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74253U -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 Google Patents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74253U
CN213974253U CN202022715232.9U CN202022715232U CN213974253U CN 213974253 U CN213974253 U CN 213974253U CN 202022715232 U CN202022715232 U CN 202022715232U CN 213974253 U CN213974253 U CN 2139742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alance car
mounting groove
control lever
control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1523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利锁
乔万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1523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742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742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742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包括控制杆、透光件和发光源,控制杆的外周壁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槽,透光件包括透光部和位于透光部旁侧的限位部,透光部配合在第一安装槽内,限位部配合在限位槽内,发光源设在第一安装槽和限位槽的至少一者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具有使平衡车的安全性和美观性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衡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背景技术
平衡车是一种用于承载人的代步工具,通常包括车体和枢转在车体上的控制杆模块,用户通过控制杆模块相对车体枢转以实现平衡车的转向。控制杆模块一般由上至下包括控制垫和控制杆,控制杆模块通过与车体上的转轴相连实现控制杆模块在车体上的安装。相关技术中,由于平衡车的高度较低,在夜晚驾驶平衡车时,周围的车或人很难注意到平衡车上的灯光(减速灯、警示灯等),进而增大了碰撞事故的几率,安全性差。同时还会造成平衡车的美观性差、吸引力低,降低了驾驶者的驾驶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该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具有使平衡车的安全性和美观性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平衡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包括控制杆、透光件和发光源,所述控制杆的外周壁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透光件包括透光部和位于所述透光部旁侧的限位部,所述透光部配合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限位部配合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发光源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限位槽的至少一者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通过在控制杆上设置发光源和透光件,使得控制杆上可以发出功能不同的灯光,如警示灯光、减速灯光等特效灯光。相比于平衡车的车体上的灯光,控制杆上发出的灯光的位置更高,由此方便引起周围车或人的注意,进而实现提前避让等操作,安全性高。而且,控制杆上的灯光也使得平衡车的美观性强,提高了驾驶者的驾驶体验。而且,通过镶嵌的方式实现透光件在控制杆上的安装,安装方便,结构稳定性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部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间隔开,所述发光源设在所述透光部和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源为灯条;
或者,所述发光源为灯珠,所述第一安装槽沿所述控制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灯珠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的端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部具有在所述控制杆的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发光源设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中至少一者的端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槽在所述控制杆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控制杆,所述限位槽在所述控制杆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控制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部上设有连接孔,所述控制杆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轴向与所述控制杆的径向一致,所述透光部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与所述控制杆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为半球形槽,所述限位部为与所述半球形槽相匹配的半球形凸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部的外表面与所述控制杆未设有所述第一安装槽的部分的外表面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发光源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杆与所述平衡车用于转向的转轴相连,所述转轴中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电源配合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衡车用于转向的转轴中设有通孔,所述发光源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平衡车车体中的电源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安装槽沿所述控制杆的周向间隔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平衡车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与上述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的剖视图,其中,隐藏发光源。