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07331U - 一种治具拆装系统中的治具输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具拆装系统中的治具输送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907331U CN213907331U CN202023346826.3U CN202023346826U CN213907331U CN 213907331 U CN213907331 U CN 213907331U CN 202023346826 U CN202023346826 U CN 202023346826U CN 213907331 U CN213907331 U CN 2139073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ing
- jig
- support
- tool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治具拆装系统中的治具输送机构,治具拆装系统位于电路板组装线中,其包括机座、设于机座上的治具输送机构和治具拆装机构,治具容置于治具框中,治具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单元、升降单元、移载单元以及横移单元。本实用新型的治具输送机构,通过输送单元、升降单元、移载单元和横移单元的配合,能够高效的将治具逐个输送至治具拆装机构处进行治具装载,或将治具拆装机构处拆除电路板的空载治具送出,实现了自动化输送,保证了极高的输送效率;同时电路板的传输带能够穿过治具输送机构和治具拆装机构,在治具拆装完成后能够立即将电路板放回传输带上继续进行流水线组装,不影响电路板组装线的其余工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具拆装系统中的治具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电路板组装线是用于对电路板进行组装检测的流水线,而电路板喷漆是电路板组装线中尤为重要的一道工序,其通过向电路板上喷涂三防漆来实现对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的防护。
但是,在电路板上还具有一些螺纹孔、零件压接孔等连接孔,以及用于连接电源的插接件,这些连接孔和插接件是不允许喷涂到三防漆的,否则会造成连接孔堵塞,或造成插接件绝缘,从而会损坏电路板。因此,在对电路板喷涂三防漆时,必须要将电路板装载至相应的治具中,利用治具来保护电路板,以防止三防漆喷涂到禁止喷涂的位置,喷漆完毕后再拆除治具。然而,目前的治具拆装机构,通常都是脱离电路板组装线独立工作的,不仅拆装效率低,而且影响了电路板组装线的整体组装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具拆装系统中的治具输送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具拆装系统中的治具输送机构,所述治具拆装系统位于电路板组装线中,其包括机座、设于所述机座上的治具输送机构和治具拆装机构,所述治具容置于治具框中,所述电路板组装线包括用于输送电路板的传输带,所述传输带沿其传输方向能够依次穿过所述治具输送机构和所述治具拆装机构,所述治具输送机构包括沿着垂直所述传输带的传输方向依次排布于所述传输带上方的输送单元、升降单元、移载单元以及横移单元,
所述输送单元,其包括上下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两个分别用于输入输出所述治具框的输送组件,所述的两个输送组件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电路板组装线的传输方向相平行;
所述升降单元,其包括可升降的设置且分别用于接收或移出所述治具框的第一支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架升降的第一驱动模块;
所述移载单元,其包括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传送链、设于所述的两个第一传送链之间且分别能够沿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运动的用于推拉所述治具的推拉架、用于驱动所述推拉架运动的第二驱动模块,其中,所述推拉架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的两个第一传送链的传送方向相平行且与所述输送组件的输送方向相垂直;
所述横移单元,其包括能够沿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运动的第三支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支架运动的第三驱动模块、设于所述第三支架上的两个分别与所述的两个第一传送链相对接的第二传送链,其中,所述第二传送链的传送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链的传送方向一致,所述第三支架的水平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链的传送方向相垂直,所述治具拆装机构包括治具承载单元和治具拆装单元,所述治具承载单元位于所述第三支架的水平运动路径的一侧且能够与所述第二传送链相对接。
优选地,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输送辊,所述输送单元还包括可升降的设于所述输送组件靠近所述第一支架一端的转送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转送组件升降的第四驱动模块,所述转送组件的输送方向与所述输送组件的输送方向相垂直,其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转送带,每两根所述的输送辊之间形成有用于所述转送带升降并穿过的间隙。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升降单元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底部的用于承载所述治具框的承载平台、设于所述承载平台上的过渡链条、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内的用于夹紧所述治具框的夹紧模块,所述过渡链条的输送方向与所述转送组件的输送方向一致,所述夹紧模块包括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两侧内壁的夹紧片、用于驱动至少一个所述的夹紧片沿着靠近或远离所述治具框的方向运动的第五驱动模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可转动的设于所述机座上且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螺杆、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螺杆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支架上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杆上,所述第一驱动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机座上且与所述第一螺杆相平行的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沿其轴向穿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中。
