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81881U - 一种v型柴油机双顶置凸轮轴的传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v型柴油机双顶置凸轮轴的传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81881U
CN213981881U CN202022420248.7U CN202022420248U CN213981881U CN 213981881 U CN213981881 U CN 213981881U CN 202022420248 U CN202022420248 U CN 202022420248U CN 213981881 U CN213981881 U CN 213981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amshaft
chain
cam shaf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2024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洋
余锦海
刘治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2024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81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81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81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V型柴油机双顶置凸轮轴的传动机构,包括一体化的惰齿轮、左进气凸轮轴齿轮和右排气凸轮轴齿轮,右进气凸轮轴齿轮和左排气凸轮轴齿轮,所述左进气凸轮轴齿轮和右排气凸轮轴齿轮呈V型布置于惰齿轮的两侧。本实用新型提高了V型柴油机的高转速性能;采用半齿轮半链条传动方式,使传动更为灵活,同时降低发动机噪声;传动机构简洁,布置紧凑,机构零件数量少。

Description

一种V型柴油机双顶置凸轮轴的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传动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V型柴油机双顶置凸轮轴的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柴油机的凸轮轴安装位置有下置、中置、顶置三种形式。现有轻型高速柴油机一般都采用顶置气门凸轮轴形式。其优点是可以提高柴油机的转速,适应乘用车配套,而且能简化配气机构,减少机械损失。而中置、下置凸轮轴难以提高发动机转速,超速将导致气门反跳、噪声大等故障,影响柴油机的性能和可靠性。但是,目前来说,顶置气门凸轮轴柴油机的设计要求从开始就进行优化布置。通常情况下,凸轮轴的安装座和气缸盖是一体制造的,一般采用全链条传动或全齿轮传动来实现高速性,从而使链条或齿轮机构的布置比较方便、从容;但是,因为曲轴和凸轮轴距离远,若采用齿轮传动,则机构将变得很复杂,且传动噪声大。
传统V型柴油机若采用中置、下置凸轮轴则难以提高发动机转速,且配气机构复杂;若是采用顶置凸轮轴,由于曲轴和凸轮轴距离远,往往采用全齿轮传动,这将使传动机构变得复杂,同时全齿轮传动使发动机噪声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V型柴油机双顶置凸轮轴的传动机构,提高柴油机的转速,简化传动机构,同时降低柴油机传动机构产生的噪声。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V型柴油机双顶置凸轮轴的传动机构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V型柴油机双顶置凸轮轴的传动机构,包括一体化的惰齿轮、左进气凸轮轴齿轮和右排气凸轮轴齿轮,右进气凸轮轴齿轮和左排气凸轮轴齿轮,所述左进气凸轮轴齿轮和右排气凸轮轴齿轮呈V型布置于惰齿轮的两侧,惰齿轮分为三层齿轮结构,惰齿轮的第三层齿与曲轴正时齿轮啮合,惰齿轮的第二层齿通过右凸轮轴链条与右排气凸轮轴齿轮传动连接,第一层齿通过左凸轮轴链条与左进气凸轮轴齿轮传动连接;右排气凸轮轴齿轮分为两层齿轮结构,第一层链轮通过螺钉和定位销固定在第二层齿轮上,第一层链轮与右凸轮轴链条啮合,第二层齿轮与右进气凸轮轴齿轮啮合,左进气凸轮轴齿轮结构与右排气凸轮轴齿轮相同,第一层链轮与左凸轮轴链条啮合被带动,第二层齿轮与左排气凸轮轴齿轮啮合;右排气凸轮轴齿轮和右进气凸轮轴齿轮分别过盈压装在柴油机右排气凸轮轴和右进气凸轮轴上,左进气凸轮轴齿轮和左排气凸轮轴齿轮分别过盈压装在柴油机左进气凸轮轴和左排气凸轮轴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右凸轮轴链条动轨,右凸轮轴链条在右凸轮轴链条动轨上传动,所述右凸轮轴链条动轨上侧布置安装链条张紧器。用于顶住右凸轮轴链条动轨从而使右凸轮轴链条保持张紧力。
