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91536U - 一种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91536U
CN213891536U CN202022797989.7U CN202022797989U CN213891536U CN 213891536 U CN213891536 U CN 213891536U CN 202022797989 U CN202022797989 U CN 202022797989U CN 213891536 U CN213891536 U CN 2138915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lastic
face
plastic composite
coa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979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浩
刘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ing Packaging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ing Packaging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ing Packaging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ing Packaging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979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915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915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915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包括管壁、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均为倾斜面,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采用高频焊接连接;其中,所述管壁由外向内依次设有塑料印刷层、第一粘合层、塑料阻隔层、第二粘合层和塑料热封层,所述塑料阻隔层包括涂布层一、涂布层二和聚乙烯基材层,所述涂布层一和第一粘合层连接,所述聚乙烯基材层和第二粘合层连接,所述涂布层二设置在涂布层一和聚乙烯基材层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具有良好的外观,可以做透明管,配合适当的印刷设计,呈现精美的外观效果,整个管体可以看做单一材料,可以回收再造粒,用于吹膜或注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友好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软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
背景技术
全塑复合管凭借其良好的回弹性,可以做透明软管,直观包装内容物,让消费者直观可见,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关注度,但目前市面上全塑复合管的阻隔性能较差,对内容物的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所谓的全塑管使用的材料至少两种以上不同的塑料,除了聚乙烯外还要使用聚酯类薄膜或者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类薄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的全塑管。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所谓的全塑管阻隔层(聚酯、聚丙烯薄膜类)的热封差的特性决定了其边缝采用搭接的方式焊接,边缝重叠部分非常厚,影响外观、手感及印刷图案的完整性;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虽然可以做无缝搭接,但是对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使用的比例有限制,焊接牢固需要尽可能减少其比例,降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比例则会影响复合管的阻隔性能,增加聚乙烯的比例则会是管身厚度偏厚不仅影响手感更会增加成本和造成能源浪费。
近年来,对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及环境保护越发受到重视,软管的回收再利用能够有效的减少能耗及对环境的污染,但目前全塑复合管均使用两种以上材料(聚丙烯、聚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和聚乙烯中的两种以上),不同材料之间无法相熔,所以无法进行回收再造粒。
因此,很有必要开发一种外观良好,阻隔性优异,可低成本回收再利用,并且可以做无缝对接的新型全塑复合管。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提供一种新型镀全塑复合管结构新颖,外观好、高阻隔性、对接强度高、可回收再利用。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包括管壁、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设置在管壁的两端,并且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均为倾斜面,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采用高频焊接连接;其中,所述管壁由外向内依次设有塑料印刷层、第一粘合层、塑料阻隔层、第二粘合层和塑料热封层,所述塑料阻隔层包括涂布层一、涂布层二和聚乙烯基材层,所述涂布层一和第一粘合层连接,所述聚乙烯基材层和第二粘合层连接,所述涂布层二设置在涂布层一和聚乙烯基材层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具有良好的外观,可以做透明管,配合适当的印刷设计,呈现精美的外观效果,整个管体可以看做单一材料,可以回收再造粒,用于吹膜或注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友好环境;并且具有如下优点,具有较好的回弹性、外观精美、手感柔和,可进行多种印刷方式的操作,并且可兼有多层复合管的功能性,对内容物达到优异的保护效果。
