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81789U - 一种阻尼可调节的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阻尼可调节的阻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81789U
CN213981789U CN202023060841.1U CN202023060841U CN213981789U CN 213981789 U CN213981789 U CN 213981789U CN 202023060841 U CN202023060841 U CN 202023060841U CN 213981789 U CN213981789 U CN 213981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shaft
adjusting shaft
damper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608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岩
黄家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Tianyi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Tianyi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Tianyi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Tianyi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608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817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81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817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尼可调节的阻尼器,包括阻尼壳及其内形成的圆柱形密封腔体,密封腔体被其内设置的阻尼台和阻尼轴分隔为两个独立的腔体,各腔体内注满液体,通过调节轴的转动可使得上述两个腔体彼此分离或通过设置在调节轴上油槽与阻尼台所形成的槽口进行连通,且所述槽口的大小可随调节轴的转动而改变,从而起到阻尼调节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其阻尼可调节,可具有自由转动状态、锁死状态或者阻尼状态等多种状态,且相比于直线型阻尼器本实用新型的圆形阻尼器结构更小巧,可以应用于众多需要旋转缓冲的场合,使得结构更紧凑。

Description

一种阻尼可调节的阻尼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阻尼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阻尼器,尤其涉及一种阻尼可调节的阻尼器。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阻尼器均为直线阻尼,直线阻尼在一些场合起到无可替代的减震缓冲的作用,例如摩托车的减震器等。但是,目前阻尼器鲜有能够调节阻尼大小的,并且很多需要旋转运动的地方,直线阻尼需要构建出至少四杆机构样式才能进行使用,增加了安装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阻尼可调节的阻尼器,该阻尼器可以用于旋转结构中需要调节阻尼的地方,使得结构更紧凑。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阻尼可调节的阻尼器,包括阻尼壳及其内形成的圆柱形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的内壁设有一阻尼台,在密封腔体内部设有一阻尼轴,所述阻尼轴的旋转中心与所述密封腔体同轴且一端伸出密封腔体作为外界连接端,阻尼轴与阻尼台共同将密封腔体分隔为两个独立的腔体,各腔体内注满液体,所述阻尼器还包括可转动的调节轴,调节轴上设置有油槽,所述油槽沿调节轴径向的开槽大小不一致,随调节轴的转动使得上述两个腔体彼此分离或通过油槽与阻尼台所形成的槽口连通;所述的阻尼轴包括轴体、固定于轴体上的阻尼轴臂、接触板,在阻尼轴臂末端开有凹槽,凹槽内开有导向孔,接触板上设有导向柱,接触板通过导向柱与导向孔的配合安装于凹槽内,所述导向柱与导向孔内设有压缩的弹簧,这样设置可以使得阻尼轴的端表面与密封腔体内表面之间完全接触不留空隙,以确保两个腔体不会在阻尼轴端部出现连通,此外,由于油槽沿调节轴径向的开槽大小不一致,因此随着调节轴的转动可改变所形成槽口的大小,从而可以调节阻尼。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轴一端伸入所述密封腔体内成为阻尼台的一部分,另一端位于密封腔体外用于供外界转动调节轴,所述的调节轴上的油槽满足:转动调节轴时可使得调节轴与阻尼台的接触面在无缝和形成槽口之间变化,形成槽口后可使得两个腔体连通。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轴的轴线垂直于阻尼轴轴线设置。或者所述的调节轴的轴线平行于所述阻尼轴轴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轴同轴设置于阻尼轴外部共同形成可调阻尼轴,且调节轴与阻尼轴仍可相对转动,转动调节轴,可以使得可调阻尼轴与阻尼台共同将密封腔体分隔为两个独立的腔体,当转动调节轴至调节轴上的油槽与阻尼台形成槽口则将两个腔体连通。
