出水口尽快排出,防止空气长时间滞留在泵筒内占用大量空间,提高了水泵的工作效率;此外,设置在安装腔与进水口之间的缓冲腔还能够对抽入筒体的水进行缓冲,防止水流以较大冲击力冲击在叶轮组上,避免叶轮组长时间受力造成电机轴错位,保证叶轮组转动更加平稳,使水泵工作效率更高。
在上述的泵筒中,所述安装腔和缓冲腔截面均呈圆柱状,所述安装腔与缓冲腔之间具有供叶轮组抵靠的抵靠面,且所述安装腔内壁能够与叶轮组外壁形成供水流动的流道。
安装腔与缓冲腔的截面均呈圆柱状,且叶轮组安装在安装腔内时,安装腔的内壁与叶轮组的外壁之间能够形成流道,水自进水口进入缓冲腔时,由于缓冲腔的截面呈圆柱状,能够有效防止水在缓冲腔内产生紊流,水能够在缓冲腔内与空气进行完全混合,使空气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由缓冲腔内全部排出,保证缓冲腔内能够完全充满水,提高了工作效率,水以及水气混合物在叶轮组内高速转动产生离心力,并由叶轮组甩出并进入到叶轮组与安装腔之间的流道,由于安装腔的截面呈圆柱状,水以及水气混合物在流道内流动时能够减小耗能,以较快的流速由出水口流出,保证水流在筒体内的流速更快,提高了水泵的工作效率,此外叶轮组通过抵靠安装的方式安装在安装腔与缓冲腔之间的抵靠面上,保证水泵出现故障时拆装维修更加方便。
在上述的泵筒中,所述进水口位于筒体的一端与缓冲腔连通,所述出水口位于筒体的一侧与流道连通,所述筒体的另一端周向边缘具有挡沿。
进水口位于筒体的一端与缓冲腔连通,由进水口抽入筒体的水能够首先进入缓冲腔,再由缓冲腔进入位于安装腔内的叶轮组内,防止水流直接冲击叶轮组,造成叶轮运行不稳,出水口位于筒体一侧并与流道连通,水流以及水气混合物在流道内流动时能以较快流速流出出水口,防止水与水气混合物长时间滞留在筒体内流速降低,保证水泵工作效率更高,筒体的另一端周向边缘处具有挡沿,筒体能够通过挡沿与导叶进行连接,使导叶在安装时不需要频繁调整位置,保证导叶安装更加方便。
在上述的泵筒中,所述筒体的外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若干固定用的安装孔。
筒体的外侧壁上一体成型由一个安装座,安装座上开设由若干个安装孔,安装座能够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并拧入地面、墙壁等地方使水泵能够固定。
在上述的泵筒中,所述安装座一侧板面设有若干加强筋。
安装座上设有若干加强筋,加强筋位于安装座一侧板面上能够对安装座结构加强,防止安装座发生断裂,保证筒体安装后更加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泵筒具有以下优点:
一、位于安装腔与进水口之间的缓冲腔能够对由进水口抽入筒体内的水进行缓冲,防止水以较大的冲击力冲击叶轮组,导致叶轮组运行不稳,且流入缓冲腔内的水能够与缓冲腔内的空气充分混合形成重量大于空气的水气混合物,水以及水气混合物进入叶轮组后能够通过叶轮组的作用产生离心力,夹杂着水气混合物的水能够快速流动由出水口流出,保证水泵能够短时间内排出内部滞留的空气,使筒体内部不会滞留空气,从而提高水泵的工作效率。
二、安装腔与缓冲腔截面均呈圆柱状,能够防止水在缓冲腔内产生紊流,提高水与空气的混合效率,安装腔内壁与叶轮组外壁之间形成流道,夹杂着水气混合物的水在流道内快速流动,安装腔截面呈圆柱状能够减少夹杂着水气混合物的水在流道内流动所消耗的能量,夹杂着水气混合物的水以及后续排出的水都能够以一定的流速流出出水口,保证水泵的工作效率更高。
三、进水口位于筒体的一端与缓冲腔连通,保证水流进入筒体时不会直接冲击在叶轮组上,所述出水口位于筒体的一侧与流道连通,减少夹杂着水气混合物的水在流道内流动的时间,保证夹杂着水气混合物的水能够以较快的速度由出水口流出。
四、叶轮组抵靠在安装腔与缓冲腔之间的抵靠面上,保证水泵出现故障时拆装维修更方便,筒体的另一端周向边缘形成挡沿,筒体能够通过挡沿与水泵的导叶进行预安装,使导叶在安装时不需要频繁调整位置,保证导叶安装更加方便。
五、筒体的外侧壁上一体成型由安装座,安装座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筒体能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座固定在墙壁、地面等位置,安装座的一侧板面设有若干根加强筋,加强筋能够保证安装座的结构强度更高,保证税额不能够安装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泵筒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泵筒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泵筒的剖视图。
图4是泵筒内安装叶轮组的剖视图。
图中,1、筒体;1a、进水口;1b、出水口;1c、安装腔;1d、缓冲腔;1e、抵靠面;1f、流道;1g、挡沿;1h、安装座;1h1、安装孔;1h2、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泵筒包括筒体1,筒体1一端设有进水口1a,筒体1的一侧设置出水口1b,筒体1的另一端开口设置且周向边缘翻折形成挡沿1g,筒体1能够通过挡沿1g与导叶的周向边缘处抵靠,两者之间相抵靠后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保证水泵发生故障时拆装更加方便,筒体1的内部具有安装腔1c,安装腔1c用于安装叶轮组,且筒体1的安装腔1c与进水口1a之间形成抵靠面1e,叶轮组位于筒体1内且一端与抵靠面1e抵靠,另一端与导叶的周向周向边缘抵靠,使叶轮组仅通过卡接抵靠的方式安装在筒体1内,水泵发生故障进行维修更加方便省力。
如图1-4所示,安装腔1c与进水口1a之间具有一个缓冲腔1d,且安装腔1c与缓冲腔1d的截面均呈圆柱状,叶轮组安装在安装腔1c内后,其外侧壁与安装腔1c的内侧壁之间能够形成供水流动的流道1f,水泵在进行工作时,水由进水口1a被抽入筒体1内,此时筒体1内滞留由大量的空气,水在进入缓冲腔1d时能与筒体1内的空气进行混合形成水气混合物,水气混合物的重量要大于空气的重量,水以及水气混合物在进入到安装腔1c内的叶轮组时,在叶轮组内运动产生离心力并凭借此离心力使自身在最短的时间内由出水口1b排出筒体1,保证之后筒体1内不会滞留空气进而保证水泵的工作效率更高;此外,当水由进水口1a进入筒体1时,由于缓冲腔1d的内径要大于进水口1a,水流的流速得到一定的缓冲,能够防止水流以较快的流速冲击在叶轮组上,保证叶轮的工作更加稳定,进而使水泵的工作效率更高。