进一步的,上述的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所述涂布层一采用丙烯酸树脂。
进一步的,上述的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所述涂布层二采用聚乙烯醇或聚偏二氯乙烯。
进一步的,上述的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所述第一粘合层采用聚乙烯树脂或聚酯多元醇类粘合剂。
进一步的,上述的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所述第二粘合层采用聚乙烯树脂或聚酯多元醇类粘合剂。
进一步的,上述的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所述塑料印刷层和塑料热封层均采用聚乙烯薄膜。
进一步的,上述的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所述塑料印刷层、第一粘合层、塑料阻隔层、第二粘合层和塑料热封层形成的涂层厚度占管壁厚度的0.5%以下,所述管壁的材料为聚乙烯。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具有良好阻隔性,为内容物提供充足保质期,具有较好的回弹性和椭圆度,手感舒适,且整个管体可以看做单一聚乙烯材料,既可以做搭接管,也可以做无缝管,增加了多样性,做无缝管时,管壁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修成互为余角的斜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完整吻合对接固定;涂层部分非常薄,占整个管壁0.5%以下,其余均为聚乙烯,可以看做单一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符合当下绿色环保的理念。
综上,本新型全塑复合管结构新颖,外观优良、阻隔性能优异、管缝强度优良、绿色环保,是未来复合管发展的一个趋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涂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焊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焊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管壁1、第一端面2、第二端面3、塑料印刷层4、第一粘合层5、塑料阻隔层6、涂布层一61、涂布层二62、聚乙烯基材层63、第二粘合层7、塑料热封层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包括管壁1、第一端面2和第二端面3,所述第一端面2和第二端面3分别设置在管壁1的两端,并且第一端面2和第二端面3均为倾斜面,所述第一端面2和第二端面3采用高频焊接连接;其中,所述管壁1由外向内依次设有塑料印刷层4、第一粘合层5、塑料阻隔层6、第二粘合层7和塑料热封层8,所述塑料阻隔层6包括涂布层一61、涂布层二62和聚乙烯基材层63,所述涂布层一61和第一粘合层5连接,所述聚乙烯基材层63和第二粘合层7连接,所述涂布层二62设置在涂布层一61和聚乙烯基材层63之间。
此外,所述涂布层一61采用丙烯酸树脂。所述涂布层二62采用聚乙烯醇或聚偏二氯乙烯。所述第一粘合层5采用聚乙烯树脂或聚酯多元醇类粘合剂。所述第二粘合层7采用聚乙烯树脂或聚酯多元醇类粘合剂。所述塑料印刷层4和塑料热封层8均采用聚乙烯薄膜。
另外,所述塑料印刷层4、第一粘合层5、塑料阻隔层6、第二粘合层7和塑料热封层8形成的涂层厚度占管壁1厚度的0.5%以下,所述管壁1的材料为聚乙烯。
上述结构的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
基材为聚乙烯共聚薄膜,其它层(塑料印刷层、第一粘合层、塑料阻隔层、第二粘合层和塑料热封层)使用的也都是是聚乙烯,整个管身非聚乙烯类材料的厚度只有丙烯酸涂布层0.3微米左右,以及聚偏二氯乙烯或聚乙烯醇涂布层0.3微米左右,非聚乙烯类材料的总厚度不超过1微米,其厚度比重相对于整个管身厚度可以忽略不计(管身总厚一般在250-425微米左右),所以本新型全塑复合管在具有较高的阻隔性能的同时,材质接近单一材料软管,可以回收再造粒,用于吹膜或注塑,大大减少对于能源的消耗,保护环境。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结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的成型工艺为:
(1)吹膜/流延膜:形成印刷层1、阻隔层3、塑料热封层5,采用共挤吹膜或者共挤流延的方式生产基膜。
(2)涂布:形成阻隔层的涂布层3-1和3-2,即在聚乙烯共聚物层3-3上进行涂布3-2(聚偏二氯乙烯或聚乙烯醇涂布层)为管身提供优异的阻隔性能,干燥后再在涂布层3-2上进行涂布3-1(丙烯酸涂布层),在进行干燥。
(3)第一次复合,形成塑料印刷层1/第一粘合层2/阻隔层3,用第一粘合层把塑料印刷层和已经加工好的阻隔层粘合在一起。
(4)第二次复合,通过第二粘合层,把第一次复合的半成品与塑料热封层粘合在一起,即完成整个片材,第一次复合和第二次复合也可一次完成。
(5)分切:将复合好的片材,按照制管需要的宽度分切成小卷。
(6)制管:将片材两个端面修整互为余角的斜面,本实例采用45℃,然后利用外力将卷膜包裹在成型轴上,利用搭角器将两个倾斜的端面对在一起,在高频能量的焊接下,片材两个端面粘合在一起,完成管身的焊接,此工艺生产的软管实现真正的无缝对接。
(7)铸肩:将管身套在合适的注塑机芯棒上,塑料通过挤出螺杆旋转塑化后,挤入配套的管肩模具,冷却,完成管肩与管身的焊接
