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97336U - 一种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97336U
CN213997336U CN202023209260.XU CN202023209260U CN213997336U CN 213997336 U CN213997336 U CN 213997336U CN 202023209260 U CN202023209260 U CN 202023209260U CN 213997336 U CN213997336 U CN 2139973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ell
cylinder
pole ear
utmost point
ji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0926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利华
赵杰
陈坤
江浩
陈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c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c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c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c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0926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973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973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973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包括机箱,机箱的顶部为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设有活动设置的电芯定位治具,以及固定设置的固定架和电芯限位治具,固定架为双层结构,固定架的顶层为固定层,固定架的下层为活动层,固定层上安装有下压气缸,下压气缸的驱动端与活动层连接,活动层位于电芯限位治具的一侧部的两侧位置设有两个相对分布的折极耳气缸,两个折极耳气缸呈倾斜设置以电芯限位治具为中心对称分布在所述侧安装板上,折极耳气缸的驱动端设有折极耳头,活动层的中部安装有行程气缸,行程气缸的驱动端与极耳定型气缸连接。本实用新型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后期维护成本低、作业安全、折极耳一致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折极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折极耳方式多是纯人工手动将电芯极耳正负极对折方式,具有如下不足:
1、电芯折极耳效果一致性差,极耳高低不均匀,成品不良率高;
2、手动人工折极耳易拉扯电芯极耳与极片的焊接位置,使产品存在致命的断片风险。
当然也有半自动折极耳装置,如CN211515660U-一种半自动折电池极耳装置,其公开了一种半自动折极耳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折压平机构、折极耳机构以及由气缸控制定位的定位机构构成,其整体结构复杂;该装置折极耳是分为两个步奏,先是在工位一压平极耳,再手动取料放到工位二进行折极耳,该折极耳方式不连续,需手动更换工位,折极耳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后期维护成本低、折极耳一致性高、效率高的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顶部为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活动设置在工作平台上的电芯定位治具,以及固定设置在工作平台上的固定架和电芯限位治具,所述电芯限位治具位于所述固定架的前方,所述固定架为双层结构,所述固定架的顶层为固定层,所述固定架的下层为活动层,所述固定层上安装有下压气缸,所述下压气缸的驱动端与活动层连接,所述活动层位于电芯限位治具的一侧部的两侧位置设有两个相对分布的折极耳气缸,两个折极耳气缸呈倾斜设置以电芯限位治具为中心对称分布在所述侧安装板上,所述折极耳气缸的驱动端设有折极耳头,所述活动层的中部安装有行程气缸,所述行程气缸的驱动端与极耳定型气缸连接。本实用新型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主要由机箱,以及安装在机箱顶部工作平台上的下压气缸、行程气缸、折极耳气缸、极耳定型气缸以及电芯限位治具和电芯定位治具构成,其整体零部件构成少,结构简单、后期维护成本低;本实用新型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先由人工手动将带极耳的电芯放置在电芯定位治具上定位,然后人工手动将装有电芯的电芯定位治具放入电芯限位治具内,然后启动自动化程度,具体地,先由下压气缸驱动行程气缸和折极耳气缸同步下移至距离电芯一定位置处,再由倾斜设置的折极耳气缸伸出,驱动折极耳头使圆柱软包电芯两侧的极耳弯折后退回,然后行程气缸启动驱动极耳定型气缸下移至电芯定位治具的高度位置,最后由极耳定型气缸启动夹紧极耳使其定型,动作完成,所有气缸退回,其折极耳和定型分别由折极耳气缸和极耳定型气缸完成,其折极耳一致性高;该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在电芯限位完成后,其折极耳动作、使极耳定型动作在同一工位完成,使整个折极耳一步到位,在整个折极耳过程中,无需手动将电芯换工位,一方面有效减少了作业人员操作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使整个折极耳连续进行,有效提升折极耳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还包括导柱,所述固定层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部分别通过导柱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所述活动层包括活动板和安装在活动板底部前侧,且与活动板呈垂直分布的侧安装板,所述活动板通过导柱套与导柱上下滑动连接。