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68619U - 一种行李箱盖内板拉延模具、行李箱盖内板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行李箱盖内板拉延模具、行李箱盖内板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968619U CN213968619U CN202022581287.5U CN202022581287U CN213968619U CN 213968619 U CN213968619 U CN 213968619U CN 202022581287 U CN202022581287 U CN 202022581287U CN 213968619 U CN213968619 U CN 2139686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male die
- characteristic
- blank
- ma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李箱盖内板拉延模具,包括凹模、凸模和压边圈,凹模上设有凹模型面,凸模设有与凹模型面匹配的凸模型面;凸模型面两侧相对设有凸模补充造型,所述凸模补充造型包括两个特征凸台,且两特征凸台之间形成开口端;凹模型面两侧设有与凸模补充造型配合的凹模补充造型,所述凹模补充造型包括两个与特征凸台配合的特征凹槽;所述压边圈上设有可镶嵌凸模的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凸模补充造型,使分模线局部延伸至坯料线外,将传统闭式拉延模具转变为开口拉延模具,提高坯料利用率,且两特征凸台形成高低起伏结构,可有效吸收掉多余材料,避免产品起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李箱盖内板拉延模具、行李箱盖内板及汽车。
背景技术
行李箱盖内板是汽车上的一个冲压件,其一般先通过拉延模具拉延成形,再经过修边等工序获得。现有拉延模具通常由凸模、压边圈、凹模三大部分构成,冲压过程中先通过凹模、压边圈将坯料周圈压紧,然后共同向下运动,凸模再将坯料拉伸成型。
现有的行李箱盖内板一般采用传统闭式拉延工艺(即分模线全部在坯料线以内)拉延成型,即需要压边圈压住坯料周圈,使得拉延模闭合时压边圈两端聚料较多,导致流料速度不均,同时,由于拉延深度较深,常常会出现图1所示的a处开裂,b处起皱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李箱盖内板拉延模具、行李箱盖内板及汽车,通过在凸模上设置凸模补充造型,使得拉延模具的分模线局部延伸至坯料线外,将传统的闭式拉延模具转变为开口拉延模具,提高坯料的利用率;而且凸模补充造型中的特征凸台上方没有压边圈压料,使得此处坯料的局部流速加快,避免行李箱盖内板a处位置因材料不足而发生开裂;此外,压边圈在对应凸模开口端的位置处设有压料台,使得此处坯料的局部流速变缓(即坯料在压料台作用下受到的变形阻力加大),防止行李箱盖内板b处位置因材料堆积而起皱;最后,凸模补充造型的两特征凸台结构使得凸模两侧形成高低起伏形状,可有效吸收掉多余材料,使坯料充分拉伸,进一步避免了加工出的行李箱盖内板起皱。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李箱盖内板拉延模具,包括凹模、凸模和压边圈,所述凹模上设有凹模型面,所述凸模设有与所述凹模型面形状相匹配的凸模型面;所述凸模型面两侧相对设有凸模补充造型,所述凸模补充造型包括两个向所述凸模型面外侧凸起的特征凸台,且两个所述特征凸台之间形成开口端;所述凹模型面两侧设有与所述凸模补充造型配合的凹模补充造型,所述凹模补充造型包括两个与所述特征凸台配合的特征凹槽;所述压边圈上设有可镶嵌所述凸模的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凸模上设置凸模补充造型,使得拉延模具的分模线局部延伸至坯料线外,将传统的闭式拉延模具转变为开口拉延模具,提高坯料的利用率;而且凸模补充造型中的特征凸台上方没有压边圈压料,使得此处坯料的局部流速加快,避免行李箱盖内板a处位置因材料不足而发生开裂;此外,凸模补充造型的两特征凸台结构使得凸模两侧形成高低起伏形状,可有效吸收掉多余材料,使坯料充分拉伸,避免了加工出的行李箱盖内板起皱。
进一步地,所述压边圈在对应所述开口端位置处设有压料台,使得此处坯料的局部流速变缓(即坯料在压料台作用下受到的变形阻力加大),防止行李箱盖内板b处位置因材料堆积而起皱。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行李箱盖内板,所述行李箱盖内板由上述行李箱盖内板拉延模具拉延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行李箱盖内板。