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的仰视图,其中,隐藏发光源。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的右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的左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的剖视图,其中,发光源位于容置腔内。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的剖视图,其中,发光源位于容置腔的端部。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中控制杆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控制杆1,第一安装槽101,限位槽102,容置腔103,透光件2,透光部201,限位部202,发光源3,转轴4,第二安装槽4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
如图1-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包括控制杆1、透光件2和发光源3。控制杆1的外周壁设有第一安装槽101,第一安装槽101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槽102。
透光件2包括透光部201和位于透光部201旁侧的限位部202,透光部201配合在第一安装槽101内,限位部202配合在限位槽102内。透光件2的透光部201插入第一安装槽101内,与此同时,透光件2的限位部202也插入限位槽102内。由此,透光件2被镶嵌在控制杆1上,实现透光件2在控制杆1上的安装。
发光源3设在第一安装槽101和限位槽102的至少一者内,发光源3临近透光件2设置,发光源3发出的光由透光件2透出至外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通过在控制杆1上设置发光源3和透光件2,使得控制杆1上可以发出功能不同的灯光,如警示灯光、减速灯光等特效灯光。相比于平衡车的车体上的灯光,控制杆1上发出的灯光的位置更高,由此方便引起周围车或人的注意,进而实现提前避让等操作,安全性高。而且,控制杆1上的灯光也使得平衡车的美观性强,提高了驾驶者的驾驶体验。而且,通过镶嵌的方式实现透光件2在控制杆1上的安装,安装方便,结构稳定性强。
需要说明的是,透光件2为由可透光材料如玻璃、塑料制成的板、片或管,透光件2的颜色可以是无色,也可以是有色。发光源3发出的光可以是白光,也可以是有色光。如需要控制杆1发出红光,可以设置发出的光为红色的发光源3,也可以设置红色的透光件2。而且,根据平衡车的种类,控制杆1可以为腿控杆或手控杆,相应地,控制垫可以为腿控垫或手控垫。
为了便于理解,图2、图6和图7中的箭头A所示为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的左右方向,图2、图6和图7中的箭头B所示为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的上下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部201与第一安装槽101的底壁间隔开,发光源3设在透光部201和第一安装槽101的底壁之间。由此,透光部201将发光源3与外界间隔开,防护性好。
如图3所示,透光部201的内壁与第一安装槽101的底壁在控制杆1的径向间隔开并相互平行,透光部201与第一安装槽101的底壁之间形成容置腔103,该容置腔103沿第一安装槽101的长度方向延伸。此时,如图6所示,发光源3可以为灯条,灯条沿容置腔103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灯条的长度等于容置腔103的长度,由此使得透光部201的亮度更加均匀。
或者,发光源3也可以为点状光源,发光源3设在容置腔103的上端和/或下端,且发光源3的光源发出方向朝向容置腔103的中部。具体地,如发光源3为灯珠,灯珠只有一个并固定在第一安装槽101的下端,灯珠的光源发出方向朝上,以使发光源3发出的光充满容置腔103。其中,灯珠可以通过粘接或卡接的方式直接固定在第一安装槽101的下端。或者,还可以在第一安装槽101的下端固定有电路板,灯珠通过焊接、螺纹旋紧或卡接的方式安装在电路板上。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设置限位部202与限位槽102的底壁间隔开,发光源3设在限位部202与限位槽102的底壁之间。由此,同样可以将发光源3与外界间隔开,保证发光源3的防护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部201具有在控制杆1的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发光源3设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中至少一者的端面上,发光源3的光源发出方向朝向透光部201。
透光部201可以与第一安装槽101的底壁贴合接触,即透光部201大体完全填充第一安装槽101。透光部201的长度大体等于第一安装槽101的长度,发光源3通过采用螺钉、卡扣或粘接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固定在透光部201的端部。发光源3可以为灯板,灯板的发光面止抵透光部201的端面(上端面和/或下端面),以灯板只有一个且灯板的发光面止抵透光件2的下端面为例,此时灯板的发光方向朝上以正朝向透光件2的下端面。此时,灯板发出的光经透光部201衍射,同样能够形成范围较大的灯光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101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一个限位槽102,透光件2包括与两个限位槽102一一对应的两个限位部202。
如图8所示,第一安装槽101的两个侧壁相互平行,两个侧壁上均设有一个限位槽102,两个限位槽102相对设置。此时透光部201的相背的两侧面同样设有与两个限位槽102一一对应的限位部202。通过两个限位部202配合在相应的两个限位槽102内,进一步避免透光件2的透光部201朝控制杆1的径向向外脱出第一安装槽101,透光件2在控制杆1上的安装稳定性更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101沿控制杆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安装槽101在控制杆1的长度方向贯穿控制杆1,限位槽102在控制杆1的长度方向贯穿控制杆1。