进一步的,所述左排气凸轮轴齿轮和右进气凸轮轴齿轮均采用消隙齿轮。以减少齿轮啮合时产生的噪声。
进一步的,所述左凸轮轴链条、右凸轮轴链条内侧均安装有喷射阀,用于喷射机油润滑链条。
进一步的,所述左凸轮轴链条、右凸轮轴链条、惰齿轮、左进气凸轮轴齿轮、右排气凸轮轴齿轮、右进气凸轮轴齿轮和左排气凸轮轴齿轮上均设有相应的配气相位的标记,以保证正确的配气相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顶置凸轮轴结构,提高了V型柴油机的高转速性能;采用半齿轮半链条传动方式,使传动更为灵活,同时降低发动机噪声;传动机构简洁,布置紧凑,机构零件数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V型柴油机双顶置凸轮轴的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惰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右排气凸轮轴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排气凸轮轴;2.左进气凸轮轴;3.左进气凸轮轴齿轮;4.左排气凸轮轴齿轮;5.左凸轮轴链条;6.链条张紧器;7.左凸轮轴链条动轨;8.左凸轮轴链条定轨;9.曲轴正时齿轮;10.右凸轮轴链条定轨;11.右凸轮轴链条;12.喷射阀;13.右排气凸轮轴齿轮;14.右进气凸轮轴齿轮;15.右进气凸轮轴;16.右排气凸轮轴;17.右凸轮轴链条动轨;18.曲轴;19.惰齿轮;1901.惰齿轮第三层齿;1902.惰齿轮第二层齿;1903.惰齿轮第一层齿;1302.右排气凸轮轴齿轮第一层链轮;1301.右排气凸轮轴齿轮第二层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V型柴油机双顶置凸轮轴的传动机构,一种V型柴油机双顶置凸轮轴的传动机构,包括一体化的三层惰齿轮、两层的左进气凸轮轴齿轮组件和右排气凸轮轴齿轮组件,惰齿轮19分为三层,从前往后看惰齿轮第三层齿1901与曲轴正时齿轮9啮合,惰齿轮第二层齿1902带动右凸轮轴链条11,惰齿轮第一层齿1903带动左凸轮轴链条5,右凸轮轴链条11带动右排气凸轮轴齿轮13,左凸轮轴链条5带动左进气凸轮轴齿轮3;右排气凸轮轴齿轮13分为两层,右排气凸轮轴齿轮第一层链轮1302通过螺钉和定位销固定在右排气凸轮轴齿轮第二层齿轮1301上,第一层链轮1302与右凸轮轴链条11啮合被带动,第二层齿轮与右进气凸轮轴齿轮14啮合,左进气凸轮轴齿轮3结构同右排气凸轮轴齿轮13,第一层链轮与左凸轮轴链条5啮合被带动,第二层齿轮与左排气凸轮轴齿轮4啮合。右排气凸轮轴齿轮13和右进气凸轮轴齿轮14分别过盈压装在右排气凸轮轴16和右进气凸轮轴15上,左进气凸轮轴齿轮3和左排气凸轮轴齿轮4分别过盈压装在左进气凸轮轴2和左排气凸轮轴1上。
曲轴正时齿轮9过盈压装在曲轴18前端小头上。惰齿轮19结构如图2所示,惰齿轮19分为三层,从前往后看第三层齿与曲轴正时齿轮9啮合,第二层齿带动右凸轮轴链条11,第一层齿带动左凸轮轴链条5,右凸轮轴链条11带动右排气凸轮轴齿轮13,左凸轮轴链条5带动左进气凸轮轴齿轮3,右排气凸轮轴齿轮13和左进气凸轮轴齿轮3结构如图3所示。
