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55310U -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 Google Patents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55310U
CN215155310U CN202022715300.1U CN202022715300U CN215155310U CN 215155310 U CN215155310 U CN 215155310U CN 202022715300 U CN202022715300 U CN 202022715300U CN 215155310 U CN215155310 U CN 215155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balance car
mounting groove
light
emitt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1530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利锁
乔万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1530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55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55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553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包括控制杆和发光模组,发光模组与控制杆可拆卸地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具有使平衡车的安全性和美观性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衡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背景技术
平衡车是一种用于承载人的代步工具,通常包括车体和枢转在车体上的控制杆模块,用户通过控制杆模块相对车体枢转以实现平衡车的转向。控制杆模块一般由上至下包括控制垫和控制杆,控制杆模块通过与车体上的转轴相连实现控制杆模块在车体上的安装。相关技术中,由于平衡车的高度较低,在夜晚驾驶平衡车时,周围的车或人很难注意到平衡车上的灯光(减速灯、警示灯等),进而增大了碰撞事故的几率,安全性差。同时还会造成平衡车的美观性差、吸引力低,降低了驾驶者的驾驶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该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具有使平衡车的安全性和美观性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平衡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包括控制杆和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与所述控制杆可拆卸地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通过在控制杆上设置发光模组,使得控制杆上可以发出功能不同的灯光,如警示灯光、减速灯光等特效灯光。相比于平衡车的左车体和右车体上的灯光,控制杆上发出的灯光的位置更高,由此方便引起周围车或人的注意,进而实现提前避让等操作,安全性高。而且,控制杆上的灯光也使得平衡车的美观性强,提高了驾驶者的驾驶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杆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发光模组的至少部分配合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模组的外周壁与所述控制杆的外周壁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和所述发光模组的内壁中的一者设有凸起,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和所述发光模组的内壁中的另一者设有限位槽,当所述发光模组的至少部分配合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时,所述凸起配合在所述限位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上且为贯穿槽,所述凸起设在所述发光模组的内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模组上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发光模组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与所述控制杆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模组上设有抱箍,所述抱箍抱紧在所述控制杆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设有卡孔,所述发光模组的内壁上设有卡扣,当所述发光模组的至少部分配合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时,所述卡扣卡设在所述卡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发光模组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杆与所述平衡车用于转向的转轴相连,所述转轴中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电源配合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衡车用于转向的转轴中设有通孔,所述发光模组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平衡车车体中的主控电源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平衡车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与上述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的右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的正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的右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的左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的仰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的正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中C的放大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
控制杆1,第一安装槽101,
发光模组2,凸起201,抱箍202,卡扣203,螺栓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包括控制杆1和发光模组2,发光模组2与控制杆1可拆卸地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通过在控制杆1上设置发光模组2,使得控制杆1上可以发出功能不同的灯光,如警示灯光、减速灯光等特效灯光。相比于平衡车的左车体和右车体上的灯光,控制杆1上发出的灯光的位置更高,由此方便引起周围车或人的注意,进而实现提前避让等操作,安全性高。而且,控制杆1上的灯光也使得平衡车的美观性强,提高了驾驶者的驾驶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发光模组2包括发光源和由透光件制成的外壳,其中外壳为由可透光材料如玻璃、塑料制成的板、片或管,透光件的颜色可以是无色,也可以是有色。发光源发出的光可以是白光,也可以是有色光。如需要控制杆1发出红光,可以设置发出的光为红色的发光源,也可以设置红色的透光件。而且,根据平衡车的种类,控制杆1可以为腿控杆或手控杆,相应地,控制垫可以为腿控垫或手控垫。
