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93200U - 一种输送开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送开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93200U
CN213893200U CN202022581148.2U CN202022581148U CN213893200U CN 213893200 U CN213893200 U CN 213893200U CN 202022581148 U CN202022581148 U CN 202022581148U CN 213893200 U CN213893200 U CN 213893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adsorption
assembly
component
test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8114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四福
仇春松
车军伟
储冬东
徐传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New Ge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New Ge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New Ge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New Ge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93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93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单细胞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输送开合装置,包括开合机构和上料机构,开合机构包括吸附组件和两组第一驱动组件,吸附组件被配置为能够选择性吸附测试盒的盒盖;两组第一驱动组件分别设置于吸附组件的两端,并与吸附组件传动连接,使吸附组件两端的驱动力相同,以驱动吸附组件的两端能够同时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开合机构将测试盒的盒盖打开或盖合;上料机构被配置为将测试盒输送到开合机构的预设位置,上料机构包括推送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与推送组件动力相连,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推送组件动作以带动测试盒沿水平方向移动,以对测试盒进行上料或下料。

Description

一种输送开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细胞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送开合装置。
背景技术
单细胞处理仪器是一种用于提取单个细胞中的DNA或者RNA的一种仪器,大多采用半自动化的操作方式来对测试盒进行上下料以及开盖和闭盖作业,使得整个实验的操作过程复杂、操作时间较长且实验结果的精度较差。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输送开合装置,能够自动对测试盒进行上下料以及开盖或闭盖动作,以达到高效、稳定的实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开合装置,使吸附组件两端的驱动力相同,使吸附组件的两端能够同时移动,以将测试盒的盒盖打开或盖合,并还能对测试盒进行上料或下料。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开合装置,包括:
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吸附组件和两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吸附组件被配置为能够选择性吸附测试盒的盒盖;两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吸附组件的两端,并与所述吸附组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吸附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及
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被配置为将所述测试盒输送到所述开合机构的预设位置,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推送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推送组件动力相连,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推送组件动作以带动所述测试盒沿水平方向移动。
该输送开合装置包括开合机构和上料机构,开合机构包括吸附组件和两组第一驱动组件,吸附组件被配置为能够选择性吸附测试盒的盒盖;两组第一驱动组件分别设置于吸附组件的两端,并与吸附组件传动连接,使吸附组件两端的驱动力相同,以驱动吸附组件的两端能够同时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开合机构将测试盒的盒盖打开或盖合;上料机构被配置为将测试盒输送到开合机构的预设位置,上料机构包括推送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与推送组件动力相连,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推送组件动作以带动测试盒沿水平方向移动,以对测试盒进行上料或下料。
作为优选,所述开合机构还包括:
底座;及
两组支撑座,两组所述支撑座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吸附组件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一组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吸附组件能够沿竖直方向相对所述支撑座在初始位置和预设位置之间移动,以打开或盖合所述测试盒。