如图3所示,第一安装槽101的长度等于限位槽102的长度,第一安装槽101和限位槽102均上下两端开口设置。由此,透光件2的透光部201/限位部202可以由上至下插入第一安装槽101/限位槽102内,也可以由下至上插入第一安装槽101/限位槽102内,透光件2的拆装方便灵活。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槽101也可以沿其他方向延伸,如第一安装槽101的延伸方向与上下方向成角度。而且,第一安装槽101也可以只一端开口,如第一安装槽101只上端开口,此时透光件2可以直接被限位在第一安装槽101的下端端壁和与控制杆1的上端相连的控制垫之间,由此实现透光件2和控制杆1在上下方向的相对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件2与控制杆1通过螺栓相连。
如在透光部201上设有连接孔,控制杆1上(第一安装槽101的底壁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轴向与控制杆1的径向一致,透光部201通过螺栓穿过连接孔并与螺纹孔螺纹配合与控制杆1相连。由此同样实现透光件2与控制杆1在上下方向的相对固定。
或者,还可以设置透光件2与控制杆1通过粘胶相连。
如透光部201的侧壁与第一安装槽101的侧壁相互粘接,和/或,限位部202的外周壁与限位槽102的侧壁和底壁相互粘接。由此实现透光件2与控制杆1在上下方向的相对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槽102为半球形槽,限位部202为与半球形槽相匹配的半球形凸起。此时,透光件2的透光部201可以由第一安装槽101朝向控制杆1的径向的开口插入至第一安装槽101内,与此同时,限位部202通过透光件2的弹性变形卡入限位槽102内,由此实现透光件2在控制杆1上的安装。而且,在装配透光件2时,半球形凸起更容易卡入半球形槽内,安装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部201的外表面与控制杆1未设有第一安装槽101的部分的外表面齐平。即透光部201的外表面与控制杆1未设有第一安装槽101的部分的外表面共同组成的外轮廓为圆柱体形,由此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的美观性更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还包括电源,电源与发光源3电连接。由此通过设置电源对发光源3单独供电,使得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的独立性更高,发光源3的工作稳定性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杆1与平衡车用于转向的转轴4相连,转轴4中设有第二安装槽401,电源配合在第二安装槽401内。
如图2所示,第二安装槽401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右端开口设置,第二安装槽401的截面形状与电源的截面形状相匹配。电源由第二安装槽401的右端开口插设在第二安装槽401内,由此实现电源的安装,电源的拆装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衡车用于转向的转轴4中设有通孔,发光源3通过通孔与平衡车车体中的电源电连接。具体地,通孔的轴向与转轴4的轴向一致,以发光源3设在容置腔103内为例,与平衡车的车体中的电源相连的导线穿过通孔后,再穿过容置腔103的下端开口以与发光源3相连,实现发光源3与车体中的电源的电连接。由此不需要再额外设置电源,进而不需要再在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中的零件上加工用于安装电源的安装位,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的结构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10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安装槽101沿控制杆1的周向间隔分布。如图1-图5所示,每个第一安装槽101内均配合有透光部201,每个第一安装槽101的底壁和透光部201之间形成的容置腔103内均配合有发光源3。由此可以在控制杆1上形成多个发光特效,多个发光特效可以实现相同或不同的功能。如有的发光特效只在平衡车减速时亮红灯,进而起到提醒周围人和车的作用。如有的发光特效只是起到装饰的作用,以提高平衡车的美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101的数量为四个。如图2和图3所示,四个第一安装槽101分别对应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由此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发出的灯光亮度更高,灯光效果更好。
下面参照图1-图6和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个具体示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
如图1-图6和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包括控制杆1、透光件2、发光源3、转轴4和电源。
控制杆1的外周壁上设有四个第一安装槽101,四个第一安装槽101均沿控制杆1的长度方向延伸,四个第一安装槽101沿控制杆1的周向间隔分布。每个第一安装槽101的两侧壁均设有一个限位槽102,每个第一安装槽101和每个限位槽102均在控制杆1的长度方向贯穿控制杆1。
透光件2有四个并与四个第一安装槽101一一对应,透光件2包括透光部201和位于透光部201相背的两侧的限位部202。透光部201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插入第一安装槽101的同时,与之相连的两个限位部202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插入相应的两个限位槽102内,由此将透光件2镶嵌在控制杆1上,实现透光件2和控制杆1在除上下方向的相对固定。限位部202的外周壁与限位槽102的底壁和侧壁相互粘接,实现透光件2和控制杆1在上下方向的相对固定。
透光部201的内壁与第一安装槽101的底壁在控制杆1的径向间隔开,透光部201的内壁与第一安装槽101的底壁之间形成容置腔103,发光源3为灯条,灯条沿上下方向延伸并设在容置腔103内。
转轴4固定在控制杆1的下方,转轴4沿左右方向延伸,转轴4设有第二安装槽401,第二安装槽401在转轴4的右端面开口设置。电源由第二安装槽401的右端开口配合在第二安装槽401内,电源中位于右端的连接点通过导线与位于第一安装槽101内的发光源3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平衡车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通过在控制杆1上设置发光源3和透光件2,使得控制杆1上可以发出功能不同的灯光,如警示灯光、减速灯光等特效灯光。相比于平衡车的车体上的灯光,控制杆1上发出的灯光的位置更高,由此方便引起周围车或人的注意,进而实现提前避让等操作,安全性高。而且,控制杆1上的灯光也使得平衡车的美观性强,提高了驾驶者的驾驶体验。而且,通过镶嵌的方式实现透光件2在控制杆1上的安装,安装方便,结构稳定性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外周壁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槽;
