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01912U - 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01912U
CN214001912U CN202022807628.6U CN202022807628U CN214001912U CN 214001912 U CN214001912 U CN 214001912U CN 202022807628 U CN202022807628 U CN 202022807628U CN 214001912 U CN214001912 U CN 2140019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wheel
inflating
inflator
crossbeam
bicyc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0762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luda Vehicle Industry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luda Vehicle Industr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luda Vehicle Industry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luda Vehicle Industr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0762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019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019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019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其然后通过打气筒为前轮、后轮补充气体,保证自行车正常行驶,避免在行驶过程中前轮、后轮短气耽误骑行的情况,解决了前轮、后轮短气推行寻找修车店的窘况;包括主梁、转向套筒、转向轴、车把手、前轮、后轮支架、后轮、乘坐横梁、卡箍和打气筒,主梁左端焊接设置有转向套筒,转向轴上部可转动设置在转向套筒圆周内部,车把手下端右侧与转向轴上端连接,前轮可转动安装在转向轴下端内侧,后轮支架左端与主梁右端焊接连接,后轮可转动安装在后轮支架右端内侧,主梁上端设置有乘坐横梁,座椅下端与乘坐横梁上端右侧连接,卡箍内部上侧环套设置在乘坐横梁圆周外侧中部。

Description

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
背景技术
自行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可以代替走路,又很环保,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符合现代的低碳环保的理念,同时还能锻炼身体,是一举多得理想的代步工具。
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它所承受人和货物的重量最大。自行车的车架中,横梁又是承受重量的主体。现有的横梁大多由多根钢管焊接而成或者一根钢管上焊接多个加强筋。现有的自行车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发生短气的情况,短气之后人员需要推行寻找修车店为轮胎打气,影响人员骑行,导致使用便利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然后通过打气筒为前轮、后轮补充气体,保证自行车正常行驶,避免在行驶过程中前轮、后轮短气耽误骑行的情况,解决了前轮、后轮短气推行寻找修车店的窘况的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包括主梁、转向套筒、转向轴、车把手、前轮、后轮支架、后轮、乘坐横梁、座椅、卡箍和打气筒,主梁左端焊接设置有转向套筒,转向轴上部可转动设置在转向套筒圆周内部,车把手下端右侧与转向轴上端连接,前轮可转动安装在转向轴下端内侧,后轮支架左端与主梁右端焊接连接,后轮可转动安装在后轮支架右端内侧,主梁上端设置有乘坐横梁,座椅下端与乘坐横梁上端右侧连接,卡箍内部上侧环套设置在乘坐横梁圆周外侧中部,卡箍内部下侧环套设置在打气筒圆周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所述打气筒还包括气筒主体、打气杆、打气把手、底座、出气接头、输气管、打气嘴、照明灯和摆动支架,气筒主体内部设置有气腔,打气杆可滑动设置在气筒主体内部气腔中,打气把手下端与打气杆上端连接,底座上端与气筒主体下端连接,出气接头连通设置在气筒主体前端下侧,输气管输入端与出气接头输出端连通,打气嘴连通设置在输气管输出端,照明灯通过摆动支架可摆动安装在气筒主体前端下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还包括脚踏板,底座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两组脚踏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还包括防滑条纹,脚踏板上端设置有防滑条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还包括减震器,减震器上端与乘坐横梁下端右侧连接,减震器下端与主梁上端右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还包括气管卡箍,转向套筒前端上侧设置有气管卡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当前轮与后轮短气需要打气时,将打气筒从卡箍上取下,之后将打气筒气管连通设置在前轮、后轮气嘴上,然后通过打气筒为前轮、后轮补充气体,保证自行车正常行驶,避免在行驶过程中前轮、后轮短气耽误骑行的情况,解决了前轮、后轮短气推行寻找修车店的窘况,提高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打气筒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主梁;2、转向套筒;3、转向轴;4、车把手;5、前轮;6、后轮支架;7、后轮;8、乘坐横梁;9、座椅;10、卡箍;11、打气筒;12、气筒主体;13、打气杆;14、打气把手;15、底座;16、出气接头;17、输气管;18、打气嘴;19、照明灯;20、摆动支架;21、脚踏板;22、防滑条纹;23、减震器;24、气管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包括主梁1、转向套筒2、转向轴3、车把手4、前轮5、后轮支架6、后轮7、乘坐横梁8、座椅9、卡箍10和打气筒11,主梁1左端焊接设置有转向套筒2,转向轴3上部可转动设置在转向套筒2圆周内部,车把手4下端右侧与转向轴3上端连接,前轮5可转动安装在转向轴3下端内侧,后轮支架6左端与主梁1右端焊接连接,后轮7可转动安装在后轮支架6右端内侧,主梁1上端设置有乘坐横梁8,座椅9下端与乘坐横梁8上端右侧连接,卡箍10内部上侧环套设置在乘坐横梁8圆周外侧中部,卡箍10内部下侧环套设置在打气筒11圆周外侧;当前轮5与后轮7短气需要打气时,将打气筒11从卡箍10上取下,之后将打气筒11气管连通设置在前轮5、后轮7气嘴上,然后通过打气筒11为前轮5、后轮7补充气体,保证自行车正常行驶,避免在行驶过程中前轮5、后轮7短气耽误骑行的情况,解决了前轮5、后轮7短气推行寻找修车店的窘况,提高使用