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盖内板拉延模具、行李箱盖内板及汽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盖内板拉延模具,通过在凸模上设置凸模补充造型,使得拉延模具的分模线局部延伸至坯料线外,将传统的闭式拉延模具转变为开口拉延模具,提高了坯料的利用率;而且凸模补充造型中的特征凸台上方没有压边圈压料,使得此处坯料的局部流速加快,避免行李箱盖内板a处位置因材料不足而发生开裂;此外,压边圈在对应凸模开口端的位置处设有压料台,使得此处坯料的局部流速变缓(即坯料在压料台作用下受到的变形阻力加大),防止行李箱盖内板b处位置因材料堆积而起皱;最后,凸模补充造型的两特征凸台结构使得凸模两侧形成高低起伏形状,可有效吸收掉多余材料,使坯料充分拉伸,进一步避免了加工出的行李箱盖内板起皱。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行李箱盖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行李箱盖内板拉延模具的凸模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行李箱盖内板拉延模具的凹模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行李箱盖内板拉延模具的压边圈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压边圈的俯视图。
图7为凸模、压边圈、坯料配合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拉延模具侧向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凸模10,凸模型面11,凸模补充造型12,特征凸台121,开口端122,凹模20,凹模型面21,凹模补充造型22,特征凹槽221,特征沉台222,压边圈30,通孔310,压料台320,坯料40,坯料线410,分模线42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9。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行李箱盖内板拉延模具,包括凹模20、凸模10和压边圈30,所述凹模20上设有凹模型面21,所述凸模10设有与所述凹模型面21形状相匹配的凸模型面11;所述凸模型面11两侧相对设有凸模补充造型12,所述凸模补充造型12包括两个向所述凸模型面11外侧凸起的特征凸台121,且两个所述特征凸台121之间形成开口端122;所述凹模型面21两侧设有与所述凸模补充造型12配合的凹模补充造型22,所述凹模补充造型22包括两个与所述特征凸台121配合的特征凹槽221;所述压边圈30上设有可镶嵌所述凸模10的通孔310。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压边圈30在对应所述开口端122位置处设有压料台320,以便压住位于开口端122上方的坯料40,降低材料流动速度。
如图9所示,两个所述特征凹槽221之间还设有可嵌入所述开口端122的特征沉台222,便于保证压料台320受力均匀,进而保证压料台320下方坯料流速均匀。
如图3、图7和图8所示,由于特征凸台121的存在,使得分模线420局部延伸至坯料线410外,将传统的闭式拉延模具转变为开口拉延模具,提高了坯料40的利用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坯料线410为坯料40的轮廓线,所述分模线420为凸模10的边界轮廓线。
如图7和图9所示,先将坯料40放置凸模10上,使坯料40的两端分别放置在凸模10两侧的特征凸台121上,然后凹模20带动压边圈30一起向下运动直至压边圈30与坯料40接触,随后凹模20继续向下运动,此时,凹模20上的特征沉台222通过压边圈30上的压料台320先与坯料40接触,控制坯料40流速,防止起皱,随后,凹模20继续下降通过特征沉台222与凸模10的开口端配合使得坯料40变形,然后,凹模20继续下降通过特征凹槽221与特征凸台121配合相互作用拉紧坯料40使坯料40充分变形,同时,特征凸台121上方坯料40流速加快,防止坯料40两端因供料不足发生破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行李箱盖内板,所述行李箱盖内板由上述的行李箱盖内板拉延模具拉延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的行李箱盖内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盖内板拉延模具,通过在凸模上设置凸模补充造型,使得拉延模具的分模线局部延伸至坯料线外,将传统的闭式拉延模具转变为开口拉延模具,提高了坯料的利用率;而且凸模补充造型中的特征凸台上方没有压边圈压料,使得此处坯料的局部流速加快,避免行李箱盖内板a处位置因材料不足而发生开裂;此外,压边圈在对应凸模开口端的位置处设有压料台,使得此处坯料的局部流速变缓(即坯料在压料台作用下受到的变形阻力加大),防止行李箱盖内板b处位置因材料堆积而起皱;最后,凸模补充造型的两特征凸台结构使得凸模两侧形成高低起伏形状,可有效吸收掉多余材料,使坯料充分拉伸,进一步避免了加工出的行李箱盖内板起皱。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4)
