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15561U - 工件挤进固定工装 - Google Patents

工件挤进固定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15561U
CN215615561U CN202122250510.2U CN202122250510U CN215615561U CN 215615561 U CN215615561 U CN 215615561U CN 202122250510 U CN202122250510 U CN 202122250510U CN 215615561 U CN215615561 U CN 2156155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limiting groove
clamping piece
embracing
fixing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5051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Baolong Aircraft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Baolong Aircraft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Baolong Aircraft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Baolong Aircraft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5051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155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155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155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件挤进固定工装。工件挤进固定工装包括基座、夹紧件和调整机构,基座上形成有第一合抱部,夹紧件上形成有第二合抱部,夹紧件活动设置于基座上,且第二合抱部和第一合抱部相正对并形成用于放置工件的固定端的夹持空间;调整机构能够驱动夹紧件朝向第一合抱部运动,使得第一合抱部和第二合抱部紧紧地环保在工件的固定端的周侧;因此,相较于多爪卡盘类的多点固定的方式,增加工件固定端的受力面积,使工件能够更稳定地固定在基座上,进而避免工件在加工时发生位移而影响加工质量,也使得工件能够进行大深切加工,提升加工速度。

Description

工件挤进固定工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件挤进固定工装。
背景技术
在对工件进行加工如切屑时,通常需要对工件进行装夹固定;目前通常采用四爪夹盘对工件进行装夹固定,四爪夹盘的四个夹爪环绕工件设置并紧抵在工件的外侧壁上,但四爪夹盘的夹紧力小,在对本身材料硬度很高的工件进行切削加工时,由于切削阻力大,加工过程中工件极易发生位移而影响加工质量,且也由于四爪夹盘的夹紧力小,无法对工件进行大深切,无法提升加工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挤进固定工装,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作用于工件上的夹紧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件挤进固定工装,包括基座、夹紧件和调整机构;
所述基座形成有第一合抱部,所述夹紧件形成有第二合抱部,所述夹紧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第一合抱部与所述第二合抱部相面对并围设成夹持空间;
所述夹持空间用于放置工件的固定端,所述调整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夹紧件朝向所述第一合抱部运动,以通过所述第一合抱部和所述第二合抱部对所述工件的固定端的周侧环抱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形成限位槽,所述夹紧件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夹紧件能够在所述限位槽内沿第一方向运动,且所述夹紧件的第二方向的两侧与所述限位槽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第一合抱部位于所述限位槽的第一方向的一侧的侧壁,所述第二合抱部位于所述夹紧件与所述第一合抱部相面对的第一方向的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工件的固定端呈圆柱状,所述第一合抱部和所述第二合抱部为与所述工件的固定端相适配的弧形凹槽,且所述第一合抱部和所述第二合抱部的圆心角为165°-175°。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机构包括楔形件;所述楔形件设置于所述夹紧件远离所述工件的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夹紧件朝向所述楔形件的一侧形成第一斜面,所述楔形件朝向所述夹紧件的一侧形成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相紧抵;
所述楔形件能够沿第三方向运动,以推动所述夹紧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两两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机构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楔形件沿所述第三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螺杆;所述楔形件开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贯穿所述楔形件的第一安装孔,所述限位槽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内螺纹孔,所述第一内螺纹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的螺帽压靠在所述楔形件上,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穿过所述楔形件并螺接于所述第一内螺纹孔内,所述第一螺杆的转动能够使所述第一螺杆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在所述限位槽的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压件,且所述压件的一端伸