固定板的设置,用于安装和固定下压气缸,活动板设置,用于安装和固定行程气缸和折极耳气缸,使行程气缸和折极耳气缸随活动板一起上下移动。具体地,两个折极耳气缸倾斜安装在活动板底部的侧安装板两侧,所述折极耳气缸随侧安装板和活动板一起由下压气缸驱动上下移动;所述行程气缸通过连接板安装在所述活动板位于电芯限位治具的一侧中部,所述行程气缸位于所述电芯限位治具的正上方。所述行程气缸的驱动端连接有极耳定型气缸,所述极耳定型气缸为手指气缸,所述手指气缸的顶端通过连接板与所述行程气缸的驱动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折极耳头与电芯极耳的接触面为L型折极耳面。L型折极耳面的设置,其中L型折极耳面的竖直面与外侧面构成的V型尖用于极耳的折弯,L型折极耳面的水平面用于极耳的整平。
进一步地,所述电芯限位治具为凹型结构,所述电芯限位治具的凹型开口位于外侧,所述电芯限位治具的凹型开口端的两侧壁内侧部设有向外倾斜的倒角。凹型结构的电芯限位治具的设置,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电芯定位治具为方形治具,所述电芯定位治具的宽度与所述电芯限位治具的凹型侧壁内表面相配合。所述电芯定位治具的中间设有电芯槽,所述电芯定位治具的两侧均设有用于放置电芯极耳的U型卡槽,两个U型卡槽位于电芯槽的两侧。电芯定位治具与电芯限位治具的结合设置,使用时,针对不同型号和规格电芯,在电芯定位治具上设置对应大小的电芯槽和U型卡槽即可,该电芯限位治具和电芯定位治具的配合设置,使折极耳机构在使用时,不需要调节太多地方,直接更换一与电芯相匹配的电芯定位治具即可,换型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平台的两侧均设有安全光栅,所述安全光栅位于所述电芯限位治具的前方。安全光栅的设置,有效确保作业人员将电芯定位治具放入电芯限位治具过程的安全性,保证作业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平台的后侧和两侧设有凹型挡框,所述凹型挡框的两侧壁与安全光栅的固定板抵接。凹型挡框的设置,形成对作业空间的围护,有效确保作业人员误操作,以及作业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折极耳作业连续,效率高,该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在电芯限位完成后,其折极耳动作、使极耳定型动作在同一工位完成,使整个折极耳一步到位,在整个折极耳过程中,无需手动将电芯换工位,一方面有效减少了作业人员操作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使整个折极耳连续进行,有效提升折极耳效率;
第二、折极耳一致性高,本实用新型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先由人工手动将带极耳的电芯放置在电芯定位治具上定位,然后人工手动将装有电芯的电芯定位治具放入电芯限位治具内,然后启动自动化程度,具体地,先由下压气缸驱动行程气缸和折极耳气缸同步下移至距离电芯一定位置处,再由倾斜设置的折极耳气缸伸出,驱动折极耳头使圆柱软包电芯两侧的极耳弯折后退回,然后行程气缸启动驱动极耳定型气缸下移至电芯定位治具的高度位置,最后由极耳定型气缸启动夹紧极耳使其定型,动作完成,所有气缸退回,其折极耳和定型分别由折极耳气缸和极耳定型气缸完成,其折极耳一致性高;
第三、结构简单、后期维护成本低,本实用新型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主要由机箱,以及安装在机箱顶部工作平台上的下压气缸、行程气缸、折极耳气缸、极耳定型气缸以及电芯限位治具和电芯定位治具构成,其整体零部件构成少,结构简单、后期维护成本低;
第四、换型方便,电芯定位治具与电芯限位治具的结合设置,使用时,针对不同型号和规格电芯,在电芯定位治具上设置对应大小的电芯槽和U型卡槽即可,该电芯限位治具和电芯定位治具的配合设置,使折极耳机构在使用时,不需要调节太多地方,直接更换一与电芯相匹配的电芯定位治具即可,换型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的折极耳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电芯定位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一种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包括机箱100,所述机箱100的顶部为工作平台110,所述工作平台110上设有活动设置在工作平台110上的电芯定位治具200,以及固定设置在工作平台110上的固定架400和电芯限位治具300,所述电芯限位治具300位于所述固定架400的前方,所述固定架400为双层结构,所述固定架400的顶层为固定层410,所述固定架400的下层为活动层430,所述固定层410上安装有下压气缸500,所述下压气缸500的驱动端与活动层430连接,所述活动层430位于电芯限位治具300的一侧部的两侧位置设有两个相对分布的折极耳气缸800,两个折极耳气缸800呈倾斜设置以电芯限位治具300为中心对称分布在所述活动层430上,所述折极耳气缸800的驱动端设有折极耳头810,所述活动层430的中部安装有行程气缸600,所述行程气缸600的驱动端与极耳定型气缸700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芯限位治具300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工作平台110上,所述电芯定位治具200与电芯限位治具300配合设置,使本实用新型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可适用多种不同型号的电芯折极耳,具体地,使用时,根据电芯型号和规格选择更换相适应的电芯定位治具200即可,换型方便。