进一步的,在上述任一方案中,所述的两个腔体之中至少有一个内设有储能件,用于储存阻尼轴转动时的能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提出一种阻尼可调节的阻尼器,通过在阻尼轴末端安装有预压紧的接触板,保证了阻尼轴臂始终与圆柱腔体内侧面无缝隙接触,只需转动调节轴即可实现多种工作状态,如:自由转动状态、锁死状态或者阻尼状态,且相比于直线型阻尼器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结构更小巧紧凑,可以应用于众多需要旋转缓冲的场合,例如,安装于旋转的门轴处,通过调节阻尼,可以将门开在任意位置;用于汽车后备箱取代直线阻尼,可以节省更多空间;用于下肢外骨骼,可以减轻外骨骼下肢重量,使得结构更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阻尼器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阻尼器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去除阻尼盖后正视图);
图3是图2中调节轴转动后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调节轴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阻尼轴(轴体、阻尼轴臂)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轴测图);
图6是图5中阻尼轴末端的接触板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阻尼器的另一种实现方式部分结构示意图;(a)正视图,(b)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阻尼器的又一种实现方式部分结构示意图;(a)正视图,(b)剖视图;
图中:1阻尼壳,2阻尼轴,3下轴承,4上轴承,5调节轴承,6阻尼盖,7调节轴,8压盖,9接触板,1-1腔体A,1-2腔体B,1-3注油孔,1-4阻尼台,1-5密封圈A,6-1密封圈B,7-1油槽,2-1阻尼轴臂,2-2导向孔,9-1导向柱;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显示控制方法及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阻尼可调节的阻尼器的具体结构实例如图1所示,包括阻尼壳1及其内形成的一圆柱形密封腔体(即图2、3中的圆形腔),所述密封腔体的内壁设有一阻尼台1-4,在密封腔体内部还设有一阻尼轴2,所述阻尼轴2的旋转中心与所述密封腔体同轴且一端伸出密封腔体作为连接端供安装使用,阻尼轴2与阻尼台1-4共同将密封腔体分隔为两个独立的腔体:腔体A1-1、腔体B1-2,各腔体内注满液体(如液压油),所述阻尼器还包括可控制转动的调节轴7,调节轴上设置有油槽7-1,通过调节轴的转动可使得上述两个腔体彼此分离或通过由油槽和阻尼台所形成的槽口连通,所述油槽沿调节轴径向的开槽大小不一致,这样所形成的槽口的大小即可随调节轴的转动而改变,从而调节阻尼。
此外,为了确保阻尼轴的轴臂末端能够完全与圆柱腔内表面接触不留空隙,所述阻尼轴除包括轴体、固定于轴体上的阻尼轴臂2-1外(如图1、2、3、5、6),还可在阻尼轴臂2-1与腔体内侧对应的面安装有接触板9,接触板9上有导向柱9-1,导向柱9-1与阻尼轴臂2-1末端开设的凹槽内的导向孔2-2配合安装,且导向孔2-2内安装有被导向柱9-1压缩的弹簧(图中未画出),这样接触板9始终受到导向孔2-2内弹簧向外的作用力,同时由于密封腔体的存在,使得接触板9被压紧于凹槽内,且接触板9的外侧面始终与阻尼壳1的密封腔体内侧面无缝隙接触,以确保两腔体1-1腔体A和1-2腔体B在2-1阻尼轴臂处没有连通。
当槽口联通两个腔体时,阻尼轴臂可以转动;当油槽不连接两个腔体时,由于两腔体各自充满液体,阻尼轴臂无法旋转。此外,油槽沿调节轴径向的开槽大小不一致,如:可将油槽设置为一端大一端小的渐变形状,通过旋转调节轴可以改变油槽与阻尼台所对应的位置,从而改变所形成槽口的开口大小,由于液体流过不同体积孔腔的速度不同,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连通槽口的大小来改变阻尼轴的阻尼。
图1、2、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阻尼器的具体实现结构示意图,其中阻尼轴2安装于阻尼壳1的圆柱形密封腔体中心位置,接触处安装有下轴承3和上轴承4以降低阻尼轴2在旋转过程中的摩擦力,阻尼盖6通过螺钉固定在阻尼壳1上,以限制阻尼轴的轴向运动,此外,阻尼盖6亦可以通过焊接或胶水粘贴方式安装,阻尼轴臂2-1和阻尼壳1内侧面具有微小缝隙,以便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动,且液压油很难通过;调节轴7安装有阻尼壳1侧面,其轴线垂直于阻尼轴2的轴线,调节轴7与阻尼壳接触的底部安装调节轴套5,以降低调节轴7旋转过程中的摩擦力,压盖8通过螺钉固定在阻尼壳1上,以限制调节轴7的轴线运动。
如图2所示,阻尼壳1内圆柱腔体被阻尼轴2(含阻尼轴臂2-1)和阻尼台1-4共同作用分为腔体A1-1和腔体B1-2,且两腔体中充满液压油(装配完后通过1-3注油孔注油然后封堵注油孔1-3,注油孔1-3可以开在阻尼壳1或阻尼盖6上,为了展示内部结构,图2、3中隐藏了阻尼盖,注油孔1-3仅为示意)。调节轴7上开有油槽7-1,油槽7-1可以横跨阻尼台1-4(即形成槽口),这样腔体A1-1和腔体B1-2就呈连通状态,两腔体液压油可以相互流动,阻尼轴2可以自由转动,由于油槽7-1两端大小不同,这样可以通过转动阻尼轴7调节图2中b所示位置槽口大小调节液压油的流速,进而可以控制阻尼轴2转动需要的力矩,b口越小,液体流动越缓慢,阻尼较大,转动阻尼轴2需要的扭矩越大;相反,b口越大,转动阻尼轴2需要的扭矩越小。
当旋转调节轴7到图3所示位置,油槽7-1不能横跨阻尼台1-4,导致腔体A1-1和腔体B1-2不连通,这样,阻尼轴2就无法旋转,为锁死状态。
图2和图3分别是阻尼连通状态和锁定状态。
此外,在腔体B1-2内有压缩弹簧或者腔体A1-1内装有拉伸弹簧(弹簧未画出),当旋转阻尼轴2后,压缩腔体B1-2后,弹簧储能,以确保阻尼具有恢复原始状态的能量。此外,根据阻尼初始状态的不同,压缩弹簧也可以安装在腔体A1-1内或者拉伸弹簧安装在腔体B1-2内。总之,确保阻尼轴2旋转同时弹簧可以储能。也可以采用其他可行的储能件,如弹力带等。