入所述限位槽并压在所述夹紧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的两侧的所述压件的数量均为多个,位于同一侧的多个所述压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的工件挤进固定工装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放置于所述工件远离所述限位槽的第三方向的一端,且所述盖板与所述限位槽相连接,以将所述工件夹紧于所述盖板和所述限位槽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开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贯穿所述盖板的第二安装孔,所述限位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二内螺纹孔,所述第二内螺纹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同轴设置;
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的螺帽压靠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第二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工件的中心孔并与所述第二内螺纹孔相螺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挤进固定工装包括基座、夹紧件和调整机构,基座上形成有第一合抱部,夹紧件上形成有第二合抱部,夹紧件活动设置于基座上,且夹紧件的第二合抱部和基座上的第一合抱部相正对,从而通过第一合抱部和第二合抱部在基座上形成夹持空间;待加工的工件的一端为工件的固定端,工件的另一端则为需要切削加工的一端,工件的固定端能够放置于夹持空间内,使第一合抱部和第二合抱部环绕设置于工件的固定端的周侧。调整机构能够驱动活动设置于基座上的夹紧件朝向第一合抱部运动,从而使第一合抱部和第二合抱部之间的夹持空间缩小,第一合抱部和第二合抱部均与工件的固定端相适配,使得第一合抱部能够紧贴在工件的周向的一部分侧壁上,第二合抱部能够紧贴在工件的周向的另一部分侧壁上,从而使第一合抱部和第二合抱部禁锢在工件的固定端,以对工件进行夹持固定。
因此,通过设置第一合抱部和第二合抱部对工件的固定端的周侧进行环抱固定,相较于多爪卡盘类的多点固定的方式,增加工件固定端的受力面积,使工件能够更稳定地固定在基座上,进而避免工件在加工时发生位移,也由于工件被固定的更牢固,能够对工件进行大深切加工,提升加工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件挤进固定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件挤进固定工装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件挤进固定工装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件挤进固定工装的夹紧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基座,11-限位槽,12-第一合抱部,13-压件,2-夹紧件,21-第二合抱部,22-第一斜面,3-楔形件,31-第二斜面,4-第一螺杆,5-盖板,51-第二螺杆,6-工件,a-第一方向,b-第二方向,c-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工件挤进固定工装。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工件6挤进固定工装,用于对加工过程如切削过程中的工件6进行夹紧固定,以使工件6在切削过程中不发生位移。
如图1至图4所示,工件6挤进固定工装包括基座1、夹紧件2和调整机构,基座1上形成有第一合抱部12,夹紧件2上形成有第二合抱部21,夹紧件2活动设置于基座1上,且夹紧件2的第二合抱部21和基座1上的第一合抱部12相正对,从而通过第一合抱部12和第二合抱部21在基座1上形成夹持空间;待加工的工件6的一端为工件6的固定端,工件6的另一端则为需要切削加工的一端,工件6的固定端能够放置于夹持空间内,使第一合抱部12和第二合抱部21环绕设置于工件6的固定端的周侧。
调整机构能够驱动活动设置于基座1上的夹紧件2朝向第一合抱部12运动,从而使第一合抱部12和第二合抱部21之间的夹持空间缩小,第一合抱部12和第二合抱部21均与工件6的固定端相适配,使得第一合抱部12能够紧贴在工件6的周向的一部分侧壁上,第二合抱部21能够紧贴在工件6的周向的另一部分侧壁上,从而使第一合抱部12和第二合抱部21禁锢在工件6的固定端,以对工件6进行夹持固定。
因此,通过设置第一合抱部12和第二合抱部21对工件6的固定端的周侧进行环抱固定,相较于多爪卡盘类的多点固定的方式,增加工件6固定端的受力面积,使工件6能够更稳定地固定在基座1上,进而避免工件6在加工时发生位移,也由于工件6被固定的更牢固,能够对工件6进行大深切加工,提升加工速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基座1形成有限位槽11,限位槽11与夹紧件2相适配,使得夹紧件2能够放入到限位槽11内;其中,限位槽11和夹紧件2均具有沿第一方向a的长度,且限位槽11的长度大于夹紧件2的长度,使得夹紧件2能够在限位槽11内沿第一方向a运动。限位槽11和夹紧件2均具有第二方向b的宽度,且限位槽11的宽度略大于夹紧件2的宽度,使得夹紧件2的第二方向b的两侧的侧壁与对应的限位槽11的第二方向b的两侧的侧壁间隙配合,从而使限位槽11能够对夹紧件2进行第二方向b的限位,夹紧件2能够放置于限位槽11内,且夹紧件2在限位槽11内仅能够沿第一方向a运动。
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合抱部12位于限位槽11的第一方向a的一侧的侧壁,第二合抱部21位于夹紧件2的第一方向a的一侧的侧壁上,当夹紧件2放置于限位槽11内时,第一合抱部12和第二合抱部21恰好相正对并围设成夹持空间。工件6的固定端能够放置于第一合抱部12和第二合抱部21之间,调整机构能够驱动夹紧件2在限位槽11内沿第一方向a运动,以使夹紧件2朝向第一合抱部12运动,使第二合抱部21和第二合抱部21紧紧地环抱在工件6的固定端的周侧,从而将工件6稳定、牢固地固定在基座1上。
在该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工件6的固定端呈圆柱状,圆柱状的工件6的固定端能够竖直的放入到第一合抱部12和第二合抱部21之间,使得工件6的固定端的周向外侧壁与第一合抱部12和第二合抱部21相正对。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合抱部12为形成在限位槽11的第一方向a的一侧的侧壁上的弧形凹槽,且第一合抱部12的内径与工件6的固定端的外径相适配,使得工件6的固定端在放置于夹持工位时,工件6的固定端的第一方向a的一侧能够伸入到第一合抱部12内,且第一合抱部12的内侧壁与工件6的固定端的外侧壁相贴合。