两组支撑座间隔设置于底座上,吸附组件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一组支撑座上,以使吸附组件能够沿竖直方向在初始位置和预设位置之间移动,以将测试盒的盒盖打开或盖合,防止吸附组件出现偏斜的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传动部,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并与所述吸附组件传动连接;及
第一动力部,与所述第一传动部动力相连。
第一传动部设置于支撑座上,并与吸附组件传动连接,第一动力部与第一传动部动力相连,使第一动力部通过第一传动部驱动吸附组件在初始位置和预设位置之间往复移动,以使吸附组件将测试盒的盒盖打开或盖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动力部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
第一传动丝杠,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传动丝杠直接相连,并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丝杠转动;及
第一传动螺母,套设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丝杠上,所述第一传动螺母与所述吸附组件相连,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丝杠转动,以使所述吸附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
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第一传动丝杠转动,使第一传动螺母在第一传动丝杠上进行移动,进而使第一传动螺母带动吸附组件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该第一传动部结构简单。
所述吸附组件包括:
吸附部,能够选择性地吸附所述测试盒的盒盖;及
连接部,设置两组,两组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吸附部的两端,所述连接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传动螺母连接,并与所述支撑座滑动连接。
吸附部能够选择性地吸附测试盒的盒盖,两组连接部设置于吸附部的两端,并与对应的第一传动螺母相连,以使吸附组件能够将测试盒的盒盖打开或盖合,连接部与支撑座滑动相连,使支撑座对吸附组件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以使吸附组件能够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推送组件包括:
推送部,一端与所述测试盒可拆卸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相连。
推送部的一端与测试盒可拆卸相连,以实现测试盒的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第二传动部,与所述推送部相连;及
第二动力部,与所述第二传动部的动力输入端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二传动部动作,以带动所述测试盒沿水平方向移动。
第二驱动组件的第二传动部能够将第二动力部的驱动力传递给推送部,以驱动测试盒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
第二传动丝杠,所述第二动力部与所述第二传动丝杠相连,并驱动所述第二传动丝杠转动;及
第二传动螺母,套设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丝杠上,并与所述推送部相连,所述第二动力部驱动所述第二传动丝杠转动,以使所述第二传动螺母沿所述第二传动丝杠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推送部以及所述测试盒沿水平方向移动。
该传动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第二传动丝杠与动力部动力相连,第二传动丝杠转动,能够使第二传动螺母在第二传动丝杠上移动,以带动推送部移动,进而使测试盒沿水平方向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
齿条,与推送部相连;及
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相连,并与所述第二动力部动力相连,所述齿轮转动,以使所述齿条移动,并带动所述推送部以及所述测试盒沿水平方向移动。
齿轮与齿条啮合相连,第二动力部驱动齿轮转动,能够使齿条带动推送部移动,以使测试盒沿水平方向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
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能够限制所述推送组件在第一位置和预设位置之间移动。
该限位组件能够限制推送部在所述第一位置和预设位置之间移动,以提升推送部的移动精准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输送开合装置,包括开合机构和上料机构,开合机构包括吸附组件和两组第一驱动组件,吸附组件被配置为能够选择性吸附测试盒的盒盖;两组第一驱动组件分别设置于吸附组件的两端,并与吸附组件传动连接,使吸附组件两端的驱动力相同,以驱动吸附组件的两端能够同时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开合机构将测试盒的盒盖打开或盖合;上料机构被配置为将测试盒输送到开合机构的预设位置,上料机构包括推送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与推送组件动力相连,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推送组件动作以带动测试盒沿水平方向移动,以对测试盒进行上料或下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输送开合装置