本实用新型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主要由机箱100,以及安装在机箱100顶部工作平台110上的下压气缸500、行程气缸600、折极耳气缸800、极耳定型气缸700以及电芯限位治具300和电芯定位治具200构成,其整体零部件构成少,结构简单、后期维护成本低;本实用新型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先由人工手动将带极耳的电芯放置在电芯定位治具200上定位,然后人工手动将装有电芯的电芯定位治具200放入电芯限位治具300内,然后启动自动化程度,具体地,先由下压气缸500驱动行程气缸600和折极耳气缸800同步下移至距离电芯一定位置处,再由倾斜设置的折极耳气缸800伸出,驱动折极耳头810使圆柱软包电芯两侧的极耳弯折后退回,然后行程气缸600启动驱动极耳定型气缸700下移至电芯定位治具200的高度位置,最后由极耳定型气缸700启动夹紧极耳使其定型,动作完成,所有气缸退回,其折极耳和定型分别由折极耳气缸800和极耳定型气缸700完成,其折极耳一致性高;该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在电芯限位完成后,其折极耳动作、使极耳定型动作在同一工位完成,使整个折极耳一步到位,在整个折极耳过程中,无需手动将电芯换工位,一方面有效减少了作业人员操作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使整个折极耳连续进行,有效提升折极耳效率。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固定架400还包括导柱420,所述固定层410包括固定板411,所述固定板411的两端部分别通过导柱420安装在工作平台110上,所述活动层430包括活动板431和安装在活动板431底部前侧,且与活动板431呈垂直分布的侧安装板432,所述活动板431通过导柱套433与导柱420上下滑动连接。固定板411的设置,用于安装和固定下压气缸500,活动板431设置,用于安装和固定行程气缸600和折极耳气缸800,使行程气缸600和折极耳气缸800随活动板431一起上下移动。具体地,两个折极耳气缸800倾斜安装在活动板431底部的侧安装板432两侧,所述折极耳气缸800随侧安装板432和活动板431一起由下压气缸500驱动上下移动;所述行程气缸600通过连接板710安装在所述活动板431位于电芯限位治具300的一侧中部,所述行程气缸600位于所述电芯限位治具300的正上方。所述行程气缸600的驱动端连接有极耳定型气缸700,所述极耳定型气缸700为手指气缸,所述手指气缸的顶端通过连接板710与所述行程气缸600的驱动端连接。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折极耳头810与电芯极耳的接触面为L型折极耳面811。L型折极耳面811的设置,其中L型折极耳面811的竖直面与外侧面构成的V型尖用于极耳的折弯,L型折极耳面811的水平面用于极耳的整平。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电芯限位治具300为凹型结构,所述电芯限位治具300的凹型开口位于外侧,所述电芯限位治具300的凹型开口端的两侧壁内侧部设有向外倾斜的倒角310。凹型结构的电芯限位治具300的设置,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电芯定位治具200为方形治具,所述电芯定位治具200的宽度与所述电芯限位治具300的凹型侧壁内表面相配合。所述电芯定位治具200的中间设有电芯槽210,所述电芯定位治具200的两侧均设有用于放置电芯极耳的U型卡槽220,两个U型卡槽220位于电芯槽210的两侧。电芯定位治具200与电芯限位治具300的结合设置,使用时,针对不同型号和规格电芯,在电芯定位治具200上设置对应大小的电芯槽210和U型卡槽220即可,该电芯限位治具300和电芯定位治具200的配合设置,使折极耳机构在使用时,不需要调节太多地方,直接更换一与电芯相匹配的电芯定位治具200即可,换型方便。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工作平台110的两侧均设有安全光栅900,所述安全光栅900位于所述电芯限位治具300的前方。安全光栅900的设置,有效确保作业人员将电芯定位治具200放入电芯限位治具300过程的安全性,保证作业安全。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工作平台110的后侧和两侧设有凹型挡框120,所述凹型挡框120的两侧壁与安全光栅900的固定板411抵接。凹型挡框120的设置,形成对作业空间的围护,有效确保作业人员误操作,以及作业人员的安全。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先由人工手动将带极耳的电芯放置在电芯定位治具200上定位,然后人工手动将装有电芯的电芯定位治具200放入电芯限位治具300内,然后启动自动化程度,具体地,先由下压气缸500驱动行程气缸600和折极耳气缸800同步下移至距离电芯一定位置处,再由倾斜设置的折极耳气缸800伸出,驱动折极耳头810使圆柱软包电芯两侧的极耳弯折后退回,然后行程气缸600启动驱动极耳定型气缸700下移至电芯定位治具200的高度位置,最后由极耳定型气缸700启动夹紧极耳使其定型,动作完成,所有气缸退回,如此进行下一圆柱软包电芯的折极耳动作,直至全部完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诸如“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顶部为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活动设置在工作平台上的电芯定位治具,以及固定设置在工作平台上的固定架和电芯限位治具,所述电芯限位治具位于所