如图1和图4所示,第二合抱部21为形成在夹紧件2的第二方向b的一侧的侧壁上的弧形凹槽,第一合抱部12和第二合抱部21相正对,且第二合抱部21的内径也与工件6的固定端的外径相适配;当夹紧件2在调整机构的驱动下朝向工件6和第一合抱部12运动至预定距离时,第二合抱部21能够环绕在工件6的固定端的外侧,且第二合抱部21的内侧壁紧贴在工件6的固定端的外侧壁上,从而通过第一合抱部12和第二合抱部21对工件6的固定端抱紧固定。
在该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合抱部12和第二合抱部21的圆心角均为165°-175°,从而尽可能大地增加第一合抱部12和第二合抱部21作用在工件6的固定端的受力面积,使工件6更稳定、牢固地固定在基座1上,以抵靠工件6切削加工时的切削阻力,也使得工件6能够进行大深切加工,提高加工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调整机构包括楔形件3,夹紧件2远离工件6的第一方向a的一侧的侧壁与相对的限位槽11的侧壁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楔形件3能够放入到该容置空间内,且楔形件3的第一方向a的两侧的侧壁分别与限位槽11的侧壁和夹紧件2的侧壁相贴合。如图2和图4所示,夹紧件2朝向楔形件3的一侧的侧壁面为具有预定倾斜角度的第一斜面22,楔形件3朝向夹紧件2的一侧的侧壁面也为具有预定倾斜角度的第二斜面31,夹紧件2和楔形件3通过第一斜面22和第二斜面31相贴合,从而在楔形件3沿第三方向c朝限位槽11的槽底运动时,楔形件3能够推动夹紧件2沿第一方向a朝向工件6运动,从而对工件6进行夹持固定。
在该实施例中,优选地,调整机构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用于驱动楔形件3沿第三方向c运动,进而通过楔形件3推动夹紧件2运动。
优选地,驱动件为气缸,气缸的活动端与楔形件3相连接,以驱动楔形件3沿第一方向a运动。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驱动件为第一螺杆4,楔形件3上开设有沿第三方向c贯穿楔形件3的第一安装孔,限位槽11的底壁开设有第一内螺纹孔,且第一内螺纹孔与第安装孔位于同于轴线上;第一螺杆4能够通过第一安装孔穿过楔形件3,且第一螺杆4的端部的螺帽压靠在楔形件3上,第一螺杆4的螺柱能够螺接与第一内螺纹孔内;从而旋动第一螺杆4能够使第一螺杆4沿第三方向c运动,进而带动楔形件3沿第三方向c运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基座1在限位槽11的第二方向b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压件13,压件13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基座1上,压件13的另一端沿第二方向b延伸到限位槽11内部并压在夹紧件2的上方。从而通过设置在限位槽11的第二方向b的两侧的压件13对夹紧件2进行压制,放置夹紧件2从限位槽11内翘起,进而保证夹紧件2能够对工件6提供稳定地夹紧力。
在该实施例中,优选地,限位槽11的第二方向b的两侧的压紧件的数量均为多个,位于同一侧的多个压紧件沿第一方向a间隔分布,从而保证压紧件能够稳定地放置于限位槽11内,不会由于夹紧件2与工件6之间的作用力过大而使夹紧件2从限位槽11内翘起。
优选地,压块通过紧固螺钉与基座1可拆卸连接,在将夹紧件2装配于限位槽11内时,可先不将压块安装于基座1上,使得夹紧件2能够顺利地放入到限位槽11内,然后将压块安装于基座1上,通过压块对夹紧件2进行第三方向c上的限位,夹紧件2在限位槽11内仅能沿第一方向a运动,且夹紧件2不会从限位槽11内翘起。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工件6挤进固定工装还包括盖板5和第二螺杆51,盖板5能够放置于工件6远离基座1的上端,且盖板5能够通过第二螺杆51与基座1相连接;优选地,盖板5上开设有沿第三方向c贯穿盖板5的第二安装孔,且第二安装孔与工件6的中心孔相正对,限位槽11的底壁上开设第二内螺纹孔,第二内螺纹孔与第二安装孔位于同一轴线上;第二螺杆51能够通过第二安装孔穿过盖板5,然后穿过工件6的中心孔螺接于第二内螺纹孔内,而第二螺杆51的螺帽呢压在盖板5上;旋拧第二螺杆51能够使第二螺杆51沿第三方向c运动,从而使了第二螺杆51的螺帽紧紧地压在盖板5上,盖板5则紧紧地压在工件6上,进而通过盖板5进一步加强对工件6的固定,保证工件6在切削加工甚至是大深切时不会发生位移而影响加工质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工件挤进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夹紧件和调整机构;
所述基座形成有第一合抱部,所述夹紧件形成有第二合抱部,所述夹紧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第一合抱部与所述第二合抱部相面对并围设成夹持空间;
所述夹持空间用于放置工件的固定端,所述调整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夹紧件朝向所述第一合抱部运动,以通过所述第一合抱部和所述第二合抱部对所述工件的固定端的周侧环抱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挤进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形成限位槽,所述夹紧件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
所述夹紧件能够在所述限位槽内沿第一方向运动,且所述夹紧件的第二方向的两侧与所述限位槽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第一合抱部位于所述限位槽的第一方向的一侧的侧壁,所述第二合抱部位于所述夹紧件与所述第一合抱部相面对的第一方向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挤进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的固定端呈圆柱状,所述第一合抱部和所述第二合抱部为与所述工件的固定端相适配的弧形凹槽,且所述第一合抱部和所述第二合抱部的圆心角为165°-17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挤进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楔形件;
所述楔形件设置于所述夹紧件远离所述工件的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夹紧件朝向所述楔形件的一侧形成第一斜面,所述楔形件朝向所述夹紧件的一侧形成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相紧抵;
