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93230U - 自动搅拌锅 - Google Patents

自动搅拌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93230U
CN213993230U CN202022112685.2U CN202022112685U CN213993230U CN 213993230 U CN213993230 U CN 213993230U CN 202022112685 U CN202022112685 U CN 202022112685U CN 213993230 U CN213993230 U CN 213993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pot
pot body
rib
auto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1268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龙
林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anl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anl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anl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anl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1268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93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93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932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搅拌锅,包括锅体、盖设于所述锅体上的锅罩以及搅拌物料的搅拌结构,所述锅体为类球型锅体,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搅拌筋和驱动件,所述搅拌筋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锅体上,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搅拌筋,以使得所述搅拌筋贴合锅体内壁转动,从而将物料从锅体内壁铲刮起;本申请提供的自动搅拌锅由于锅体为类球型锅体,锅体的底部具有聚拢效果,搅拌筋铲刮起的物料再落回锅底后聚拢,搅拌筋在转动到锅底时将物料外翻分开,物料在翻炒过程中循环聚拢和分开,翻炒效果好,该锅体为类球型锅体清洗方便。

Description

自动搅拌锅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动搅拌锅。
背景技术
自动炒菜锅是一台采用专业烹饪程序模拟技术,无需人工看管,将准好的主料、配料、佐料全部一次性投入,设定程序后,自动热油、自动翻炒,自动控制火候,无需经验即可自动烹饪的一台智能化设备。
目前市面上存在几种形式的自动炒菜锅一般都是圆筒型锅体,锅体上方的锅盖上设置可以旋转的搅拌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炒菜锅的要求越来越高,上述圆筒型锅的锅体不易清洁,而且物料的翻转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搅拌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锅体不易清洗而且物料翻转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搅拌锅,包括锅体、盖设于所述锅体上的锅罩以及搅拌物料的搅拌结构,所述锅体为类球型锅体,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搅拌筋和驱动件,所述搅拌筋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锅体上,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搅拌筋,以使得所述搅拌筋贴合锅体内壁转动,从而将物料从锅体内壁铲刮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类球型锅体为圆球型锅体或者椭球型锅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罩为与所述锅体匹配的类球型锅罩。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筋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轴体,所述搅拌筋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轴体,所述第一轴体和所述第二轴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轴体和所述第二轴体均转动连接于所述锅体上;所述搅拌筋与所述锅体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筋为平板型搅拌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筋为折角型搅拌筋,所述折角型搅拌筋的折角位于120-180度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筋中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搅拌筋第一端的宽度;所述搅拌筋中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搅拌筋第二端的宽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体与所述锅罩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固定设置于所述锅罩的边缘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筋上设置有与所述锅体配合的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内侧具有唇口,所述唇口紧贴所述锅罩的边缘,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