1.一种行李箱盖内板拉延模具,包括凹模(20)、凸模(10)和压边圈(30),所述凹模(20)上设有凹模型面(21),所述凸模(10)设有与所述凹模型面(21)形状相匹配的凸模型面(11);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型面(11)两侧相对设有凸模补充造型(12),所述凸模补充造型(12)包括两个向所述凸模型面(11)外侧凸起的特征凸台(121),且两个所述特征凸台(121)之间形成开口端(122);所述凹模型面(21)两侧设有与所述凸模补充造型(12)配合的凹模补充造型(22),所述凹模补充造型(22)包括两个与所述特征凸台(121)配合的特征凹槽(221);所述压边圈(30)上设有可镶嵌所述凸模(10)的通孔(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李箱盖内板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边圈(30)在对应所述开口端(122)位置处设有压料台(320)。
3.一种行李箱盖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盖内板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李箱盖内板拉延模具拉延成型。
4.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箱盖内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581287.5U CN213968619U (zh) | 2020-11-10 | 2020-11-10 | 一种行李箱盖内板拉延模具、行李箱盖内板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581287.5U CN213968619U (zh) | 2020-11-10 | 2020-11-10 | 一种行李箱盖内板拉延模具、行李箱盖内板及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968619U true CN213968619U (zh) | 2021-08-17 |
Family
ID=77261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581287.5U Active CN213968619U (zh) | 2020-11-10 | 2020-11-10 | 一种行李箱盖内板拉延模具、行李箱盖内板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968619U (zh) |
-
2020
- 2020-11-10 CN CN202022581287.5U patent/CN21396861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79338A (zh) | 一种铝锅体二次成型方法 | |
CN206652887U (zh) | 一种可更换冲压模具头的冲压模具 | |
CN205236773U (zh) | 一种潜污泵泵壳成型模具 | |
CN206083629U (zh) | 汽车前踏板拉延模面 | |
CN104772394B (zh) | 一种汽车扶手加强左右支架连续模 | |
CN106378390A (zh) | 可切换式侧冲孔冲压模具 | |
CN110064696A (zh) | 一种不同步压料拉延成型模具及其成型工艺 | |
CN202606682U (zh) | 一种螺旋齿轮模具 | |
CN112845864B (zh) | 一种行李箱内板的连续浅拉延成型模具和成型方法 | |
CN213968619U (zh) | 一种行李箱盖内板拉延模具、行李箱盖内板及汽车 | |
CN201960038U (zh) | 用于生产碗状饰品的拉深模具 | |
CN203791462U (zh) | 一种带上下活动压料芯的拉延模具 | |
CN209794450U (zh) | 一种前模倒扣抽芯机构 | |
CN216828641U (zh) | 一种粉末冶金成型模具 | |
CN111515303B (zh) | 一种消除车门内板窗框外侧立壁褶皱的模具结构 | |
CN209139628U (zh) | 半圆弧木层板固定片级进模 | |
CN212857395U (zh) | 一种汽车用支架生产工装 | |
CN211993898U (zh) | 一种尾灯饰圈的双色注塑模具 | |
CN209255629U (zh) | 背网板挂头落料模 | |
CN206435708U (zh) | 敞篷汽车精密锻件锻造模具 | |
CN208866247U (zh) | 双面开头架侧板落料模 | |
CN205660059U (zh) | U形截面钣金件的预成型模具 | |
CN205380203U (zh) | 一种冷冲压模具的上下双压边圈拉延模结构 | |
CN221454073U (zh) | 多角度折弯冷冲压成型模具结构 | |
CN212603643U (zh) | 一种高光滑高强度模具压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