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70778U - 一种弹性变形的平行夹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性变形的平行夹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70778U
CN213970778U CN202022717739.8U CN202022717739U CN213970778U CN 213970778 U CN213970778 U CN 213970778U CN 202022717739 U CN202022717739 U CN 202022717739U CN 213970778 U CN213970778 U CN 2139707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slit
holes
hol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177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先能
王大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oshu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oshu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oshu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oshu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177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707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707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707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变形的平行夹紧装置,包括基板,其上切割有多个成行列结构排列的圆形的基板通孔,还切割有贯通基板通孔上下两端的截面成L型的两个第一狭缝;每个第一狭缝都包括水平端和竖直端,对应于同一个基板通孔的两个第一狭缝以水平端向外延伸的结构成镜像设置;基板上对应于每个基板通孔还切割有与第一狭缝水平端相平行的并远离基板通孔的第二狭缝;每个第二狭缝均成凹字型结构;基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对应于第二狭缝的中部并与其相导通的多个调节通孔。该实用新型可一次性平行的夹紧多个工件,稳定性好,简单便捷,实现批量化的生产,还不易损坏工件,提高了产率和质量,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弹性变形的平行夹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夹具,尤其是一种弹性变形的平行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夹具是生产过程中,用来迅速、方便、安全的安装工件的装置。目前,在加工管件时,需要对管件进行夹持,防止其移动和转动。常用的夹具一次只能装夹一根管件,效率较低,而且容易在锁紧过程中顶坏产品,夹具夹持的稳定性也不足,每次使用就要进行多次的调节,就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性变形的平行夹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性变形的平行夹紧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切割有多个成行列结构排列的圆形的基板通孔,每个所述基板通孔在邻近基板边缘的侧壁上都被切割有贯通基板通孔上下两端的截面成L型的两个第一狭缝,且相邻两个基板通孔所对应的第一狭缝不相导通;每个所述第一狭缝都包括平行于基板边缘的水平端和垂直于基板边缘的竖直端,对应于同一个基板通孔的两个第一狭缝以水平端向外延伸的结构成镜像设置;所述基板上对应于每个基板通孔还切割有与第一狭缝水平端相平行的并远离基板通孔的第二狭缝;每个所述第二狭缝均成凹字型结构,其直线长度与同一基板通孔所对应的两个第一狭缝水平端端部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基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对应于第二狭缝中部的多个调节通孔,每个所述调节通孔都在对应基板通孔的径向上垂直于第二狭缝设置并使其与该第二狭缝相导通。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第一狭缝水平端和竖直端的结合处都是向外突出的弧形结构。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第一狭缝水平端的端部、每个第二狭缝的两端都设置有圆角的弯折部,且第一狭缝水平端的弯折部和第二狭缝端部的弯折部之间成张开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基板上对应于每个第二狭缝的中部都设置有贯通基板上下表面的并与该第二狭缝相导通的竖向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基板的底部还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对应于基板通孔的位置设置有直径小于基板通孔直径的贯穿底座上下表面的并与基板通孔同轴的底座通孔,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多个沿底座通孔周向排列的并处于基板通孔内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沿底座通孔的径向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基板的底面设置有与定位柱匹配卡合定位的定位孔。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第一狭缝水平端的长度都不小于12m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的宽度是0.25-0.3m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之间的间隔距离是1.0-1.2mm。