侧与所述第二密封件抵接形成过盈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为电磁感应加热件、电加热件或者灶火加热件,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锅体的下侧,所述电磁感应加热件、灶火加热件与所述锅体为可分离式结构,所述电加热件与所述锅体为一体式结构或者可分离式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自动搅拌锅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的自动搅拌锅包括锅体、锅罩以及搅拌物料的搅拌结构,搅拌结构包括搅拌筋和驱动件,搅拌筋可转动的安装于锅体上,驱动件驱动搅拌轴转动,使得所述搅拌筋贴合锅体内壁转动,从而将物料从锅体内壁铲刮起,由于锅体为类球型锅体,锅体的底部具有聚拢效果,搅拌筋铲刮起的物料在落回锅底后聚拢,搅拌筋在转动到锅底时将物料外翻分开,物料在翻炒过程中循环聚拢和分开,翻炒效果好,该锅体为类球型,锅体清洗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搅拌锅在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搅拌锅的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搅拌锅的搅拌筋在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搅拌锅的搅拌筋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搅拌锅的搅拌筋在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搅拌锅的搅拌筋在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搅拌锅的搅拌筋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搅拌锅的搅拌筋在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搅拌锅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锅体;
2-锅罩;
3-搅拌结构;
4-第一密封件;
5-加热元件;
21-物料投放口;
31-搅拌筋;
32-驱动件;
33-第一轴体;
34-第二轴体;
35-第二密封件;
36-第一限位孔;
37-第二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自动搅拌锅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搅拌锅在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 1的剖面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搅拌锅的爆炸图,请参阅图1-3 所示,本申请提供的自动搅拌锅包括锅体1、盖设于所述锅体1上的锅罩2以及搅拌物料的搅拌结构3,所述搅拌结构3包括搅拌筋31和驱动件32,所述搅拌筋31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锅体1上,所述驱动件32用于驱动所述搅拌筋31,以使得所述搅拌筋31贴合锅体1内壁转动,从而将物料从锅体1内壁铲刮起;所述锅体1为类球型锅体。
本申请中的自动搅拌锅的锅体1用于盛装物料,本实施例对所述锅体1的材质和尺寸不做特别限制。本申请中的锅罩2盖设于锅体1上,防止锅体1内的物料外溅,本实施例的锅罩2与锅体1匹配,本申请对所述的锅罩2的材质和尺寸不做特别限制。
本申请的搅拌结构3在自动搅拌锅使用过程中对锅体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搅拌结构包括搅拌筋31和驱动件32,搅拌筋31可转动的安装于锅体1上,驱动件32用于驱动搅拌筋31转动,以使得所述搅拌筋31贴合锅体1内壁转动,从而将物料从锅体1内壁铲刮起。本实施例对所述驱动元件32的具体形式不做特别限制,例如驱动元件可以为电机。
本申请中,所述锅体1为类球型锅体,类球型锅体的内壁为平滑的弧形结构,较现有圆筒型锅体清洗方便,而且类球型锅体的底部为聚拢型结构,搅拌筋铲刮起的物料在落回锅底后聚拢,搅拌筋在转动到锅底时将物料外翻分开,物料在翻炒过程中循环聚拢和分开,锅底中部的物料和锅边的物料即可进行不停的交错混合,确保物料的烹饪受热均匀,翻炒效果好。
本申请提供的自动搅拌锅包括锅体、锅罩以及搅拌物料的搅拌结构,搅拌结构包括搅拌筋和驱动件,搅拌筋可转动的安装于锅体上,驱动件驱动搅拌轴转动,使得所述搅拌筋贴合锅体内壁转动,从而将物料从锅体内壁铲刮起,由于锅体为类球型锅体,锅体的底部具有聚拢效果,搅拌筋铲刮起的物料在落回锅底后聚拢,搅拌筋在转动到锅底时将物料外翻分开,物料在翻炒过程中循环聚拢和分开,翻炒效果好,该锅体为类球型锅体清洗方便。
在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本申请的所述类球型锅体为圆球型锅体或者椭球型锅体。通过将锅体1设计为圆球型锅体或者椭球型锅体,锅体1的内壁为平滑的弧形结构,较现有圆筒型锅体清洗方便,而且外形美观。
在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可选的,本申请的所述锅罩2为与所述锅体匹配的类球型锅罩。锅罩2盖设于锅体1上,本申请的锅罩2为与所述锅体 1匹配的类球型锅罩,锅罩可以为圆球型锅罩或者椭球型锅罩,锅罩2的内壁为平滑的弧形结构,较现有锅罩清洗方便,而且外形美观。本实施例的锅罩2 上设置有物料投放口21,本申请对所述投放口21的具体形状不做特别限制。
在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所述搅拌筋31 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轴体33,所述搅拌筋3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轴体34,所述第一轴体33和所述第二轴体34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轴体33和所述第二轴体 34均转动连接于所述锅体1上。本申请的搅拌筋31通过第一轴体33和第二轴体34连接于锅体1上,第一轴体33和第二轴体34与锅体1可拆卸连接,锅体 1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一轴体33伸入并支撑第一轴体33的第一限位孔36,锅体 1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二轴体34伸入并支撑第二轴体34的第二限位孔37,本实施例的搅拌筋31与锅体1可拆卸连接,在自动搅拌锅使用后便于清洗搅拌筋 31。