为了便于理解,图2中的箭头A所示为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的左右方向,图2中的箭头B所示为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的上下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杆1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一安装槽101,发光模组2的至少部分配合在第一安装槽101内。
如图1-图12所示,第一安装槽101的深度方向与控制杆1的径向一致,发光模组2的至少部分沿控制杆1的径向插设在第一安装槽101内,由此实现发光模组2和控制杆1在处控制杆1的径向的相对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模组2的外周壁与控制杆1的外周壁齐平。发光模组2完全插设在第一安装槽101内,以控制杆1为圆柱状为例,发光模组2的外周壁的轴线与控制杆1的外周壁的轴线共线,由此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的美观性更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101的底壁和发光模组2的内壁中的一者设有凸起201,第一安装槽101的底壁和发光模组2的内壁中的另一者设有限位槽。当发光模组2的至少部分配合在第一安装槽101内时,凸起201配合在限位槽内。通过凸起201与限位槽的插接配合,实现了发光模组2在第一安装槽101内的准确限位,由此方便连接件实现发光模组2与控制杆1的可拆卸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槽设在第一安装槽101的底壁上且为贯穿槽,即限位槽在控制杆1的径向贯穿第一安装槽101的底壁,凸起201设在发光模组2的内壁上。具体地,限位槽的数量为两个并在控制杆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两个限位槽分别临近第一安装槽101的上端和下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模组2上设有连接孔,连接孔贯穿发光模组2的内壁。第一安装槽101的底壁上设有螺纹孔,发光模组2通过螺栓3穿过连接孔并与螺纹孔螺纹配合与控制杆1相连。
如图1-图3所示,连接孔的轴向与控制杆1的径向一致,螺栓3由外至内穿过连接孔并与螺纹孔螺纹配合,由此实现发光模组2和控制杆1在控制杆1径向的相对固定,进而实现发光模组2与控制杆1的相对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101沿控制杆1的长度方向延伸,连接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孔在控制杆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螺纹孔的数量与连接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由此进一步保证发光模组2与控制杆1的相对固定,避免发光模组2部分翘出而影响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的美观性。
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孔和螺纹孔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连接孔分别临近发光模组2的上端和下端,两个螺纹孔分别临近第一安装槽101的上端和下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8所示,发光模组2上设有抱箍202,抱箍202抱紧在控制杆1上,此时,发光模组2的部分凸出于第一安装槽101。由此同样可以实现发光模组2与控制杆1的相对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101沿控制杆1的长度方向延伸,抱箍20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抱箍202在控制杆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抱箍2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抱箍202分别临近第一安装槽101的上端和下端。由此进一步保证发光模组2与控制杆1的相对固定,避免发光模组2部分翘出而影响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的美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101的底壁设有卡孔,发光模组2的内壁上设有卡扣203,当发光模组2的至少部分配合在第一安装槽101内时,卡扣203卡设在卡孔内。
如图9-图11所示,卡扣203插设在卡孔内时,卡扣203的末端穿过卡孔并止抵内壁背离发光模组2的壁面,由此阻止发光模组2脱出第一安装槽101,进而实现发光模组2与控制杆1的相对固定,避免发光模组2部分翘出而影响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的美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101沿控制杆1的长度方向延伸,卡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卡孔在控制杆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卡扣203的数量与卡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如图10所示,卡孔的数量为两个,每个卡孔的轴线均与控制杆1的轴线相交,两个卡孔分别临近第一安装槽101的上端和下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还包括电源,电源与发光模组2电连接。由此通过设置电源对发光模组2单独供电,使得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的独立性更高,发光模组2的工作稳定性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杆1与平衡车用于转向的转轴相连,转轴中设有第二安装槽,电源配合在第二安装槽内。
如图2所示,第二安装槽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右端开口设置,第二安装槽的截面形状与电源的截面形状相匹配。电源由第二安装槽的右端开口插设在第二安装槽内,由此实现电源的安装,电源的拆装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衡车用于转向的转轴中设有通孔,所述发光模组2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平衡车车体中的主控电源电连接。
具体地,通孔的轴向与转轴的轴向一致,与平衡车的车体中的主控电源相连的导线穿过通孔后,再与发光模组2相连,实现发光模组2与车体中的主控电源的电连接。由此不需要再额外设置电源,进而不需要再在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中的零件上加工用于安装电源的安装位,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的结构简单。