所述楔形件能够沿第三方向运动,以推动所述夹紧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两两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件挤进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楔形件沿所述第三方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件挤进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螺杆;
所述楔形件开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贯穿所述楔形件的第一安装孔,所述限位槽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内螺纹孔,所述第一内螺纹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的螺帽压靠在所述楔形件上,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穿过所述楔形件并螺接于所述第一内螺纹孔内,所述第一螺杆的转动能够使所述第一螺杆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挤进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在所述限位槽的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压件,且所述压件的一端伸入所述限位槽并压在所述夹紧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件挤进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两侧的所述压件的数量均为多个,位于同一侧的多个所述压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件挤进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
所述盖板放置于所述工件远离所述限位槽的第三方向的一端,且所述盖板与所述限位槽相连接,以将所述工件夹紧于所述盖板和所述限位槽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件挤进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开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贯穿所述盖板的第二安装孔,所述限位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二内螺纹孔,所述第二内螺纹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同轴设置;
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的螺帽压靠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第二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工件的中心孔并与所述第二内螺纹孔相螺接。
CN202122250510.2U 2021-09-16 2021-09-16 工件挤进固定工装 Active CN2156155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50510.2U CN215615561U (zh) 2021-09-16 2021-09-16 工件挤进固定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50510.2U CN215615561U (zh) 2021-09-16 2021-09-16 工件挤进固定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15561U true CN215615561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16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50510.2U Active CN215615561U (zh) 2021-09-16 2021-09-16 工件挤进固定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155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4061A (zh) * 2022-08-22 2022-11-25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夹具及基于夹具的3d打印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4061A (zh) * 2022-08-22 2022-11-25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夹具及基于夹具的3d打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615561U (zh) 工件挤进固定工装
JP2017148880A (ja) ワーク把持具及びワーク固定治具
CN213702593U (zh) 一种蝴蝶扣自动多轴加工夹持装置
CN213614404U (zh) 一种加工中心安装插刀夹具
CN216151777U (zh) 一种分体保持架用工装夹具
CN217194115U (zh) 薄壁零件机加工工装及机床
CN213970778U (zh) 一种弹性变形的平行夹紧装置
CN111975409A (zh) 数控机床加工夹具导向机构
CN214185627U (zh) 一种线切割夹具及电火花线切割机
CN210756480U (zh) 一种铣床夹具
CN216263934U (zh) 一种圆棒电极夹具
CN210173300U (zh) 一种电主轴内圆磨头专用夹具
CN217045441U (zh) 精密金属件加工用快换夹头
CN219325007U (zh) 一种高效的多个棒料装夹夹具
CN210335186U (zh) 一种异形链条组件装夹工装
CN220312470U (zh) 一种用于加工零件端面等距小梯形环槽的工装
CN217194055U (zh) 用于柴油机连杆杆盖结合面和孔面上特征孔槽的加工夹具
CN217254582U (zh) 一种车床铣削夹具
CN217702387U (zh) 一种v形工件紧固装置
CN211916188U (zh) 一种限压阀阀盖钻孔用夹具
CN219521284U (zh) 一种电机后端盖定位工装
CN214815489U (zh) 一种火花机定位工装
CN214443662U (zh) 一种套筒零件的辅助固定工装及开槽装置
CN217433716U (zh) 一种工装限位夹具
CN210878646U (zh) 一种便于翻转定位的工装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