右排气凸轮轴齿轮13分为两层,右排气凸轮轴齿轮第一层链轮1302通过螺钉和定位销固定在右排气凸轮轴齿轮第二层齿轮1301上,右排气凸轮轴齿轮第一层链轮1302与右凸轮轴链条11啮合被带动,右排气凸轮轴齿轮第二层齿轮1301与右进气凸轮轴齿轮14啮合,左进气凸轮轴齿轮3结构同右排气凸轮轴齿轮13,第一层链轮与左凸轮轴链条5啮合被带动,第二层齿轮与左排气凸轮轴齿轮4啮合。右排气凸轮轴齿轮13和右进气凸轮轴齿轮14分别过盈压装在右排气凸轮轴16和右进气凸轮轴15上,左进气凸轮轴齿轮3和左排气凸轮轴齿轮4分别过盈压装在左进气凸轮轴2和左排气凸轮轴1上。从发动机前端看,即曲轴小头端看,曲轴顺时针转动,故曲轴正时齿轮9顺时针转动,惰齿轮19逆时针转动,左凸轮轴链条5和右凸轮轴链条11也为逆时针转动,此时左凸轮轴链条5上为紧边,下为松边,紧边处布置安装左凸轮轴链条定轨8,用于约束导向左凸轮轴链条5,松边处布置安装左凸轮轴链条动轨7,用于导向张紧左凸轮轴链条5,左凸轮轴链条动轨7下侧布置安装链条张紧器6,链条张紧器6通过液压驱动,端面触头会顶住左凸轮轴链条动轨7从而使左凸轮轴链条5保持一定张紧力;右凸轮轴链条11下为紧边,上为松边,紧边处布置安装右凸轮轴链条定轨10,用于约束导向右凸轮轴链条11,松边处布置安装右凸轮轴链条动轨17,用于导向张紧右凸轮轴链条11,右凸轮轴链条动轨17上侧布置安装链条张紧器,用于顶住右凸轮轴链条动轨17从而使右凸轮轴链条11保持一定张紧力。左排气凸轮轴齿轮4和右进气凸轮轴齿轮14均采用消隙齿轮,以减少齿轮啮合时产生的噪声。左、右两侧链条内侧均安装有喷射阀12,用于喷射机油润滑链条。所有链条及齿轮上均设有相应的配气相位的标记,以保证正确的配气相位。
工作原理:
发动机起动后,曲轴18同曲轴正时齿轮9一起转动,曲轴正时齿轮9带动与之啮合的惰齿轮19,惰齿轮19分别带动左凸轮轴链条5和右凸轮轴链条11,左凸轮轴链条5带动左进气凸轮轴齿轮3,左进气凸轮轴齿轮3带动与之啮合的左排气凸轮轴齿轮4,左进气凸轮轴齿轮3过盈压装在左进气凸轮轴2上,故左进气凸轮轴2同左进气凸轮轴齿轮3一起转动,左排气凸轮轴齿轮4过盈压装在左排气凸轮轴1上,故左排气凸轮轴1同左排气凸轮轴齿轮4一起转动;右凸轮轴链条11带动右排气凸轮轴齿轮13,右排气凸轮轴齿轮13带动与之啮合的右进气凸轮轴齿轮14,右排气凸轮轴齿轮13过盈压装在右排气凸轮轴16上,故右排气凸轮轴16同右排气凸轮轴齿轮13一起转动,右进气凸轮轴齿轮14过盈压装在右进气凸轮轴15上,故右进气凸轮轴15同右进气凸轮轴齿轮14一起转动,至此动力已从曲轴传递至凸轮轴。发动机工作时,油道机油进入链条张紧器6使张紧器端面触头伸出顶住链条动轨张紧链条,同时相应油道机油进入喷射阀12喷射机油润滑链条。
从图1可看出本实用新型方案传动机构简洁,若采用全齿轮传动则需在曲轴与凸轮轴之间布置多组惰齿轮,这样不仅使得传动机构复杂,齿轮之间啮合还会产生冲击噪声,使发动机噪声增大。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顶置凸轮轴结构,提高了V型柴油机的高转速性能;采用半齿轮半链条传动方式,使传动更为灵活,同时降低发动机噪声;传动机构简洁,布置紧凑,机构零件数量少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V型柴油机双顶置凸轮轴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化的惰齿轮、左进气凸轮轴齿轮和右排气凸轮轴齿轮,右进气凸轮轴齿轮和左排气凸轮轴齿轮,所述左进气凸轮轴齿轮和右排气凸轮轴齿轮呈V型布置于惰齿轮的两侧,惰齿轮分为三层齿轮结构,惰齿轮的第三层齿与曲轴正时齿轮啮合,惰齿轮的第二层齿通过右凸轮轴链条与右排气凸轮轴齿轮传动连接,第一层齿通过左凸轮轴链条与左进气凸轮轴齿轮传动连接;右排气凸轮轴齿轮分为两层齿轮结构,第一层链轮通过螺钉和定位销固定在第二层齿轮上,第一层链轮与右凸轮轴链条啮合,第二层齿轮与右进气凸轮轴齿轮啮合,左进气凸轮轴齿轮结构与右排气凸轮轴齿轮相同,第一层链轮与左凸轮轴链条啮合被带动,第二层齿轮与左排气凸轮轴齿轮啮合;右排气凸轮轴齿轮和右进气凸轮轴齿轮分别过盈压装在柴油机右排气凸轮轴和右进气凸轮轴上,左进气凸轮轴齿轮和左排气凸轮轴齿轮分别过盈压装在柴油机左进气凸轮轴和左排气凸轮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V型柴油机双顶置凸轮轴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右凸轮轴链条动轨,右凸轮轴链条在右凸轮轴链条动轨上传动,所述右凸轮轴链条动轨上侧布置安装链条张紧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V型柴油机双顶置凸轮轴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排气凸轮轴齿轮和右进气凸轮轴齿轮均采用消隙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V型柴油机双顶置凸轮轴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凸轮轴链条、右凸轮轴链条内侧均安装有喷射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V型柴油机双顶置凸轮轴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凸轮轴链条、右凸轮轴链条、惰齿轮、左进气凸轮轴齿轮、右排气凸轮轴齿轮、右进气凸轮轴齿轮和左排气凸轮轴齿轮上均设有相应的配气相位的标记。