优选地,所述推拉架包括沿着所述第一传送链的传送方向延伸的推拉杆、设于所述推拉杆靠近所述第一支架一端的用于卡入所述治具中的推拉头。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可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两个皮带轮、传动连接于所述的两个皮带轮上的皮带、连接于所述皮带上的第二滑块、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上的升降气缸,其中,所述皮带的传动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链的传送方向一致,所述推推拉架安装于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
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的第一传送链能够沿着靠近或远离其中另一个的方向可移动的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移载单元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的至少一个第一传送链移动的第六驱动模块。
进一步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的第二传送链能够沿着靠近或远离其中另一个的方向可移动的设于所述第三支架上,所述横移单元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的至少一个第二传送链移动的第七驱动模块。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传送链和所述第二传送链分别设于一活动支板上,所述第六驱动模块和所述第七驱动模块分别包括沿其轴向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第二支架或所述第三支架中的第二螺杆、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螺杆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螺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链或所述第二传送链的移动方向相垂直,所述活动支板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杆上,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上还连接有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沿其轴向穿设于所述活动支板中。
优选地,所述第三驱动模块包括可转动的设于所述机座上且沿着所述第三支架的水平运动方向延伸的第三螺杆、用于驱动所述第三螺杆转动的第三电机、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三螺杆上的滑座、可转动的设于所述滑座上且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第四螺杆、用于驱动所述第四螺杆转动的第四电机,所述第三支架上安装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螺纹连接于所述第四螺杆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治具输送机构,通过输送单元、升降单元、移载单元和横移单元的配合,能够高效的将治具逐个输送至治具拆装机构处进行治具装载,或将治具拆装机构处拆除电路板的空载治具送出,实现了自动化输送,保证了极高的输送效率;同时电路板的传输带能够穿过治具输送机构和治具拆装机构,在治具拆装完成后能够立即将电路板放回传输带上继续进行流水线组装,不影响电路板组装线的其余工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治具输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2、输送组件;2a、第一输送辊组件;2b、第二输送辊组件;3、第一支架;4、第一驱动模块;5、第二支架;6、第一传送链;7、推拉架;7a、推拉杆;7b、推拉头;8、升降气缸;9、第三支架;10、第三驱动模块;10a、第三螺杆;10b、第三电机;10c、滑座;10e、第四电机;11、第二传送链;12、转送组件;16、夹紧模块;16a、夹紧片;16b、第五驱动模块;19、活动支板;20、第二螺杆;21、第二电机;22、第二导向杆;
100、治具框;101、治具;102、传输带;
S、治具拆装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治具拆装系统的创新,提出了一种治具拆装系统中的治具输送机构,该治具输送机构通过输送单元、升降单元、移载单元和横移单元的配合,能够高效的将治具101逐个输送至治具拆装机构S处进行治具101装载,或将治具拆装机构S处拆除电路板的空载治具101送出,实现了自动化输送,保证了极高的输送效率;同时电路板的传输带102能够穿过治具输送机构和治具拆装机构S,在治具101拆装完成后能够立即将电路板放回传输带102上继续进行流水线组装,不影响电路板组装线的其余工序。
参见图1所示,其中示出了一种治具拆装系统,其位于电路板组装线中,包括机座1、设于机座1上的治具输送机构和治具拆装机构S,治具101容置于治具框100中,电路板组装线包括用于输送电路板的传输带102,传输带102沿其传输方向能够依次穿过治具输送机构和所述治具拆装机构S。
在本实施例中,治具输送机构包括沿着垂直传输带102的传输方向依次排布于传输带102上方的输送单元、升降单元、移载单元以及横移单元。
输送单元,其包括上下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两个分别用于输入输出治具框100的输送组件2,两个输送组件2的输送方向与电路板组装线的传输方向相平行,治具框100能够通过两个输送组件2实现横向传输。在这里,两个输送组件2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输送辊组件2a和第二输送辊组件2b,下方的第二输送辊组件2b用于传输满载的治具框100,上方的第一输送辊组件2a用于传输空载的治具框100,第一输送辊组件2a和第二输送辊组件2b分别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输送辊,该多根输送辊通过电机驱动转动。