透光件,所述透光件包括透光部和位于所述透光部旁侧的限位部,所述透光部配合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限位部配合在所述限位槽内;和
发光源,所述发光源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限位槽的至少一者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间隔开,所述发光源设在所述透光部和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源为灯条;
或者,所述发光源为灯珠,所述第一安装槽沿所述控制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灯珠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具有在所述控制杆的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发光源设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中至少一者的端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在所述控制杆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控制杆,所述限位槽在所述控制杆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控制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上设有连接孔,所述控制杆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轴向与所述控制杆的径向一致,所述透光部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与所述控制杆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为半球形槽,所述限位部为与所述半球形槽相匹配的半球形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的外表面与所述控制杆未设有所述第一安装槽的部分的外表面齐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发光源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与所述平衡车用于转向的转轴相连,所述转轴中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电源配合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车用于转向的转轴中设有通孔,所述发光源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平衡车车体中的电源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安装槽沿所述控制杆的周向间隔分布。
13.一种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
CN202022715232.9U 2020-11-20 2020-11-20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Active CN2139742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15232.9U CN213974253U (zh) 2020-11-20 2020-11-20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15232.9U CN213974253U (zh) 2020-11-20 2020-11-20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74253U true CN213974253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65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15232.9U Active CN213974253U (zh) 2020-11-20 2020-11-20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742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71368B1 (en) Secondary alert light for motor vehicles
US5700080A (en) Vehicular lamp
US20070081350A1 (en) Rearview mirror and signal light arrangement
US9656600B2 (en) Vehicular side view mirror including an illuminating device
CN210069733U (zh) 一种用于车灯的光学系统及一种尾灯
JP3215198U (ja) サービスホールキャップ
CN213974253U (zh)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US6504477B1 (en) Secondary alert light for motor vehicles
CN213974254U (zh)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JP2012530652A (ja) 自動車用の灯火装置
KR101411206B1 (ko) 엘이디를 이용한 양면 발광 방식의 차량용 조명장치
US10670218B2 (en) Electrical device for a vehicle running board
CN213974258U (zh)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KR200450892Y1 (ko) 안전 등화장치
CN215155310U (zh)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US20080019128A1 (en) LED lamp
WO2012023602A1 (ja) 車両用灯具
CN214493171U (zh) 平衡车
CN214689898U (zh)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KR101054694B1 (ko) 차량의 리어 글래스 일체형 스톱 램프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5597205U (zh) 一种车标灯
CN219655939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汽车日行灯
CN218367589U (zh) 后视镜指示灯灯壳、后视镜指示灯、后视镜和车辆
CN220721263U (zh) 摩托车
CN215323112U (zh)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