内部呈柱状的缓冲腔1d其表面更加平缓,水由进水口1a进入到缓冲腔1d内时,能够在缓冲腔1d内保持一定的流速,防止水与缓冲腔1d的腔壁撞击造成紊流,保证水在缓冲腔1d内与空气的混合效率更高。
水以及水其混合物自叶轮组流出后,经过导叶的进一步增压后被导叶甩入流道1f内,由于内部呈柱状的安装腔1c其内表面更加平缓,水在流道1f内流动时不会造成能量大量流失,保证水以及水气混合物由出水口1b快速流出,且水泵之后输出的水也以此形式进行输送,保证水泵的工作效率更高。
如图1-4所示,筒体1的外侧壁上一体成型由一个呈四边形状的安装座1h,安装座1h的四个角落各开设有一个安装孔1h1,水泵在进行工作时由于无法避免抖动的现象,所以一般需要对其进行固定,水泵能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1h1并拧入地面、腔壁或者管道上设置的平台进行固定,且安装座1h一侧端面上设置四根加强筋1h2,对安装座1h的结构进行加强,保证水泵安装后更加稳定。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筒体1、进水口1a、出水口1b、安装腔1c、缓冲腔1d、抵靠面1e、流道1f、挡沿1g、安装座1h、安装孔1h1、加强筋1h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5)

1.一种泵筒,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上开设有进水口(1a)与出水口(1b),所述筒体(1)内具有用于安装叶轮组的安装腔(1c),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c)与进水口(1a)之间具有缓冲腔(1d),所述安装腔(1c)的内径大于缓冲腔(1d)的内径,所述缓冲腔(1d)的内径大于进水口(1a)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c)和缓冲腔(1d)截面均呈圆柱状,所述安装腔(1c)与缓冲腔(1d)之间具有供叶轮组抵靠的抵靠面(1e),且所述安装腔(1c)内壁能够与叶轮组外壁形成供水流动的流道(1f)。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a)位于筒体(1)的一端与缓冲腔(1d)连通,所述出水口(1b)位于筒体(1)的一侧与流道(1f)连通,所述筒体(1)的另一端周向边缘具有挡沿(1g)。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外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安装座(1h),所述安装座(1h)上开设有若干固定用的安装孔(1h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h)一侧板面设有若干加强筋(1h2)。
CN202023344762.3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泵筒 Active CN214007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4762.3U CN214007613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泵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4762.3U CN214007613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泵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07613U true CN214007613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94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44762.3U Active CN214007613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泵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076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9101710A4 (en) Air-liquid mixed type self-priming centrifugal pump
CN214007613U (zh) 一种泵筒
CN201228659Y (zh) 一种卧式单级自吸离心泵
CN101586567A (zh) 直联式立式自吸离心泵
CN218235565U (zh) 一种射流器及应用该射流器的离心泵
CN103216451A (zh) 水力驱动离心泵
CN212898991U (zh) 一种新型高效双吸自吸泵
CN213088260U (zh) 高效节能的机床用冷却泵
CN110269707B (zh) 一种冲牙器
CN210494292U (zh) 一种冲牙器
CN201232644Y (zh) 直联式立式自吸离心泵
CN209458111U (zh) 高寿命恒压力齿轮泵
CN101586566A (zh) 中联式立式自吸离心泵
CN108869312B (zh) 一种自吸泵
CN212867939U (zh) 一种黄体酮生产用自吸泵
CN208870782U (zh) 高寿命恒压力齿轮泵
CN112648195B (zh) 一种自吸离心泵
CN201232643Y (zh) 中联式立式自吸离心泵
CN215521289U (zh) 一种可防止叶轮卡顿的渣浆泵
CN214196783U (zh) 一种石油输送用离心泵
CN220452298U (zh) 一种高效节能卧式自吸中开泵
CN213016834U (zh) 一种流量可调式离心清水泵
CN215980093U (zh) 一种水陆两用水泵叶轮
CN217270992U (zh) 一种无堵塞高吸程的自吸泵叶轮
CN217976626U (zh) 一种自吸式污水输送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