升降单元,其包括可升降的设置且分别用于接收或移出治具框100的第一支架3、用于驱动第一支架3升降的第一驱动模块4。在这里,第一驱动模块4包括可转动的设于机座1上且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螺杆、用于驱动第一螺杆转动的第一电机,第一支架3上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螺纹连接于第一螺杆上,第一驱动模块4还包括设于机座1上且与第一螺杆相平行的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沿其轴向穿设于第一滑块中。如此,通过第一螺杆与第一滑块之间的传动关系实现第一支架3的升降。
进一步地,输送单元还包括可升降的设于输送组件2靠近第一支架3一端的转送组件12、用于驱动转送组件12升降的第四驱动模块,这里的第四驱动模块为电机,其中转送组件12的输送方向与输送组件2的输送方向相垂直,其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转送带,每两根输送辊之间形成有用于转送带升降并穿过的间隙。这样,当治具框100运动至输送组件2端部需要进入第一支架3中,或需要自第一支架3中进入输送组件2上时,转送组件12升起至与第一支架3相同的高度,此时治具框100可在第一支架3和转送组件12之间移动,转送完成后,转送组件12下降至输送组件2下方,不影响输送组件2的正常输送。
作为优选的方案,升降单元还包括设于第一支架3底部的用于承载治具框100的承载平台、设于承载平台上的过渡链条,其中过渡链条的输送方向与转送组件12的输送方向一致且通过电机驱动,其能够与转送组件12相配合,实现治具框100在第一支架3和转送组件12之间的移动。
进一步地,升降单元还包括设于第一支架3内的用于夹紧治具框100的夹紧模块16,夹紧模块16包括两个分别设于第一支架3的两侧内壁的夹紧片16a、用于驱动至少一个夹紧片16a沿着靠近或远离治具框100的方向运动的第五驱动模块16b。如此,通过夹紧模块16的设置,能够实现治具框100在第一支架3内的固定。这里的第五驱动模块16b为气缸。
移载单元,其包括第二支架5、设于第二支架5上的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传送链6、设于两个第一传送链6之间且分别能够沿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运动的用于推拉所述治具101的推拉架7、用于驱动推拉架7运动的第二驱动模块,其中,推拉架7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方向与两个第一传送链6的传送方向相平行且与输送组件2的输送方向相垂直,其包括沿着第一传送链6的传送方向延伸的推拉杆7a、设于推拉杆7a靠近第一支架3一端的用于卡入治具101中的推拉头7b。这样,推拉架7能够向着靠近第一支架3的方向移动,随后向上升起,推拉头7b卡入治具101中,推拉架7随后向着靠近或远离第一支架3的方向移动并将治具101推入第一支架3中的治具框100内或将治具框100内的治具101拉动至第一传送链6上。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传送链6分别通过电机驱动,第二驱动模块包括可转动的设于第二支架5上的两个皮带轮、传动连接于两个皮带轮上的皮带、连接于皮带上的第二滑块、连接于第二滑块上的升降气缸8,其中,皮带的传动方向与第一传送链6的传送方向一致,推推拉架7安装于升降气缸8的活塞杆上。其中,升降气缸8控制推拉架7升降,皮带控制推拉架7平移。
作为优选地方案,其中一个第一传送链6能够沿着靠近或远离其中另一个的方向可移动的设于第二支架5上。这样,通过其中一个第一传送链6的移动,能够实现两个第一传送链6之间的距离调节,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治具101的输送。
横移单元,其包括能够沿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运动的第三支架9、用于驱动第三支架9运动的第三驱动模块10、设于第三支架9上的两个分别与两个第一传送链6相对接的第二传送链11,其中,第二传送链11的传送方向与第一传送链6的传送方向一致,第三支架9的水平运动方向与第一传送链6的传送方向相垂直,治具拆装机构S包括治具承载单元和治具拆装单元,治具承载单元位于第三支架9的水平运动路径的一侧且能够与第二传送链11相对接。如此,治具101装载时,第一传送链6将治具101传送至第二传送链11上,随后第三驱动模块10带动第三支架9移动至治具承载单元处并与治具承载单元相对接,将治具101送入治具承载单元中,以实现后续的治具101装载;而治具101拆除时,治具承载单元将移除电路板的空载治具101输送回第三支架9上,随后第三驱动模块10带动第三支架9移动并与第一传送链6对接,将治具101送回第一传送链6上。
进一步地,第三驱动模块10包括可转动的设于机座1上且沿着第三支架9的水平运动方向延伸的第三螺杆10a、用于驱动第三螺杆10a转动的第三电机10b、螺纹连接于第三螺杆10a上的滑座10c、可转动的设于滑座10c上且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第四螺杆、用于驱动第四螺杆转动的第四电机10e,第三支架9上安装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螺纹连接于第四螺杆上。这样,通过转动第三螺杆10a,实现滑座10c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滑座10c移动单位后,通过转动第四螺杆,实现第三滑块的升降,从而最终实现第三支架9与治具承载单元的对接。
作为优选地方案,其中一个第二传送链11能够沿着靠近或远离其中另一个的方向可移动的设于第三支架9上,这样,通过其中一个第二传送链11的移动,能够实现两个第二传送链11之间的距离调节,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治具101的输送。
在本实施例中,治具输送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传送链6移动的过渡链条、用于驱动第二传送链11移动的第七驱动模块,其中,第一传送链6和第二传送链11分别设于一活动支板19上,过渡链条和第七驱动模块分别包括沿其轴向可转动的穿设于第二支架5或第三支架9中的第二螺杆20、用于驱动第二螺杆20转动的第二电机21,第二螺杆20的长度方向与第一传送链6或第二传送链11的移动方向相垂直,活动支板19螺纹连接于第二螺杆20上,第二支架5和第三支架9上还连接有第二导向杆22,第二导向杆22沿其轴向穿设于活动支板19中。通过第二螺杆20和活动支板19之间的传动关系实现第一传送链6和第二传送链11的移动。
在本实施例的附图1中,第一传送链6和第二传送链11的链条均未示出,仅示出了两侧的链轮以及中间的支撑块,但是链条与链轮的连接关系不难想象。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各个电机可以为普通电机,也可以为伺服电机,根据不同使用要求灵活选用。