调节轴7可通过手动或者其他自动化的方式进行旋转控制。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轴还可如图7、8所示采用与图1-3完全不同的设置方式,图7中调节轴的轴线与阻尼轴的轴线平行设置,调节轴一端伸入所述密封腔体内成为阻尼台的一部分,另一端位于密封腔体外用于供外界转动调节轴,所述的调节轴上的油槽满足:转动调节轴时可使得调节轴与阻尼台的接触面在无缝和形成槽口之间变化,形成槽口后可使得两个腔体连通,且随调节轴的转动可改变所形成槽口的大小(可通过设计油槽在调节轴径向的开度变化即可)。图8中调节轴与阻尼轴同轴设置,且二者可以相对转动,形成可调阻尼轴,通过转动调节轴同样可以使得调节轴与阻尼台的接触面在无缝和形成槽口之间变化,形成槽口后可使得两个腔体连通,且随调节轴的转动可改变所形成槽口的大小,不再赘述。当阻尼轴与调节轴同轴设置时需要的安装空间更小,可以进一步减小阻尼器的体积,实现小型化。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阻尼可调节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尼壳及其内形成的圆柱形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的内壁设有一阻尼台,在密封腔体内部设有一阻尼轴,所述阻尼轴的旋转中心与所述密封腔体同轴且一端伸出密封腔体作为连接端,阻尼轴与阻尼台共同将密封腔体分隔为两个独立的腔体,各腔体内注满液体,所述阻尼器还包括可转动的调节轴,调节轴上设置有油槽,所述油槽沿调节轴径向的开槽大小不一致,随调节轴的转动使得上述两个腔体彼此分离或通过油槽与阻尼台所形成的槽口连通;所述的阻尼轴包括轴体、固定于轴体上的阻尼轴臂、接触板,在阻尼轴臂末端开有凹槽,凹槽内开有导向孔,接触板上设有导向柱,接触板通过导向柱与导向孔的配合安装于凹槽内,所述导向柱与导向孔内设有压缩的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可调节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轴一端伸入所述密封腔体内成为阻尼台的一部分,另一端位于密封腔体外用于供外界转动调节轴,所述的调节轴上的油槽满足:转动调节轴时可使得调节轴与阻尼台的接触面在无缝和形成槽口之间变化,形成槽口后使得两个腔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可调节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轴的轴线垂直于阻尼轴轴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可调节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轴的轴线平行于所述阻尼轴轴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可调节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轴同轴设置于阻尼轴外部共同形成可调阻尼轴,且调节轴与阻尼轴仍可相对转动,转动调节轴,可使得可调阻尼轴与阻尼台共同将密封腔体分隔为两个独立的腔体,当转动调节轴至调节轴上的油槽与阻尼台形成槽口则将两个腔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可调节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腔体之中至少有一个内设有储能件,用于储存阻尼轴转动时的能量。
CN202023060841.1U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阻尼可调节的阻尼器 Active CN2139817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60841.1U CN213981789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阻尼可调节的阻尼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60841.1U CN213981789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阻尼可调节的阻尼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81789U true CN213981789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44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60841.1U Active CN213981789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阻尼可调节的阻尼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817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33049Y (zh) 翻板的慢落机构
CN213981789U (zh) 一种阻尼可调节的阻尼器
CN210318310U (zh) 旋转底阀可调阻尼减振器
CN103625233A (zh) 一种车辆一体式惯质悬架
EP3530979B1 (en) Rotary damper
CN200952547Y (zh) 阻力可调式减震器
CN112610591B (zh) 阻尼可调节的圆形阻尼器
CN109595288B (zh) 一种阻尼力调整机构
US7017720B2 (en) Front fork
CN209083890U (zh) 一种阻尼可调减振器
JP2012197863A (ja) ロータリダンパ
CN111981076B (zh) 一种汽车用液力缓冲器
CN206530638U (zh) 一种阻尼器
CN112141208B (zh) 一种车辆转向控制结构、车辆悬架结构和车辆
CN101135216B (zh) 上部闭门器
CN109723307B (zh) 一种液压闭门器
CN201902490U (zh) 转动部件的缓冲器
CN208364518U (zh) 一种摆动油缸
KR20120038839A (ko) 완충기
CN106926899B (zh) 一种抑制汽车转向轮多极限环自激摆振的减振装置
CN217106601U (zh) 一种一体式阻尼合页
CN214943448U (zh) 一种液压缓冲门轴
JP2012187988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N111485375A (zh) 一种阻尼减震器及装有该减震器的洗衣机及控制方法
TW201934864A (zh) 旋轉阻尼鉸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