作为优选,多个所述第一狭缝的水平端处于同一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基板通孔成行列结构排列,工件被夹持在基板通孔内,一次就可以实现对多个工件的夹持加工,且各工件都处在相平行的位置,不需要进行多次频繁的定位调节,基板上被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分割出来部分就具有了弹性,通过在调节通孔中对该部分施加外力,其产生弹性形变向基板通孔内的工件施加夹持的力,结构简单,夹持稳定性好,实现批量化的生产,还不易损坏工件,提高了产率和质量,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板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基板10-基板通孔11-调节通孔12-竖向通孔13-定位孔2-第一狭缝20-水平端21-竖直端3-第二狭缝4-弯折部5-底座50-底座通孔51-调节孔52-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仅是参考附加图示的方向,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本实用新型必须具有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至图4中所示,一种弹性变形的平行夹紧装置,包括基板1,基板1用来在工作台上的安装,基板1成板状结构,为了保持其足够的强度,其厚度选择不小于4mm,而为了方便其安装和结构设置,基板选用方形的结构,所述基板1上切割有多个成行列结构排列的圆形的基板通孔10,工件是被夹持在基板通孔10内的,基板通孔10的切割利用激光切割来实现,由于行列结构的排列,位置固定,相互之间的距离固定,加工时加工工具的位置也会相对固定,一次就可以实现对多个工件的夹持加工,而且各工件都处在相平行的位置,也就不需要进行多次频繁的定位调节,更便于使用,就能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每个所述基板通孔10在邻近基板1边缘的侧壁上都被切割有贯通基板通孔10上下两端的截面成L型的两个第一狭缝2,且相邻两个基板通孔10所对应的第一狭缝2不相导通,也就是说第一狭缝2是设置在基板1上邻近边缘的位置的,其贯通基板通孔10上下两端,就使得基板通孔10的侧壁在两个狭缝之间的部分就和其它部分分离形成端部与基板1一体的一个夹块;每个所述第一狭缝2都包括平行于基板1边缘的水平端20和垂直于基板1边缘的竖直端21,对应于同一个基板通孔10的两个第一狭缝2以水平端20向外延伸的结构成镜像设置,这样对应于同一个基板通孔10的两个第一狭缝2之间的部分所形成的夹块就构成一个类似于倒T型的结构;所述基板1上对应于每个基板通孔10还切割有与第一狭缝2水平端20相平行的并远离基板通孔10的第二狭缝3,两个第一狭缝2的竖直端21就使得夹块对应于该部分的部位与基板1分离,两个第一狭缝2的水平端20就使得夹块对应于水平端20的并靠近基板通孔10的一端与基板1分离,第二狭缝3就使得夹块对应于水平端20的并远离基板通孔10的部位与基板1分离,只有该夹块对应于水平端20端部的部位仍与基板1连接着,这样在该夹块受力时就能产生弹性形变来夹紧插入基板通孔10中的物件,每个所述第一狭缝2水平端20的长度都不小于12mm,这样就确保了其强度和弹力;所述第一狭缝2和第二狭缝3的宽度是0.25-0.3mm,就避免了狭缝过宽需要大力夹持进而造成产品损坏的问题,所述第一狭缝2和第二狭缝3之间的间隔距离是1.0-1.2mm,即在第一狭缝2和第二狭缝3之间形成的夹块在水平方向的宽度是1.0-1.2mm,同样是确保其夹持力度,以及产品的使用寿命,每个所述第二狭缝3均成凹字型结构,其直线长度与同一基板通孔10所对应的两个第一狭缝2水平端20端部之间的距离相同,即同一基板通孔10所对应的两个第一狭缝2中,从一个第一狭缝2的端部到另一个第一狭缝2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就是第二狭缝3的两端之间的直线距离,就确保了两个第一狭缝2之间所形成的夹块在具有弹性的情况下也具有足够的强度;所述基板1的侧壁上设置有对应于第二狭缝3中部的多个调节通孔11,即一个调节通孔11对应一个第二狭缝3,有多少个第二狭缝3就有多少个调节通孔11,每个所述调节通孔11都在对应基板通孔10的径向上垂直于第二狭缝3设置并使其与该第二狭缝3相导通,通过调节通孔11就能将力施加于两个第一狭缝2之间形成的夹块上,施加的力就能垂直作用于基板通孔10中所夹持的工件,避免所施加力的散失。在使用时就使用调节工具穿过调节通孔11给夹块施加力,进而夹紧基板通孔10中的工件,该调节工具可依据不同的生产,采用气缸推动的方式,每个调节通孔中都设置有对应于气缸的活塞,此时可以采用多个气缸来实现,也可以采用一个气缸来实现,而气缸和活塞之间的连接则采用现有的常规方法即可,或者调节工具就采用螺栓,调节通孔是螺纹孔实现调节。
进一步的改进,如图2中所示,每个所述第一狭缝2水平端20和竖直端21的结合处都是向外突出的弧形结构,即L型结构的顶角处向外突出弧形结构,就避免了基板1在此处形成尖角,从而影响到产品的应用寿命,也确保了夹持工件时的顺畅进行。
进一步的改进,如图2中所示,每个所述第一狭缝20水平端的端部、每个第二狭缝3的两端都设置有圆角的弯折部4,且第一狭缝2水平端20的弯折部和第二狭缝3端部的弯折部4之间成张开结构,圆角的弯折部4就对施加在两个第一狭缝2之间形成的夹块上的力进行缓冲,夹紧力度更好,夹持的更稳定牢固。
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至图4中所示,所述基板1上对应于每个第二狭缝3的中部都设置有贯通基板1上下表面的并与该第二狭缝3相导通的竖向通孔12,通过该通孔就能将夹持定位,夹持力度确定,使得调节工具不能再通过调节通孔10进行活动。
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和图3中所示,所述基板1的底部还连接有底座5,该底座5用来作为基板在工作台上安装的介质,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可以将其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也可以将其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在工作台上,在需要使用时将其安装在工作台上,不使用时则可以拆除,不会占用工作台,还可以将其移动的安装在不同的工作台上,便于人们的使用,所述底座5上对应于基板通孔10的位置设置有直径小于基板通孔10直径的贯穿底座5上下表面的并与基板通孔19同轴的底座通孔,这样底座5和基板1在基板通孔10处就构成了一个底面带有底座通孔50的凹槽,所述底座5上还设置有多个沿底座通孔50周向排列的并处于基板通孔10内的调节孔51,所述调节孔51沿底座通孔的径向对称设置,调节孔51设置在凹槽的槽底即底座5上并围绕着底座通孔50设置,这样就可以用来夹持不同厚度的工件,在工件比较薄时,就可以往调节孔51中安装不同高度的调节柱来调节凹槽的深度,进而满足不同厚度工件夹持的需求。
进一步的改进,如图3中所示,所述底座5上还设置有定位柱52,所述基板1的底面设置有与定位柱52匹配卡合定位的定位孔53,这样就将底座5和基板之1间的位置予以固定,避免在夹持过程中产生相对的位移,也便于其使用。