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搅拌锅的搅拌筋在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搅拌锅的搅拌筋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搅拌锅的搅拌筋在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4-图6所示,所述搅拌筋31为平板型搅拌筋。本实施例的自动搅拌锅正常状态下锅体内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很容易跑到球状凹型中心聚集,在平板型搅拌筋的圆周运动下将锅体底部中心的物料掀起一定的高度再回落到锅体内,周而复始不停的转动可以让物料均匀受热,调味均匀。本实施例的搅拌筋31为平板型搅拌筋,在自动搅拌锅清洗时搅拌筋清洗方便快捷。
请参阅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搅拌筋31中部的宽度d大于所述搅拌筋31第一端的宽度d1;所述搅拌筋31中部的宽度d大于所述搅拌筋31第二端的宽度d2。本实施例中搅拌筋31中部上下宽幅会比搅拌筋31两端的宽度大,由于自动搅拌锅的锅体1为类球型锅体,锅体1中心物料会比锅体1周边区量要明显多些,上述渐变宽幅设计可让处于同一截面但位置不同的物料获得接近程度的混合,使得物料烹饪受热均匀。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搅拌锅的搅拌筋在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搅拌锅的搅拌筋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搅拌锅的搅拌筋在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7-图9,所述搅拌筋31为折角型搅拌筋,所述折角型搅拌筋的折角α位于120-180度之间。正常状态下锅体1 内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很容易跑到类球型锅体凹型中心聚集,但是部分物料因为形状和重量,或因比较容易粘锅,或者不能持续高温耐热需要尽快划散开来,这样的条件下折角型搅拌筋可凸型运动方向下将物料更快的划散开,同时在凹型的运动方向下将物料更快的聚拢,起到了加速混合物料,使物料均匀受热的效果。
请参阅图7所示,优选地,所述搅拌筋31中部的宽度d大于所述搅拌筋 31第一端的宽度d1;所述搅拌筋31中部的宽度d大于所述搅拌筋31第二端的宽度d2。搅拌筋中部上下宽幅会比搅拌筋两端的宽度大,由于自动搅拌锅的锅体为类球型锅体,锅体中心物料会比锅体周边区量要明显多些,上述渐变宽幅设计可让处于同一截面但位置不同的物料获得接近程度的混合,使得物料烹饪受热均匀。
在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搅拌锅的密封机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和图10所示,所述锅体与所述锅罩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4,所述第一密封件4固定设置于所述锅罩2的边缘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筋31上设置有与所述锅体1配合的第二密封件35,所述第一密封件4的内侧具有唇口,所述唇口紧贴所述锅罩2的边缘,所述第一密封件4的外侧与所述第二密封件35抵接形成过盈配合。本实施例的第一密封件4与锅体1边沿可以形成弹性挤压,密封效果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搅拌锅还包括加热元件5,所述加热元件5设置于所述锅体的下侧,可选地,所述加热元件5为电磁感应加热件、电加热件或者灶火加热件。其中,电磁感应加热件是基于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造出的加热件,所述电磁感应加热件、灶火加热件与所述锅体为可分离式结构,所述电加热件与所述锅体为一体式结构或者可分离式结构。
本实施例的自动搅拌锅的锅体1、锅罩2、搅拌筋31和第一密封件4组合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球型运动空间,该自动搅拌锅的组装步骤是:
1)、将搅拌筋31第一端的第一轴体33和搅拌筋31第二端的第二轴体34 插入到锅体上对应限位孔内,完成搅拌筋31的固定,此时锅体1和搅拌筋31 形组合成了密闭球型空间的一半;
2)、第一密封件4套入到锅罩2边缘处,唇口紧贴锅罩2的边缘;
3)、将锅罩2和第一密封件4组合好的组件放置在锅体1上方,此时第一密封件4唇边对准了锅沿的内侧边沿,此时唇边与第二密封件35抵接形成过盈设计,在适度的外力作用下形成完整良好的封闭空间和密封圈效果。
本实施例的类球型自动搅拌锅的烹饪原理为:锅1、锅罩2、搅拌筋31和第一密封件4组合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球型运动空间,所需翻炒的物料可从锅罩口2.1处被投入到球型空间中;锅体1通过1加热元件5进行加热,同时搅拌筋31在驱动件32的驱动下进行旋转带动锅内的物料一边加热一边翻炒,实现了对锅内物料的烹饪控制。搅拌筋31在圆周正反旋转时可以对锅内的物料起到聚集或者划散作用,即锅底中部的物料和锅边的物料即可进行不停的交错混合确保物料的烹饪受热均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搅拌锅的锅体为类球型锅体,锅体的底部具有聚拢效果,搅拌筋铲刮起的物料在落回锅底后聚拢,搅拌筋在转动到锅底时将物料外翻分开,物料在翻炒过程中循环聚拢和分开,翻炒效果好,该锅体为类球型锅体较现有圆柱形锅体清洗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搅拌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盖设于所述锅体上的锅罩以及搅拌物料的搅拌结构,所述锅体为类球型锅体,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搅拌筋和驱动件,所述搅拌筋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锅体上,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搅拌筋,以使得所述搅拌筋贴合锅体内壁转动,从而将物料从锅体内壁铲刮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搅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