CN202022420248.7U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v型柴油机双顶置凸轮轴的传动机构 Active CN213981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20248.7U CN213981881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v型柴油机双顶置凸轮轴的传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20248.7U CN213981881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v型柴油机双顶置凸轮轴的传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81881U true CN213981881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58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20248.7U Active CN213981881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v型柴油机双顶置凸轮轴的传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818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346109B2 (ja) 内燃エンジン
EP2258932B1 (en) Timing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n engine
RU147279U1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двигателя
EP0715059A2 (e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13981881U (zh) 一种v型柴油机双顶置凸轮轴的传动机构
US4841789A (en) Drive system for driving valves and an auxiliary machine of an automotive engine
JP2000154731A (ja)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動力伝達装置
CN203394634U (zh) 车用柴油机正时传动装置
US5295459A (en) Camshaft drive for V-type or horizontally opposed engine
JPH0666112A (ja) V型エンジン
CN112360944A (zh) 一种v型柴油机双顶置凸轮轴的传动机构
JP5580026B2 (ja) 内燃機関の動弁駆動装置
CN201133284Y (zh) 乘用车柴油机正时传动结构
EP1375863B1 (en) Air-cooled engine for general use
CN103790664B (zh) 一种具有双平衡轴的发动机正时驱动系统
CN114352374B (zh) 一种正时链条传动系统及发动机
CN214533105U (zh) 一种内燃机电动可变配气相位调整机构
JP2604397B2 (ja) V型エンジン
CN220168003U (zh) 一种水平对置发动机正时系统
CN215566262U (zh) 一种共用凸轮轴的四冲程水平对置发动机
JP3304455B2 (ja) V型エンジンのカム軸駆動装置
KR100302486B1 (ko) 캠축구동기어
CN201269143Y (zh) 一种汽车vvt发动机缸盖
JP2014013028A (ja) 動弁駆動装置
KR950005824B1 (ko) 내연 기관의 흡, 배기 밸브의 구동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