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输送开合装置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输送开合装置的开合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输送开合装置的开合机构隐藏部分零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输送开合装置的第一种上料机构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输送开合装置的第一种上料机构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输送开合装置的第二种上料机构的示意图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输送开合装置的第二种上料机构的示意图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输送开合装置的第二种上料机构的齿轮齿条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
1、开合机构;2、上料机构;
11、吸附组件;12、第一驱动组件;13、底座;14、支撑座;15、第一加强板;16、限位开关;21、推送组件;22、第二驱动组件;23、支撑组件;24、限位组件;25、底板;
100、测试盒;111、吸附部;112、连接部;121、第一传动部;122、第一动力部;211、推送部;212、连接块;221、第二传动部;222、第二动力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送开合装置,用于打开或盖合测试盒的盒盖,同时还能完成测试盒的自动上下料。如图1-图8所示,该输送开合装置包括开合机构1和上料机构2,开合机构1包括吸附组件11和两组第一驱动组件12,吸附组件11被配置为能够选择性吸附测试盒100的盒盖;两组第一驱动组件12分别设置于吸附组件11的两端,并与吸附组件11传动连接,使吸附组件11两端的驱动力相同,以驱动吸附组件11的两端能够同时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开合机构1将测试盒100的盒盖打开或盖合;上料机构2被配置为将测试盒100输送到开合机构1的预设位置,上料机构2包括推送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第二驱动组件22与推送组件21动力相连,第二驱动组件22驱动推送组件21动作以带动测试盒100沿水平方向移动,以对测试盒100进行上料或下料。
如图3和图4所示,开合机构1还包括底座13和间隔设置于底座13上的两组支撑座14,吸附组件11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一组支撑座14上,吸附组件11能够沿竖直方向相对支撑座14在初始位置和预设位置之间移动,以打开或盖合测试盒100的盒盖,防止吸附组件11出现偏斜的现象。
具体地,第一驱动组件12包括第一传动部121和第一动力部122,设置于支撑座14上,并与吸附组件11传动连接;第一动力部122与第一传动部121动力相连,使第一动力部122通过第一传动部121驱动吸附组件11在初始位置和预设位置之间往复移动,以使吸附组件11将测试盒100的盒盖打开或盖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部122为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传动部121包括第一传动丝杠和第一传动螺母,第一传动丝杠转动设置于支撑座14靠近吸附组件11的一侧,并沿支撑座14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一传动螺母套设并螺纹连接于第一传动丝杠上,并与吸附组件11相连,第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对应的第一传动丝杠的动力输入端通过联轴器直接相连(如图3所示),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力能够直接传递给第一传动丝杠,提升了传动效率,减小了传动的损耗,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第一传动丝杠转动,以使第一传动螺母带动吸附组件11沿竖直方向在初始位置和预设位置之间移动,以将测试盒100的盒盖打开或盖合。
在本实施例中,开合机构1还包括第一加强板15,该第一加强板15连接于两组支撑座14远离底座13的一端,以使开合机构1形成龙门结构,增加了开合机构1整体的刚度,增加了吸附组件11的运动稳定性,提升了打开盒盖和盖合盒盖的精度;此外,两组支撑座14的相对的一侧上均设置有滑轨和滑块(如图4所示),该滑轨沿竖直方向延伸,吸附组件11的两端分别与滑块相连,以使吸附组件11滑动设置于两组支撑座14上,并能沿竖直方向进行滑动。
具体地,吸附组件11包括吸附部111和设置于吸附部111两端的两个连接部112(如图3所示),吸附部111能够选择性地吸附测试盒100的盒盖,连接部112能够将吸附部111与第一传动螺母相连,并与支撑座14滑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第一传动丝杠转动,以使第一传动螺母带动吸附组件11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吸附部111通过连通管与吸气装置相连,连通管上设置有开关阀,通过开关阀的启闭,以控制吸附部111的吸附与释放。
为了将吸附组件11控制在初始位置和预设位置之间移动,支撑座14上还设置了限位开关16,限位开关16能够将吸附组件11在控制初始位置和预设位置之间移动,以提升吸附组件11的移动精准度。
如图5-图8所示,上料机构2还包括底板25和支撑组件23,支撑组件23和第二驱动组件22均设置于该底板25上,测试盒100能够支撑于支撑组件23上,为了使测试盒100能够准确地移动至预设位置,支撑组件23上还设置了滑轨和滑块,该滑轨沿测试盒100的移动方向延伸,测试盒100通过滑块滑动设置于滑轨上,以使测试盒100能够准确地从第一位置移动至预设位置,同时滑轨和滑块的设置还能提升移动时的稳定性,并对测试盒100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如图5-图8所示,推送组件21包括推送部211,推送部211的一端与测试盒100可拆卸相连,另一端与第二驱动组件22相连,推送部211与测试盒100相连时,第二驱动组件22能够使推送部211带动测试盒100沿水平方向移动;推送部211与测试盒100不相连时,即可对测试盒100进行更换。