述固定架的前方,所述固定架为双层结构,所述固定架的顶层为固定层,所述固定架的下层为活动层,所述固定层上安装有下压气缸,所述下压气缸的驱动端与活动层连接,所述活动层位于电芯限位治具的一侧部的两侧位置设有两个相对分布的折极耳气缸,两个折极耳气缸呈倾斜设置以电芯限位治具为中心对称分布在所述活动层上,所述折极耳气缸的驱动端设有折极耳头,所述活动层的中部安装有行程气缸,所述行程气缸的驱动端与极耳定型气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还包括导柱,所述固定层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部分别通过导柱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所述活动层包括活动板和安装在活动板底部前侧,且与活动板呈垂直分布的侧安装板,所述活动板通过导柱套与导柱上下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气缸通过连接板安装在所述活动板位于电芯限位治具的一侧中部,所述行程气缸位于所述电芯限位治具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定型气缸为手指气缸,所述手指气缸的顶端与所述行程气缸的驱动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极耳头与电芯极耳的接触面为L型折极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限位治具为凹型结构,所述电芯限位治具的凹型开口位于外侧,所述电芯限位治具的凹型开口端的两侧壁内侧部设有向外倾斜的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定位治具为方形治具,所述电芯定位治具的宽度与所述电芯限位治具的凹型侧壁内表面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定位治具的中间设有电芯槽,所述电芯定位治具的两侧均设有用于放置电芯极耳的U型卡槽,两个U型卡槽位于电芯槽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的两侧均设有安全光栅,所述安全光栅位于所述电芯限位治具的前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的后侧和两侧设有凹型挡框,所述凹型挡框的两侧壁与安全光栅的固定板抵接。
CN202023209260.XU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 Active CN2139973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09260.XU CN213997336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09260.XU CN213997336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97336U true CN213997336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93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09260.XU Active CN213997336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973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3491A (zh) * 2021-12-23 2022-05-10 江西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极耳弯折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3491A (zh) * 2021-12-23 2022-05-10 江西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极耳弯折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7935A (zh) 一种电机定子绝缘纸插纸机
CN213997336U (zh) 一种圆柱软包电芯折极耳机构
CN211515660U (zh) 一种半自动折电池极耳装置
CN210305361U (zh) 一种能完成汽车冲压零部件高要求的全周包边的模具结构
CN211803242U (zh) 折弧形结构工装及其弧形侧板
CN214683684U (zh) 一种电芯折极耳装置
CN210648714U (zh) 电力横担扣角一次成型机
CN211866253U (zh) 一种高稳定性液压板料折弯机
CN211218364U (zh) 一种便于上下料的抱圆机
CN110280662B (zh) 食品罐罐身卷圆及压筋成型模具
CN214556478U (zh) 一种圆锥体板件成型机构
CN213856505U (zh) 一种电芯折弯组件
CN210431180U (zh) 一种用于制作电机定子的放纸装置
CN212121317U (zh) 一种冷弯成型机定型装置
CN215786297U (zh) 一种钣金冲压定位机构
CN218038833U (zh) 变压器油箱箱沿高效校平模具
CN216624509U (zh) 一种应用于电芯入壳机的折内极耳装置
CN218475871U (zh) 一种铜排冲压模具
CN216828039U (zh) 一种电气柜柜板加工用的一体式冲压折弯装置
CN214919423U (zh) 一种铝板生产用折弯机
CN220474688U (zh) 一种电池的自动整形装置
CN220591368U (zh) 一种用于电梯门板的折弯设备
CN219093890U (zh) 一种辊轧叶片成批线切割装置
CN216413486U (zh) 线束用高精度全自动下线压接机
CN218903211U (zh) 一种圆柱电池极耳折弯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