以下具体阐述下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装载治具101时,将满载的治具框100放至下方的第二输送辊组件2b上,第二输送辊组件2b将治具框100输送至转送组件12,此时第一支架3下降,转送组件12将治具框100送入第一支架3中;随后推拉架7移动将治具框100内的治具101拉出至第一传送链6上,第一传送链6将治具101传送至第二传送链11上;随后第三支架9横移至治具承载单元处并下降,与治具承载单元相对接,实现治具101的输送;第一支架3带动治具框100逐渐上升并不断输出治具101,待治具框100内的治具101全部输出后,将空载的治具框100送至上方的第一输送辊组件2a上,第一输送辊组件2a将治具框100输出;
而在拆除治具101时,将空载的治具框100放至上方的第一输送辊组件2a上,第一输送辊组件2a将治具框100输送至转送组件12,此时第一支架3上升,转送组件12将治具框100送入第一支架3中;治具承载单元将移除电路板的空载治具101送回第三支架9上,随后第三支架9移动并与第一传送链6对接,第二传送链11将治具101送回第一传送链6上,随后推拉架7移动将治具101推回治具框100中;第一支架3带动治具框100逐渐下降并不断接收治具101,带治具框100装满后,将满载的治具框100送至下方的第二输送辊组件2b上,第二输送辊组件2b将治具框100输出。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治具拆装系统中的治具输送机构,所述治具拆装系统位于电路板组装线中,其包括机座、设于所述机座上的治具输送机构和治具拆装机构,所述治具容置于治具框中,所述电路板组装线包括用于输送电路板的传输带,所述传输带沿其传输方向能够依次穿过所述治具输送机构和所述治具拆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输送机构包括沿着垂直所述传输带的传输方向依次排布于所述传输带上方的输送单元、升降单元、移载单元以及横移单元,
所述输送单元,其包括上下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两个分别用于输入输出所述治具框的输送组件,所述的两个输送组件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电路板组装线的传输方向相平行;
所述升降单元,其包括可升降的设置且分别用于接收或移出所述治具框的第一支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架升降的第一驱动模块;
所述移载单元,其包括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传送链、设于所述的两个第一传送链之间且分别能够沿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运动的用于推拉所述治具的推拉架、用于驱动所述推拉架运动的第二驱动模块,其中,所述推拉架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的两个第一传送链的传送方向相平行且与所述输送组件的输送方向相垂直;
所述横移单元,其包括能够沿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运动的第三支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支架运动的第三驱动模块、设于所述第三支架上的两个分别与所述的两个第一传送链相对接的第二传送链,其中,所述第二传送链的传送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链的传送方向一致,所述第三支架的水平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链的传送方向相垂直,所述治具拆装机构包括治具承载单元和治具拆装单元,所述治具承载单元位于所述第三支架的水平运动路径的一侧且能够与所述第二传送链相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具拆装系统中的治具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输送辊,所述输送单元还包括可升降的设于所述输送组件靠近所述第一支架一端的转送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转送组件升降的第四驱动模块,所述转送组件的输送方向与所述输送组件的输送方向相垂直,其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转送带,每两根所述的输送辊之间形成有用于所述转送带升降并穿过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具拆装系统中的治具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底部的用于承载所述治具框的承载平台、设于所述承载平台上的过渡链条、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内的用于夹紧所述治具框的夹紧模块,所述过渡链条的输送方向与所述转送组件的输送方向一致,所述夹紧模块包括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两侧内壁的夹紧片、用于驱动至少一个所述的夹紧片沿着靠近或远离所述治具框的方向运动的第五驱动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具拆装系统中的治具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可转动的设于所述机座上且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螺杆、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螺杆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支架上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杆上,所述第一驱动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机座上且与所述第一螺杆相平行的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沿其轴向穿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具拆装系统中的治具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架包括沿着所述第一传送链的传送方向延伸的推拉杆、设于所述推拉杆靠近所述第一支架一端的用于卡入所述治具中的推拉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具拆装系统中的治具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可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两个皮带轮、传动连接于所述的两个皮带轮上的皮带