类球型锅体为圆球型锅体或者椭球型锅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搅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罩为与所述锅体匹配的类球型锅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搅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筋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轴体,所述搅拌筋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轴体,所述第一轴体和所述第二轴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轴体和所述第二轴体均转动连接于所述锅体上;所述搅拌筋与所述锅体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搅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筋为平板型搅拌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搅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筋为折角型搅拌筋,所述折角型搅拌筋的折角位于120-180度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自动搅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筋中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搅拌筋第一端的宽度;所述搅拌筋中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搅拌筋第二端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搅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与所述锅罩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固定设置于所述锅罩的边缘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搅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筋上设置有与所述锅体配合的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内侧具有唇口,所述唇口紧贴所述锅罩的边缘,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侧与所述第二密封件抵接形成过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搅拌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为电磁感应加热件、电加热件或者灶火加热件,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锅体的下侧,所述电磁感应加热件、灶火加热件与所述锅体为可分离式结构,所述电加热件与所述锅体为一体式结构或者可分离式结构。
CN202022112685.2U 2020-09-23 2020-09-23 自动搅拌锅 Active CN213993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12685.2U CN213993230U (zh) 2020-09-23 2020-09-23 自动搅拌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12685.2U CN213993230U (zh) 2020-09-23 2020-09-23 自动搅拌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93230U true CN213993230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98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12685.2U Active CN213993230U (zh) 2020-09-23 2020-09-23 自动搅拌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932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95420A1 (zh) 一种智能烹调机及其烹调方法
CN103735158B (zh) 黄金蛋多功能蒸机
CN201767796U (zh) 一种多功能炒炉
CN107951366B (zh) 一种智能烹调机及其烹调方法、盛菜方法
CN1050980A (zh) 一种改进的烹调器皿
CN113133637A (zh) 一种自动炒菜机
CN213046572U (zh) 搅拌装置、搅拌机及烹饪器具
JP6866233B2 (ja) 加熱調理器
CN201628268U (zh) 一种多功能炒炉
CN207940614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3993230U (zh) 自动搅拌锅
CN210540752U (zh) 一种烹饪器具和集成灶
CN203088800U (zh) 同向搅拌烤炉
CN216675435U (zh) 一种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2537252U (zh) 多角度旋转炒锅
CN109588962B (zh) 拨片式滚筒炒菜机
CN210540751U (zh) 一种易于清洁打理的烹饪器具和集成灶
CN210169696U (zh) 一种炒菜器具及集成自动炒菜灶
CN110279286A (zh) 一种易清洁的智能烹饪设备
CN215304913U (zh) 自动炒饭机
CN216823111U (zh) 搅拌装置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933628U (zh) 一种炒菜机锅体以及炒菜机
CN220695046U (zh) 烹饪设备、搅拌配件及带有搅拌配件的设备
CN209863453U (zh) 一种翻炒式炒菜器具
CN217696137U (zh) 一种带有搅拌功能的空气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