经测试,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涂布阻隔层与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所谓的全塑材质的阻隔膜,阻隔数据测试对比如下:
Figure BDA0002804054420000081
经测试,本实用新型生产无缝对接全塑复合管,边缝焊接牢固,能够满足各种产品的包装要求,边缝焊接强度测试结果如下:(随机选取10个):
Figure BDA0002804054420000082
测试方法:
爆破测试:将软管封尾,从管口充入0.2MPA的气压,保持30秒,无爆管。
耐压测试:将软管装入标示容量的水后封尾,对管身施加80kg压力,保持30秒,无爆管,无漏液。
跌落测试:将软管装入标示容量的水后封尾,从1.5米高度低落,水平及垂直各做3次,无爆管、无漏液。
通过回收清洗后,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全塑复合管可以进行熔融再造粒,再将该再生粒子吹塑成膜,该薄膜外观和物理性能均符合聚乙烯薄膜的应用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壁(1)、第一端面(2)和第二端面(3),所述第一端面(2)和第二端面(3)分别设置在管壁(1)的两端,并且第一端面(2)和第二端面(3)均为倾斜面,所述第一端面(2)和第二端面(3)采用高频焊接连接;
其中,所述管壁(1)由外向内依次设有塑料印刷层(4)、第一粘合层(5)、塑料阻隔层(6)、第二粘合层(7)和塑料热封层(8),所述塑料阻隔层(6)包括涂布层一(61)、涂布层二(62)和聚乙烯基材层(63),所述涂布层一(61)和第一粘合层(5)连接,所述聚乙烯基材层(63)和第二粘合层(7)连接,所述涂布层二(62)设置在涂布层一(61)和聚乙烯基材层(6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层一(61)采用丙烯酸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层二(62)采用聚乙烯醇或聚偏二氯乙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层(5)采用聚乙烯树脂或聚酯多元醇类粘合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合层(7)采用聚乙烯树脂或聚酯多元醇类粘合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印刷层(4)和塑料热封层(8)均采用聚乙烯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印刷层(4)、第一粘合层(5)、塑料阻隔层(6)、第二粘合层(7)和塑料热封层(8)形成的涂层厚度占管壁(1)厚度的0.5%以下,所述管壁(1)的材料为聚乙烯。
CN202022797989.7U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 Active CN2138915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97989.7U CN213891536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97989.7U CN213891536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91536U true CN213891536U (zh) 2021-08-06

Family

ID=77123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97989.7U Active CN213891536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915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0865B (zh) 多层复合无缝全塑管及其制备工艺
CN102328439B (zh) 用于成形压力容器的容器内衬的方法和装置
JP2006192919A (ja) 自動車用燃料タン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69830B2 (ja) 燃料用タン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401076A (zh) 一种ldpe高发泡复合hdpe膜及其制备方法
CN85109391A (zh) 热塑口袋
JPWO2008041643A1 (ja) 中空成形体
CN213891536U (zh) 一种可回收的新型全塑复合包装软管
CN102849317A (zh) 多层无缝软管及其制备方法
GB2156268A (en) Manufacturing thermoplastic tubular containers
KR100890157B1 (ko) 플랙시블 튜브 및 제조방법
CN218967657U (zh) 包装软管的管尾结构
CN210881139U (zh) 一种可回收无缝对接的镀铝复合管
JP2002254501A (ja) プラスチック中空体の製造法
CN201206676Y (zh) 多层复合无缝全塑管
CN216230678U (zh) 一种聚乙烯复合管挤出模具
JP3788193B2 (ja) 二層フィルムからなるプラスチック気泡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1576177A (zh) 塑料管制造工艺及由其制造的塑料管
CN202987778U (zh) 多层无缝软管
JP2011020320A (ja) 成形体及び中空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GB2156265A (en) Manufacturing thermoplastic tubular containers
CN202481483U (zh) 纸塑复合包装容器
CN113696576B (zh) 双螺杆四层共挤pe单一材质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20973579U (zh) 一种回收利用的高亮复合片材
CN1241476A (zh) 一种钢网增强塑料中空制品及其滚塑成型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