进一步的改进,如图2中所示,多个所述第一狭缝2的水平端20处于同一轴线上,这样就便于生产使用,也利于夹持时的自动化,以及在自动化夹持中施加至每个工件上的力都是相同。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弹性变形的平行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切割有多个成行列结构排列的圆形的基板通孔,每个所述基板通孔在邻近基板边缘的侧壁上都被切割有贯通基板通孔上下两端的截面成L型的两个第一狭缝,且相邻两个基板通孔所对应的第一狭缝不相导通;每个所述第一狭缝都包括平行于基板边缘的水平端和垂直于基板边缘的竖直端,对应于同一个基板通孔的两个第一狭缝以水平端向外延伸的结构成镜像设置;所述基板上对应于每个基板通孔还切割有与第一狭缝水平端相平行的并远离基板通孔的第二狭缝;每个所述第二狭缝均成凹字型结构,其直线长度与同一基板通孔所对应的两个第一狭缝水平端端部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基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对应于第二狭缝中部的多个调节通孔,每个所述调节通孔都在对应基板通孔的径向上垂直于第二狭缝设置并使其与该第二狭缝相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弹性变形的平行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狭缝水平端和竖直端的结合处都是向外突出的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弹性变形的平行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狭缝水平端的端部、每个第二狭缝的两端都设置有圆角的弯折部,且第一狭缝水平端的弯折部和第二狭缝端部的弯折部之间成张开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弹性变形的平行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对应于每个第二狭缝的中部都设置有贯通基板上下表面的并与该第二狭缝相导通的竖向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弹性变形的平行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底部还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对应于基板通孔的位置设置有直径小于基板通孔直径的贯穿底座上下表面的并与基板通孔同轴的底座通孔,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多个沿底座通孔周向排列的并处于基板通孔内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沿底座通孔的径向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弹性变形的平行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基板的底面设置有与定位柱匹配卡合定位的定位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弹性变形的平行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狭缝水平端的长度都不小于1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弹性变形的平行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的宽度是0.25-0.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弹性变形的平行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之间的间隔距离是1.0-1.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弹性变形的平行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狭缝的水平端处于同一轴线上。
CN202022717739.8U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弹性变形的平行夹紧装置 Active CN2139707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17739.8U CN213970778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弹性变形的平行夹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17739.8U CN213970778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弹性变形的平行夹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70778U true CN213970778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65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17739.8U Active CN213970778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弹性变形的平行夹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707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55211B (zh) 一种用于在车床车削薄壁碟形件的夹具及方法
CN109605080B (zh) 一种环形薄壁零件的切割夹具
CN213970778U (zh) 一种弹性变形的平行夹紧装置
CN215615561U (zh) 工件挤进固定工装
CN214109684U (zh) 一种精密细螺纹加工柔性夹具
CN213702593U (zh) 一种蝴蝶扣自动多轴加工夹持装置
CN209754583U (zh) 一种调整立车夹具定位中心的结构
CN210232294U (zh) 一种多面加工的快速定位夹具
CN215035560U (zh) 一种板式快速装夹工装
CN212763537U (zh) 一种可调节的机器人夹爪
CN220029457U (zh) 一种快换夹具及机械加工机台
CN217413153U (zh) 一种激光支架四轴加工工装
CN218395972U (zh) 夹持装置以及车床
CN212577617U (zh) 一种工装垫板夹具
CN212285911U (zh) 一种内撑式胀紧定位工装夹具
CN220560987U (zh) 一种超深槽工件加工用夹具
CN214978868U (zh) 一种重型作业车传动轴支架盒型工装
CN216151777U (zh) 一种分体保持架用工装夹具
CN218800648U (zh) 一种薄壁零件机加工用夹具
CN220862938U (zh) 一种用于电火花加工中找正设点的夹具
CN211162269U (zh) 一种圆台形零件的线切割夹具
CN212240137U (zh) 一种铜公的装夹治具
CN214443662U (zh) 一种套筒零件的辅助固定工装及开槽装置
CN218227341U (zh) 一种玻璃模具内腔雕铣专用工装夹具
CN219325007U (zh) 一种高效的多个棒料装夹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