如图5-图9所示,第二驱动组件22包括第二传动部221和第二动力部222,第二传动部221与推送部211相连;第二动力部222与第二传动部221的动力输入端相连,第二传动部221能够将第二动力部222的驱动力传递给推送部211,以驱动第二传动部221动作,以带动测试盒100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动力部222为第二驱动电机。
具体地,第二传动部221包括第二传动丝杠和第二传动螺母(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传动丝杠相连,并驱动第二传动丝杠转动;第二传动螺母套设并螺纹连接于第二传动丝杠上,并通过连接块212与推送部211相连,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二传动丝杠转动,以使第二传动螺母沿第二传动丝杠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带动推送部211以及测试盒100沿水平方向移动。
可选地,第二传动部221还可以是齿轮齿条结构(如图7-图9所示),齿条与推送部211相连;齿轮与齿条啮合相连,并与第二动力部222动力相连,第二动力部222驱动齿轮转动,齿轮驱动齿条转动,并带动推送部211移动,以使测试盒100沿水平方向移动。
为了将推送部211限制在第一位置和预设位置之间移动限位组件24,上料机构2还设置了限位组件24(如图5-图8所示),以限制推送部211在第一位置和预设位置之间移动,以提升推送部211的移动精准度。
具体地,输送开合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第一驱动电机、开关阀、限位开关16、第二驱动电机和限位组件24均与控制组件电连接,以实现对输送开合装置的控制。
当输送开合装置对测试盒100进行开盖作业时,控制组件就会对第二驱动电机发送启动指令,第二驱动电机正转,再通过第二传动部221驱动推送部211将支撑组件23上的位于第一位置的测试盒100推送至预设位置,当推送部211将测试盒100推送至预设位置时,限位组件24被触发,同时向控制组件发送到位信号,控制组件再向第二驱动电机发送停机指令,然后,控制组件再向两个第一驱动电机发送启动指令,两个第一驱动电机同时正转,吸附部111通过两端的连接部112和第一传动部121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当吸附部111由初始位置到达预设位置时,限位开关16被触发,同时向控制组件发送到位信号,控制组件再向两个第一驱动电机发送停机指令,然后,控制组件再向开关阀发送开启指令,以使吸附部111就会把测试盒100的盒盖吸附住,控制组件再向两个第一驱动电机发送启动指令,两个第一驱动电机同时反转,吸附部111就会吸附着盒盖向初始位置移动,当吸附部111到达初始位置时,限位开关16被触发,同时向控制组件发送到位信号,控制组件向两个第一驱动电机发送停机指令,此时,控制组件对第二驱动电机发送启动指令,第二驱动电机反转,推送部211将测试盒100移动至第一位置,限位组件24被触发时,第二驱动电机停机,开盖作业完成。
当输送开合装置对测试盒100的盒盖进行盖合作业时,控制组件控制第二驱动电机正转,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推送部211将位于第一位置的开盖的测试盒100推送至预设位置,控制组件再控制第一驱动电机正转,以驱动吸附部111向预设位置移动,此时,吸附部111就会吸附着盒盖向预设位置移动,当吸附部111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控制组件再向开关阀发送关闭指令,以使吸附部111释放盒盖,盒盖就盖在测试盒100的开口上,控制组件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反转,吸附部111返回初始位置,控制组件控制第二驱动电机反转,推送部211将测试盒100移动至第一位置,盖合作业完成。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输送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合机构(1),所述开合机构(1)包括吸附组件(11)和两组第一驱动组件(12),所述吸附组件(11)被配置为能够选择性吸附测试盒(100)的盒盖;两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2)分别设置于所述吸附组件(11)的两端,并与所述吸附组件(11)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吸附组件(11)沿竖直方向移动;及
上料机构(2),所述上料机构(2)被配置为将所述测试盒(100)输送到所述开合机构(1)的预设位置,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推送组件(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2)与所述推送组件(21)动力相连,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2)驱动所述推送组件(21)动作以带动所述测试盒(100)沿水平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1)还包括:
底座(13);及
两组支撑座(14),两组所述支撑座(14)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13)上,所述吸附组件(11)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一组所述支撑座(14)上,所述吸附组件(11)能够沿竖直方向相对所述支撑座(14)在初始位置和预设位置之间移动,以打开或盖合所述测试盒(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2)包括:
第一传动部(121),设置于所述支撑座(14)上,并与所述吸附组件(11)传动连接;及
第一动力部(122),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传动部(121)动力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部(122)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传动部(121)包括:
第一传动丝杠,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传动丝杠直接相连,并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丝杠转动;及
第一传动螺母,套设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丝杠上,所述第一传动螺母与所述吸附组件(11)相连,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丝杠转动,以使所述吸附组件(11)沿竖直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11)包括:
吸附部(111),能够选择性地吸附所述测试盒(100)的盒盖;及
连接部(112),设置两组,两组所述连接部(112)设置于所述吸附部(111)的两端,所述连接部(112)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传动螺母连接,并与所述支撑座(14)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组件(21)包括:
推送部(211),一端与所述测试盒(100)可拆卸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2)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2)包括:
第二传动部(221),与所述推送部(211)相连;及
第二动力部(222),与所述第二传动部(221)的动力输入端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二传动部(221)动作,以带动所述测试盒(100)沿水平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部(221)包括:
第二传动丝杠,所述第二动力部(222)与所述第二传动丝杠相连,并驱动所述第二传动丝杠转动;及
第二传动螺母,套设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丝杠上,并与所述推送部(211)相连,所述第二动力部(222)驱动所述第二传动丝杠转动,以使所述第二传动螺母沿所述第二传动丝杠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推送部(211)以及所述测试盒(100)沿水平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部(221)包括:
齿条,与推送部(211)相连;及
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相连,并与所述第二动力部(222)动力相连,所述第二动力部(222)驱动所述齿轮转动,以使所述齿条移动,并带动所述推送部(211)以及所述测试盒(100)沿水平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2)还包括:
限位组件(24),所述限位组件(24)能够限制所述推送组件(21)在第一位置和所述预设位置之间移动。
CN202022581148.2U 2020-10-23 2020-11-10 一种输送开合装置 Active CN21389320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82974 2020-10-23
CN2020223829744 2020-10-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93200U true CN213893200U (zh) 2021-08-06

Family

ID=77117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81148.2U Active CN213893200U (zh) 2020-10-23 2020-11-10 一种输送开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932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3189A (zh) * 2021-11-04 2022-02-15 哈工大机器人南昌智能制造研究院 一种激光器供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3189A (zh) * 2021-11-04 2022-02-15 哈工大机器人南昌智能制造研究院 一种激光器供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93200U (zh) 一种输送开合装置
CN102185124B (zh) 自动包片机吸片机构
CN115806148A (zh) 一种医用机器人用多向输送装置
CN213801822U (zh) 一种输送开合装置
CN109264427B (zh) 一种粮仓输粮系统
CN111483824A (zh) 一种自动卸料的斗式提升机
CN216735987U (zh) 一种土壤修复用传送机
CN109573706A (zh) 一种板料自动下料装置
CN215154171U (zh) 卸料装置及自动导向车
CN109078873A (zh) 一种电池的分拣输送轨道
CN213800512U (zh) 一种开合装置
CN109333055B (zh) 一种气股组件组装机
CN213800513U (zh) 一种开合装置
CN207372581U (zh) 一种燃油泵自动装配线的料盘取料机构
CN219584242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力器具转运装置
CN216154904U (zh) 一种棒料上料装置
CN220198863U (zh) 一种用于塑料袋印刷机的墨盘装置
CN220148595U (zh) 一种具有控料功能的移动上料机料斗
CN214878654U (zh) 一种自动加料器
CN217291180U (zh) 一种双轴承上料机构
CN217778987U (zh) 无人机机库
CN214111691U (zh) 一种礼盒内围条开盒装置
CN110400689B (zh) 一种磁流体提取设备
CN215796976U (zh) 一种电芯移料装置
CN111453386A (zh) 一种物料盘传送装置及供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