下面参照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个具体示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包括控制杆1和发光模组2,控制杆1上设有一个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槽101,第一安装槽101位于控制杆1的右侧。发光模组2完全插设在第一安装槽101内,且发光模组2的外周壁与控制杆1的外周壁共轴线。
第一安装槽101的内壁设有两个限位槽,限位槽为贯穿槽,发光模组2的内部设有与两个限位槽一一对应的凸起201,在发光模组2配合在第一安装槽101内时,两个凸起201分别插设在相应限位槽内。发光模组2上设有两个连接孔,第一安装槽101的底壁上设有与另两个连接孔一一对应的螺纹孔,发光模组2配合在第一安装槽101内后,螺栓3穿过连接孔并与相应螺纹孔螺纹配合,由此实现发光模组2与控制杆1的相对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平衡车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通过在控制杆1上设置发光模组2,使得控制杆1上可以发出功能不同的灯光,如警示灯光、减速灯光等特效灯光。相比于平衡车的左车体和右车体上的灯光,控制杆1上发出的灯光的位置更高,由此方便引起周围车或人的注意,进而实现提前避让等操作,安全性高。而且,控制杆1上的灯光也使得平衡车的美观性强,提高了驾驶者的驾驶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一安装槽;和
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与所述控制杆可拆卸地相连,所述发光模组的至少部分配合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组的外周壁与所述控制杆的外周壁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和所述发光模组的内壁中的一者设有凸起,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和所述发光模组的内壁中的另一者设有限位槽,当所述发光模组的至少部分配合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时,所述凸起配合在所述限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上且为贯穿槽,所述凸起设在所述发光模组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组上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发光模组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与所述控制杆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组上设有抱箍,所述抱箍抱紧在所述控制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设有卡孔,所述发光模组的内壁上设有卡扣,当所述发光模组的至少部分配合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时,所述卡扣卡设在所述卡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发光模组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与所述平衡车用于转向的转轴相连,所述转轴中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电源配合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车用于转向的转轴中设有通孔,所述发光模组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平衡车车体中的主控电源电连接。
11.一种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
CN202022715300.1U 2020-11-20 2020-11-20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Active CN215155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15300.1U CN215155310U (zh) 2020-11-20 2020-11-20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15300.1U CN215155310U (zh) 2020-11-20 2020-11-20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55310U true CN215155310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50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15300.1U Active CN215155310U (zh) 2020-11-20 2020-11-20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553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15437B1 (en) Outside rear view mirror
JP6926149B2 (ja) 自動車用の充電フラップ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または給油フラップモジュール
US8845156B2 (en) Vehicle lamp
US20060220825A1 (en) Elevated light system for vehicles
CN215155310U (zh)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US20020154512A1 (en) Warning light assembly attaching to object without tool
CN214690004U (zh) 把横组件和滑板车
CN213974253U (zh)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CN213974258U (zh)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CN213974254U (zh)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KR20100115536A (ko) 차량 유도장치를 갖는 중앙분리대
KR101680960B1 (ko) 방향 유도 표시등
CN214493171U (zh) 平衡车
WO2008026572A1 (fr) Poteau de balise de route de type à émission de lumière spontanée
CN214689898U (zh)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US11072287B1 (en) Vehicle rear mirror device
CN213974255U (zh) 平衡车
CN220199429U (zh) 一种发光轮眉装置
KR100598674B1 (ko) 자동차용 유턴 표시장치
CN219283148U (zh) 一种具有反光功能的车灯
KR20180004080A (ko) 경광 장치
CN215794268U (zh) 平衡车的控制杆模块和平衡车
CN218750553U (zh) 后视镜指示灯、后视镜和车辆
KR101447175B1 (ko) 엘이디 델리니에이터
US20150336509A1 (en) Vehicle Light Monitor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