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所述打气筒11还包括气筒主体12、打气杆13、打气把手14、底座15、出气接头16、输气管17、打气嘴18、照明灯19和摆动支架20,气筒主体12内部设置有气腔,打气杆13可滑动设置在气筒主体12内部气腔中,打气把手14下端与打气杆13上端连接,底座15上端与气筒主体12下端连接,出气接头16连通设置在气筒主体12前端下侧,输气管17输入端与出气接头16输出端连通,打气嘴18连通设置在输气管17输出端,照明灯19通过摆动支架20可摆动安装在气筒主体12前端下侧;通过设置摆动支架20,便于摆动照明灯19,调节照明灯19的朝向角度,通过设置照明灯19,便于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正常使用打气筒11,降低使用局限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还包括脚踏板21,底座15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两组脚踏板21;通过设置脚踏板21,便于打气过程中踩住气筒主体12,避免打气杆13带动气筒主体12一同移动,提高使用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还包括防滑条纹22,脚踏板21上端设置有防滑条纹22;通过设置防滑条纹22,便于增加脚踏板21上端摩擦力,避免人脚在踩动脚踏板21过程中发生滑动,提高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还包括减震器23,减震器23上端与乘坐横梁8下端右侧连接,减震器23下端与主梁1上端右侧连接;通过设置减震器23,便于缓冲人员压坐座椅9带来的压力,提高人员乘坐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还包括气管卡箍24,转向套筒2前端上侧设置有气管卡箍24;通过设置气管卡箍24,便于在携带打气筒11时将输气管17卡装固定在气筒主体12外端,避免输气管17随意吊放影响人员骑行,提高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其在工作时,当前轮与后轮短气需要打气时,将打气筒从卡箍上取下,之后将打气筒气管连通设置在前轮、后轮气嘴上,然后通过打气筒为前轮、后轮补充气体,保证自行车正常行驶,避免在行驶过程中前轮、后轮短气耽误骑行的情况,解决了前轮、后轮短气推行寻找修车店的窘况。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1)、转向套筒(2)、转向轴(3)、车把手(4)、前轮(5)、后轮支架(6)、后轮(7)、乘坐横梁(8)、座椅(9)、卡箍(10)和打气筒(11),主梁(1)左端焊接设置有转向套筒(2),转向轴(3)上部可转动设置在转向套筒(2)圆周内部,车把手(4)下端右侧与转向轴(3)上端连接,前轮(5)可转动安装在转向轴(3)下端内侧,后轮支架(6)左端与主梁(1)右端焊接连接,后轮(7)可转动安装在后轮支架(6)右端内侧,主梁(1)上端设置有乘坐横梁(8),座椅(9)下端与乘坐横梁(8)上端右侧连接,卡箍(10)内部上侧环套设置在乘坐横梁(8)圆周外侧中部,卡箍(10)内部下侧环套设置在打气筒(11)圆周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气筒(11)还包括气筒主体(12)、打气杆(13)、打气把手(14)、底座(15)、出气接头(16)、输气管(17)、打气嘴(18)、照明灯(19)和摆动支架(20),气筒主体(12)内部设置有气腔,打气杆(13)可滑动设置在气筒主体(12)内部气腔中,打气把手(14)下端与打气杆(13)上端连接,底座(15)上端与气筒主体(12)下端连接,出气接头(16)连通设置在气筒主体(12)前端下侧,输气管(17)输入端与出气接头(16)输出端连通,打气嘴(18)连通设置在输气管(17)输出端,照明灯(19)通过摆动支架(20)可摆动安装在气筒主体(12)前端下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脚踏板(21),底座(15)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两组脚踏板(2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滑条纹(22),脚踏板(21)上端设置有防滑条纹(2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器(23),减震器(23)上端与乘坐横梁(8)下端右侧连接,减震器(23)下端与主梁(1)上端右侧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管卡箍(24),转向套筒(2)前端上侧设置有气管卡箍(24)。
CN202022807628.6U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 Active CN2140019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07628.6U CN214001912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07628.6U CN214001912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01912U true CN214001912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307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07628.6U Active CN214001912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019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25459U (zh) 套环式三折叠自行车
US20070222278A1 (en) Wide-low profile tire and a standard hub mounted on a wheel
CN214001912U (zh) 一种自带充气功能的自行车骨架
CN109703675A (zh) 一种可便捷组成各种车辆的电单车
CN109305272A (zh) 一种可自充气的自行车
CN204110250U (zh) 儿童自行车
CN210502981U (zh) 一种可拆装打气筒座椅
CN208731128U (zh) 一种电动车前轮组件
CN111516440A (zh) 可踩踏充气的自行车
CN202574478U (zh) 一种自带打气筒的自行车
CN201395123Y (zh) 一种两用助行器
CN201109419Y (zh) 两轮车车胎漏气辅助装置
CN213502694U (zh) 一种带有车载打气筒的自行车
CN208036529U (zh) 自行车用折叠车把
CN2306894Y (zh) 隔档式内胎
CN204775757U (zh) 一种车鞍充气式自行车
CN214084605U (zh) 一种三折叠方式的半臂折叠自行车
CN201209002Y (zh) 带打气筒的自行车
CN213441907U (zh) 一种快速成型摩托车轮毂轮胎安装结构
CN201225253Y (zh) 微型充气泵
CN101643005B (zh) 一种橡胶圈多空腔内胎
CN201023573Y (zh) 一种自行车
CN207683691U (zh) 一种双人游览车
CN207482099U (zh)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的踏板车
CN2291365Y (zh) 一种自带气筒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