、连接于所述皮带上的第二滑块、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上的升降气缸,其中,所述皮带的传动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链的传送方向一致,所述推推拉架安装于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具拆装系统中的治具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的第一传送链能够沿着靠近或远离其中另一个的方向可移动的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移载单元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的至少一个第一传送链移动的第六驱动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治具拆装系统中的治具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的第二传送链能够沿着靠近或远离其中另一个的方向可移动的设于所述第三支架上,所述横移单元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的至少一个第二传送链移动的第七驱动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治具拆装系统中的治具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链和所述第二传送链分别设于一活动支板上,所述第六驱动模块和所述第七驱动模块分别包括沿其轴向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第二支架或所述第三支架中的第二螺杆、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螺杆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螺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链或所述第二传送链的移动方向相垂直,所述活动支板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杆上,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上还连接有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沿其轴向穿设于所述活动支板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具拆装系统中的治具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模块包括可转动的设于所述机座上且沿着所述第三支架的水平运动方向延伸的第三螺杆、用于驱动所述第三螺杆转动的第三电机、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三螺杆上的滑座、可转动的设于所述滑座上且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第四螺杆、用于驱动所述第四螺杆转动的第四电机,所述第三支架上安装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螺纹连接于所述第四螺杆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46826.3U CN213907331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治具拆装系统中的治具输送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46826.3U CN213907331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治具拆装系统中的治具输送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907331U true CN213907331U (zh) | 2021-08-06 |
Family
ID=77106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346826.3U Active CN213907331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治具拆装系统中的治具输送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907331U (zh) |
-
2020
- 2020-12-31 CN CN202023346826.3U patent/CN21390733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93686B (zh) | 驱动器板自动化生产线 | |
CN209922350U (zh) | 一种循环式输送设备 | |
CN106584876B (zh) | 充电器产品超声焊接及组装生产线 | |
CN112276272A (zh) | 一种焊锡设备 | |
CN206335242U (zh) | 充电器产品超声焊接及组装生产线 | |
CN209550842U (zh) | 一种治具循环式焊锡机 | |
CN211033923U (zh) | 一种负载可升降的有轨穿梭小车 | |
CN210084502U (zh) | 货物智能装卸系统 | |
CN213907331U (zh) | 一种治具拆装系统中的治具输送机构 | |
CN214177925U (zh) | 一种治具拆装系统 | |
CN214568857U (zh) | 一种多料盘自动上料机 | |
CN220664111U (zh) | 一种电子器件的自动上料装置 | |
CN210046204U (zh) | 一种立柱焊接机器人生产线 | |
CN213945198U (zh) | 一种焊锡设备 | |
CN215297451U (zh) | 一种电路板的装箱系统、电路板生产线 | |
CN214526603U (zh) | 一种料盘上料及回收装置 | |
CN215824501U (zh) | 一种框架焊接装置 | |
CN212952909U (zh) | 用于生产线的接驳装置 | |
CN112589224B (zh) | 一种自动组装设备 | |
CN116002310A (zh) | 模块化分组装配生产线 | |
CN112770617B (zh) | 一种治具拆装方法 | |
CN115971830A (zh) | 一种治具横向移载换线装置及其治具换线工艺 | |
CN215755172U (zh) | 一种smd贴标机自动上料接驳机 | |
CN219488931U (zh) | 一种pcb载具上下料设备 | |
CN220949924U (zh) | 一种用于定子、转子的自动化三坐标定位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